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大國外交的戰略定力與圖景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2020年註定將是載入人類史冊的一年。

  世界經歷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但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

  疫情並沒有阻止中國前進的腳步,反而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韌。

  這種堅韌,是對「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也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躬身踐行。

  《堅韌生長》將帶您回顧中國在2020年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銘記英雄,展望前路。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打亂了世界既有的節奏。面對百年不遇的大瘟疫,全球經濟社會生活一度處於「凍結」之中。抗擊疫情需要編織起全球性的網絡,形成對病毒的阻擊與隔離。面對空前疫情,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

  大國,是實力與責任的複合體。

  2020年的中國外交體現出鮮明的大國外交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能力,有效應對了疫情和世界百年變局共振造成的「動蕩變革」,中國外交的「大國」特徵更加鮮明。

  中美關係在2020年經歷了建交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大選的選情與美國愈發嚴重的疫情形成了疊加態勢。美國政府不斷挑戰和壓低中美關係的底線,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聲稱「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了」。關於中美關係的討論從「修昔底德陷阱」向「新冷戰」陷阱滑落,中美兩國的有識之士對於這樣的情勢也非常焦慮,擔心中美關係回不到過去了。但是中美關係不應該朝著「冷戰」或者「大國對抗」的歷史陷阱倒退。

  中國對美外交秉持有理有力有節的原則,對於美國無底線地挑釁予以堅決回擊或者對等回應,比如關閉總領館、取消美國記者籤證等等。同時,對美外交需要服務於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美在2020年年初籤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也是川普政府任內,中美關係重要的成果。中方落實和推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美經貿關係保持了穩定,經貿關係依然是中美關係的紐帶。基於市場原則,中美之間形成了高度相互依賴的雙邊關係結構。中國的供應鏈、產業鏈以及強大的製造業體系和生產能力,是美國無法迴避,也不可能抹殺的優勢。

  美國大選結束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勝選候任總統拜登致賀電,希望與美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中美關係。這也是中國倡議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主要內容。在美國新政府上臺之後,中方願意與美方實現雙邊關係的重新校對和調整。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不僅關係到兩國人民的福祉,也關乎世界和平與發展。

  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發展節奏,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原則,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從世衛組織的退出,讓美國呈現出極端的戰略收縮的傾向。拜登上臺之後,這一基本的戰略方向在短期內難以扭轉。「後美國時代」已經來臨,單極世界趨於瓦解,世界進入「多元權力中心時代」。中國外交的「大國特質」既是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延伸,也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的必然要求。

  從文明史的演進來說,中國是唯一與美國有類似地緣配置的大國,即擁有廣闊的大陸腹地,又面向海洋。中國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是不斷開放並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的進程,進一步說是中國從陸權向海權的歷史性轉型。這種大變局是千年國家治理歷史的變奏。中國大國外交的構建需要廣闊的世界歷史背景下的戰略圖景,堅定不移地推進國家發展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中國大國外交也需要戰略定力和韌性,以「持久戰」的態度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20年,中國大國外交面臨著美國的「印太戰略」的挑戰和擠壓。美國將亞太改為印太戰略,其中的含義不言而明,就是將亞太經濟合作的主軸逆轉為地緣政治的博弈。中國與東協等國家攜手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體現了中國夯實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戰略定力。中國積極考慮加入到CPTPP,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網絡的構建,以中國的戰略性發展來對衝美國的地緣戰略壓力,同時也為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公共產品。

  中國的大國根基在於中國作為「世界歷史國家」的積澱。中國擁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在近代以來被迫捲入到現代化轉型過程之中。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與探索,中國踏上了現代化的快車,市場經濟體系和技術創新為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成長為「世界歷史國家」的藍圖,也是中國擁抱全球化的倡議,構建互聯互通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秩序可能會經歷短暫的紊亂,但是發展與合作的潮流不會逆轉,各國人民求和平與發展的訴求不會改變,這也是中國「大國」責任所在,以中國的發展帶動周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協同發展。

  在市場經濟體系之下,市場需求也是稀缺的,尤其是最終消費品的需求是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中國在2020年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舉措,構建高水平、制度性的開放體系就是為世界各國提供經濟發展的紅利。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在今年年底傳來好消息,如果中歐雙邊投資協定達成,這意味著中歐兩個巨型經濟體之間形成了更加暢通、綿密的合作體系,一個超級歐亞大陸的黎明已經曙光初現,在歐亞大陸形成發展、文明、合作的共振。(孫興傑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鄧浩)

相關焦點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外交新的歷史徵程中,在保持對外大政方針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取得了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2018年6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英文怎麼說?
    6月22-23日,中央開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事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通過官方新聞稿可以發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英文表述是: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王毅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1日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的主旨演講。   王毅表示,2020年是中國外交徵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一年。
  • 中國的大國關係與大國戰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誕生就面臨著大國關係問題。和誰建立外交關係,站在東西方哪一個陣營,這對於任何一個新生政權來說都是極其重大的決定。而中國無論加入哪一方,其結果必然是對世界地緣政治版圖的重大修改。「一邊倒」的戰略抉擇,是新中國做出的第一個大國關係的重大決定。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釋放對外開放...
    來源:央視中文國際券商中國 閆晶瀅/整理艱難前行的2020年終於畫上句號。回顧這殊為不易的一年,國際形勢風起雲湧,如何打好國家利益保衛戰至關重要。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
  • 作為外交政策的軟平衡戰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對日戰略評析
    2012年至2016年間,他曾任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客座教授,教授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政策、以色列外交與安全政策等課程。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美國大戰略的變化性和延續性。該期刊旨在以比較或具體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外交政策決策的過程、效果、原因或結果,2019年影響因子為1.012。
  • 中國外交「從A到Z」
    中國外交「從A到Z」 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在世界大變局中引領前行的方向——2020年中國元首外交綜述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在世界大變局中引領前行的方向——2020年中國元首外交綜述即將過去的2020年,註定會以特殊的方式被歷史銘記。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世界帶來全方位衝擊。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密集開展元首外交,在全球範圍凝聚抗疫共識,推動國際合作,貢獻中國力量。這一年,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前途命運的十字路口。回應時代之變、世界之變,習近平主席登高望遠,圍繞人類將何去何從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引領正確前進方向。
  • 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七大任務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接受新華社和中央...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全文如下:記者: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您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王毅:2020年,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環顧全球,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快了百年變局的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
  • 王毅第五次兩會記者會 展現新時代大國外交新氣象
    他用真誠的態度和儒雅的話語闡述了中國外交不僅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要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信念與擔當;更用堅定的語氣和睿智的回答表明中國將維護好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正義立場,向與會記者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作為、新氣象。 以開放與合作的胸懷書寫中國外交新篇章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舉一動都牽動世界目光。
  • 美國《2020戰略評估》(精華版)
    《2020戰略評估》核心觀點一覽 1. 「大國」的三個顯著特徵:能力、行為及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與其他國家相比,它具有不同尋常的能力。它利用這些不同尋常的能力來追求其近鄰以外的廣泛外交政策利益。「大國」被其他國家認為是強大的,有影響力的,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符合這一描述(第1章)。
  • 中國外交「從A到Z」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中國外交「從A到Z」 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巴黎協定》已達成五年,往事還歷歷在目,尤其是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通過協定那激動人心的一幕,我們對會場上各國同事們的掌聲、歡呼和淚水還記憶猶新,我們有幸見證並參與了這一段歷史進程。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外交思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與各方一道落實好《巴黎協定》,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抗疫國際合作有聲有色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1日電據外交部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中國外交積極投身國內和全球抗疫,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疫情初期,我們在全球範圍協助籌集醫療物資,以解國內抗疫鬥爭之急。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們與海內外同胞齊心協力,嚴守疫情防控「國門關」,盡力維護國內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 賈慶國: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需要國際秩序維護自身利益丨外交分...
    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專門開設外交與國際關係分論壇,聚焦中美外交及其對國際社會的多方面影響,期望通過對話和討論,碰撞出大國相處的新範式。拜登在何種程度上願意扭轉方向改善同中國的關係?」對此,約瑟夫·奈又把球拋到了中國一方,他表示,重要的北京如何應對。北京只要耐心一些,不要上川普的當,之後中美關係就有改善的機會。二、雖然還想再平衡,但拜登再也回不到歐巴馬時代了論壇第二個討論話題是美國的外交政策如何轉向? 「亞太再平衡」會否捲土重來?」
  • 榮耀品牌「進化論」:逆勢增長背後是戰略定力
    綜合 IDC、Canlys、Countpoint 以及 GKK 等各大調研機構數據,華為+榮耀拿下了中國 40%以上的份額,OV 兩家佔據著 18%左右的份額位列二三,而榮耀又拉開與份額不足 10%的小米近幾個百分點的領先身位,市場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 5 強局面,而從各品牌增速以及即將到來的 5G 大爆發時代,榮耀在 2020 年實現超越 OV,晉升中國前二的目標充滿動力
  • 用豪華連接世界 以品質引領大國外交,沃爾沃外交用車業務遍及37個...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與中國外交部已經有將近十年的合作歷史,雙方更在2017年籤署了第二個五年合作計劃,為中國駐外使節和外交人員提供用車服務。至今,沃爾沃汽車中國區累計交付外交用車超過2,000臺,外交用車全球銷售已覆蓋55個國家和地區。沃爾沃汽車因為在安全、健康、環保等領域的品牌理念與長期專注,使其成為外交用車領域的首選和先行者。
  •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舉行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薛筆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的國際形勢研討會10日在京舉行。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王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助理研究員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與前途命運。中國勇於面對大變局,積極主動作為,危中求機,化危為機,抗疫大外交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成己達人的中國智慧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