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曲阜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擁有始祖文化、東夷文化、殷商文化、魯文化、儒家文化,這些文化交相輝映,使曲阜成為中華文化獨特的地標,在這些輝煌燦爛的文化之中,我們能夠汲取什麼樣的智慧,如何指導修身立德和治國理政呢?」12月16日,在曲阜市幹部政德教育中心,李兆祥教授娓娓道來,帶領前來參加培訓的黨員幹部穿越時光隧道,徜徉於曲阜豐富而又獨特的文化長廊之中,潛移默化涵養黨員幹部為政之德。

「聽了這個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蘊含深刻的哲學道理,『修齊治平』的寶貴思想囊括豐富的道德準則。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政德培訓相融合,有助於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領悟內涵道理,時刻秉持黨性、淨化內心、遵規守矩、為民擔當。」前來聆聽講座的日照學員張亞楠說。

類似這樣的課堂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政德中心上演。目的是汲取曲阜優秀傳統文化,緊跟時代潮流、結合時代特色,深入挖掘與創新,提升幹部的文化道德素質,鞏固幹部的政德教育成果。

「開展幹部政德教育要與時俱進,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探索,深入挖掘曲阜本地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幹部政德教育注入持久動力。」曲阜市幹部政德教育中心副主任範婭潔介紹說,政德中心在「挖掘傳統文化、涵養為政之德」方面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從深度上深挖深研,從廣度上精拓細琢,從高度上提質提效,將曲阜市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盤活,將其中蘊含的當代價值講透,才能更好地推動幹部政德教育工作行穩致遠。

曲阜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鑑於此,曲阜市幹部政德教育中心組織人員對全市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摸底調查,並將蘊含政德文化的資源歸類,結合時代需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確定傳統文化資源的政德教育主題,做好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新思想的結合,在「老三孔」、「新三孔」分別打造了關於儒家思想的一系列教學點,形成「新老結合、古今交融、儒馬會通」的教學格局,打造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禮樂教學「四位一體」的教學體系,使黨員幹部學習文化道德理論的同時,身臨其境,體會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厚重的文化底蘊,幫助黨員幹部固本培元、正心明道,秉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道德原則,深化道德意識,提升道德水平。

近年來,曲阜市幹部政德教育中心不斷開創培訓新局面,2015年至今,政德中心銜接服務了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基地班次共1490個、培訓學員80429人次,其中自主承接班次214個、培訓學員10897人次,學員涉及國內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曲阜悠久的傳統文化給學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曹璐 王希偉 記者 易雪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汲取傳統文化精髓 築牢幹部政德之基——東營中院舉辦全市法院黨員...
    汲取傳統文化精髓 築牢幹部政德之基——東營中院舉辦全市法院黨員幹部政治輪訓(政德教育)培訓班 2020-10-19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儒韻清風 培塑為政之德
    孔子研究院積極深化政德研究,成功申報、開展了山東省委宣傳部重大理論研究項目「傳統『八德』思想時代價值辨析研究」、山東省儒學重大研究項目「傳統政德思想當代價值實現研究」等十餘項政德課題研究,出版了《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儒家文化與公務員修養》《為政以德十二講》等十餘部學術研究著作、普及推廣讀物,在《光明日報》《理論學刊》《中國組織人事報》等重要報刊、雜誌發表研究論文近三十篇,尤其是在《中國紀檢監察》
  • 內容豐富 體系創新 濟寧市幹部政德教育工作成績亮眼
    近年來,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為主題,突出政治性、時代性、專業性、實踐性,充分發揮濟寧市傳統文化資源富集優勢,傾力打造了特色鮮明的幹部政德教育基地。在教育內容上,牢牢把握「姓黨」原則,把講清楚「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精髓要義作為主責主業,確保基地的黨性教育本色。
  • 建湖:以文化人涵養清風正氣
    建湖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去年起,縣紀委監委從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著手,深入挖掘華中魯藝抗日殉難烈士陵園、中共蘇中二分區委《人民報》印刷廠舊址等紅色遺蹟舊址中的廉政元素,積極創建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並串點成線推出廉政教育文化專線,引導黨員幹部傳承革命精神,永葆初心本色。
  • 福建:讓八閩優秀文化涵養清風正氣
    2020年10月21日,福建省紀委監委組織全省新任職的183名鄉鎮紀委書記在此開展黨史教育,用紅色革命文化強根鑄魂,扣緊履新的第一粒「思想」扣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八閩大地文化厚重、人傑輩出,哺育出朱熹、林則徐等一批孝廉典型人物和谷文昌、廖俊波等優秀人民公僕。
  • 為政以德,儒家的根本——解《論語》為政第二之一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以德是儒家的根本。為政,就是治理國家統治人民,為政之要就是處理好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德被規定為這種關係和諧統一的根本。為政,在這個時期就失去了理想中的和諧統一;實際上,現實存在的為政和德治僅僅只是和理想中的和諧統一相對立的、當時執政者、諸侯、周天子統治國家的具體形式,這被認為僅僅是有限的形式。假如把德從為政分離開來,我們就會得到與天道合一的太上元德。這樣的德是純粹的,它只是由那種分離而得,所以,這裡它僅僅存在於反思者的意識中。這樣,這種元德是被表述為理論的、意識的形式。
  • 黨員幹部也需涵養「四端」之心
    「四端」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儒家推崇的四種德行,「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猶如人的四肢一樣與生俱來,必不可少。黨員幹部在工作生活中也需涵養「四端」之心。
  • 「聚焦學理中國」中國傳統民本文化的價值底蘊及繼承創新
    自秦漢至清末,民本文化一直是封建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維護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民惟邦本」的執政理念。「民」在傳統文化語境下被視為國家之本和天下之本。強調「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 建湖打造「淮鄉清韻」文化品牌 以清廉文化涵養清風正氣
    近日,在位於建湖縣高作鎮的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紀念館,老黨員王觀法向前來參觀的黨員幹部講述黃克誠清廉律己的故事。「參加『清風之旅』,聆聽革命先輩的廉政故事,心靈接受洗禮。正因為有鐵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我們才能獲得群眾支持,取得最後勝利。」建湖縣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丁扣萍說。建湖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讓文化自信之光指引青年幹部成長
    青年幹部要帶頭堅定文化自信,當好傳統文化的認同者、紅色文化的示範者、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在躬身實踐中詮釋文化自信,讓文化自信之光體現在每個黨員幹部身上。  堅守精神家園,讓傳統文化「不褪色」。我們的文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種覺悟和反思是獲取文化自信的前提。
  • 從悠久傳統文化汲取成長力量,用精深國學經典提升學生涵養菁菁校園...
    經過13年的發展,黃家湖大學城的每所高校,都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的辦學定位,武漢工商學院就有著鮮明的人文特色: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不變的,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而這個國學講壇,正是武漢工商學院傳承傳統文化、傳播國學經典、提升學生涵養的一個縮影。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讓文化自信之光指引青年幹部成長
    青年幹部要帶頭堅定文化自信,當好傳統文化的認同者、紅色文化的示範者、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在躬身實踐中詮釋文化自信,讓文化自信之光體現在每個黨員幹部身上。堅守精神家園,讓傳統文化「不褪色」。我們的文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種覺悟和反思是獲取文化自信的前提。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句話在告誡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配得上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德行淺薄卻佔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謀劃大事,力量不足卻肩挑重擔,這樣必然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災禍」。「德不配位」是孔子對執政者選賢任能的警告,也是當下任用幹部時,防止「大官威」的無才無德「小幹部」上位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 《倫語》為政篇01:為何要以德治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直接翻譯:孔子說:「如果以道德為準則治理國家,自己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自己的位置,其他星辰都環繞之。」解析:為政篇開篇就以領導需要「德」來闡述德的重要性。
  • ...銘刻方寸間——「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誕生記
    2016年來,從首屆「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開始,「彩雲杯」系列活動已經成為廣大中小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盛大節日和學習成果展示舞臺,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同類型活動。從第四屆開始,「彩雲杯」活動升格為「文化節」,並被中宣部譽為「維護邊境文化安全的生動實踐」,被教育部評為省級層面的全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
  • 如何打造優秀傳統文化IP之「影視篇」
    這些植根傳統文化、創新表現手法的影視作品,通過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其內涵和深度得以提升,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在節目傳播的過程中得以傳承和弘揚。影視作品的走紅,讓傳統文化IP回歸大眾視野,也見證了市場對傳統文化產品的巨大需求。然而,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內容,卻因為一成不變的呈現方式,尚未在新時代引起更多的年輕人的關注。影視如何才能盤活傳統文化IP?哪一類IP會有較大的再利用空間?
  • 黨建評:選「直木」幹部 贏「民服」之擁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舉措》中也有類似的表述:「治國之道,舉直措諸枉,其國乃安。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 孔子和諸葛亮的話雖然簡短,但意義極其深遠,都強調了要重視選拔正直賢德的人輔佐君主、治理國家。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的擁戴和信服,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興旺發達。組織部門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職能部門,要深諳「直木」幹部的特點,把「直木」幹部選出來,用起來。
  • 心得體會|立足「財為政服務」 助推高質量發展
    市財政局行政政法和科教文科科長 何曉霞  今年初的溫州之行,帶來很多震撼、收穫和啟迪,體會到了市委安排體悟實訓的用心良苦。溫州財政工作的許多經驗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對標和借鑑,其中感觸最深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 涵養「三氣」助推黨員幹部幹事創業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之年。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及前所未有的挑戰,黨員幹部應涵養「底氣」、鼓起「勇氣」、開動「靈氣」擼起袖子加油幹,當好時代發展「領頭羊」,為國家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抓實幹,涵養幹事創業的「底氣」。
  •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漢風清韻」浸潤彭城中國江蘇網訊(李化龍 蘇牧 王巖) 2020年12月30日,徐州市舉行「漢風清韻」廉潔文化專場演出,用琴書、漢樂、朗誦等藝術形式,讓廣大機關黨員幹部在濃濃漢風中上了一堂特殊的廉政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