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義無反顧從容逆行,用生命將生命拯救捍衛……」不久前,一場特殊的開館儀式,以線上演出的形式舉行,演員們用一首《風雨中的你》,向疫情中勇敢逆行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在這個春天迎來開館的,是作為深圳市南山區文化新地標之一的南山文化館新館。已於去年12月正式竣工的文化館,原定2020年春節後開館運營,卻因新冠疫情發生而無法如期舉行。南山區將文化場館轉移到雲端,為戰勝疫情輸送更多精神食糧,與社會各界一同為這場戰疫助力。
固根築本,以文融城。近年來,南山以鏗鏘的步伐,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做精做優文化事業,將其獨特文化魅力與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氣質相結合,錘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一顆閃耀的文化之星。
●南方日報記者 張光巖
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品牌全年都精彩
在「雲端」逛博物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年2月,因應疫情發展形勢,南山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館、數字體校、數字圖書館全面上線,把線下的群眾文體活動搬到線上來,將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務搬上雲端,閉館不閉網,活動不掉線。讓公共文化服務在抗疫期間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特殊時期戰「疫」的重要精神力量。
文化以人民為發展主體,以人民為服務目標。文化惠民,是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出發點。
南山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方面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另一方面提升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參與度,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踐行文化惠民利民的初心。
按照「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品牌,全年都精彩」的公共文化服務理念,近年來,南山打造了包括流行音樂節、南山戲劇節、南山山地電影節、南山半程馬拉松賽事、社區文化藝術節、周末音樂會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動,極大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為探索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激發公共文化服務活力和服務效能的一個重要嘗試,南山區於2007年率先出臺相關政策,將社會招標引入公共文化活動,並通過社區、街道的舞臺演出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在增強老百姓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同時,也提升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參與度。
目前,南山區不僅對註冊在轄區的企業和社會團體,在轄區舉行公益性演出、展覽、文化交流等活動實行政府資助;也在深圳灣體育中心、南山文體中心劇院等公共文化場館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運營和服務。通過政府為引導、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南山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從「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作為一個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南山一直被認為「理工男」的氣質頗為濃厚,不過,「理工男」也有「文藝範兒」。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621.77億元,南山區佔比一半以上。10年來,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約10倍。
創意設計、動漫遊戲、數字媒體、影視演藝、高端印刷、文化軟體及文化旅遊七大重點產業重磅出擊,交相輝映。以產業園區集聚業態,打造文化產業發展引擎。
南山共建成深圳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13家,約佔全市1/4。UTCP創意集聚區,獲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華僑城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騰訊、雅昌、華強方特被認定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華強方特被評為單體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從騰訊將社交軟體與在線遊戲融合,打造出家喻戶曉的企鵝與遊戲形象,到華強方特將中國電影史上第二部票房超6億元的國產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的經典卡通形象融入主題公園建設,再到大疆的無人機與影像拍攝的融合,雅昌的印刷技術與數碼藝術的融合……十多年來,南山依託全國「科技強區」的優勢,在全國率先探索「文化+科技」新模式,搭建了一個巨型的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孵化器」,孕育著「南山夢」的同時,也成功孵化了一批「明星級」文化企業,片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創意與創新水乳交融」是南山文化產業發展的最大特點,結合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戰略背景,與深圳市委確定的「文化創新發展2020」衝刺之年的實際情況,南山逐步探索從「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產業升級模式,告別以往企業內部的文化和科技的簡單相加,通過企業與產業鏈條間在相關領域產生融合裂變效應,實現產業鏈要素融合,並將二者融合裂變帶來的產業發展與新動能進一步放大。
深圳灣文化走廊鑲嵌「五朵金花」
歷史上的南山,既是嶺南文化重鎮,亦是海上絲綢之路重鎮,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新時代的南山,更是將建設深圳的「文化中心」與「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共同列為發展目標,承歷史之厚重,開文化之新篇。
在深圳新一輪重大文體設施建設中,南山更是搶抓機遇,實現「文化中心」新飛躍。據了解,在深圳重點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中,深圳歌劇院、深圳創意設計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深圳創意設計館等落戶南山,而在深圳提升改造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中,南山同樣憑藉南頭古城、蛇口海上世界和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獨佔三席。
不久前,2020年南山區重點謀劃的新時代「三大示範工程」(「一廊」——深圳灣文化走廊、「一城」——蛇口國際海洋城、「一大道」——南山矽谷大道)有了最新進展——深圳灣文化走廊規劃圖曝光。
按照最新規劃,該項目的文化飄帶計劃鑲嵌「五朵金花」,由東到西分別為:深圳灣藝術交流區、深圳灣客廳、南岸濱海演藝區、赤灣海防文博圈、南頭古城特色文化街區。深圳灣文化走廊東起紅樹林、西至前海灣,串聯華僑城、後海、蛇口、前海等片區,賦予南山總部經濟帶文化內涵,一條世界級「文化飄帶」呼之欲出。
南山區將依託深圳灣超級總部「超級十字」,點綴公共文化設施,構築「灣區藝術天際線」;高標準推進深圳創意設計館規劃建設,將深圳灣文化廣場打造成具有濱水風情、人文氣息、灣區魅力的「城市新客廳」;對標世界一流文化設施建設深圳歌劇院,塑造大灣區頂級藝術殿堂;加快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海上世界等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傳承歷史文脈,以「繡花」功夫推進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
為讓飄帶「舞」起來,南山區計劃引進西方知名歌劇、舞劇,弘揚中國傳統戲劇;繼續辦好WTA年終總決賽、南山半程馬拉松、南山流行音樂節、深圳灣藝穗節等文體活動,舉辦國際帆船、賽艇等新興賽事;打造南山文化新品牌。最終,通過貫通東西地域,融匯中外古今歷史文化,「文化+科技+價值觀」傳承創新,編織一條集創意設計、傳統文化、先鋒藝術、前沿時尚於一體的世界級「文化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