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庸二字,人們往往認為指的是《中庸》這本書。其實,中庸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更多的時候其實指的是一種智慧,所謂「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近年來,如此優秀的文化思想被世俗的人們把它理解為「牆頭草哲學」、「和稀泥派」、無原則的濫好人、滑頭狡詐的處世之道等等。
其實不然,中庸不是折中更不是「兩面派」,中庸應該是是合適的極致。有些事情做3分就夠了,你就做3分,有些事情做7分合適你就做7分。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做5分。
正如食為先的香乾炒雞丁,純素香乾太寡淡,純粹的雞丁太膩。一半香乾一半雞丁又會出現兩種食材爭奪主位的局面。所以,恰到好處的食材比例與配料比例,才能激發出兩種食材的風味並讓他們和睦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