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王志明)遺存在村落裡的歷史文化、非遺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作為城市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一座城市的人文記憶和文化積澱。南山五村歷史悠久,並擁有各具代表性的村史文化。11月7日,由南山街道黨工委、南山街道辦事處主辦,南園社區黨委、南源股份公司、晶報承辦的「幸福南山,孝親南園」村史文化系列活動在南園村正式舉行。
南山區政協主席陳軍,南山區委副書記尹書彬,南山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主任胡芸,南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志榮,南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杜煒平,南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黃北球等出席了活動。
留存歷史文化瑰寶,溫潤現代都市生活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決定了城市的發展前景與後勁。今年是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文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與經濟奇蹟一樣的文化奇蹟,這座城市不僅有青春勃發的氣質,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深圳市南山區不僅是經濟大區,科技強區。更被稱為「深港文化之根」:這裡不僅留存著南頭古城、宋少帝陵、內伶仃島、赤灣左炮臺、陳鬱故居等歷史文化古蹟,還保留著嶺南特色民俗、非遺文化等寶貴的文化傳承。南山街道轄區的南山、南園、向南、南光、北頭5村歷史悠久,遺存豐富,特色鮮明,名人輩出。村村都有市級或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村都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緊緊相鄰的5大古村擁有多達10餘個宗祠和古蹟,歷史遺蹟覆蓋各朝各代。
去年底,南山區南山街道開創性地打造了「黨建+村史+徒步」這一全新模式,舉辦探尋村史文化徒步活動,穿越南山五村代表性古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一路追溯深港宗族文化的根源。屬於南山五村之一的南園村歷來傳承著孝老敬親、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為喚醒古村800多年的民俗文化記憶,11月7日,作為村史文化活動的延伸,南山街道在南園村正式舉辦「幸福南山,孝親南園」村史文化系列活動,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孝老」的文明之風,使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在轄區蔚然成風。
「登高望遠+敬老義演+主題遊園」,以創新激勵傳承
位於南山區的南園村是一個建於南宋孝宗年代(1168年前後)的老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一直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孝道、團結是南園村的核心價值觀。重陽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節日,承載了尊老敬老、不忘先輩等豐富的文化內涵。每年重陽節後一周,南園吳氏子孫都將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今年受疫情影響,這場孝親文化活動將以登高望遠、敬老義演和主題遊園三場活動相結合的創新方式呈現,在推廣敬老文化的同時,傳遞更多的公益和人文價值。
「享宴高會,共祝安康」。位於南山街道的大南山屬於南山八景之一。活動當日上午,南山區黨員和群眾代表共登大南山,感受大南山「生態與經濟齊飛,碧水共藍天一色」的景象,為轄區老者祈福安康的同時,進一步感受轄區內共建共治共享的綠色發展格局的帶來的豐碩成果。
「幸福南山、孝親南園」。主會場的活動安排在吳氏宗祠前廣場,邀請逾200餘位南園社區長者到現場,為他們打造一場精彩的文化義演活動:粵劇、紅歌、書法、醒獅舞、古琴、廣場舞等互動表演精彩紛呈,讓長者們盡情享受一個愜意的周末下午時光。活動還結合了南園美食節活動和專為老人免費提供的腫瘤篩查、白內障義診活動,深度貼合轄區老人的需求,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敬老愛老氛圍。
「文化傳承,尋根南園」。南園村「一門四鄉賢」的故事為世世代代廣為讚頌,為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南園村的歷史,體驗南園村敬老愛老、尊師重教的文化,本次徒步活動以此故事為創作背景,打造一個故事劇本,使用實體紙質材料+解謎互動遊戲相結合的體驗方式,由轄區長者帶領嘉賓和40位青少年一起層層解謎線索,本次活動設置吳氏宗祠前廣場——南園村牌坊——解元祠——雙洲吳公祠——鎮國將軍祠——吳氏宗祠沉浸式徒步路線,由長者帶領青少年追溯深港宗族文化的根源,領略南山祖輩奮鬥的光輝歷史,尋根南園深厚的歷史人文。
弘揚傳統歷史文化,「最美傳承者」獲表彰
活動現場還有文藝表演和南園村本土歷史文化展示、便民諮詢、義診篩查等服務,有專門為中老年朋友開設的腫瘤篩查和白內障義診。在南園美食攤位,各式地道南園村美食免費供應給大家品嘗。
南園村800年的發展,吳氏子孫遍布全世界各個角落,從寫信報平安,到微信即時通訊,溝通手段不斷更新,但家書寄託的親情亙古不變,今年疫情的原因,南園村在外打拼,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族人都無法回鄉團聚,香港南園同鄉會的族人們就將這份遺憾和對家鄉親人的掛念,用文字記錄下來,匯集成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活動現場,南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能現場朗誦了這封《致南園鄉親家書》。
粵劇作為南山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園村得到發揚光大,在這裡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粵劇選段《狄青闖三關之「猜心事」》和粵劇團特意為抗疫原創的曲目《聯防苦戰守家園》,獲得現場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改革開放四十年,南山建區三十年,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驅動。在物質生活獲得極大滿足的同時,村民們卻始終不忘本地傳統文化,留住「鄉愁」,更要留住和傳承傳統文化精神,深度挖掘南山獨特的民俗風情,弘揚傳統歷史文化,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現場還為在南園村傳統文化傳承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最美傳承者」頒發獎項,以感謝他們在保護南園傳統文化工作中的默默耕耘和卓越奉獻。
「給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園經驗廣受讚譽
南山街道南園社區流動人口佔91%,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如何讓社會經濟的發展成果惠及於民,讓居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南山街道一直以來的攻堅課題。南山街道堅持一切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一切以人民需求為目標、一切以問題出發為導向,形成了社區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南園經驗」。獲評2019年度廣東城市基層黨建優秀創新案例獎,治理成效在央視進行了專題報導,還獲頒區委區政府嘉獎令。
在增強轄區居民歸屬感,凝聚家園情懷方面,南山街道結合南園村的習俗,近年來廣泛開展了一系列文化傳承系列活動,獲得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孝親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南園村村民惕勵自省、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特區建立四十年,南山建區三十年以來,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都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驅動。本次「幸福南山,孝親南園」村史文化系列活動讓村民和轄區居民在留住「鄉愁」的同時,更深度挖掘了南園的歷史文化,涵養了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