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不過,慶幸的是,在中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下,中國的疫情沒用上半年的時間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時,中國的經濟也隨之而逐漸復甦。
中國GDP衝刺100萬億
根據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發表的消息表示,美國主流媒體於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其題目為《經濟學家解讀2050年的世界》,文章中,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奧爾利克和範魯瓦耶一致認為,美國在 15年之後,將被中國將超,到那時,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隨後,該文章中還指出,亞洲正在重新返回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在中國還沒有加入WTO的時候,當時亞洲僅僅佔全世界產出的四分之一,與北美和歐洲國家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可是,如今亞洲的人口已經佔到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而等到30年後,亞洲將貢獻全世界GDP的五分之三左右,而北美和歐洲則將接連敗退。
其實,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不僅有美國的主流媒體,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據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中國今年的GDP總量將衝刺100萬億人民幣。不僅如此,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世界銀行,以及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全球財務長委員會等機構或組織也都紛紛表示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很看好。
成全球最大經濟圈「火車頭」
然而,與穩步發展的中國經濟相比,美國的經濟可謂是跌宕起伏。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創下了73年來最低值,即環比年率下跌近三分之一;隨後,美國又集中了力量進行了奮力一搏,使得美國第三季度的GDP又創下了73年來的最高值,即環比年率增幅近三分之一。
不過,雖然如此,可是,如今美國的疫情還在不斷地惡化,所以,美國經濟第三季度的強勁反彈很有可能成為「電光朝露」之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國經濟搖擺不定之際,中國、韓國、日本等15個國家於11月15日籤署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對此,有美媒發表言論稱,15個亞太國家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圈「火車頭」,而這也就意味著世界其他國家不想再等美國了,所以,美國的出口商或因此而逐步失去陣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差距也會快速變小。如此一來不難看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謂是一片大好,而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將會越來越強大。對此,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