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李玫瑾:從「手」就能看出來,父母多留意

2020-12-16 溫柔虎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看過最強大腦的家長朋友們,肯定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參加這個節目的人,智商和我們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第一次覺得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如此大。

很多家長都以為,這些天才少年都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和訓練達成的。但看到採訪後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的一個共性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簡單。

比如說一些很難的思維題目,別人看一下就能找出答案,思考一下,答案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說白了,人家就是比我們聰明。

那怎麼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呢?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可以通過孩子的某些舉動和部位看出來,只要父母多留心,抓住教育和培養的關鍵時期,你的孩子將來也會有一番大作為的。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了,父母多留心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早期的智力發展水平,體現在手指尖上,家長要多留心。」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智商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父母遺傳和後天培養。也就是說,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出端倪了。

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

孩子的手指活動對大腦發育的反應要求會很高,也就是說手指活動得越頻繁,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就越有利。

孩子的每一個手指活動,都是通過大腦瞬間處理大量信息的傳輸來完成的,所以手指的活動對大腦的反應速度要求很高,手指活動的頻繁和複雜也是孩子大腦的發育。

對此,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後天的培養鍛鍊,讓孩子的手指多受一下刺激,這樣能幫他們刺激大腦的發育,讓娃變得更聰明噢。

怎麼樣讓寶寶手指更靈活呢?

①陪孩子玩一些開發大腦的小遊戲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多陪孩子玩一些開發大腦的小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大腦,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比如說連連看、腦筋急轉彎等遊戲,不僅能拉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邊玩邊開發智力。

②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玩具

想要讓孩子的手指變得更靈活,當然離不開手指鍛鍊了。讓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比如積木、樂高和拼圖等,都能讓孩子的手指變得更加靈活。

③多讀書

當一個人缺乏精神文化的時候,他就很難把握自己,容易在社會中迷失自我。常常閱讀,可以讓孩子的心靈變得更加純潔,充滿智慧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孩子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很多家長給我推薦了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我覺得非常不錯,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共有10冊,每一冊都是中英雙語繪本,不同的故事、內容,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該系列共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培養孩子十種情緒正能量:自我保護、勇敢、自信、誠實守信、情緒管控、懂禮貌、友誼、分享、自強、自律。每個主題後面都附有「給父母的話」,給父母補充相應的兒童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跟孩子相處。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其他孩子活潑好動,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木訥呆滯;其他孩子一張小嘴很會說話,而自己的孩子卻嘴笨得要命,著實讓家長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其實,單純地從孩子日常的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並不全面,有些高智商的人,往往在性格上表現得更沉穩,所以判斷孩子是否聰明,還得要通過科學的方法。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要等長大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要等長大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將來能夠有所出息,因此從小就注重孩子智商的培養,凡是聽說能提高智商的,都要去嘗試。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孩子智商的主要來源是遺傳父母的基因以及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高低的主要因素來自父母的遺傳,除了遺傳基因後天的培養也有一定作用。所以,家長們要想兒女智力超過其他小朋友,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孩子的「手」。李玫瑾,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的權威專家,主要研究未成年犯罪心理及預防,並且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講座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幫助很多家長解決難題。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孩子聰不聰明為什麼要看「手」呢?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位心理方面的教授,善於洞悉青少年的心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為不少父母的育兒問題答疑解惑,讓父母們收穫頗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孩子長大,孩子手部「信號」能顯示他的智慧程度。
  •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一二,高智商是藏不住的
    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重視的問題,從小時候,父母就忍不住觀察,分析孩子的潛在優勢。有人說智商從手上就能看出來,這是真的嗎?燕子的兒子剛滿五個月,胖乎乎的小手能牢牢抓住一個毛絨玩具,很可愛。一次,學醫的朋友到家裡玩,看到這一幕誇讚寶寶太聰明。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商高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長大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有聰明才智,能夠成為一個機智聰慧的人。所以,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尋找「益智」的各種方法,都嘗試提高孩子的智力。但孩子智力的高低其實從小就能觀察出來。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智力的高低,都體現在手上,不用等到長大再觀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加拿大神經外科醫師Wilder Penfield曾經對這方面做過調查研究:我們常用的十根手指和手掌對大腦有非常明顯的刺激。就算手部細小的動作也可以充分刺激大腦,提高智力水平。
  • 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一二,聰明是藏不住的
    數學競賽中他們好像是要稍微動動腦,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出正確結果。看到這些選手的表現,不難讓家長幻想要是自己家孩子也有這麼高的智商就好了。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智商高未來學習好,最近有一位粉絲就向我發出了疑問,怎麼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又該如何提升孩子的智商?
  • 怎麼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家長不用等長大
    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想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優秀、聰明的表現。於是在寶寶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寶媽就開始吃一些健腦的東西。除了媽媽打下的基礎,孩子在出生後,有些表現就能夠直接看出來了,就是通過寶寶的手部運動。
  • 孩子聰不聰明,從哪一學科能夠體現出來?物理可能是塊「試金石」
    作為家長,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孩子小學成績很好,初中成績也不錯,但到了高中之後,分數會出現明顯地遞減,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父母認為是不是孩子的智商跟不上?那孩子聰不聰明,從哪一學科能夠體現出來呢?很多有經驗的物理老師認為,物理可能是智商的「試金石」。
  • 孩子是否聰明,從小時候3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後才知道
    文/小雪媽媽做父母的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聰明聽話,未來事業有成。可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又不太清楚自家娃是否聰明,所以就想著通過一些外界手段,例如給孩子報個早教班,或者請個老師幫助提升「智商」。老師就將孩子平時的一些事情拿來舉例,告訴慧慧孩子的智商並不差。其實還是在小的時候,三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非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
  • 孩子的智商高不高,他的手指會告訴你答案,聰明是藏不住的
    其實大可不必,想知道孩子智商高不高很簡單,父母自己就可以判斷,完全不需要那些所謂「專業的測評人員」。兒科醫生就表示「兒童聰不聰明,是可以從他們的手上看出來的」。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也說「孩子的智商高不高,從小就有預兆,他們的手指會告訴我們答案」。那麼,孩子的手究竟可以給我們什麼答案?從他們的哪些行為可以看出孩子聰不聰明呢?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小有3個特徵的,家長偷著樂吧
    很多網友會發現,李玫瑾教授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一針見血。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表示: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小有3個特徵的,家長偷著樂吧。 原來,即使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也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商到底怎麼樣,關鍵就在於家長是否用心留意過孩子的行為。
  • 孩子智商高,剛出生就能看出來,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不會太笨」
    文/育兒全明白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聰明漂亮的孩子,不少父母從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做胎教了,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加聰明,贏在起跑線上。孩子聰不聰明,從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夠體現出來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父母就能夠多方面的判斷孩子的智商。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對於李玫瑾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的教授,多年從事研究青少年兒童犯罪心理學,而且她的育兒理念在網上非常火爆,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李玫瑾教授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在一次講座中她表示: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差別不是一點點,家長別不在意。當然也許在短期內無法看出,但是必定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所以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儘量少的或者完全不要給孩子看電視,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到底他們之間會有哪些差距呢?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可以從「睡姿」看出,父母要多加觀察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思維方式和肢體語言,甚至睡姿來推測孩子未來的性格。朋友的女兒已經六歲半了,她是一個非常聽話和懂事的孩子。朋友為了鍛鍊女兒的獨立性,讓孩子4歲的時候就開始一個人睡覺。女兒的表現也不錯。自從一個人睡覺之後,她再也沒有睡前鬧過,也越來越獨立了。朋友非常高興。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家長注意重點培養
    當今社會家長瘋狂投資孩子的文化教育,卻不知道有時候方法出錯,那麼耗費再多的人力財力都是白用心。一、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在這個低生育率社會,不少年輕家長多隻生育一個孩子,於是家人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是教育這塊的成本投入毫不手軟。
  • 家中有1到3歲寶寶的父母,一定要讀下李玫瑾的語錄,不然一生遺憾
    大多數寶寶在8個月左右就已經學會叫爸媽了,1歲半就能夠說很多話,能聽懂父母的指示。2-3歲左右有很多家長就開始教寶寶數字,讀字母。很多父母總是想讓自己孩子比其他孩子聰明,先掌握一些生字。其實以上的父母還算比較不錯的,我們會發現在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是忙著工作,沒有時間帶寶寶,家裡請了寶媽。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每次我在看李玫瑾教授講授時,我都會認真地做筆記。她講授的關於原生家庭、兒童教育、婚姻家庭的的觀點很令我佩服。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 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從他的眼睛就能看出來,你家娃中了嗎?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有一份好工作,在當今社會,知識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如果擁有淵博的知識,一定的技能,就能更好的在社會上生存下來,所以家長們都很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還經常會給孩子吃一些補腦的食品。那麼怎樣才能知道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呢?
  • 李玫瑾:凡是太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太好,真的是這樣嗎?
    「這孩子真聰明」幾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被長輩這樣稱讚過,但是長輩眼中的聰明孩子,長大後卻變得越來越平凡,這又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小時候性格活躍又能說會道的孩子,反而不是學習的料。李玫瑾教授後續舉的示例也間接證明了:父母和長輩認為的這種聰明其實是「假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性格活躍的孩子,上課的時候靜不下心來,孩子專注力不夠,總是容易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