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印象派,高更梵谷和塞尚3

2020-12-13 格魯視界

塞尚梵谷和高更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都被印象派踢出去過,一開始拿畫筆當武器;

後期思想都傾向於神學;

死之前不知道其實已經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

今天從一幅高更的自畫像開始講吧。

這幅畫高更給自己頭上畫了個圈圈。

高更認為自己是光,是電,是一個被困在肉身的自有而永有全能全知的天照大神…他的思想與太陽神尼採先生和自戀大魔王王爾德先生並駕齊驅在天上飛。

如何進行自我救贖高更很清楚。要成仙就要修煉,白話就是出家。行動上要成為野人:「我要擺脫文明世界…需要沉侵在未開發的大自然中,除了野人什麼也看不到,過著野人的生活…這才是獨一無二真實的藝術。」因此大溪地這個未開化,沒有道德法律約束,衣食住行基本靠打卦的地方是修仙的理想場所。

藝術和藝術家家最後變成類似宗教的行為用波普爾1972年發表的《客觀世界》提出的所謂哲學「三個世界」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他認為我們世界分三個深度:第一,物理或物質的世界;第二,非物質的世界,觀念,想像,心靈,邏輯之類關係;第三,神,精神,靈魂等。

這個理論也能解釋繪畫發展過程——文藝復興開始(之前有一段時間比較特別)到印象派到現代派,簡單的一條線。繪畫從自然到超越現實,把想法畫到二維平面。就是這麼個過程。

後印象派是從自然主義到象徵主義過渡,算是馬上就要弄明白的時間段。後來的畢卡索馬提斯順著這條路不費勁就找到了繪畫通往下一步的鑰匙。

高更最著名作品,其實已經告訴我們這個過程。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當然現代派能更接近和明白塞尚。塞尚的特點很簡單,能在一幅畫裡「懟」進去各種各樣的角度,不受空間限制。由於這種探索(亂搞),繪畫終於開始「自由」。

透視是傳統美術的一切。塞尚之前馬奈雷諾瓦他們也就是削弱了透視,近大遠小這個規矩並沒有改動。塞尚從來就沒這個苦惱,他老人家一般看哪舒服從哪畫。加上性子慢理解能力一般而且特別內向。於是繪畫上的技法和高更梵谷一樣,不會就不管,愛咋地咋地——不解決問題就是問題的解決方式不也是解決問的方式麼?結果三人硬把不解決問題的決心觀點和感受給畫了出來,這樣繪畫能表現的內容就開始天馬行空自由奔逸了。

塞尚畫畫過程大約是這樣——比方你是個模特,正常畫畫你不能動畫家也不動。塞尚方式是圍著你換地方鼓搗,跟鬧著玩一樣。他有辦法把這些角度神奇的組合到一個畫面當中。現代派美術基本概念所謂解構主義就是這麼誕生了——把一個東西拆了再拼回去就成了解構主義作品。拼回去過程千萬不要忘了記錄——正常人管這叫花絮,高級的裝逼說法叫行為藝術。搞藝術麼,一分鐘都不能浪費。再有一點比如塞尚畫水果時間長果子爛了,腐爛變質他一樣會畫出來。塞尚認為生存到毀滅一切都自然而然。沒必要塗抹粉飾。因此之後的繪畫表現的並沒有我們一般理解的美醜之分。

無論重組結構打破透視描繪抽象特徵,現代美術追求的目的從我們東方的角度看倒是沒啥稀奇。中國山水寫意,狂草書法,小日本的浮世繪,甚至剪紙窗花,正是現代派追求的理想形態。攝影的發明也推動了繪畫內部的崩塌。話說回來,這後印象派的畫,一開始看上去實在是——就像是埃及和亞述壁畫,土人兒的圖騰,波斯掛毯,東方繪畫攪和在一起的大雜燴。一時間大家無法接受,馬奈說塞尚作品的是「齷齪的畫」,雖然不太厚道,也是因為表現方式獨特和明顯能觀察出的不太「正能量」的內容比較多。

這麼發展往後可能只剩下三個憤青對世界的抱怨。這時印象派一個人的出現候救了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往下按照自己的看法講述世界,並儘量和諧相處。使他們逐漸從批判現實的初級藝術階段,開始對現實和腦海中的不平行的世界統一起來,完成最後的超越。

未完待續。格魯的影像日誌原創作品。謝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藝術 | 後期印象派與塞尚、梵谷、高更
    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在19世紀末,不少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不滿足於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情感,開始嘗試色彩及形體的表現性。保羅·塞尚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的重要畫家,通常被歸為後期印象派;他為後來現代藝術各流派開了先河,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塞尚追求形式美感,此後,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
  • 後印象派三傑塞尚凡高我們都接受了高更呢?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角落讀畫一直都有對高更談談個人的微不足道的感受的願望。高更被藝術史定位為後印象派三傑, 和塞尚,凡高相提並論,這無形中起點很高,給對他的評論帶來難度。從開創上來講,塞尚被承認為現代繪畫之父。
  • 塞尚、高更、梵谷同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你更欣賞誰呢?
    了解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和流派,後印象派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99年前的今天,即1921年5月2日,美國紐約大都市展覽會展出了後印象現代藝術,轟動一時。此後,後印象主義也被稱為「印象派之後」或「後期印象派」。說起後印象派的諸多代表人物,如今個個如雷貫耳,都是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師,其每一張作品都價值連城。
  • 印象派代表人物,高更油畫欣賞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合稱後印象派三傑。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塗,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代表作品有《講道以後的幻景》、《布列塔尼的豬倌》等。
  • 後印象派畫家的友誼:高更與梵谷共度62天後逃走
    27歲的梵谷在事業和愛情上屢戰屢敗,最後,他決定放棄一切投身繪畫。1886年3月,他寫信給提奧:「我已經不再有結婚和養孩子的要求」。作為一名自由畫家,他和高更一樣經濟困窘。比高更幸運的是,梵谷有一個在經濟和精神上全力支持他的弟弟提奧。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帶來了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的人,他就是高更,請大家往下面看吧。高更在大洋洲度過的這段時間裡,是他的創作的最主要和最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專心致志地畫大溪地人,畫她們的生活風俗和宗教儀式。
  • 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提起後印象畫派,大家都知道塞尚、梵谷和高更,尤其是梵谷名氣最大。但是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呢?「後印象派畫派」這個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後印象派與印象派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的聯繫?「後印象畫派」是如何通過兩次展覽讓公眾慢慢接受了現代藝術呢?
  • 梵谷與高更:你只看到我的瘋癲,卻看不到深情(文末驚喜)
    他曾經是一位十分成功的股票經紀人,擁有富足的生活和美滿的家庭。之後他狂熱地愛上了繪畫,結識了畢沙羅、莫奈、塞尚等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家,還參加了印象派在巴黎舉辦的沙龍,並獲得好評。他畫的《阿里斯康墓地》更加抽象和圖案化,刪除了真實場景中的石棺和工廠,兩排樹也變成了一排,還加入了並不存在的一條小河和變了形的鐘樓。高更主張創作高於生活,要將自己頭腦中的想像力和記憶元素天馬行空地融入到畫作之中。他時常一邊拍著自己的腦袋,一邊大聲地對梵谷吼道:「用你的頭腦作畫!」
  • 為什麼說,後印象派是現代油畫藝術的源頭?3位大師的繪畫理念
    其代表有塞尚、梵谷和高更。後印象派的幾位畫家不願囿於表面的視覺印象,他們認為印象派畫家的作畫方法過於「直觀」和「即興」,缺乏深度和力量,因而轉向強調藝術要抒發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緒。圖3.塞尚的花卉靜物油畫他喜歡用方塊形的筆觸斜向排列,用色沉著,質樸,力圖表現物體的重量感和深度感。
  • AH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塞尚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並有意識地採取變形等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後來現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所以,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 使梵谷自己割下耳朵的摯友——同樣精神異於常人的高更
    高更的《獻給梵谷的自畫像》今天雷語就跟同道們說談說談奇人高更,偉人的精神世界太過高深,咱只聊聊他的牛掰、偉大之處和成功的地方。後人對高更的藝術定位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合稱後印象派三傑。19世紀80年代中期印象派膚淺的一面逐漸顯露,被很多富有創新精神的畫家所認知。他們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客觀物象,主張用主觀的情感去改造客觀的形象。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作品全集(多圖)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遊魂》《敬神節》等。保羅·高更生於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你是否能分清?
    · 反叛的後印象派 ·雖然後印象派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甚至每一個後印象派畫家都曾經有過印象主義作品,但後印象派絕對不是對印象派的傳承和廣大,而是站在了印象派的對立面塞尚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並有意識地採取變形等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後來現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所以,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原創 少言行記管家 少言行記梵谷《星空》| 關於後印象派 |藝術史的理論家將梵谷、高更、修拉和塞尚放在「後印象派」裡面說,因為他們跟印象派所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 高更:梵谷,再見!我要去大溪地了
    1887年11月,二人初次見面,而從相識開始,梵谷已經極力開始邀請高更前來他所暫居的阿爾勒地區,而在翌年的十月,高更也因應梵谷和其弟西奧(Theodorus "Theo" van Gogh)的請求搬了過去。這兩位後印象派的天才相居在一起時,雖然一直嘗試以互相敬仰的方式生活,但總難避免在藝術上或個人生活上有摩擦,當然這類型的摩擦也是他們畫作的靈感源泉。
  • 梵谷和高更共寫的信件將於下周拍賣 信中揭秘了這些……
    據CNN6月8日報導,目前所知的唯一一封由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和保羅·高更(Paul Gauguin)共同寫的信件將被拍賣。在信中,梵谷詳細描述了兩人去法國妓院的經歷。這封信將於下周在巴黎拍賣,預計將以18萬至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3萬至200萬元)的價格成交。
  • 梵谷和高更共寫的信件將於下周拍賣 信中揭秘了這些……|阿爾勒|...
    據CNN6月8日報導,目前所知的唯一一封由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和保羅·高更(Paul Gauguin)共同寫的信件將被拍賣。在信中,梵谷詳細描述了兩人去法國妓院的經歷。這封信將於下周在巴黎拍賣,預計將以18萬至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3萬至200萬元)的價格成交。
  • 梵谷、莫內、塞尚印象派巨作雲集 | RMB 8.6億的超級拍賣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可謂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發展的黃金時代,莫內、梵谷、塞尚等大師,通通活在這個世代,留下不少傳世經典。
  • 現代藝術之父,後印象派的鏗鏘大將——塞尚!其畫作完全不輸梵谷
    保羅·塞尚(1839年-1906年),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他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其「客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大大區別於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畫家。他鄙棄印象主義者追摹自然界表面色光反射的做法,提倡按照畫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認識外界事物,並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依照這種認識重新組構外界事物。正由於這種認識方法上的徹底變革,塞尚在西方美術界一直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
  • 梵谷和高更,你更喜歡哪一個?
    對神秘內心的探尋和對原始自然的無限嚮往如同遠離文明喧擾的大溪地般純粹美麗▼1886年梵谷初至巴黎被印象派奇妙熱烈的光色效果吸引以極大的狂熱投身於藝術的表現與實驗▼鮮豔火辣的顏色大膽恣肆的線條熱情如火的梵谷第二天就拉他到室外作畫。這一天梵谷畫了《老紫杉》,用的是一貫激烈而雜亂的筆觸。高更則不然,他的《阿爾農場》題材雖然來自梵谷的提議,但使用的幾乎完全是塞尚的技法,審慎布局,筆觸嚴謹之中透出靈巧。對於彼此的真實想法,二人始終心照不宣。梵谷清楚高更南下是為了「生計」和「出名」。高更也了解梵谷個性古怪相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