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官方是這樣定義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這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大裡程碑,為推動區域乃至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新的動力。」
對應的是談了快10年的中日韓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在 2012 年 11 月 20 日正式宣布啟動協商,到今年已歷經十三輪的談判,仍不能一錘定音,談判過程有多艱難不可一言概之。筆者比較認同某乎上一位作者說的,RCEP可以說是曲線版中日韓自貿區,中日首次突破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業界普遍認為中日達成協議後,日本的汽摩業將迎來重大利好。當然說這麼多,並不是很多車友想像的,協議籤定,大貿車便會瞬間白菜價了。
以目前現行的摩託車海關稅率計算(非最惠國稅率)
排氣量不超過250cc的,則進口關稅45%、代徵消費稅3%、代徵增值稅17%,綜合起來稅率為74.897%,即每千元人民幣貨值徵收748.97元;
排氣量超過250CC的,則進口關稅45%、代徵消費稅10%、代徵增值稅17%,綜合起來稅率為88.5%,即每千元人民幣貨值徵收885.00元。
這裡面還有3C認證的問題,進口車3C認證費用、時間都是成本。目前日本四大車廠基本都在東協國家設立分廠,東協對國內有相應關稅減免優惠,那麼即使關稅為零,消費稅和增值稅仍是需要繳納的。
參考現時的摩託車稅費執行方案,是 17% 增值稅 + 10% 消費稅(250 cc 以上)= 28.7% 進口綜合稅(海關代徵)。嗯,對比之前的關稅綜合稅,確實感覺節省了好些米。
有一點要說明,RCEP的籤訂並不是立即生效的,參考 2015 年中韓所籤署的中韓自貿協定,雙方於 2015 年12月20日實施第一步降稅,2016年1月1日實施第二步降稅。
中方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最終將達到稅目數的 91%、進口額的 85%,韓方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最終將達到稅目數的 92%、進口額的 91% 。2016年1月1日,中方實施零關稅的稅目數比例將達 20%,主要包括部分電子產品、化工產品、礦產品等;韓方實施零關稅的稅目數比例將達 50%,主要包括部分機電產品、鋼鐵製品、化工產品等。具體行業方面,兩國均未將汽車行業列入減免對象行列,而商用汽車則設定了很長的過渡期。汽車零部件方面,大部分商品同樣未被列入減免對象或設置了較長的過渡期。而根據協定,過渡時期最長可達十至二十年。
與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略有差異的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汽車、摩託車行業在籤署協議之後的不久就實施了零關稅。東協產的摩託車可以零關稅進口,對國內摩託車行業、消費市場的影響逐漸顯現。
因此筆者認為,核心仍是中日間的貿易協定。根據我國財政部官網消息,RCEP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將超過90%,想一想 SUZUKI GSX-R1000 10萬多人民幣的樣子,不敢想了。
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