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管富貴還是貧窮,堅強的活著,活著,就是人生的意義

2020-12-22 談公子

讀了餘華《活著》,一開始覺得很壓抑,主人公富貴的一生確實很悽慘。

看到後來,我還以為作者會讓富貴與小外孫相依為命,可是,作者覺得富貴還不夠悽慘,連小外孫也不讓他活,硬是只留下富貴一人和一條老牛為伴。

那麼,作者為什麼沒有安排富貴也死掉呢?為什麼安排他活著,他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想,作者下面的一段話可以得到啟發: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看看,富貴活著就是壽命長。

其實,他活著就有意義:如果他不敗光家產,槍斃的就不是龍二,而是他富貴。

解放軍的大炮也沒把他炸死,後來歷次運動都沒有把他整到。反而他的親人卻一個個離他而去。

如此看來,正如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

他活著,前半生沒有光宗耀祖,反而敗光了家產,因此因禍得福;下半輩子,也沒有為家人遮風擋雨,反而是別人死了,他卻活著。

你說,他活著有意義嗎?

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從富貴一生看來,一個普通人,像富貴這樣的小人物,無論富貴與貧窮,風光與平庸,要保證一顆平常的心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常點好。」

失去了的東西也不要太在意,得到了的也不一定是好事,一切順其自然,平平常常才是真。這也許就是《活著》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活著》,人是為什麼活著
    《活著》的背景就是20世紀的40年代,封建地主階級沒落的時代,而富貴也正好生於這個末世,他的生活重心就是吃酒賭博,作為一個小有家資的少爺,他怎麼能守得住不去敗壞產業呢?於是他夜夜笙歌,流連賭場,他揮金如土的敗家品性也反映了腐朽沒落的地主階級終將走向滅亡。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覺得讀餘華的《活著》,不止讓我明白了活著的意義,還讓我從其中懂得了三個人生哲理。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希望在《活著》裡,我看見了人生悲苦,看見了一個又一個的死亡過程,看見了底層人民的樂觀與堅強,也看見了生命的柔韌,看見了他們的生活態度: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活著才有意義。
  • 《活著》感嘆福貴一生:萬般皆苦,好好活著就是萬幸!
    人生實苦,好好活著就是萬幸!餘華的《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少年輸掉家產輪入貧窮,搬出祖屋時喪父,開始辛苦勞作,為母買藥時被動捲入戰爭,九死一生。福貴的一生更是詮釋活著意義的一生,活著自身就是活著的意義所在,歷經世事滄桑,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努力抓著生的希望,奮力拋開死的陰霾。《活著》這本書感嘆生活的艱辛、生命的脆弱。更是告訴我們,活著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力量,只要你堅強,就會給人們帶來感動!
  • 從「祥子」到「福貴」,《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對於歷史的長河,這短短的幾十年上百年猶如曇花一現,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看《駱駝祥子》時,活著對於祥子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活著等於死去,而看《活著》時,活著本身對福貴來說就已經很有意義,因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 《活著》:感悟苦難背後的力量,讓靈魂堅強地活著
    這首歌深深的打動了作者,決定寫下這篇小說,就是《活著》,他寫出了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在寫作的過程中,餘華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由此可見,不論是福貴苦難的一生,還是項羽悲劇的一生,都是由他們自己的性格決定的。福貴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不懂珍惜,最終一步步走向貧窮。項羽剛愎自用、妄自尊大、優柔寡斷、輕敵自大、寡謀輕信、愛好面子,最終自刎烏江而亡。
  • 《活著》裡福貴最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我應該追逐的目標是什麼?是因為追求財富,物質享受嗎?是因為諸情牽絆,家庭愛情嗎?是因為因果孽緣,仇夙執念嗎?還是因為那些宏大的追求,又或類似是信仰,道德,傳承之類崇高的寄託?福貴曾經擁有豪奢大院,忠誠奴僕,百畝良田,有二十幾年過著著物質享受的人生。
  • 執著的活著就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人生匆匆幾十載,縱觀一生,正如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活著雖無遠憂,必有近慮。人的一生就像一場電影,有出生就有劇終。福貴的一生悲慘不已,悲劇的結局讓我壓抑的內心無法釋懷,久久不能平靜。人生茫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幾個月後家珍也帶著他兒子有慶回來了。整齊的一家人,福貴看在眼裡,心想:再苦再累也值了。人生漫漫,災禍緊隨,唯有面對。處於內戰年代的中國戰火不斷,生活苦不堪言。福貴在去為母親請郎中的路上被國民黨軍軍閥抓走拉大炮。兩年後從死人堆裡爬回來後發現:母親死了,女兒鳳霞也因發燒不治成了聾啞人。
  • 《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就向死而生
    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福貴的人生跌宕起伏、竭盡全力卻最後孑然一身。因為富貴知道,不管多難,只要活著,才會有希望。「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的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有時想想我很傷心,有時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到了我死那天,也不用擔心誰了。」
  • 幸福就是——活著
    百度百科是這麼講述《活著》這部小說的,沒有再比這個講述更合適的了:小說《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
  •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贏了
    他的人生哲理又能給予我們一種什麼樣的啟示。在談這本書之前,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第一,你是否可以快速由奢入儉?第二,你是否可以在親人都離去後,一個人苟活於世?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天吶!那何止是痛苦,簡直是太痛苦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活著》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說,為誰而活並沒有討論意義。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但是每一個自己,可能無私,可能自私,這是不同的。活著的基礎意義是什麼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即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那麼人活著的意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一個人的理想,或者稱之為「人生目標」。
  • 《活著》:無論生活有多苦,活著才是人最高貴的希望
    當憤怒的福貴去找縣長理論時,卻發現縣長就是當年在部隊時的生死兄弟春生,福貴最終選擇了原諒,親手埋掉了有慶,每天到兒子墳前,和死去的兒子說說話,一直到半夜才回家。他又能說些什麼呢。而貧窮更容易滋生墨菲效應。墨菲效應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其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處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死很容易,但活著很難!堅韌地「活著」才是中國人的現實底色
    事實也確實如此,近代的中國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窮苦百姓,其實大多數人並不去思考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反而只是為了活著而苦苦掙扎。作家餘華在自己的小說《活著》中就描寫了一個為了活著而活著的中國人。看餘華的小說,總覺得有些奇怪。在那些貧窮,困頓的人,總習慣給自己起名富貴!
  • 讀過餘華的《活著》,才會感悟活著的真正含義
    老來好不容易為女兒討了親事,啞女卻死於產後大出血,沒過多久他的妻子也隨女兒一併去了,剩下他和偏頭女婿一起養孩子,女婿又在工作時被水泥板砸扁,孫子長大了聽話懂事,但七歲時因飢餓貧窮吃多了豆子,撐死了。最終,只剩下福貴一人。這就像是命運的不可抗拒,而這就是命運。
  • 作家餘華: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活著》展現生命的堅強
    餘華聽到這首歌后深受感動,他突然想到自己寫了這麼多人死去,為什麼不寫人的活著,如野草般頑強的活著。這個想法在餘華的腦子裡發酵,餘華身上缺少的溫情似乎也被這個想法喚醒了,他決定寫這本小說,他要讓書的主角堅強的活著、拼命的活著!
  • 人各有命,活著的意義。
    人為什麼活著,有什麼意義?千百年來莫衷一是。人海茫茫,人生的路,各有不同,在這個小區一棟樓拐角處,人們常常見到坐著一個慈祥的老人,一臉麻子,笑呵呵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們,還不時地打招呼,給人的感覺就是親切、溫馨,像自家的老奶奶。你知道嗎?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在過去,餓不著即為「富」;吃得飽就是「貴」。吃飽飯後,才要考慮自己的生命安全。然後才是建立親密關係,彼此依靠、相互取暖。這才構成了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徐富貴一家兜兜轉轉了那麼久,雖然聚合離散反反覆覆,但最終還是逃不過一個吃得飽。
  • 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終究還是被蟄了。小時候去捅馬蜂窩,我經歷過馬蜂的瘋狂追擊報復,被蟄了十多針。與那時的疼痛相比,這次的痛感顯然是無足掛齒的,但也足以令人心神不寧。於是,放下課件刷知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感覺這個問題的表達方式,會讓回答指向具體化的事情。比如,為了錢、為了愛、為了家庭、為了吃麥當勞……我想,題主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不妨就從這個角度出發,調侃調侃。
  • 《活著》闡述的真理:中國式活著——挺下去,活著才能擁有一切
    不能因為只有活著才能擁有一切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最有理由死去的福貴卻一直好好的活著,是命運無情的捉弄,更是生存對於人性的巨大考驗。活著容易嗎?誰都不容易,但還是活著的人多,就是因為不容易活著才有了意義,生命才有了色彩。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