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感嘆福貴一生:萬般皆苦,好好活著就是萬幸!

2020-12-21 飛魚心語

文/飛魚

學生時讀的《活著》,對福貴的遭遇感到無可奈何,在他的女兒,女婿死的時候,我竟哭成了淚人,那時候還是在課堂上,老師叫我起來,問我怎麼了,鄰桌說她陶醉在小說中無可自拔,老師還讓我讀了一小段,然後說餘華的這本書她也讀過。

人生實苦,好好活著就是萬幸!

餘華的《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少年輸掉家產輪入貧窮,搬出祖屋時喪父,開始辛苦勞作,為母買藥時被動捲入戰爭,九死一生。

多年後回到家時,母親已經去世,女兒因病致聾啞,短暫的平靜生活之後,兒子因醫生的失職致死,女兒出嫁後因生孩子大出血死去,妻子病死,女婿事故死去,相依為命的外孫也在自己的失誤中撐死,只剩自己孤苦一生,不可謂不悲慘。

福貴的一生又是幸運的一生,他娶到了不離不棄的妻子,戰場上能夠在堆積如山的環境中僥倖活了下來,又能順利回到家鄉,找到家人,兒女雙全又都優秀省心,因不再是地主幸運的未被處死,聾啞的女兒能夠嫁到賢胥,歷經磨難仍能健康在世,走到美好時代,又有老牛相伴。

福貴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在幼時有富足的生活,有時時護著愛著自己母親,有妻子的陪伴和理解,有一雙懂事可愛的兒女,兒子的奮鬥,女兒的懂事,無不給悲慘的一生平添了幸福的色彩。

福貴的一生,青年怒其不爭,中年哀其不幸,老年敬其豁然。和生死相比,其他都是浮雲。

福貴的一生更是詮釋活著意義的一生,活著自身就是活著的意義所在,歷經世事滄桑,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努力抓著生的希望,奮力拋開死的陰霾。

《活著》這本書感嘆生活的艱辛、生命的脆弱。更是告訴我們,活著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力量,只要你堅強,就會給人們帶來感動!

《活著》精神的支撐書籍之一,如今每次重新讀都會淚流滿面,人生活下來本身就是一件幸福,活著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死,對於人類來說,真的很簡單。但想要活著,卻是極度的困難。金錢、財富 一直以來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往往就是在活得容易的時候選擇不安分,而在苦難來臨的時候,卻要竭盡全力地活著。

一個人到底能慘到什麼地步,在這部小說裡是沒有下線的。即使這一生都極度悲慘,可他卻依然堅強地活著。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活著》中寫道:「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人生無常,我們要感恩人生有緣的朋友及家人的陪伴與指教,感恩人生的挫折與經歷,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有情我有意,禮來我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相互尊重包容與理解感恩中前行。

我們做人的宗旨首先要積德行善,且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善惡終有回報,這就是智慧人生。

記得32歲復旦女博士于娟說:

人一生最應該看透兩件事:一是,在生死臨界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健康才是此生最大的工作。二是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地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沒有經歷過生死邊緣搏鬥過的人永遠都感悟不到活著的真正意義,沒有經歷過在單位下崗的人不知道有工作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生活永遠不易,關鍵在於對生活的態度。

希望疫情過後,我們都能明白活著的意義,也明白我們應該如何活著。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能活著綻放光彩!

相關焦點

  • 從「祥子」到「福貴」,《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祥子活著的意義就是賺錢買車,第一輛車被大兵拿去了,他還要買第二輛車,買車是他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有了車就有了一切,第二次買車的錢被孫騙了,他還要再攢錢買車。 這跟他的成長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勤勞致富一點沒錯,可是他太軸了,俗稱的「一根筋」,這樣的性格也為他日後遭受的境遇直至墮落埋下了伏筆。
  • 活著:所有的苦難給福貴,所有的愛也給福貴
    餘華的活著,看了兩遍,應該還會看第三遍。相信我,看完你就不會矯情了。PART 1.主人公福貴,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當然不是真傻,就是很渾而已,輸光了家產,氣死了他爹。一番痛苦過後,看著小破屋裡多病的娘和老婆孩子,決心好好種地,重新開始。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一旦意外發生,喪失補救機會,留給自己的就是無盡的遺憾和終生的愧疚。 有慶故事結束後插入福貴總結,作者是想說明有慶之死是福貴一生的痛,是他內心不可承受之重。福貴的自責和對有慶的愧疚貫穿著他的後半生。
  • 《活著》裡福貴最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間接導致他家破父母亡,無論在哪種觀念下,龍二皆是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當龍二離世,福貴就死了嗎?所以在書裡,活著,和執念無關。福貴的愛情,是一份真正的愛情。紈絝少爺,純真女學生,茫茫人群一眼,看上了就是你。換個位面,就是金粉世家。更難得家珍賢良淑德,任勞任怨伴他一生。
  • 《活著》:無論生活有多苦,活著才是人最高貴的希望
    3.活著到底在追尋什麼樣的意義?悲苦一生的福貴給了我們人生的答案。人生的一個個苦難,一幕幕悲劇,壓在福貴一個人身上,衝擊著他人生最後的防線。當他安葬世上唯一的親人苦根,一個人孤零零的活著,他想著他的日子也不會很長,沒想到命運卻好象把親人的餘生加在了他的身上,讓他一個人長久地活著,在人生夕陽中,回憶往事,慢慢參透活著的意義。有時候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活著就是對生命的敬畏。春生欠福貴一條命,因為有慶因為春生媳婦而死,福貴選擇了原諒,讓春生欠他一條命。
  • 人為什麼活著?福貴用一生傾情演繹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眾說紛紜的話題。餘華這樣回答:「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而活著。」人的一生,或許有挫折,或許有苦難,但你都不能放棄活下去的念頭。因為人最重要的是活著,只要活著,就沒有絕望。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活著》是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滄桑經歷的一部小說,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年輕時是春風得意的少爺,之後因沉迷賭博輸掉家產,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在之後漫長的人生中,他與那個年代的所有的普通人一樣,曾經被抓壯丁,差點在戰爭中死去,與此同時,貧窮與親人的死亡一直圍繞著他。
  • 《活著》:苦難的人生,看福貴怎樣度過?仝卓:活著太難了
    《活著》主要展示的是苦難的主題,通過福貴一生的經歷,通過幾個碎片化的描述,多次直面死亡的過程,看似一個個零散的片段,但是恰恰這些片段,貫穿了福貴一生的幾十年,也造就了他悲劇的人生。苦難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了,但是苦難的主題遇到餘華這個寫苦難的作家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今天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忍不住又去重讀了餘華的《活著》,依舊是忍不住的唏噓不已,為著書中的人物的苦難經歷而難過,也為自己尚且擁有安穩的生活而自足。01 餘華筆下的福貴人物原型是誰?在這樣的心態下,餘華偶爾聽到了一首美國的民歌《老黑奴》,在那首歌中老黑奴雖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後離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面對這個世界。餘華特別感動,於是就寫下了令我們潸然淚下的小說《活著》。
  • 幸福就是——活著
    百度百科是這麼講述《活著》這部小說的,沒有再比這個講述更合適的了:小說《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
  • 《活著》闡述的真理:中國式活著——挺下去,活著才能擁有一切
    就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福貴一家的生活更是讓人感嘆。有人說這是他自己作的,當然作是一部分,還有一點那就是命運跟他開的玩笑。現在僅剩一老一小,年幼的苦根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死,他只是天天跟著姥爺,好長時間沒見到他的爸爸了。因為生活過於貧困,福貴給苦根煮了一碗豆子就算是改善生活了,沒想到,苦根就這麼活活被豆子撐死了。接二連三地送走親人,難嗎?肯定難,痛嗎?
  • 活著就好,且讓我們看看餘華《活著》裡的福貴是如何活法
    讀《活著》,淚流滿臉。真想問問:舍其福貴,這世間還有何種苦難?都說"禍不單行",可是這接二連三的"禍",何時是個頭?又教人如何活法?苦難:旦夕之間已有天淵之別福貴的苦難,不是他從母腹裡帶來的。輸光之前與之後其實就是"旦夕"之間,命運卻從此完全改變,註定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懸崖式斷裂。苦難:至親至愛的人接連離奇的死亡福貴的苦難,在於身邊摯愛的人一個接一個離奇地死亡,福貴之父,從糞缸上掉下來而死;母親病死;兒子抽血過多而死;女兒產後大出血而死;女婿死於建築事故;最後 的外孫吃豆子撐死……6個親至愛之人,卻無一倖免。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餘華的《活著》,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生故事,他用簡練的文字,將主人公福貴的一生的起伏著和滄桑,用接近將故事的口吻,講訴給我們聽。福貴少年時是個富家弟子,因為不懂得珍惜,好上了賭,最後將自己家裡祖輩的田地都敗光了,可是這時他已經娶妻生女,雖然家道中落,可福貴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在出外時卻被抓了壯丁,經歷了生死後,最後被解放軍救了下來,也讓他歸家。
  • 《活著》:看透了人生,你活著才不會沒有希望
    福貴的一家就是在生命的每一天用生活的心態去生存,苦在身體,甜在心田!自2020年1月份新冠疫情爆發到今天,已累計超過800萬人確診,有超40萬人死亡。如今2021年新冠肺炎仍在持續。2020年3月31日四川西昌發生森林火災,致19名撲火人員受困,其中18名消防戰士魂斷涼山。
  • 《活著》:因為活著,這本身就是奇蹟
    但是,這並不是活著的全部意義。這就和《活著》這本書中提到的人生觀所相悖,因為書中的人生觀是失去。主人公福貴先是失去土地,然後失去父母,接著兒子、女兒、妻子和女婿,最後外孫也離他而去,直到福貴一無所有,只剩一頭牛。這完全擊垮了現代人所建立的人生觀,我們還並不能適應失去。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餘華: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餘華:人們不願接受苦難,但《活著》中福貴生存的意義,就是每個人「活著」的意義在《活著》這本書中講述了福貴因為染上賭博把家產都輸光,人到了中年也遭遇了很多的不幸,家人的一個個離開,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本書通過一個名叫「福貴」的人告訴我們,哪怕一貧如洗,無權無勢,家人依次離去,我們還是要活下去,不管日子多艱難,也要努力活下去。第一難:家財散盡。福貴自小就表現出頑劣的一面,上私塾的時候,都是僱人背他去,而福貴人生的破滅,可以說就是從賭博開始的。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苦根七歲就死了。二喜死後,福貴領著苦根回家,小小的人兒想吃麵,又覺得吃麵浪費錢,可是又禁受不住誘惑,大叫一聲:」我不想吃麵「。跟著福貴生活的日子,苦根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他像當年的有慶、鳳霞,很早就知道幫著爺爺做農活。
  • 執著的活著就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人生匆匆幾十載,縱觀一生,正如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活著雖無遠憂,必有近慮。人的一生就像一場電影,有出生就有劇終。福貴的一生悲慘不已,悲劇的結局讓我壓抑的內心無法釋懷,久久不能平靜。福貴在去為母親請郎中的路上被國民黨軍軍閥抓走拉大炮。兩年後從死人堆裡爬回來後發現:母親死了,女兒鳳霞也因發燒不治成了聾啞人。福貴母親走時一直念叨著:福貴不會是去賭錢的。沉重的精神打擊再一次挑戰了福貴的承受能力,生活還將繼續,活著的人要繼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