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實施居家隔離令 持續焦慮該怎麼辦?

2021-01-18 鳳凰衛視

多個國家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

都實施居家隔離令,

並處罰違反隔離令人士。

全球各地實施居家隔離令 違者遭處罰

美國在10個州分推行居家隔離令,其中在新澤西州,違反居家隔離令的民眾,最高可被判入獄6個月,以及罰款1千美元,折合約7千多元人民幣。

在義大利,所有企業暫停營業到4月3號,只有生產醫療物資和食物的企業除外,包括超市、藥房等基本公共服務如常。在重災區倫巴第大區,違反禁令的罰款,增加到5千歐元,折合約3萬8千多元人民幣。

在西班牙重災區馬德裡,超過4600萬人口接受居家隔離令,違反禁令者會面臨罰款。

希臘規定所有民眾必須留在家。民眾如需外出,必須持有工作證明;如果要到超級市場,必須帶備身份證或護照,以及出門原因的書面說明。違反禁令者會被罰款150歐元,折合約1164元人民幣。

哈佛專家支招社交隔離

長期隔離,容易讓人產生焦慮、厭世、甚至仇視社會的情緒。

扎克伯格曾公開表示,擔憂全世界人民因為疫情被迫與親人、好友分離,會引起心理健康問題。

義大利重災區倫巴第一名護士近日自殺身亡。據報導,她生前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工作,承受巨大壓力,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擔心會傳染他人而自殺。而在上周,威尼斯也發生一起類似事件。

除了一線醫護人員外,各國紛紛實施居家隔離措施。來看紐約焦慮症中心的創始人和負責人、哈佛醫學院的助理教授戴維·H·羅斯馬林博士給你支招。

1.社交隔離不意味著社交隔絕

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健康專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將新冠病毒的影響最小化,就必須通過居家隔離來減少病毒傳播。對於愛社交的人來說,這一措施令其煩惱。但是羅斯馬林表示,無法近距離接觸不意味著缺乏社交生活。

「社交隔離不意味著社交隔絕,」他說道,「我們可以用電子手段來聯繫彼此。」

羅斯馬林說,給朋友打電話、保持聯繫可以讓我們維持社交生活,但他提醒說,社交媒體無法提供同樣的益處。羅斯馬林博士說:「社交媒體和新聞會讓你感覺和世界有聯繫,但實際上它製造的是距離。」你應該給你認識的人打電話或進行一對一的討論。打網遊或進行其他虛擬活動也能有助於你在無法親自拜訪時保持這種聯繫的感覺。

2. 不要讓消息推送主宰你的情感

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化,導致許多人都覺得有必要不停查看手機以了解最新信息。這種做法不但會在平時給你帶來壓力,如果你在睡覺前刷新聞還會讓你無法放鬆下來。「人們需要在睡前一小時屏蔽信息,」羅斯馬林博士說,「這不是看新聞的好時機。」很少會有哪條推送緊急到隔天早上再看就會喪失時效性的。睡眠對於健康的免疫系統十分關鍵,讓自己有機會放鬆是很重要的。

羅斯馬林還建議,出於同樣的原因,你也應該避免在吃飯時刷新聞。在某些情況下,最好是避免看那些讓人特別有壓力的新聞或新聞媒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在特定時間段查看一次或兩次新聞,從可靠源頭獲取信息來避免接收到流言和不實信息。

3. 不要和不把疫情當回事的人爭論

現在人們壓力的一大來源是他們可能面臨來自親友的壓力去參加一些自己在疫情期間不願參加的聚會——哪怕是小規模聚會。其他人則會為人們沒有遵循居家隔離的指導方針而心煩。

為此而爭論是徒勞的。「這種情況經常出現,」羅斯馬林博士說:「姻親們可能會有被排斥的感覺,也可能有朋友想過來做客。我建議大家採用一種叫作『確認』的技巧。你向對方傳達出他們的感覺是合理的信息。如果有人想來做客,你可以說你很抱歉,但你正在實行社交隔離。你可以說:『你也許覺得我在排斥你,但我不是。我是想見你的。』而不是說:『你瘋了嗎?你沒注意到現在的形勢嗎?』這種對話只會起到反效果。」

4.請家人尊重你的界線

對許多家庭來說,停學和在家工作的安排意味著夫妻和孩子們有多得多的時間在一起。先前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的人現在這兩者都沒有了。你需要在家裡劃清界線。「人們需要確立工作區,」羅斯馬林博士說,無論是真實的辦公桌還是象徵性的扶手椅。無論這個工作區是什麼,在你試圖高效地工作或充電時,其他家庭成員都要尊重你的工作區。「你需要擁有房子裡的一片特定區域,在那裡你可以不受指摘,放心地解壓或做事。」

如果你覺得家庭戰爭一觸即發,記得你們正在共度時艱——和你所愛並需要的人吵架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5.不要忽略你的常規生活

習慣在星期天洗衣服?那就還在星期天洗。不用去上班?還是穿戴整齊吧。保持常規生活的面貌將極大地幫助你避免混亂無序和不可預測的感覺。

「焦慮只是個開始,」羅斯馬林說,「在一兩周內,人們很可能會開始感覺抑鬱、悲傷和無精打採,尤其在我們相互隔離以後。這時候日程規劃的優點就開始真正顯現出來。」

堅持你的正常作息時間、日常鍛鍊和其他行為習慣將保持你的熟悉感。它還能在世界重回正軌的時候——這一天終將到來——幫助你調整和回歸正常狀態。

6. 如果你需要幫助,請不要猶豫尋求專業支持

對於那些已經備受焦慮、強迫症或抑鬱症困擾的人,對新冠病毒的擔憂尤其具有破壞性。如果你感覺承受不了,一定要去尋求專業的幫助。

隨著我國疫情一步步控制,我們除了要做好身體上的防護外,心理疏導也很重要。來一起進入抗疫心理加油站,聽聽心理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臺、Mental Floss

編輯:林梓

相關焦點

  • 【解「疫」】居家隔離人員如何做好醫學觀察?情緒焦慮緊張該怎麼辦?
    總懷疑自己被感染,情緒焦慮緊張怎麼辦  答: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接觸患者,都會按照嚴格的要求,經過科學防護才進入病房開展工作。離開病房和醫院時,也會經過正確的消毒防護措施和防護手段,是不會攜帶病毒出來的。  ——居家隔離人員多數沒有醫學知識,怎麼科學做好自身的身體醫學觀察?  答:自身身體的醫學觀察一般要求每天監測體溫2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 【防疫科普|心理篇】居家隔離,出現應激心理反應怎麼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地陸續開始採取封閉隔離政策已有十多天。居家隔離,每個家庭成員都會出現一些心理應激反應,並影響到家庭關係。那麼,居家隔離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反應呢?由此帶來的問題如何解決?心理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 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怎樣調整?
    【回應網友關注】有網友反映,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加上心理壓力大,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需要怎樣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很多人都會有一些不同的心理應激反應,造成心理失衡,比如:一些基本的安全、信任、自尊以及自我價值感會失衡,日常生活規律被打破,從而會變得坐立不安、焦慮;有些人會變得敏感、抑鬱、恐慌甚至憤怒;有的人會出現心慌、胸悶、食欲不振等症狀。
  • 美國加州宣布重啟「居家令」時間持續至少三周
    美國加州宣布重啟「居家令」新華社洛杉磯12月5日電(記者高山)由於連日來新冠疫情惡化導致醫療體系面臨重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門5日宣布,包括加州南部以及加州中部部分地區在內的廣大區域將從當地時間6日23時59分開始實施「居家令」。
  • 亞洲大國硬核抗疫,違反隔離規定者棍棒伺候
    新冠肺炎在海外爆發後,歐洲地區最先淪陷,發展成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美洲隨後跟上,目前美國已經成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超過50萬人,全球累計近170萬,歐洲的疫情也在持續惡化中。上個月莫迪親自宣布,印度政府將於3月25日起進入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狀態,在這期間所有人不被允許隨便冒險出門,莫迪做出的這個決定目的是為了抗擊疫情,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封鎖,莫迪還強調,若是民眾不能自覺遵守進行居家隔離,那麼政府將會開始採取強制措施。
  • 居家隔離的含義是什麼?C羅的操作顛覆了人們對於居家隔離的理解!
    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擴大,居家隔離是對於防止傳染的有利舉措,其含義就是一個人待在疫區的話,需要在家中接受10日以上的隔離,在這一方面,我們的國家中國做的很好。因為疫情在世界各地影響更加的大了,於是世界上的國家紛紛都採取了中國所實施的居家隔離,防止疫情傳染進一步擴大。
  • 居家隔離的自己與家人的心理疏導方法
    ,希望對居家隔離的朋友們有幫助。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的To-do清單,並執行它。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麼事情會令自己開心。列出來,執行它。例如,允許自己哭一哭,寫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費腦子的小遊戲,運動,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衝澡,找出令你愉悅的事,與人聊天等等。 當負面情緒要淹沒你時,這些是你應該做的事。
  • 疫情當前,居家隔離容易出現這些心理反應!如何自我梳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地陸續開始採取封閉隔離。這種情況下,居家隔離的家庭成員容易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反應,主要表現分為16種。這些心理反應還會帶來相關的6種問題,相對應也有6種解決方法。
  • 新冠肺炎各國新措施:澳大利亞邦迪海灘重開,紐約州擬放寬居家令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在中國以外疫情持續蔓延之際,除了「重災區」義大利及西班牙疫情雖有趨緩跡象,美國和印度等確診個案在持續增加。多國政府除進行「封國」及「封城」措施,亦有要求人們不要出街、不要外遊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等。
  • 韓國今起實施居家隔離違規者佩戴手環措施
    (觀察者網訊)韓聯社4月27日報導稱,韓國政府當天0時起實施居家隔離違規者佩戴「放心手環」(電子手環)的措施,違規者拒絕佩戴時須接受定點隔離。韓政府表示,將儘可能保障隔離人員的人權不受侵犯。韓國泛政府對策支援本部宣傳管理組長樸鍾現(音)在記者會上表示,擅自脫離隔離點或不接確認電話等違反居家隔離相關規定的人員當天起要佩戴手環。違規者拒絕佩戴時須接受定點隔離,費用自理。此前,由於違反居家隔離規定的情況不斷出現,為防控疫情擴散,韓政府於11日公布了加強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理措施——佩戴手環。
  • 華裔為美加州居家令實施做準備:跑4趟才搶到衛生紙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舊金山灣區數個縣6日晚上實施新的「居家令」(Stay Home Order)。其中舊金山、康曲柯士達縣和聖他克拉拉縣在6日晚10時實施,阿拉米達縣7日凌晨12時1分實施,馬連縣8日中午執行。
  • 美夏威夷州宣布延長「居家令」 有效期將持續至5月底
    中新網4月26日電 綜合美媒報導,當地時間25日,美國夏威夷州州長宣布,該州的「居家令」將延長至5月31日。另外,到夏威夷旅行的遊客需進行14天強制隔離的規定也將持續至5月31日結束。報導稱,夏威夷州的「居家令」原本將於4月30日結束,該州州長大衛·伊格25日下午在宣布上述決定時稱,「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我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他說,夏威夷州是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率最低的州之一,在遏制病毒傳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他說,過早取消限制可能會造成感染病例數增長的情況。
  • 關於居家隔離:家人怎麼辦?怎麼買菜,能點外賣嗎?如何調節情緒?
    居家隔離是指在家接受隔離治理,這是為了避免傳染性疾病進一步擴散的有效方法,目前要求居家隔離的時間一般是14天,那麼在居家隔離期間家人要怎麼辦呢?其他方面要注意什麼呢?根據情況決定。1、若居家隔離人員的家人已與其有過近距離接觸,建議一起採取居家隔離措施;2、若其家人已及時做好防護措施,未與居家隔離人員有過近距離接觸,則可以出門,但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實行分餐制、佩戴口罩、生活用品單人單用等。
  • 居家隔離易現16個心理反應、6個問題和6種解決方法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5日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從各地陸續開始採取封閉隔離政策開始,已經有十多天。居家隔離,每個人多多少少的都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反應,沒錯,不是症狀也不是問題,而是反應。居家隔離的家庭成員容易出現哪16個心理反應呢?
  • 加州因疫情惡化將在部分地區實施有限居家令
    來源:新浪財經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周四宣布,該州將在新冠疫情對重症監護病房帶來壓力的部分地區實施有限的居家隔離令。此前洛杉磯市宣布將重新實施居家隔離令。如果其中某個地區剩餘的ICU容量降至15%以下,將觸發為期三周的居家隔離令。該命令將要求酒吧、酒廠、個人服務、髮廊和理髮店暫時關閉。 根據加州官方網站,個人服務包括美甲沙龍、紋身店和身體蜜蠟除毛沙龍。紐森說,符合該州健康要求和關鍵基礎設施的學校將被允許繼續開放,零售商店可以20%的容量經營,餐廳可以提供外賣和外帶服務。
  • 美媒:華裔為美加州居家令實施做準備:跑4趟才搶到衛生紙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舊金山灣區數個縣6日晚上實施新的「居家令」(Stay Home Order)。其中舊金山、康曲柯士達縣和聖他克拉拉縣在6日晚10時實施,阿拉米達縣7日凌晨12時1分實施,馬連縣8日中午執行。 6日是周日,但記者走訪發現,東灣數個超市人流並未暴增。
  • 居家隔離馭娃攻略(一):學齡前兒童心理防護
    然而,隨著各地紛紛發布幼兒園、學校延期開學的通知,家長朋友們更覺雪上加霜!如果家中有活潑好動的低齡孩子,長期居家隔離肯定是一件不容的事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們怎麼安撫小寶貝,並讓他們在假期中也有所收穫呢?今天我們就來為寶貝們找到一些又好玩又安全的假期打開方式吧!有句俗話說:「五六歲、豬狗嫌」!如果家裡正好有精力無窮的學前期孩子,是不是常常覺得力不從心?
  • 新冠病毒疫情在家隔離期間如何緩解和消除心理恐懼和焦慮
    近一段時間有大量的網友通過微信等網際網路方式來傾訴,說在家隔離已經快要瘋掉了。個別的出現了嚴重的恐懼、焦慮、煩躁,失眠等情況。鑑於以上朋友反映的問題,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鑑於網友反饋的問題現進行一下整理歸納,直接的原因大致如下:1、每天關注疫情相關新聞,各地受感染確定的人數還在逐漸增加,特別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的擔心和恐懼。2、每天待在家裡不能外出,行動空間受限,時間較長,心理壓力大。
  • 全球看武漢|德語版:丁香園居家隔離指南
    「全球看武漢」志願者團隊 來源:澎湃新聞在災難面前,歧視和封閉無法消滅病毒,只有團結和信任才能幫我們共渡難關。這不是一份官方指南,就是一些普通人傳遞給另外一些普通人的疫期生活經驗。針對新冠肺炎在全球各地的疫情爆發情況,我們從中國的丁香園(DXY)所製作的科普防疫建議中,挑選了一些重要信息進行編譯。本篇內容主要來自丁香醫生整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錦囊》,將介紹居家隔離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的區別?2.宅在家中,如何做好防護?
  • 實用l 居家隔離易現的16個心理反應、6個問題和6種解決方法
    居家隔離的家庭成員容易出現哪16個心理反應呢?以及由此會帶來哪6種問題?又有哪些解決辦法呢?我們請專家來談一談。 一、隔離在家,容易出現的16種心理反應 1、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