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商高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長大

2020-12-21 璐璐媽談育兒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有聰明才智,能夠成為一個機智聰慧的人。所以,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尋找「益智」的各種方法,都嘗試提高孩子的智力。

但孩子智力的高低其實從小就能觀察出來。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智力的高低,都體現在手上,不用等到長大再觀察。」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加拿大神經外科醫師Wilder Penfield曾經對這方面做過調查研究:我們常用的十根手指和手掌對大腦有非常明顯的刺激。

就算手部細小的動作也可以充分刺激大腦,提高智力水平。不過,像我們平日裡用筷子吃飯、或者用手機打字等等動作,由於已經固化,大腦已經形成習慣,就不會再有刺激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雙手一般都是用來感知物品,或者拿取物品。這個過程就都需要運用大腦皮層,所以,只要可以同時刺激左右腦的話,就可以充分地激活大腦,提升孩子智力,那我們做著什麼可以充分地調動兩個腦區一起活動呢?答案就是摺紙。

摺紙大家並不陌生,相信小時候大家都折過。紙飛機、紙衣服、紙褲子等等厲害一點可以折出蜘蛛、千紙鶴等等小動物。雖說摺紙是小孩玩的遊戲,但是,摺紙也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孩子在摺紙的過程中,首先要認真觀察每一個細節,然後充分活動自己的手腕、十指,並且還要準確快速地判斷物體的形狀、大小、方向等等。所以說,摺紙不僅可以成功刺激大腦皮層,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識別能力。所以,家長越早讓孩子摺紙,對孩子的好處就越多。

摺紙的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因為在摺紙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折錯或者方式不對等問題,導致摺紙失敗,折成不了想要的形狀。所以,孩子要反覆記憶摺紙的方式自己出現錯誤的形狀。並且隨著摺紙造型的不斷變化,指尖的力度也要隨之改變,在提升記憶力的同時還能鍛鍊忍耐力。

在日本,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喜歡摺紙。摺紙並不是一項只屬於小孩子的娛樂。他們在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教孩子摺紙,從最開始簡單的造型逐漸提升難度,最後甚至可以折出三維立體的物品。

日本的摺紙文化非常濃厚,也出現了許多摺紙大師。比如山本勝博、神谷哲史、中村開己等。其中,中村開己曾經折出過一套有趣的動態摺紙而深受許多人民的喜愛。

平平無奇的一張紙,通過孩子的雙手就可以變成顏值高還有趣的各種生動的小物品。

靈活的企鵝、可愛的小猴子、圓圓的桃子等等,通過孩子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物品往往都是充滿生命力的,父母應該把孩子們的作品珍藏起來,留給孩子長大後觀看,也是記載孩子成長歷史的重要見證。

這套摺紙玩具還沒有引進中國前,很多寶媽通過代購從日本高價買原版,一本書就要花200多,中國引進並進行改良後原價為128元,現在搞活動,僅需99元便能為孩子帶去18個小驚喜,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璐璐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要等長大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要等長大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將來能夠有所出息,因此從小就注重孩子智商的培養,凡是聽說能提高智商的,都要去嘗試。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孩子智商的主要來源是遺傳父母的基因以及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只要能夠幫助孩子開發智力的早教玩具或書籍,父母都想買來試試。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高低的主要因素來自父母的遺傳,除了遺傳基因後天的培養也有一定作用。所以,家長們要想兒女智力超過其他小朋友,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孩子的「手」。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雖然是心理學的教授,但是她在育兒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分享過很多的育兒經驗。她曾說過: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情商將會佔很大一部分。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有著「情商之父」稱號的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80%的情商+20%的智商。 畢竟很多時候能看出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可以有很明顯的表現。
  • 李玫瑾:從「手」就能看出來,父母多留意
    看過最強大腦的家長朋友們,肯定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參加這個節目的人,智商和我們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第一次覺得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如此大。很多家長都以為,這些天才少年都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和訓練達成的。但看到採訪後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的一個共性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簡單。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家長注意重點培養
    一、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在這個低生育率社會,不少年輕家長多隻生育一個孩子,於是家人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是教育這塊的成本投入毫不手軟。畢竟,任何時代文化知識都是孩子最好的生存成本,這點看看社會名流或者明星子女就知道。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其實,單純地從孩子日常的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並不全面,有些高智商的人,往往在性格上表現得更沉穩,所以判斷孩子是否聰明,還得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孩子是否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手是我們人體最複雜、最精細的器官之一,具備能完成精細運動的能力。研究發現:人的每一個手指都對應了大腦的某一個腦區,適當的運動對其大腦發育就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位心理方面的教授,善於洞悉青少年的心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為不少父母的育兒問題答疑解惑,讓父母們收穫頗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孩子長大,孩子手部「信號」能顯示他的智慧程度。
  • 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李玫瑾李玫瑾教授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對於犯罪行為、動機、心理的分析,敏銳而犀利。因為這樣的職業,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她的答案是性格,而非智力!
  • 孩子的智商高不高,看看他的「手指」就知道答案,不用等長大
    導語: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經說: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在手指尖上就有所體現;我國著名的青少面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孩子的智商高不高,看看孩子的手指就能知道答案。孩子的智商高不高,看看他的「手指」就知道答案,不用等長大1、孩子滿月的時候就會抓握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呱呱墜地的孩子,雙手都在一起蜷縮著,但是隨著孩子滿月,就會有條件反射地抓握東西了。
  • 到底要不要打孩子?聽到李玫瑾教授的解釋,家長不用再糾結了
    相信,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在我們小時候,每當犯了錯誤的時候父母並不會先教育。反而是把孩子招呼過來叮咣先揍一頓,尤其是犯錯的時候打的是最狠的,孩子被揍的哇哇大哭,但是哭過之後也就沒什麼事情了。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的臭毛病特別多,經常做出一些讓人很討厭的事情,家長為此都特別苦惱。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一個讓人費解的現象,那些小時候很調皮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聰明一些,而且智商也高於很多人。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因為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所以,對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有很多研究,在育兒領域也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她提出的一些育兒觀點,幫助了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說出了獨到的看法。李玫瑾認為:一些孩子看似有臭毛病,但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以免破壞孩子的內心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現象,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智商不會低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許多寶爸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教授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許多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會經常去聽李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孩子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家長為了聽李教授的講座專門買票去她講座的城市聽講。
  • 李玫瑾坦言:缺乏「情商」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哈佛大學戈爾曼教授曾說過: 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只佔據了其20%的作用,而情商佔據的比例則高達80%。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 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有一個科學實驗調查了1000多個孩子的作息時間規律,結果發現作息時間規律的孩子普遍要比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孩子智商要高一些。而且倫敦大學對於睡眠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也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往往分數會更低。這兩項實驗都說明了,孩子的睡眠質量和智商是有一定關係的。
  • 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因為他們認為智商高的人,往往會更有成就,自然智力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很久之前我也覺得命運和自身的智商、學習有很大關係,不過在我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次講座,讓我的想法有了改變。
  • 李玫瑾:孩子智商高不高,看看他的手你就知道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一直在發展著,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要跟隨時代的潮流。而一個人的未來到底會怎麼樣?能否獲得成功,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智商的。明白這一點後,父母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智商培養。畢竟高智商,腦子靈活,之後做很多事情都會輕鬆一些。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 李玫瑾: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教授解釋過後我相信了
    不同的孩子性格差異可能很大。 有些孩子靜靜地聽,有些孩子則充滿活力。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性格活潑,整體精力特別充足的孩子們雖然看起來十分聰明機智,但學習成績經常沒有安靜內斂的孩子們好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的解釋是有道理的。孩子明明不笨,偏偏成績上不去,只怪性格太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