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只是暫時,死亡才是永恆,再次思考生命的意義

2020-12-17 冬哥慢生活

前些日子,寫過一篇關於生命的意義的文章《拋開哲學的思考,我們的人生大有意義》,感覺有所欠缺,近日又有所得,索性把所思所想整理一下,再寫一篇。既然有緣一晤,還請耐心看完,若是覺得狗屁不通,為了你浪費的時間,請儘快留言罵我,絕不還嘴。若是覺得還有那麼一點點意思,無需點讚,你讀完有所得,便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

你經常思考嗎?

如果有一天你問自己,既然所有的生命都會消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在哪裡?要麼,你是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一時難以走出,由此生出的悲觀思想。要麼,你本身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或許一次歡宴結束,從前一刻的燈紅酒綠,到這一刻的杯盤狼藉,你不由自主地就會有所憂思,這麼熱鬧有什麼用,到最後還不是要各回各家,人活著有啥意思,最後不還都是要死,活著這麼辛苦,有什麼意義。要麼,你就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對於問題你喜歡尋根探底,對於自身,也會問: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將去何處?我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沉思

這些問題,本來就是哲學上最大的思辨,不知道有多少偉大的思想家對這些問題做出探討,但是從來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或許也不會有,我們可能會永遠走在探尋答案的路上。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從不曾考慮這些問題,你自然不會受到困擾。一旦你對這些問題有所涉及,如果你不能有一個圓融自洽的答案(哪怕是將將滿意也行),對你的生活都會帶來影響。可能會讓你消極,讓你放棄,讓你不再有愛。

從旁證己,理解問題會更通透。

我們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直接從自身開始,那只會把你帶入困境走不出來。迂迴一下,從旁證己,自然而然地你就會明了生命的意義在何處。

不管是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還是稀稀落落三兩枝的崖邊獨苗。只要沒有天災人禍,可以活的很長,但它們總有一天也會凋零也會死亡。他們無思無想,沒有自我,它們活著的意義在哪裡呢?

對這個世界來說,一棵樹而已,砍掉它,看不出有它沒它,對這個世界,對你有何影響。但是,假如我們討論的對象不僅僅只是一棵樹,而是所有的樹。請你設想一下,把世界上所有的樹木都砍掉,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樹木

沒有樹木淨化空氣,空氣必將汙濁不堪,沒有樹木抓固土壤,必然導致水土流失。沒有樹木,這個世界滿目蒼白,再沒有顏色。那些賴以為生的植食性動物也會滅絕,而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食肉類動物也會消失,鳥兒不再有棲息的家園,人類不再有搭建房屋,製造家具的材料。

樹木的概念,就是由一棵棵或大或小,或繁茂或零落的單個的樹組成。單個的樹木,意義微小,整個的樹的概念,對人、對動物、對自然界意義非凡。善待你身邊的每一顆樹木,踐踏一棵貌似影響不大,如果人人都去踐踏,必將導致巨大的災難。

所以,樹木雖然無思無想,沒有自我,但它們參與環境建設、自然組成,它們極具用途,而這就是它們的意義。

樹木儘管無思無想,好歹還是生命。一塊石頭呢?它們何止是無思無想,連生命都不是。那它們的存在有意義嗎?是的,它們沒有思想,不是生命,亙古長存,不知意義為何物,但是它們對我們人類的意義何其重大。從遠古人類的石器時代到現代人類使用石頭的各種用途,修建房屋打牆基會用到它們,雕梁畫柱會用到它們,水泥,砂子,鋪路的鵝卵石都需要它們,我們用石頭來雕塑,建造房屋,我們用的各種金屬也都來自它們。

食物鏈包含的生命意義

大海裡的一條遊魚,草原上的一隻獅子。它們渾渾噩噩,餓了就去捕獵,吃了就睡,睡醒了繼續捕獵,就連交媾,都像是設定好的程序。它們的生命有意義嗎?雖然它們也是高等動物,但是它們沒有思想,沒有文明,它們沒有多餘的腦細胞去思考這些令人煩躁的問題。

獅子

它們是食物鏈中的一環,不管是獵食者,還是被食者,沒有輕重之分,缺一不可。沒有了獅子,食草動物就會不可遏止地繁衍擴張,導致的後果就是,植物被啃食殆盡,而植物消失的後果,上文已經說過,是不是令人不寒而慄。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它們組成了一系列的吃與被吃的關係,組成了一個完善的生物圈,而整個生物圈最頂層的獵食者就是我們人類。

它們的生命有意義嗎?人類需要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必然是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組成的一個完善的生態圈,不然,我們為何要設立各種瀕危保護動植物呢。所以,它們的存在就是意義。

從人的概念來思考生命的意義。

我們先從家人開始。你有父母,配偶,兒女嗎?你在乎他們的感受嗎?你在乎他們的衣食住行嗎?你在乎他們的安危嗎?你必然是在乎的。因為,你的父母生養你,你的配偶陪伴你,你的兒女是你生命的延續,他們是你家庭的組成部分。你寧可自己挨凍受餓,也不願他們受一點點委屈。遇到危險,你會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安危,也要保護家人的安全。你的家人就是你生命的意義。

這些都是從我們自身的立場考慮的,同理,你的家人不僅是你的你家人,你也是你家人的家人。如果你必然的對他們負有責任,義務。你家人對你的感受同樣如此。他們對你也會如同你對他們一樣,所以,你也是你家人的意義所在。

遠古人類

遠古的人類茹毛飲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與天鬥,與地爭,與野獸爭搶食物,生存艱難,普遍壽命不超過30歲。更不要提有什麼娛樂活動了,他們可沒有各種劇院,歌廳,酒店,也沒有高樓大廈,香車美女,更沒有燈紅酒綠,沒有網絡,刷不了視頻,沒有疫苗,沒有醫生,飽受疾病之苦。他們的活與我們的活大不相同,他們的活,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生存下去。我們的活,除了生存,還要活的開心,活的愜意,活的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去看,他們的活與野獸無異。對比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他們活的有什麼意思,活著有何意義,隨便找一個現代人去過這種日子,只怕除了崩潰,再沒有別的結果。

殊不知,現在的你,也有一部分是曾經的他們。

用你的心,仔細地去想,在殘酷地自然環境中,在野獸環伺下,在陰冷潮溼的山洞裡,他們儘可能地保存自己弱小的生命,繁衍種族。通過血脈基因的延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才有了如今能思索人生意義的你。

如果你仍不能感同身受的設想,那麼簡單地想像一下:一位臨盆待產的準媽媽,將她放置在渺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中,沒有人知道她在哪裡,你覺得,她與她的孩子存活下去的機率有多大。我們的先祖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誕下子嗣,這其中有多少不幸的人沒有熬過來。漫長的十幾萬年,到幾萬年,到幾千年,到現在,血脈一直沒有斷絕,才有了我們的存在,這其中會遇到多少危險,經歷多少挫折,我們何其幸運。我們應該滿懷感恩之心,大聲地說,我們的先祖,那與野獸無異的先祖,他們意義重大。

生命於文明的意義。

我們現在的文明,並非生來就有,也並非天生如此。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經驗,總結歸納傳下來的。對危險的判斷,對食物的選擇,對工具的使用,沒有先輩們嘗試各種食物,我們哪裡會知道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沒有從石塊蚌殼這些簡單的工具(我猶記得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們還是用磨透了的蚌殼在刮絲瓜皮刮茄子皮刮皮),我們哪有如今的人工智慧,沒有先輩們思想文化上的傳承,哪來的現代文明,《周易》《老子》《論語》等等,這些煌煌大著,即便是現在也一樣可以指導我們的人生。他們的意義,何其深遠。

思考自身的意義。

是的,我們活著,而且我們必將死去。難道因為未來的一個必然,我們就不要活著了嗎?就要否認生命的意義了嗎?洗了臉以後必然還是會髒,你就不洗臉了嘛?吃飽了以後還是得餓,你就不吃了嗎?

我們繁衍子嗣,傳承血脈,延續基因,一如我們的先祖。我們建設家園,創造文明,參與社會進程,一如我們的先祖。我們好好活著,就是在延續我們先祖的血脈,這也是我們對於先祖的責任,責任即意義。

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在當下,我們的意義還在未來,在那個沒有我們,卻因我們而造就的時代。而在未來,我們也並未完全消散,因為未來的子子孫孫身上也仍有我們的一部分。

星空文明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文明能進入星空,成為星空文明,未來的人們也許會感嘆, 那些曾經生活在地表的落後的人們,是多麼偉大,因為他們的堅持,才有了我們成為星空文明的機會。因為他們的堅持,我們的血脈,我們的基因,才能在宇宙四處播散。

而當下,如果你有牽掛的家人,家人就是你當下的意義;如果你有朋友,朋友就是你當下的意義;如果你有愛好,愛好就是你當下的意義;如果你有某種追求,追求的目標就是你當下的意義。即便是你恐懼厭憎的,都是你當下的意義所在。

即便你一事無成,你總得吃喝拉撒吧。你吃喝拉撒,也是有意義的。你得吃飯吧,吃飯就得買米,買米不就是給農民、行商、米行創造利潤了嗎?不就是參與一次商業進程了嗎?還有住房,穿衣等等,只要你活著,你就避不開別人,你要麼給自己創造利益,要麼給別人創造利益,只要你活著,你總是有意義的。不僅是對你自己,還關乎別人。

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好好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

以上就是「冬哥」的一點愚見,我接受一切批評,批評可以讓我思考,思考可以讓我接受好的改正壞的,抑或是摒棄壞的更堅定好的。

本文由「冬哥慢生活」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生命是一場虛空,死亡才是唯一的真相,擺脫虛無人生的四種方法
    人的一生是否具有超越死亡的的永恆意義呢?對於這個問題,託爾斯泰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他看來,所謂的永恆是不存在的。「我的那些所謂文學事業,無論將來它們是成功還是失敗,在時間的長河裡都會被忘記,或早或晚。而那時我也早已不在人世。」
  • 《最好的告別》:死亡是生命不可逃避的終點,也是思考人生意義無法...
    但這對忘年交,卻在這裡開啟了一趟奇特的思想旅程:如何在平凡而生動的人生旅程中找尋自我,思考死亡之於人生的真正意義。那些讀過這本書的人,會有著怎麼的評價和感受呢?本期內容,我們為大家摘選了部分讀者的評論。· · ·蔣林《最好的告別》 @請種花對於未知的事情,人們都會抱有一種恐懼的心態。人人皆知,有生必有死。
  • 《遺願清單》:人生在世,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但他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在他們人生的終末,他們不僅僅找到了可以相託的好友,還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環遊了世界,最重要的是,對於他們人生的缺憾,他們要麼補足,要麼釋然,可以說得到了活著的意義,也坦然面對了死亡。
  • 活著不好嗎,為什麼所有生物的結局都是死亡
    「只有死亡是永恆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無論是否擁有生命,就算是天上的星辰,包括太陽在內也會有迎來終結的一天。但人類作為地球上僅有的擁有思想和情感的生物,對於死亡尤為恐懼,這也驅使著人類不斷發展進化,千方百計延長自己的壽命,但如果所有生命的結局都是死亡的話,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Google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AI給出了一個大膽擔憂合符常理的答案:為了永生。
  • 當一個人臨近死亡邊緣時,才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生死乃人之常情,人死之前應該都想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活在這個世界上終究會死亡,那麼活著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人生相比那些太陽和地球宇宙的繁衍後來來說,我們的生命在裡面算是微不足道的,比灰塵還渺小,人生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其實人生本沒有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自己強行加上去的。
  • 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比如,為了錢、為了愛、為了家庭、為了吃麥當勞……我想,題主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不妨就從這個角度出發,調侃調侃。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人活著」和「有什麼意義」這兩者的辯證關係是「人活著」在前,然後才會「有什麼意義」這種思考的存在。
  • 存在,活著,本身即是我們探索的目的和意義
    活著,就得探求意義。存在,活著,本身即是我們探索的目的。人生充滿變化,但是依然有不變和永恆之事物存在。有些事物靜止,有些事物運動,我們要學會在變化中看問題,在不變中看人生。追問人生的意義,其實是為了讓生命的自由得到更全面的發揮。人生不知意義,生命不尋方向,人生終了,還有什麼可值得回憶和稱頌的呢?完善自我,是人生意義的一部分。自我的人格完善了,才算是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無論到何時,蘇格拉底的那個命題依然有效。
  • 周國平的《人與永恆》,只有人可以尋求生命的意義!
    在我們的所知之中,只有人可以尋求生命的意義!周國平在《人與永恆》寫過這麼一句話,尋求意義就是一次精神探寶。我們追尋真實,便需要面對死亡。我們離開虛妄,便需要面對自己!人生在世,尋求意義才是我們人的初衷。我們尋而不得,或悲或嘆。我們尋求意義,就可以面對此生的逝去,因為我們真實存在。我們在成長,我們在變化。當我們存留之際,最有意思的就是做出選擇。
  • 2020清明節: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與離別的意義
    今天上午10時,汽車、火車、艦船的鳴笛和防空警報的鳴響,提醒我們生命是如此脆弱和珍貴。疫情和山火帶走的生靈,讓我們所有人不得不再次直面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
  • 生命最重要的意義,是活著
    看著電腦沉默了許久,腦海裡只剩下一句話:生命最重要的意義,是活著。最近一直在跟人談論生命這個話題,每個人一生都在遭受各種各樣的痛苦,這種痛苦是獨一無二的,無法替代,甚至有時候無法被體會。所以在戰勝痛苦的這條路上很孤獨,尤其是同樣一件事情,你覺得痛苦萬分,卻有人完美應對,甚至做得更出色。這種對比下的痛苦會更大。
  • 死亡終將來臨,思考生活的意義:急急忙忙的我們是要奔赴著幹什麼
    如果只是單純活著,人與人之間可能會互幫互助共贏。只是活著,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去享受怎樣的活,其實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話題。02.在主人的盛情邀請與款待下,他們只得暫時不去考慮什麼飛機,等待著時間的流逝。如果說我們一生下來就奔赴著死亡的目的,那麼我們是要急匆匆地去迎接死亡呢,還是要在這個活的過程當中去享受,每時每刻帶給我們的最美麗的感受呢?如果我們能夠去反省我們的生活,去思考這樣的一個過程,是不是我們生活的質量就會大幅度的提升,是不是我們就會少了許多的焦慮,多了許多的悠閒時光?
  • 人為什麼而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似乎每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自問或者是疑問,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恐怕這樣的問題很難統一出一個標準答案,或者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的定義。人為什麼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有人說是為了名譽和權位,有權有勢有地位,有車有房有官威,名利雙收光環繞,被人追捧受人敬。但是,追逐過程中的辛苦與酸楚,那也只有自己內心最清楚,但花無百日紅待凋謝之後,才有了高處不勝寒的領悟,懂得了樹倒猢猻散的現實與無奈。人為什麼活著?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如果說祭奠逝去的祖先,是從某種意義上一次接近死亡的經驗,那麼郊遊踏青則是讓我們感受世界的觸角重新接觸一下孕育這個人類社會的大自然,讓我們從繁雜的工作中抽離出來,通過享受春天的活力,感受自然的魅力。在死亡和大自然之間,「清明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們從現代文明回歸到了生命的本源,去重新發起對「生而為人」的思考。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直到有了點生活閱歷後,我才明白: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努力和自律,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人遲早要死去,那你為什麼要活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答案,那麼我告訴你,人活著,沒有意義!你會驚訝這樣的答案吧,但這就是事實。
  • 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真實
    真正的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而是敢於低眉的人。騙人莫騙情,欺人勿欺心。以心待人,才有真誠;以善愛人,才有可能。走掉的無需懊惱,他們只是偶爾路過。心為一切之主宰,看淡者輕鬆。看他人表面的浮華,應知人背後的滄桑;羨他人臉上的春風,應曉人曾經的努力。人生,公不公平要靠自己如何去想。
  • 這是一個天問,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天問。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甚至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都會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用現代科學乃至於西方哲學都回答不了,找不到答案。因為西方哲學的四大終極問題,講的就是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西方哲學把這個問題變成了它的四個終極問題。
  • 卓順發太平紳士: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才是真正的存在與永恆
    ----Shared with you by Toh Soon Huat, JP from his book " Road"無論怎樣的生活都是一種生活,不在乎你層次有多高,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才是真正的存在與永恆。———卓順發太平紳士與您分享 摘自《路》
  •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死之烙印將價值賦予生之硬幣,使其可以用生命來購買那些真正寶貴的東西。——泰戈爾這就是《生命裡》對我們的意義。二,緩解病患家屬由於親人死亡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從喪親之痛走出來。影片中有一位老先生是上海外語學院的英語教授,這個職業算得上是在社會上很有尊嚴的了,然而老人來到醫院初期,不但全身惡臭、褥瘡,手腳甚至指甲裡都是又黑又臭的大小便,醫護人員經過細心清理後老先生才又找回了人的尊嚴。
  • 《上載新生》,從數字生命看生命的等級和意義,你願把生命上傳嗎
    當死亡來臨時,可以在死亡前一刻,將大腦所有的思維意識和記憶,一起上傳到「數字世界」。在這個數字世界裡,可以模擬出軀體感,包括人的關於身體的所有感覺,就像本人還真實活著一樣。數字世界可以和現實世界交互互動。
  • 既然人都會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知乎上關於生命的話題你是不是也想知道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活出生命的意義》離開集中營後,弗蘭克爾才知道父母、妻子、哥哥都死在了集中營,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沒有悲觀絕望,而是懷著對生命的極大熱情,用短短9天時間,寫出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