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早在1820年,亞洲人口就佔全球人口的2/3,亞洲的經濟收入佔全球一半以上。此後,在全球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擴張的背景下,亞洲逐漸衰落。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亞洲重新崛起蓄勢待發,重返全球經濟舞臺的中心。在此形勢下,不少國家都將「信任票」投給了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
39國投下信任票,中國成為亞太企業最大海外市場!
滙豐控股本周二發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亞太地區公司的最大海外市場。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公司中,28%將美國列為最大貿易合作夥伴,將中國作為最大貿易合作夥伴的公司比例升至29%。
滙豐此次調查於9月11日至10月7日進行,39個國家中大約10400家公司接受了調查。也就是說,這個結果是39個經濟體所做的選擇。那麼和美國相比,中國具備什麼優勢?才收穫了諸國企業的信任?
一方面,中國經濟抵禦風險的能力強。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強勢反彈,GDP實現同比3.2%的增長;同期,全球經濟「跌跌不休」,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的跌幅接近或超過10%。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潛力足。中國在產業配套、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顯著;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內需空間潛力廣闊。同時中國堅定不移對外開放,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滙豐全球貿易融資主管娜塔莉-布萊思(Natalie Blyth)也表示:「從西向東的地域轉移以及亞洲的崛起正在加速。」在15個亞太國家籤署RCEP之後,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而作為亞太超級經濟圈裡的「火車頭」,中國也憑實力扛起了全球自由貿易的大旗。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連續14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更是超過30%。
中美GDP差距迅速縮小!中國2035年或成世界第一大國
甚至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湯姆·奧爾利克和比約恩·范魯瓦耶都對外表示,中國2035年將超過美國成世界最大經濟體。
由於美國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消費服務業佔美國GDP的70%,加上金融佔了90%,而此次疫情衝擊最大的就是消費服務業,所以美國經濟下滑非常厲害:2020年前三季度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分別為0.3%、-9%和-2.8%,前三季度實際GDP約為15.466萬億美元,同比萎縮3.8%。
同期中國前三季度GDP約為10.34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的67%。可以說,這次疫情大大縮小了中美GDP的差距。
加之美國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截至北京時間11月30日,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超過1336萬,累計死亡266813例。即便新冠疫苗出爐,美國經濟要徹底恢復元氣還需要時間。據悉,美聯儲的判斷是未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從過去2%左右下降到1.5%左右。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加速追趕。11月29日我國國家發改委表示,2020年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品零售市場。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市場首次突破40萬億元,較2015年大增超42%。按此增長趨勢,與美國體量相差的2000億美元的距離今年有望徹底消除,乃至反超。
消費拉動經濟,這也意味著中美GDP差距將進一步加速縮小。
文 | 李澤鈽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