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天問,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15 紅途中華哥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天問。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甚至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都會問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用現代科學乃至於西方哲學都回答不了,找不到答案。因為西方哲學的四大終極問題,講的就是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西方哲學把這個問題變成了它的四個終極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哪裡?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裡。

從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兩個不同的維度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站在世間法的角度來回答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可以用四個字來回答,叫做獲得名聞利養。那獲得名聞利養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第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生存的條件;第二,可以給我們帶來人生的快樂。

站在出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個人認為也是四個字——破迷開悟!那破迷開悟的意義又是什麼?第一,獲得生死自在;第二,獲得最大的永恆的快樂,所以也叫做極樂。

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生命能量不斷的提升,人生境界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從克己復禮到卑己尊人,到正己化人,最後捨己為人。

在這個過程當中,許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們學習、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果是別人得到了利益,我們自己蒙受了損失。利益了別人苦了自己,這種認知是錯誤的。這種錯誤的認知還停留在西方文化所推崇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零和博弈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之中。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也是幫助別人利益自己。

自己是最終的受益者,也是最大利益的獲得者。何以見得呢?儒家文化裡說的成人達己,成人的最終結果是達己。道家文化說的「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最終還是成就了自己。佛家文化裡說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最後的結果都在「得」字後面。前面是播種,後面是收穫。我們幫助眾生,是把眾生當作我們的福田來播種。最後的收穫是誰的?是我們自己的。

所以,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文化,乃至於今天我們的外交政策,講的都是雙贏。共享共贏,這才是幸福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類社會,才是真理,才是正確的道路。

學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許多人認為不應該談利益,甚至談利益是不高尚的事情,更不能談個人的利益。談個人的利益就是偽君子,很卑鄙,事實不是這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但要談利益,還要談它能帶給我們自己的最大利益和長遠的利益。因為它教會了我們去獲得名聞利養以及破迷開悟的正確思想觀念和方法。

世間法,我們要追求快樂。翻開《論語》,開篇的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外部的條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保護我們的快樂。所以,大家看儒家文化,孔老夫子在《論語》裡給大家開學典禮做的致辭就三句話,三句話都不離快樂。這種快樂,世間法的快樂不究竟,因為它是短暫的、暫時的、有條件的。

佛家文化裡有這樣一句話,「世味哪有法味濃」。出世間的修煉是為了讓我們獲得永恆的、最大的、超越時空的不生不滅的極樂。

為什麼說世間法的快樂是短暫的、有條件的呢?佛家文化告訴我們,世間法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那只能叫壞苦——暫時的脫離痛苦,很快地我們又回到了痛苦之中。人生大部分時候都是生活在痛苦之中,壞苦僅僅是解除了短暫的痛苦。但是能夠短暫地解除痛苦,也是人生的意義,因為儘管是壞苦,它也是我們在世間法裡能夠找到的快樂。

佛家文化裡說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我們在世間法裡想讓壞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間法的快樂的時間多一點,在痛苦當中的時間少一點,這就是我們在世間法裡活著的意義。

那有沒有辦法?有辦法。就是去行善積德,厚德載物。這個過程他的科學原理非常的簡單,我們去行善積德,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幫助別人脫離痛苦。別人是我們的福田,我們播種了快樂,最後我們也能收穫快樂。這就是播種什麼,你收穫什麼的科學原理。

出世間法教會我們看破放下,明心見性,最後到達極樂的一種境界,就是極樂世界。為什麼要看破放下?因為我們說的看破放下,就是看破那些給我們帶來痛苦的事情,放下那些給我們帶來痛苦的事情,我們才能獲得最大的永恆的快樂。

站在問題裡解決問題,不可能把把問題圓滿地解決,這就是為什麼世間法裡的快樂僅僅是壞苦,而不是就近意義上的快樂。

世間法,我們得到的名聞利養,但也會伴隨著痛苦和煩惱,因為我們得到的東西很快就會失去。所謂的壞苦怎麼去理解,就像一個人從生下來每天肚子都疼,偶爾有這麼幾天肚子不疼了,他就覺得很快樂,這就叫做壞苦。

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所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所有的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所以,老子在《道德經》裡教導我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世間法,我們得到了暫時的快樂,很快又失去了,我們又落入了痛苦和煩惱之中,這就叫做世事無常。儘管我們這一生一世行善積德,但是我們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惡業也會在我們這一生一世業障現前。不是所有的因都要通過緣才能變成果,有的因時間一到,它就會變成果。在佛家哲學裡說,這種時間一到它就會變成果的現象,叫異熟能變。當然這個理很深,大家要了解因果,可以去學習佛家的經典。

生而為人,我們脫離不了世間法的約束,脫離不了衣食住行這樣一些生活的條件。我們要養活自己的身體,要承擔家庭、社會的責任,這是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的客觀現實。

我們接受聖賢的教育,能夠獲得正知,用它來武裝我們的思想,就會變成正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就是正能量。我們用正知、正念、正能量在世間生活,我們快樂的時間就會多一些,我們的生存條件就會好一些。這是我們在世間法最大的利益。

如果我們真的活明白了,通過接受聖賢教育,真正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在世間法裡少一點痛苦煩惱,多一點人生快樂,而是要去借假修真,珍惜做人的這短暫的幾十年,看破放下,破迷開悟。從此不在六道裡受苦,參加輪迴,去獲得最大的永恆的快樂,那我們就不負此生,真正地活明白了。

綜上所述,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活明白。活明白的意義,就是為了讓自己獲得世間法和出世間最大、最長久的永恆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而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似乎每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自問或者是疑問,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恐怕這樣的問題很難統一出一個標準答案,或者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的定義。人為什麼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有人說是為了名譽和權位,有權有勢有地位,有車有房有官威,名利雙收光環繞,被人追捧受人敬。但是,追逐過程中的辛苦與酸楚,那也只有自己內心最清楚,但花無百日紅待凋謝之後,才有了高處不勝寒的領悟,懂得了樹倒猢猻散的現實與無奈。人為什麼活著?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人為誰活著,是個相對的、互相選擇的命題。假如夫妻恩愛,感情至深,你願意為它捨棄生命,可不就是為了愛人而活著嗎?假如夫妻感情並不怎麼樣,甚至隱隱有些發綠,那你為他(她)活著豈不是一個蓋天罩地的二百五?如果父慈子孝,母親女愛,那麼,為家人活著不也是應當的嗎?父母是義務,孩子是責任,哪一頭都沒有輕輕鬆鬆放手的理由,為了家人活著,為了孩子活著,有什麼錯?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時常有人討論這兩個問題,從這兩個問題上,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從兩個角度上去看,如果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生毫無意義。從上面這張宇宙的部分圖片可知,其中的亮點都是一個個的銀河系,可想而知宇宙是多麼的龐大,我們人生對於宏觀的宇宙來說就是滄海一粟,毫無意義!但是,從微觀來說,具體到我們人類的人生,卻是有意義的!人類從上一次大冰川期結束後慢慢開始繁衍。
  • 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比如,為了錢、為了愛、為了家庭、為了吃麥當勞……我想,題主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不妨就從這個角度出發,調侃調侃。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人活著」和「有什麼意義」這兩者的辯證關係是「人活著」在前,然後才會「有什麼意義」這種思考的存在。
  • 每天問自己活著意義是什麼?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人這一生起點到終點的長度一樣!但是我們能掌控的只能是自己的寬度!我每天睡醒,都在思考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世間沒有人能與你感同身受。深山的路,不知歸處,萬般皆苦,唯有自渡!人生的意義是一個複雜和主觀的問題,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有一千種對人生意義的解讀。而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人生的意義,是以活著為前提,活著,才有機會感受快樂,活著,才有機會體會痛苦,才有機會思考。人生如果要有意義的話,那需要友情、愛情、親情來支撐吧。
  • 我們終其一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一個老師,除了既定的教書育人,園丁耕耘的形象外,還可以灑脫的在這間教室,把自己的終於通透的那一些感悟,同樣分享出來。我突然很羨慕這種,平凡中發出的光亮,那種,我並沒有白活,我是一個有故事有魅力的人。突然想做一個,漫漫人生裡,有自己獨立坐標的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不快樂了。因為相似的教育,我們的眼睛,其實差別並不大,甚至很相似。
  • 《活著》裡福貴最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我應該追逐的目標是什麼?是因為追求財富,物質享受嗎?是因為諸情牽絆,家庭愛情嗎?是因為因果孽緣,仇夙執念嗎?還是因為那些宏大的追求,又或類似是信仰,道德,傳承之類崇高的寄託?福貴曾經擁有豪奢大院,忠誠奴僕,百畝良田,有二十幾年過著著物質享受的人生。
  • 人各有命,活著的意義。
    人為什麼活著,有什麼意義?千百年來莫衷一是。人海茫茫,人生的路,各有不同,在這個小區一棟樓拐角處,人們常常見到坐著一個慈祥的老人,一臉麻子,笑呵呵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們,還不時地打招呼,給人的感覺就是親切、溫馨,像自家的老奶奶。你知道嗎?
  • 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人為什麼活著,很多人對它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我一直來都比較困惑。於是,我問爺爺,人活著有什麼意思;我問奶奶,人生有何意義。爺爺說,人活著就沒什麼意思,人只是一種動物和螞蟻一樣。奶奶說,人活著就是為看這花花世界。
  • 存在,活著,本身即是我們探索的目的和意義
    活著,就得探求意義。存在,活著,本身即是我們探索的目的。人生充滿變化,但是依然有不變和永恆之事物存在。有些事物靜止,有些事物運動,我們要學會在變化中看問題,在不變中看人生。追問人生的意義,其實是為了讓生命的自由得到更全面的發揮。人生不知意義,生命不尋方向,人生終了,還有什麼可值得回憶和稱頌的呢?完善自我,是人生意義的一部分。自我的人格完善了,才算是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無論到何時,蘇格拉底的那個命題依然有效。
  • 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活著從哪裡來,人活著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活著從哪裡來,人活著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唐崇榮牧師人活著被造的奇妙,不單是上帝智慧的偉大,人被造的奧秘不但使我們欣賞享受上帝的恩典,我們活著還要與 神發生關係,與人有責任的關係,與自己有良心道德的關係,與永恆有受審判的關係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後,美國也發射了探測器,預計登陸時間比我們早
    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登陸火星,而天問一號的登陸耗時會長於「嫦娥四號」。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飛行200萬千米後,天問一號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傳回了首張照片,該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張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 活著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懶,並不是不自律或者沒有能力,我們只是缺一個意義。我相信沒有人會自甘墮落的,他們只是找不到出口。而現在,我似乎找到了活著的意義。活著的意義,在於享受。我們不過是渺渺宇宙中的一粒塵,活這麼大幾十年,赤條條來去,既不能決定出生,也不能決定終處,我們擁有的只是過程。
  • 「人生,都是過客」,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你越是執著什麼,越會被什麼所累。但是你什麼都不追求,那麼你從出生到死去,不都變成了渾渾噩噩過日子,活著又有什麼意義?這樣的時刻,一定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吧,「我們戀愛了」、「我們結婚了」、「我們有了孩子了」,一個家庭越來越好,這樣的人生,妙不可言。朋友圈裡,南方的老趙發了朋友圈,他在打太極拳,雖然沒有參加過正規的培訓,但是老趙的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他今年七十二歲了,依舊像個孩子一樣,性格開朗,身體健康。他還常常在朋友圈裡,曬花花草草,好像看到什麼東西,都大驚小怪,都能夠讓他「精神一振」。
  •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福貴就好像一個歷史活化石,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當代中國的諸多歷史變遷。很多讀者之所以對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感同身受,也正是因為作家餘華將中國當代的歷史事件,都融合到了主人公福貴身上。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能像福貴一樣,把家底輸光了,才意識到珍惜。
  • 當心靈充斥著欲望,我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過,被雷凡莎的美貌驚呆了,從這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裡來一飽眼福。雷凡莎從王子的眼睛裡認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裡發現了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於放下頭上長長的金髮,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裡解救了出來。
  • 《活著》,不管富貴還是貧窮,堅強的活著,活著,就是人生的意義
    為什麼安排他活著,他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想,作者下面的一段話可以得到啟發: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
  • 在這個顏值至上的年代,長得一般的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話題看起來挺誇張,其實這也是殘酷的現實,如果你沒有出生在經濟實力強的家庭,再加上你如果又沒有一副好看的皮囊,那就準備好做一個平凡人吧。那普通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正是活著意義的體現。好好感受,就是活著的意義。
  • 聶曉華:對於我們,母親活著,就是全部意義
    母親天年未盡,依舊與我們同在。然而,她的生命仿佛靜止了,處於一種既無生也無死的狀態。她的眼睛基本不再睜開,即使我們大聲呼喚,她也只是很偶爾地動一動眼皮。母親微微睜開眼時,她的目光像盲人一樣混濁,我懷疑她已經失明了,卻不知始於哪一天。可憐的母親早已不能告訴我們,這幾年到底都發生了什麼。她是否還能看到身邊的世界?她是否還能聽到親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