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來,或者晚上睡之前,搓搓臉、搓搓手、搓搓腳……就能讓身體舒舒服服。
這裡提到的「搓」,屬於中醫摩、推、擦法範疇,就是用手在體表施加少許壓力,進行單方向、往返或環轉的活動。
春天裡經常搓一搓,可舒筋通絡、疏肝理氣,調暢情緒,還可以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哦!怎麼搓腳最有效?
1、用40度溫水泡腳20分鐘,然後左手握住左腳背前部,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達到腳心發熱;
2、用右手握右腳,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
3、在搓腳同時要活動腳趾,大拇指是肝、脾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拇指可舒肝健胃、增進食慾。
注意:搓腳後由於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體溫稍有升高,別用冷水洗腳。
1、如果老人腳底容易發乾,可加上幾滴甘油搓腳。
2、搓完腳後不要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休息15分鐘。
3、飯後一小時內,也最好不要按摩搓腳。
女性泡腳有禁忌,經期或者妊娠期的婦女、有出血症狀的病人不可泡腳。泡腳時,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代表腎寒,上身發熱,下半身不出汗,代表氣虛。
正確的搓臉方法:
每天清晨,搓熱雙手,用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時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反覆搓面10餘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好。
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治療面神經麻痺、面部色素沉著、黃褐斑、面部神經痛等病症。長期堅持可延緩顏面衰老,推遲老年斑產生。
有面部皮膚病、面部瘡癤、膿腫、皮膚劃痕症、過敏症等,不宜用此法。
陝西友誼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張倍源:
揉耳廓:將兩手掌搓熱,用兩手掌的掌心對準耳廓輕輕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後揉,最好轉圈揉,直到局部發紅髮熱為止。
拉耳垂:兩手拇指、食指捏住兩耳垂,輕輕牽拉,先向上下牽拉50下,再向前後牽拉50下。
鑽耳孔:兩手的小手指分別插入兩耳外耳道,前後旋轉,像鑽頭鑽東西一樣,連續鑽50 下。
按耳屏:兩手食指按壓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松,使外界的氣體對鼓膜產生按摩作用,連續按壓50下。
推耳背:兩手四指併攏託住耳朵後背,輕輕向前推,使耳廓蓋住耳孔,然後鬆開,如此反覆推耳背50下。
將手掌輕放於胃脘部,做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推摩。此法順時針操作可以促進排便,逆時針操作可以止瀉。另外睡前做一做可以安神定志,促進睡眠。
通過揉搓肚子而達到腸道排氣的效果,這只能說明腸道內有氣體存在,通過外力作用,的確能夠達到排氣,但如果腸道內沒有氣體存在,通過外力作用也無氣可排。
搓肚子的時候,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亂搓。
揉搓頭皮主要起到的是一個疏通經絡的效果,對防白髮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時、臨睡前,以畫圓圈的方式揉搓頭皮,注意要柔和一點,力度不要過重。
先以雙手食指指腹,沿鼻翼至鼻根來回磨擦200次,頻率為每分鐘90~100次。
然後再用雙手食指按揉兩側的迎香穴或鼻通穴300次,每分鐘約 120~160次。
鼻通穴又名上迎香,在鼻孔兩側鼻唇溝上端盡處。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向外旁開約1.5~2.0釐米,正當鼻唇溝中間處。
將兩手手掌指尖相對放在前額,從中線向兩邊單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緩「抬頭紋」的出現,早上醒來後操作更好。
來源:綜合自錢江晚報、健康時報、生命時報、北京商報
編輯/製作:醫館君
提醒
1、點擊底部標籤「會員中心」進入空中診室
2、空中診室為「會員福利」,如何加入會員,回復VI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