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8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茶山公仔
東莞的茶山公仔又叫茶園公仔,屬泥塑工藝品,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為主要題材,戲曲面譜為製作藍本。
茶山公仔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林暖欽,從8歲開始學習「茶山公仔製作」這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手藝,現在已有80歲了。
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製作,明末清初至民國初期廣為盛行,這也和當地民俗風情有關。
茶山公仔主要在過年的時候,添了男丁的家庭必須購買茶山公仔,擺放在祠堂,請親朋戚友飲酒。
一是取其開支散葉,人丁興旺之兆,二是取其團結友愛,互相扶持之意。
茶山公仔用泥考究,以前用本地的陶泥,現在用的材料是海泥。
用大木槌反覆捶打,直至成為光滑有韌性的泥團後才能製作公仔。
茶山公仔並不是捏塑,而是採用泥模印製出來。
欽叔所用的泥模是父母留傳下來,雖然已有100多年,但用它印出來的公仔非常細緻。
比如下面這個武松打虎,眼鼻,皺紋各方面都很清晰。
茶山泥塑的製作「顧前不顧後」,你只能在正面看到它的光鮮明亮,後背只是扁平的一堵泥巴,靠兩根竹籤支撐站立。
一隻茶山公仔有10多種顏色,顏料需要調配均勻。
公仔好不好看,憑得是手藝人的深厚的功底。誰家做得色彩鮮豔奪目,就能招覽更多生意。
當年茶山公仔的興旺盛景,已不復存在,令這行業逐漸息微。
因欽叔的堅守,茶山公仔製作技藝一脈得傳,當地政府建造公仔茶園,項目更是走進了校園課堂。
如今已80歲高齡的他,白髮爬滿頭,但為宣傳茶山公仔,樂此不疲。
*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即日起
打開抖音掃描下圖
關注「駱駱聲」抖音號
原標題:《栩栩如生!八旬老人巧制「添丁」公仔,好意頭你值得擁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