一、搓腳心能使腳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供給腳部更多的養料和氧氣,使腿腳的新陳代謝旺盛力量增加行動矯健有力。
二、腳心上有許多神經直接通入大腦。搓腳心時刺激腳心神經,使大腦感到舒適輕鬆,不管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每晚睡前搓搓腳心就能使疲勞消除。睡眠加深。
三、腳心上有一個湧泉穴,它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具有一定的保健價值。針灸或按摩此穴,具有滋陰補腎,頤養五臟六腑的作用。
搓腳心輔助降血壓
在民間,流行搓腳心降血壓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每天晨起前、晚上臨睡前,先搓熱雙手,然後右手搓左腳心、左手搓右腳心各200次,直搓得足心發熱。
湧泉穴有滋陰降火,引浮越的肝陽下潛的作用,臨床上也有針刺或用中藥敷貼該穴治療高血壓的報導。近年來發現,腳上存在著與人體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 (穴位),運用不同的手法按摩這些反射區(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高血壓病情複雜,變化多端,中老年患者必須正確處理好自我保健和藥物治療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堅持藥物治療的同時,不妨常搓搓腳心。
搓腳心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幹搓。左手握住左腳背前部,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達到腳心發熱;再用右手握右腳脖子,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
二、溼搓。把腳放在溫水盆中,泡到腳發紅,再按第一種辦法搓。
三、酒搓。倒半兩左右白酒於杯中,按第一種辦法操作,只是搓腳的手蘸一點白酒,酒搓幹了再蘸一下,按第一種辦法兩腳心各搓100次。
四、手心搓腳心。心腎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腳心。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方法,這裡面融匯了很深的中醫道理。
我們的腳底板有一個腎經的穴位叫湧泉穴,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我們可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腳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這樣做有助於讓腎發揮收藏的功能,把氣往下引,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勞宮穴是心包經上面的穴位,所謂「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護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氣侵犯心的時候,它出來保護,先被侵犯。湧泉穴位於腳底,如果把腳板分成三份的話,湧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二交界的位置。顧名思義,它就像泉水湧出來一樣,湧泉穴就是「腎精」出入的地方。
勞宮穴與湧泉穴互相摩擦,用右手的勞宮穴去搓左腳的湧泉穴,搓揉到溫暖發熱為止;反過來,用左手的勞宮穴對著右腳的湧泉穴去搓揉。時間最好是子、午、卯、酉四個時辰。這樣,可以達到心腎合練的目的。
搓完腳心後不要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休息10分鐘。
搓腳心的幾個「不」
1、飯後一小時內不得按摩,在一部位上連續按摩刺激,一般不超過5分鐘。
2、用手指按摩要注意修剪指甲,用其它工具刺激時,應光滑無刺,避免損傷皮膚,按摩時如出現疼痛、倦耽口乾等感覺(關節炎患者較明顯),均屬正常現象。
3、按摩後30分鐘內須飲50℃以上的溫開水(腎臟和心臟病患者,飲150cc即可)。
4、心臟並糖尿並腎臟並高血壓及癲癇患者,按摩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
5、按摩後由於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體溫稍有升高,嚴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
百會、湧泉、勞宮的關係
人體主要以三大穴道與外界相通:百會、湧泉及本勞宮穴。 百會通天、湧泉通地,勞宮則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
五心穴即天心百會,地心湧泉,人心勞宮。百會為督脈之腧穴,位於巔頂中央,是人身最高的穴位,百會與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和督脈五條經脈相交會,故稱三陽五會。百會穴能針能灸,可補可瀉,具有醒腦開竅,寧心安神之功效。腦為元神之府,是人體生命活動中樞,百會穴處於腦的中央,故為治療神經衰弱、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的重要穴位。
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之起始穴,腎與心、肝兩髒關係密切,心藏神、肝藏魂,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兩者相互資生。湧泉為足少陰之井穴,乃腎之根本,能滋養腎陰,溫補腎陽,有開竅醒神,交濟水火的功效。
勞宮穴為手少陰心包經的滎穴,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包絡者,心之外圍,能代心受邪,失眠之人必心煩心悸,六神欠安,勞宮穴為心包經之滎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洩煩、安神定志、溫補陽氣、行氣調血的功效,針之能治療心煩、心悸、頭暈失眠等症。
百會為天上陽火,湧泉為地下陰水,勞宮為人中之火,此天地人三才之義也。又百會天宮之土(頭八卦百會屬土),湧泉地宮之木(陰井五行屬木),勞宮中宮之土(手八卦屬土),觀全卦水火相濟,天地相交,陰陽平衡,故對治療失眠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一句口訣「四邊有病中間平」,就是說,人體的大藥還存在於人體的「中間部位」。不過這個「中間」是相對的,我們就把它們統稱為「中」字號大藥吧。在「中部」周圍的任何地方都可稱為「四邊」,所以,「中」字號大藥也是為全身療病養生服務的,適用症廣泛,妙用無窮。
按百會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潤萬物,把人體蔫了的機能、心神和意志重新激活,讓人振作,所以,百會不僅是一個治病的大穴,還是一個改變人精神面貌的神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是人體的最高點。為什麼叫百會呢?我們知道,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要匯聚到頭上,而百會穴又是頭部的核心,是百脈所會之處。百脈所會,意味著通過刺激這一點能牽動百脈,所以《針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麼病都能治。可以說,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 「百會」。
湧泉穴在腳心,也沾一個「中」字。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泉水奔湧而出的意思。湧泉穴,正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也就是起始穴。腎屬水,腎水起於湧泉。
人老腳先老,治病先治腳,而腳的正中心是湧泉。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腎主水,主管人體的水液代謝以及泌尿生殖系統,而腎經的起始之穴就是湧泉。湧泉穴可謂集多個「重中之重」於一身。
第一,因為湧泉穴是腎經井穴,所以,它能治與腎系統相關的眾多疾病。如果人黑如炭色, 本色外露,肯定是腎出了問題,而泌尿、生殖系統屬於腎系統,湧泉穴能通治這兩個系統的疾病
第二,腎主水,水液代謝不利,會導致水沉下焦,積成死水一潭。死水中是什麼黴菌、惡蟲都能長的,人體的死水中情形也是如此,所以人腰部及腰部以下的病,95%都與水液代謝不利有關,這就是上面所列的小腹急痛、洩而下重、足痙寒而逆、腰痛、陰痺、腹脹等。而湧泉穴噴湧出新鮮的甘泉,能疏導死水,恢復身體的活力。
第三,心屬火。心系統(也就是心血管系統和精神系統)的疾病大多是因為心火太旺引起的,如心痛、心煩等。水克火,這時候的湧泉穴,就好比滅火用的水龍頭,正好把這過旺的心火澆滅。
勞宮。勞,勞作也。宮,宮殿也。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帶動脾土中的水溼氣化為氣。本穴物質為中衝穴傳來的高溫乾燥之氣,行至本穴後,此高溫之氣傳熱於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溼亦隨之氣化,穴內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氣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溼,如人之勞作付出一般,故名。
勞宮穴:
包括內勞宮和外勞宮,內勞宮在掌中心(握拳時中指端外)主治:發熱,無汗。外勞宮在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瀉、脫肛、遺尿等。
臨床應用:本穴性溫,為溫陽散寒,昇陽舉陷佳穴,兼能發汗解表。可與補牌經、補腎經、推三關、揉丹田等穴合用治療脫肛、遺尿等症。
勞宮穴是心包經上面的穴位,所謂「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護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氣侵犯心的時候,它出來保護,先被侵犯。人的勞宮穴和湧泉穴相對能漸漸發熱,勞宮在心包經,屬火;湧泉在腎經,屬水。中醫講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百會是「天」,湧泉是「地」,上則天部,下則地部,由通天達地,而頂天立地。這就是「天人效應」。 百會朝天,通天合陽;氣沉丹田,湧泉接地,通地合陰。天地合陰陽合,人體內的陰陽小循環,與天地陰陽的大循環合為一體。任督一通,人體陰陽氣進到頂天立地大循環,所以按摩了湧泉穴之後要拍打百會穴。
注意:大劑量的搓腳心,屬於大補之法,而且,不存在虛不受補的問題。大劑量的搓腳心後,應該按摩、拍打頭頂百會片刻,這個劑量,各人可以先自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