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2021年重溫《活著》的感悟!
新的一年,我們有許多的期盼,期盼今年會過得更好!
可是我們心中知道,理想與生活或多或少存在鴻溝。生活並不會因為期盼和希望而改變。
許多人便是感嘆人生,卻無法改變和左右自己的命運!
所以當人生陷入種種困境時,許多人便會選擇沉淪和一蹶不振。
但是在去年,我們同樣見到許多人面臨著種種的困境
依然笑著面對人生,卻走上了一條積極向上之路,在困境中走了出來。
但是為何在同一天空下,對著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心態卻不同呢?
那麼我們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到底如何面對,如何擺脫困難呢?
01
元旦假期在整理書櫃時,我再次翻出了《活著》,這次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它第三次閱讀!
而這次給我的感悟,只要真實和積極的《活著》,那麼人生已經是完美和快樂的!
十分欣賞餘華在書中的幾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這或者是《活著》這本書的核心,我和這本書的結緣,是在十多年前,當時剛好出差到上海。周日閒暇時便去了當時一年一度的上海購書節,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餘華是誰,見有作家籤名售書。去跟著一條長龍在排隊,此時前面的一位大爺向我推薦了餘華的《活著》,不知為何我非常相信他的話。這樣我就收藏了一本餘華籤名的《活著》當然還有一本是《兄弟》。
而在歸鄉的火車上,閒來無聊的我,將最薄的那本書《活著》看完了第一遍。可能有許多讀者閱讀過這本字數不多的書籍,相信更多的人沒有接觸過和聽聞過這本書,那麼我用我第一次的印象給大家說說這個故事。
餘華的《活著》,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生故事,他用簡練的文字,將主人公福貴的一生的起伏著和滄桑,用接近將故事的口吻,講訴給我們聽。
福貴少年時是個富家弟子,因為不懂得珍惜,好上了賭,最後將自己家裡祖輩的田地都敗光了,可是這時他已經娶妻生女,雖然家道中落,可福貴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在出外時卻被抓了壯丁,經歷了生死後,最後被解放軍救了下來,也讓他歸家。其實這裡的福貴還是畢竟幸運的。
回家後的福貴才見到了兒子和妻子,終於知道了人間團圓是多麼的珍貴和幸福,此時獲得他家財的人,卻被從處決了。福貴又一次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再一次活著。
本來福貴以為自己的人生將會見到希望,為了兒子讀書,他將啞巴女兒送給了人家,可是女兒又偷偷地回來,一家人終於決定再苦再難,也不分離。
而是命運再次給福貴開了玩笑,沒多久福貴的兒子因事突然走了,此時的福貴心如刀割,又一次接受了命運的重錘,後來女兒長大嫁給了找到了一個愛她男子,本來福貴以為這樣就能過上美好的日子,可是接二連三的意外,奪走了福貴女兒和女婿的生命。
最後福貴帶著女兒的子女,回到了家鄉,每天和老黃牛聊天,最後他送走了自己外孫苦拫後,回憶起過去的日子,在黃昏下將自己的故事告訴了來採風的人。
第一次閱讀,福貴大概的故事也就是差不多。給我感覺既不驚豔,但又很真實,給我感覺福貴特別的悲催。只是記得=福貴這句話: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02
第二次閱讀,當時已經有了家室,漸漸懂得了父母的責任,在某日又拿起了那本《活著》再次閱讀,這次的《活著》卻給我一個新的體悟,從福貴的經歷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同時也可能到了家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對於家庭,福貴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
許多的遭遇,其實都和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他為了兒子讀書,將啞巴女兒送給別人。還是他的兒子為了賺些錢,丟掉了性命,到了女兒長大和女婿為了更好地生活,最終遇到的不幸。還有吃豆子太多而早夭的苦根,都給我一個印象,這就是生活。為了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但是努力有時候卻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時候許多事情,我們無法預知,更無法琢磨,或者一如福貴一樣,只要努力的活著,就是對生活最好的回答!
03
第三次閱讀,可能經歷更多,感悟《活著》中的福貴,有了一種真實和灑脫,再一次看福貴的經歷,感受到了福貴面對困境時的韌性,而每一次的不幸,又是福貴的一次重生和蝶變,對於困境和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的看談和灑脫。在《餘華》的字裡行間我們見到福貴對自己遭遇的描述,如輕描淡寫,毫無一種悲涼的情緒,更是時而來一段自嘲般的講述.
而福貴在回憶自己親人時,已經超脫了生死,他已經很平靜了,在他看來世間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本身就是存在和必然的,即便是一個一個親人不幸的離去,唯一只有感嘆和唏噓而已,他依然要樂觀的去看這世界,去為了自己的親人好好的《活著》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在餘華筆下的福貴,目睹和經歷了生命的脆弱,可是他卻讀懂了人生,讀懂了人生活著的意義,那就是希望。因為人本事活著,就是一種價值和義務,人來到世間,必須要有所作為,而歷史以來,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完美的,窮人和富貴的人同樣都有煩惱,許多人才感嘆活本來就是艱難的事,可是我們還是為了美好的希望和明天而活著,而越是艱難,越能磨練人的意志,這樣才能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書中最末的一句話,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或者是我這三次閱讀的經歷和領悟了。
寫在最後的話: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可能每個人的人生不同,其感悟不同,這樣每個人過的生活和遭遇不同,但是餘華筆下的福貴卻我們一個《活著》最接近真實的答案,活著並不是為任何人,也不是為了任何事物。只要活在當下,活著就有意義,而活著的意義,是對生命的尊重,只要活著就是希望和幸福。
閱讀《活著》,讓我感受到,人生多少會經歷一些苦難,這樣才能珍惜生活,理解幸福到底是什麼。當我陪伴著家人和孩子成長,在平凡和瑣碎的生活中,又一次領悟了活著的人生所蘊涵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