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先的中庸之道:香乾炒雞丁

2020-12-21 永和食為先

提到中庸二字,人們往往認為指的是《中庸》這本書。其實,中庸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更多的時候其實指的是一種智慧,所謂「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近年來,如此優秀的文化思想被世俗的人們把它理解為「牆頭草哲學」、「和稀泥派」、無原則的濫好人、滑頭狡詐的處世之道等等。

其實不然,中庸不是折中更不是「兩面派」,中庸應該是是合適的極致。有些事情做3分就夠了,你就做3分,有些事情做7分合適你就做7分。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做5分。

正如食為先的香乾炒雞丁,純素香乾太寡淡,純粹的雞丁太膩。一半香乾一半雞丁又會出現兩種食材爭奪主位的局面。所以,恰到好處的食材比例與配料比例,才能激發出兩種食材的風味並讓他們和睦相融。

相關焦點

  • 平常適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歷代先賢多有注釋,我才疏學淺,修行修身沒有什麼成就,今不自量力,以一個平常老百姓的身份,用平凡的角度去詮釋中庸之道!「中庸」的「中」字,我覺得就是中心的意思,位置最中間最顯要,相當於易經六爻卦中的「二爻」與「五爻」!
  • 不經世道考驗,不懂中庸之道
    人到中年,要懂中庸之道。一片片黃葉飄下,又是一個秋天到了,總有一個聲音在追問自己,可知道什麼是中庸?中庸,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卻不會放棄自己的堅守。蟬在地下潛伏四年,它體會的季節變化是泥土中的冷與熱,只在一個夏天飛上枝頭熱情地鳴叫,無法看到完整的四季景色。
  • 你對於《中庸》中的,中庸之道與君子常體是如何理解的
    《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相傳戰國時期是孔子之孫子思所著,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意義和影響不亞於《論語》。《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 一個人做事不偏激,就算是奉行中庸之道了嗎?
    《中庸》這本書的開篇第一章,就講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先看「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首先承認了人有各種情緒和情感,只是強調情感不外露,一個人不讓自己的情感外露,稱之為中,此即為天下的根本。為什麼「中」是天下之根本?實際上講到了人的自然狀態,遵循人天然的本真善性,就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好的狀態,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我認為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保持本真,保持平靜。
  •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庸之道嗎,如何才算把握了中庸
    這裡雖然以中庸為儒家思想精髓,但並非表明儒家精髓僅指中庸思想,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1、儒家精髓之中庸:何謂中庸關於「中庸」的的含義,在《論語》中有比較清晰的記錄: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 孔府菜《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之中庸
    以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之哲理,不斷完善創新,加之千百年來,孔府名廚巧師們潛心研究,師承舊制,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逐漸形成了自成一格,名卷珍饈齊備,品類豐盛,完美,中庸調和,明雅,味美,器和,養生之精粹的《衍聖公府菜》暨《孔府菜》也使孔府菜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傳承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官府菜。
  •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破局者,看凌寶BOX的中庸之道
    【車訊網 報導】  提起中庸之道,想必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人都略知一二,其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而評價一款車,用中庸之道來形容就是指其或許沒有前衛亮眼的外觀設計、沒有奢侈豪華的內飾布局,也沒有強勁霸道的動力加成……但卻很好地取得了性價之間的平衡,整體表現就是讓你舒服安心。
  • 中庸之道有什麼特別的神秘性嗎?它一面是天道,一面是人道
    人們一般認為,《中庸》的基本內容就是中庸和誠,但這並沒有切中它的核心。《中庸》最根本的旨意是闡釋道自身及其表現。中庸和誠並不是道的眾多特性中的兩種特性,而是道自身的本性。這意味著,道就是中庸,道就是誠。作為如此,道一方面顯現為天道,另一方面顯現為人道。當從人道盡天道時,人也就是行走在中庸之道和誠之道上,並能達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 《菜根譚》:行中庸之道,凡事調節適度,才是君子智慧
    在《中庸》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就是說君子言行都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卻背道而行,君子言行能符合中庸之道,就是因為君子會按照所處的環境做到合理適度,小人會違背中庸,就是因為小人無所忌憚,肆意妄為。
  • 徐累的中庸之道(2)
    徐累的中庸之道(2) 2013-12-04 15:31 作者:曾焱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家常小炒「韭菜炒香乾」的簡易做法,美味可口,一盤不夠吃
    按照中醫"四季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補五臟應以養肝為先,而韭菜正是溫補肝腎之物。那麼香乾的話裡面含有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鐵、鎂、鋅等營養元素,具有開胃消食、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補充鈣質,尤其適宜食欲不振及身體瘦弱者食用,韭菜有這麼多的營養,那韭菜怎麼做才能好吃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道韭菜香乾的做法,下面一起看下具體做法吧。
  • 「君子中庸」
    前文說德者得也,學有心得而覺悟;那麼中庸作為至德,就是大徹大悟。從實踐角度說,中庸是德;從理論角度說,中庸是道。《管子·心術上》曰:「德者道之舍……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德是道的具體體現;無為被稱作道,施用被稱為德,道與德相統一,沒有間隔。關於「至德」,孔子還有兩句話:「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
  • 翟玉忠:儒道本來是一家——《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本義
    ,與道家、法家之無為,都是修齊治平之道,本質無二無別——皆從節制心欲始,最後至於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職,天下太平。儒道兩家在內聖外王之學上大同小異。《中庸》之「中」一方面要人主動化解掉日常事務引發的情緒情感,這是「虛」,另一方面讓核心關切即修齊治平確立起來,這是「實」;如果說儒家《中庸》之「中」是虛掉日常之情慾,確立平天下之大願,那麼道家、法家更重視將大願轉化為法度賞罰等治國理政實踐。
  • 守拙之美,中庸之道——【熙邸】家裝案例
    【熙邸】中大量運用中國古典建築元素,多用漢代闋樓形式,構型講究鏤空凸顯高空間,視覺感受更通透明亮,腿部如漢代臺基分階進層,且腿部線條講究從細到粗緩緩過渡,給人基座穩妥厚實、大氣樸雅之感。「拙」,非粗笨、非愚重、非糙鄙,而是注重物體的簡素之美,設計師偏愛木材,認為木材是有生命的,以求保持原木的素色和清晰的紋理,這樣可以體現一種純粹、不假裝飾、天然的簡素精神,有自我之格,有自善之準,適度超脫,並不逾越。
  • 新生兒取名:精選中庸裡清新儒雅、智慧過人的好名字!
    柔南出處:3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第10章 什麼是真正的強?-中庸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以德報怨,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樣的長處。「柔」指的是寬容柔和的態度與精神,「南」是早晨面對太陽的一邊,寓意尊貴、陽光。
  • 汪曾祺的菠菜拌香乾
    寫食的作家裡,誰都繞不開一個人:汪曾祺。也是我最愛的美食作家之一。
  • 日本設計界達文西與他的中庸之道
    黑川雅之是一位非常喜歡探討人與自然的設計師,他習慣性的會從「原點」出發、立在古今縱軸的刻度尺上、重新思考個體與世界的關係。與其說他是一位設計大師,倒不如說他對生活、欲望以及生命看的透徹。在《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一書中,黑川雅之提出,19世紀開啟了歐洲文化,20世紀開啟了美洲文化,而在21世紀,亞洲文化即將開啟。西方的思想在於「填滿」,而東方的美學強調「留白」。空故納萬境,它是那麼曖昧,那麼的感動,而美就在這一瞬間誕生了。
  • 芹菜香乾的營養價值
    芹菜香乾的營養價值芹菜的營養價值芹菜是味道比較清淡的蔬菜,很適合平時的日常健康飲食菜譜,它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是要多吃,因為芹菜對預防高血壓、動脈香乾的營養價值香乾,是寧波人最常吃也很愛吃的一種豆制食品,早已膾炙人口。香乾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鎂、鋅等營養元素,營養價值較高。
  • 「好書·疫期讀」道不遠人,人自遠爾——從《中庸》說開去
    中國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而儒家中的無上至道即為中庸。中庸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止於至善的最高境界。其文本中有一句話叫「道不遠人」,意思是大道不會排斥人向其接觸,可是文化的沒落和儒家大道的隱匿,都是由於我們本身對其的不重視甚至是拋棄。中庸之道的真諦就是「無過無不及」,做事要恰到好處。
  • 酒桌上的禮儀,酒文化與中庸之道,家中來客教你怎樣倒酒敬酒
    詩名的本意是唯恐受享者沒有吃飽,故而勸飲勸食。 勸人多飲幾杯酒的做法,一方面表達了敬酒人的真誠,希望對方喝好喝夠,同時也可以活躍酒宴的氣氛,為飲酒者助興。但如果勸過了頭,就成了強迫對方多喝,甚至是灌了。這種做法就是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還不如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