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八旬老人把塑膠袋變廢為寶 做出四季不敗「牡丹花」

2020-12-15 環京津網

老人製作的「牡丹花」

本屆牡丹文化節期間,年過八旬的市民於天順突發奇想,把塑膠袋變廢為寶,做出了四季不敗的「牡丹花」。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位老人是如何製作這些有意思的「牡丹花」的。

於天順今年82歲,家住老城區九都東路261號院。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於天順家裡,客廳裡放著3個花瓶,裡面插著紅色、綠色、白色等多種顏色的「牡丹花」,這些「牡丹花」均由於天順用塑膠袋製作,看起來層次分明、栩栩如生。

「我在家閒著沒事,做著玩呢。」於天順笑著說,他因上年紀腿腳不便,平時很少出門,每天在家練練字、看看報。平日,老伴兒買菜後會帶回家五顏六色的塑膠袋,於天順覺得直接把袋子扔了浪費,不如廢物利用,試試能不能做出「塑膠袋版」的牡丹花。

將塑膠袋剪成花瓣形狀

剛開始,於天順用剪刀將塑膠袋剪成一片片牡丹花瓣形狀,再用普通膠水粘起來,結果粘不到一起,且塑膠袋薄,捏不成形,製作出來的「牡丹花」毫無層次感。

於天順沒有氣餒,反覆嘗試,逐漸摸到門道。他將塑膠袋鋪平後多次對摺,再用剪刀剪,然後讓疊在一起的「花瓣」錯位,並用塑料專用膠粘起來。最後用鐵絲固定,用針把塑料綑紮繩挑成茸當作花蕊。為防止「花瓣」塌下去,他還用熱熔膠槍在「花瓣」上拉絲,最終有了這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目前,於天順已製作近20朵「牡丹花」。他的老伴兒說,沒想到這些塑膠袋還能被丈夫折騰出花樣,她感到挺驚喜。(記者 魏巍 文/圖)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鞋墊縫出「雙擁情」
    八旬老人鞋墊縫出「雙擁情」 2021-01-0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八旬老人為官兵製作鞋墊30年 稱要世代傳下去(圖)
    八旬老人為官兵製作鞋墊30年 稱要世代傳下去(圖) 2015-08-25 19:00: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馬義恆 攝為部隊官兵製作鞋墊,已成為楊瑞芝老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馬義恆 攝   中新網洛陽8月25日電 (馬義恆)每年,一些地方部隊的士兵都會收到來自河南洛陽的手工鞋墊,而鞋墊的製作人正是如今已85歲高齡的老人楊瑞芝。
  • 設計搭訕八旬歲老人,調包盜取金耳環!判刑!
    設計搭訕八旬歲老人,調包盜取金耳環!判刑!謊稱幫老人整理耳環,藉機和老人搭訕,採取暗中掉包的方式將老人耳環盜走。近日,固鎮縣人民法院依法以盜竊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邵某、王某梅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 八旬老人的臉譜情緣
    八旬老人的臉譜情緣 2020-06-11 0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旬老人給女兒買禮物走失街頭
    八旬老人給女兒買禮物走失街頭 2020-10-29 09:09:55  來源:荔枝新聞      近日,江蘇泗陽,一位八旬老人為給女兒買雙鞋作為生日禮物,竟忘記回家的路,走失街頭。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武則天的家鄉文水,屬西河郡管轄),有一座眾香寺,有牡丹花,武則天有一次返 回故裡時,一見驚嘆,下令移栽京城,從此牡丹開始大盛。不管是裴土淹,還是武則天,牡丹自從移種京城以後,逐漸由皇宮擴展到京師各衙門、寺廟、私家庭院,以至全國各地,很快就成為最令唐人傾心的一種珍貴觀賞花卉。每年長安春殘時節,尤其是三月十五日,兩街觀賞牡丹花的人流車馬,奔走不息。
  • 牡丹花的花語與寓意
    小編整理了牡丹花的寓意和花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牡丹花的花語  牡丹花語: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愛。  牡丹花大而豔麗,一向被人們視為富貴昌盛的象徵。傳說我國第一女皇武則天酒後醉言,下令百花於隆冬時節同時盛開,諸花不敢違抗,唯獨牡丹抗旨未放,顯示出堅貞的氣節,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謫洛陽。牡丹卻因此贏得更多人的喜愛與讚賞。至今,洛陽的牡丹仍極富盛名。
  • 提籃買菜拒絕使用塑膠袋 海口「花甲」老人積極分享「垃圾分類經」
    「郭素琴老人一家每月收集約200斤紙箱用於支持環保工作,是我們小區的垃圾分類達人。」葉女士自豪地介紹郭素琴的垃圾分類經驗,希望更多居民向郭素琴學習。提籃買菜拒用塑膠袋「我們家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郭素琴說,一次性塑膠袋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是這一時的方便有時會帶來長久的危害。
  • 棲霞公安三年相助耄耋老人尋根夢 八旬老人從東北寄來感謝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3年前,煙臺棲霞市公安局楊礎派出所接訪一位尋親老人。老人名叫王正復,家住遼寧瀋陽,但是祖籍山東省棲霞市王家莊人。為了尋根,老人前來求助公安民警。3年時間,楊礎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幫助王正復尋根,民警的一路陪伴,讓老人十分感動。
  • 牡丹花的歷史來源:發源地、發展及變遷史
    牡丹花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開始的時候牡丹也被稱為芍藥的,俗稱「木芍藥」。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牡丹名字的由來:「根上生苗,故謂之牡(分株繁殖),其花紅色,故謂丹」,可見牡丹的歷史也是分為觀賞和藥用兩部分。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牡丹花的來源及歷史文化。
  • 最美最好看的真實牡丹花圖片欣賞
    每逢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菏澤洛陽兩地觀賞牡丹花的人群絡繹不絕。牡丹花國色天香,有著花王之稱,我們都知道牡丹花美。牡丹有500多個品種,那麼哪個品種的牡丹花最美最好看?我們不妨看著真牡丹花分曉答案。哪種牡丹花最美最好看牡丹有四大名品,分別是姚黃、魏紫、豆綠、趙粉。出自之外還有以洛陽城命名的洛陽紅牡丹,以及少有花開二色的複色系牡丹花二喬。它們多以姓氏、產地或花色為名,或冠以古代美女之名,或冠以天上仙女之名,或各種流溢榮華富貴之名。無不顯示人們對牡丹花的喜愛之情。
  • 八旬老人送感謝紅包,萬載年輕醫生暖心拒絕
    八旬老人送感謝紅包,萬載年輕醫生暖心拒絕 2020-01-04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底前,洛陽城市建成區商場超市等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洛陽人,請注意,不可降解塑膠袋將不能任性使用了。年底前,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塑料製品;2025年年底前,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八旬阿婆進城給女兒送蠶豆 你永遠是娘的寶
    近日,老人採了滿滿一袋蠶豆,想給在江蘇常熟的女兒嘗嘗鮮。她坐了一個多小時公交進城,沒想到迷路了,手中卻始終緊緊攥著那袋蠶豆…最終,輔警幫老人聯繫上了家人。 視頻來源:SBS暖視頻的秒拍  5月10日是母親節,很多母親都收到了孩子們精心準備的禮物。
  • 八旬老太偷雪地靴?唉,其實老人精神有問題
    左看看右看看,然後彎腰拿起一雙雪地靴放到胸前,向馬路上走去……今日14時許,在桃園路一個賣雪地靴的攤點前,一位八旬老太太的異常舉動引起擺攤人的注意。當擺攤人讓老太太把鞋放下時,老太太就是不肯,說要拿回去給自己的女兒穿。後經民警了解,老太太患有精神疾病。「兩雙150(元)了啊!」今日下午,在桃園路擺攤賣雪地靴的張先生吆喝著。
  • 鞏義八旬老人培育出小麥新品種
    「中州2號」,是魯莊鎮西侯村八旬老人常宗周晚年最看中的東西。老人說,當年他就經常挑選細心細緻的年輕人,參加生產隊培育小麥種子的工作。育種時,一穗麥子要掐掉頭和尾,取中間部分,而且每棵麥穗只選20粒麥籽,多了不行。經他手育出的麥種,長勢旺,產量高,當年就曾是各村中的佼佼者。老人用的是自交系選優培育,選優質的小麥麥粒,一粒一粒地進行培育。這是一項需要耐心、細心和韌勁的工作。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其實如果真的喜愛牡丹又何必要死呢
    但是一般人說牡丹都離不開富貴之意,卻忽視了牡丹花真正的美。雖然說古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說法,用死來形容牡丹也真是別出心裁,讓人印象深刻。姚黃牡丹五千錢接頭說到牡丹花,自然少不了花王姚黃牡丹,說到姚黃牡丹,自然少不了姚黃的高貴。姚黃牡丹花形如細雕,質若軟玉,又因黃色牡丹難養,所以為貴。
  • 上海八旬老人在兒子屋外搭鋪住了十幾年,兒媳:老人一去世就拆除
    最近,家住天通庵路657弄的湯女士說自家家門口的通道被鄰居佔為己有,不僅堆滿了各種的雜物,還住著一位八旬的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湯女士住在頂層703室,再往上就是通往天台的通道。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在臺階在網上的平臺上,有一個木板搭建的小屋,裡面住著一個八旬的老人。據悉,住在這個小屋內的是洪阿婆,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她白天和家人一起生活在701室,晚上則獨自回到小木屋裡面睡覺。洪阿婆說,我沒有地方住,房子也買不起,樓道裡堆的東西都是我的衣服。
  • 八旬老人用900根竹條製作「兵馬俑戰車」
    八旬老人用
  • 八旬老人誤把窗戶當成門,一腳跨出掉在晾衣架上
    (原標題:八旬老人誤把窗戶當成門,一腳跨出掉在晾衣架上) 現代快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