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溫哥華華埠知名中餐館金菊園21日中午發生三級火警。大火產生大量濃煙,覆蓋整個華埠。
在消防救火期間,餐館屋頂的空調主機的重量,令屋頂發生部分結構性坍塌,消防員不得不改變策略,使用雲梯從空中澆灌。共有逾13部消防車,60多名消防隊員到場施救,消防以「頑固」來形容該場大火。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起火商鋪為知名中式燒臘餐廳金菊園,落戶華埠幾十年,今次起火,不少老華僑都大呼心痛、可惜。
溫哥華消防局發言人哈欽森(Brian Hutchinson)表示,21日中午12時12分左右該局接報,指位於華埠片打東街(East Pender St。)142號的一間中餐館發生火警,附近市民可見餐館屋頂冒出濃煙。
消防隊員隨後到場,開始疏散人群,並將大火定性為二級火警,進入火場實施撲救。
消防員隨後發現,火勢較為集中於該餐館建築的一樓半以上、屋頂與天花之間的位置,隨即由多名消防員身背水管,從起火餐館兩側建築架梯子而上,直接切割房頂及從側面牆壁鑿開水管等粗的小洞,澆灌大火。
屋頂結構不穩 重開至少半年後
21日下午1時半左右,濃煙從洞口不停冒出,黑煙滾滾,遮天蔽日;不久後,房頂擺放的大型冷氣機組突然出現坍塌,致屋頂結構不穩,消防員隨即決定,放棄屋頂及室內灌救,改從外側站在消防車雲梯上直接澆灌,主要防止火勢蔓延到鄰近建築。
哈欽森指出,大約施救三小時後,由於現場仍伴有猛烈濃煙,且溫度極高,確認將火警升至三級,並開始疏散並封閉片打東街上夾緬街(Main St。)至魁北克街(Quebec St。)一整段路。至21日下午6時,消防隊員仍於現場施救,濃煙不斷冒出,但已經將火勢控制在起火建築內,不會蔓延,而消防員昨晚留守現場監視。
起火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據本地英文媒體報導,大火併不是由餐廳內部引起,而是屋頂的某些建築材料起火燃燒。
金菊園餐廳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餐館建築結構損毀嚴重,裡面仍有不少貴重的器械和設備,負責人非常想重開餐館,但目前來看,困難重重,至少在6個月後才能作出決定。
在起火餐廳對面經營服裝店的林女士表示,幾個月前,溫市消防局工作人員對該區域店鋪進行過詳細的防火設備檢查,比如防火警鐘、煙霧傳感器等,都進行過測試及必要的更換,沒想到還是無法避免火警的發生。
起火的金菊園位於華埠中心地帶,周邊還有多棟華埠歷史建築,包括中華會館、洪門分部等,大火位置令人觸目驚心。
毀數十載老店 華僑呼痛心
老字號燒臘店金菊園於溫哥華華埠經營逾幾十載,承載很多老華僑的美好回憶。此次發生火警,令很多人大呼「痛心」、「可惜」。
金菊園餐廳的兩旁有中華會館、溫哥華洪門分會等大小僑團組織、機構,其中不少都屬於華埠歷史建築。金菊園昨日起火後,周遭不少華裔都出來觀望,議論紛紛。中華會館義工陳先生說,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移民溫哥華,那時金菊園的燒臘已很有名,和家人每到華埠遊玩,必定光顧「金菊園」。
陳先生回憶到,金菊園當年燒臘第一,和它同時期的「秘書來路」(BC Royal)茶餐廳早於十多年前結業,「當時去華埠,晚上一定去金菊園飽餐一頓,吃不下也會買外賣,然後到『邵氏』、『嘉禾』或『新聲』看場電影,現在僅存的金菊園亦遭大火,不知還能不能恢復,真可惜」。
移民三十多年的本那比吳先生說,金菊園是老華僑的「集體回憶」,在以往每個周末都會來華埠的年代,如果不「飲茶」,就幾乎一定去金菊園,特別愛它的燒味,雖然近年自己已少去華埠,但每逢拜祖先要買燒臘,還是會特地開車到華埠買先母最愛的金菊園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