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的5個跡象,提醒你鹽吃太多了!

2021-02-15 輕鬆做菜秘籍

柴米油鹽醬醋茶,鹽在我們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作為調料,它為我們的菜餚增香添味,但食用不當,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鹽被稱為「百味之王」,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

具有調節人體水分均衡分布,參與胃酸形成,增進食慾,維持體液正常循環等重要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食鹽攝取指南建議,健康人通過飲食攝取的最佳鹽量是:每人每日不超過5g。

但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鹽攝入量超標,我國人民吃鹽尤其厲害,遍存在食鹽攝入過多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健康隱患。

1、降低鈣吸收

人體中攝入的鈉越多,意味著尿鈣的排出量增加。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就會損失40~60毫克的鈣,加快人體鈣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也曾有動物實驗表明,給兔子餵食高鹽飼料12個月後,其骨密度降低50%。

2、易患感冒

高濃度的食鹽會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同時還會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感染呼吸道的風險。

3、增加胃癌風險

長期高鹽飲食會破壞胃中前列腺素E的合成,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攻擊,導致胃部疾病的發生,增加胃癌風險。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

4、增加腎負擔

食鹽過多,多餘的鈉需要從腎臟排出,加大腎臟負擔,導致尿蛋白排洩增多、腎結石、水腫等,促進腎臟的損傷與惡化。

5、心血管疾病

高鹽飲食會加重心臟負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之一。人體內的鈉過多,會造成體內水瀦留,導致血管內壓力升高,阻力增大,造成心臟負荷加重。久而久之,容易引發心臟肥大、心衰等疾病,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6、增加高血壓風險

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風險。研究表明,鹽的攝入與高血壓呈正比,即人體攝取鹽量越多,血壓水平越高,且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g,平均血壓上升2毫米汞柱,低壓上升1.7毫米汞柱。

1、反應變慢

吃過多的鹽會讓細胞脫水,人在缺水狀態下很難集中注意力思考。此外,缺水還會讓人的情緒一落千丈,這可能因為高鹽攝入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從而影響思維。

2、水腫

如果體重沒有增長,但突然感覺戒指小了或眼睛腫了,就很有可能是水腫造成的,也就是機體在組織間隙裡積存了過多的水,且無法通過排尿等方式排出。鹽吃多了會水腫,但出現水腫也可能是心源性疾病、腎源性疾病的表現,要綜合自身狀況來判斷。

3、嘴幹

在食用高鹽食物,比如薯片、炸雞等之後,很快就會有口渴的感覺。這是因為體內鹽和水的電解質平衡被打破,為恢復平衡,大腦會發出口渴的信號,讓你喝水。為避免這種情況,吃高鹽食物時最好邊吃邊喝水,使腎臟慢慢排洩掉多餘鈉和鉀。但不要在最渴的時候卯足勁喝上一大瓶,也不要喝甜飲料,否則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

4、頭痛

攝入鈉過多會增加血管的壓力,引起腦水腫,甚至擠壓神經,從而造成頭痛。減少鈉攝入量即可有效改善頭痛。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表明,如果將食鹽日攝入量從9克減少至3克,可使頭痛機率降低31%。

5、總想排尿

鹽吃多了就想多喝水,從而尿意頻繁。當攝入過多的鹽時,負責排洩鈉和鉀的腎臟就會超負荷工作,以清除多餘的鈉鉀成分,從而導致頻繁跑廁所。

1、使用限鹽勺

廚房配備一個最多盛2克鹽的小勺,方便做飯時對鹽量的控制。

2、做菜最後放鹽

菜餚出鍋的時候再放鹽,不僅可以減少食鹽用量,還能讓鹹味更加突出。

3、少吃加工食品

購買加工食品要學會看配料表中的「鈉含量」,1克鈉=2.54克鹽,儘量避開高鹽食品。

4、巧用香辛料

鹽少了覺得食之無味?可以選擇天然食材、香料代替,比如花椒、蔥、姜、八角、桂皮、陳皮、大料、辣椒等,一樣可以讓菜色味俱全。

5、減少外食

飯店為了菜品的味道,加的鹽會相對較多。想控制鹽的攝入量,自己做飯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現在超市貨架上的食鹽種類琳琅滿目,到底哪種好,又該如何區分呢?

1、碘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對碘的需求量增加,為了寶寶的智力和身體發育,準備懷孕、已經懷孕、哺乳期都適合選用含碘豐富的鹽。

我國營養學會推薦:孕婦每天應該從飲食中攝入的碘為200ug每天。

但對於高碘區域,如渤海灣部分地區的居民,以及患有某些甲狀腺疾病的人不宜過多的選用碘鹽。一般建議低碘鹽或無碘鹽,但具體遵醫囑。

2、低鈉鹽

根據國家標準《低鈉鹽》的規定,低鈉鹽中氯化鈉的含量為60%~80%,氯化鉀的含量為10%~35%,比起普通食鹽,鈉的含量降低了,鉀的含量升高了。

因此,低鈉鹽對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但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像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等則應該謹慎長時間吃低鈉鹽。

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的患者,不能將鉀有效排出體外,易造成高血鉀,出現心律不齊等症,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

3、高檔鹽

市場上我們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鹽,井鹽、湖鹽、巖鹽、竹鹽、玫瑰鹽,這些鹽通常價格較高,成了消費者眼中的「高檔鹽」,但真的是這樣嗎?

a)湖鹽

開採現代鹽湖礦加工製得的鹽叫作「湖鹽」,一般湖鹽中含有較豐富的鉀,對控制血壓有利。

b)井鹽、巖鹽

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製得的鹽叫作「井鹽」,開採古代巖鹽礦床加工製得的鹽則稱「巖鹽」。井礦鹽富含各類天然礦物元素,雜質少。

c)玫瑰鹽

「玫瑰鹽」是一種巖鹽,它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地區的鹽礦。這種鹽礦中含有比較多的鐵和其他一些礦物質,這也是它呈現粉紅色的重要原因,其鈣鎂含量的確高於深井鹽與竹鹽。但具體是否真的適合長期食用,還是得看個人情況。

最後要說的是,高檔鹽並不等同於高營養鹽。我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消費水平選擇鹽類,單用價格衡量是片面的。

相關焦點

  • 身體出現5個跡象,提醒你吃鹽太多了!
    那麼,身體出現哪種信號,提醒著鹽吃多了呢?1、嘴幹在食用了過多含鹽食物之後,身體會感覺鹽和水的含量失衡了。為了恢復平衡,你需要多喝水。2、反應變慢如果吃了太多的鹽,會導致人脫水,人一旦脫水的話,就不能清晰思考問題了,這個情況非常嚴重。
  • 身體出現這5個跡象,提醒你吃鹽太多了!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話經常從家裡長輩們口中聽到。但是,鹽吃多了可真不好。正常情況下一家三口一年的食用的鹽大概應該是16袋,但是實際情況遠遠超過標準的攝入量。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南方每人每天大概攝入8-10克鹽,北方人平均攝入18克,還有一些重口味的人每天能攝入20-25克甚至更多的鹽。平均算下來,我國每人每日攝鹽量幾乎高達14.5克!那麼,身體出現哪種信號提醒著鹽吃多了呢?
  • 身體出現的5個跡象,提醒你鹽吃太多了
    也曾有動物實驗表明,給兔子餵食高鹽飼料12個月後,其骨密度降低50%。高濃度的食鹽會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同時還會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感染呼吸道的風險。鹽吃多了會水腫,但出現水腫也可能是心源性疾病、腎源性疾病的表現,要綜合自身狀況來判斷。在食用高鹽食物,比如薯片、炸雞等之後,很快就會有口渴的感覺。這是因為體內鹽和水的電解質平衡被打破,為恢復平衡,大腦會發出口渴的信號,讓你喝水。
  • 身體若有5個表現,提醒你別吃太多鹽,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
    如果一個人每天吃超過2.5克的鹽,同時又沒有補充鈣,這樣的話,每年就會損失1%以上的鈣,從而影響到骨骼,可能你覺得1%很少,但是上了年紀後缺鈣的表現就會完全暴露出來。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最好減少鈣的攝入。二、血壓升高如果長期吃太鹹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
  • 身體缺鐵容易變笨?身體出現這3個跡象,提醒你要補鐵了!
    缺鐵是比較常見的營養不良之一,多發生於育齡期女性或者老年人,身體輕微缺鐵的表現並不明顯,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容易引發貧血等症狀。那麼缺鐵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呢?缺鐵給身體容易造成哪些傷害呢?1、體力下降缺鐵會影響骨骼中的線粒體氧化酶、呼吸酶等濃度,進而造成肌肉中的氧氣不足,降低其代謝能力,容易導致人體出現疲勞、乏力等不良現象,還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給疾病趁虛而入的機會。2、影響智力如果你是孕產期的女性,身體出現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使其發育變得緩慢,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先天性貧血。
  • 鹽吃多了,身體會「警告」:3個跡象若出現,趕緊忌口
    1、身體浮腫鈉鹽獲取過多身體會有許多不良症狀,如果發現自己身體浮腫需要警惕,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鈉鹽獲取過多。身體保持健康,水鹽維持平衡,腎臟可以發揮作用調節身體,酸鹼也保持平衡狀態,身體才能保持健康,及時將多餘的水分,有害物質排洩出來。
  • 晚上睡覺時,身體若出現5個「跡象」,或在暗示你,該控制血糖了
    一、晚上睡覺時,身體若出現5個「跡象」,或在暗示你,該控制血糖了1、皮膚癢很多人開始皮膚瘙癢的時候,都覺得沒什麼,有時會認為是衛生問題,曬被子,注意個人衛生,總覺得皮膚瘙癢會緩解,但晚上睡覺時經常會出現異常的瘙癢
  • 身體若出現3種跡象,或在提醒你,胃裡的幽門螺桿菌過多了
    身體出現這三種跡象,可能是胃裡幽門螺桿菌數量超標了幽門螺桿菌超標跡象:胃反酸當我們體內的幽門螺桿菌過多時,就會對我們的胃部造成損害,也會影響胃部健康,我們的身體就有一些明顯的異常跡象出現,而胃反酸就是比較典型的表現之一,有些患者還會存在腹脹和腹疼的情況。
  • 15個跡象 預示你的身體衰老在加速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然而,如果你出現了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總結的15個跡象,表明你的衰老速度在加快。一、不僅頭髮全身毛髮脫落雖然髮際線後退是眾所周知的老化跡象,但身體老化並不局限於頭部。如果你還年輕,卻注意到胳臂、腿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毛髮逐漸變得有點稀疏,這意味著你的身體的老化速度比想像中的要快。頭髮變成灰色也是過早衰老的一個跡象。二、無法把大袋狗糧搬進購物車肌肉力量與實際年齡直接相關,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重量逐漸流失,身體力量也越來越虛弱。然而,這並不是命中注定的現象。
  • 當身體出現這4個跡象,說明你已經在變瘦了
    當你的身體出現這4個跡象的時候,說明你已經開始瘦下來了。第一個跡象,你的胃口變小了,喜歡吃清淡的食物很多人之所以身體肥胖,主要是因為他們管不住嘴,總是喜歡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而且還總是喜歡吃撐。但是吃撐了胃口就會越來越大,想瘦下去的話就非常困難了。
  • 身體5個跡象,提醒你免疫力下降!日常做好幾件事,免疫力節節高!
    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幫助我們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病毒、細菌阻擋在外免受疾病入侵如果身體免疫力低人就容易生病免疫力低下有什麼跡象呢?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做事情沒有興趣,常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或是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後出現頭痛、失眠,感覺全身肌肉酸痛,並且一時半會兒恢復不了時,說明你的免疫力降低了。
  • 提醒:男人也有生理期,身體出現的3個「不對勁」,或是在提醒你
    提醒:男人身體有3個異常表現時,或是進入了生理期第一個異常、整個人變得有點反常所謂的反常,就是讓人感覺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以前從來不肯做的事情,現在每天都做。男人情緒出現變化時,身邊人只是以為脾氣不好,卻不會想到生理期,因此非常的不理解。這時候男性就可能會借酒消愁,結果「愁更愁」。第二個異常、經常性的失眠有的男人自己都不知道有生理期,所以身體出現異常時,也沒有想太多。
  • 這15個跡象 預示你的身體衰老在加速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然而,如果你出現了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總結的15個跡象,表明你的衰老速度在加快。  一、 不僅頭髮 全身毛髮脫落  雖然髮際線後退是眾所周知的老化跡象,但身體老化並不局限於頭部。如果你還年輕,卻注意到胳臂、腿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毛髮逐漸變得有點稀疏,這意味著你的身體的老化速度比想像中的要快。頭髮變成灰色也是過早衰老的一個跡象。
  • 晚上睡覺時,出現3個「跡象」,十有八九是血管「堵」了,需警惕
    提醒:晚上睡覺時,身體出現3種"跡象",十有八九是血管已堵塞,要警惕跡象1:腿抽筋平時偶爾出現退抽筋的現象,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認為可能是缺鈣所引起的。2種食物,或會加速血管堵塞,勸你少吃食物1:動物內臟雞心、雞肝、豬腦、羊腰等動物內臟,經過燻烤或滷製後,味道十分不錯。
  • 變瘦的5大跡象:減肥期間若出現了,說明你在「掉秤」,要堅持
    減肥是個持久戰,不能著急,減肥期間若是出現了這5種跡象,說明你在「掉秤」,要努力咬牙堅持下去。現象一:口味變得清淡口味重的人一般體型都偏胖,喜歡吃鹽,過量的攝入鈉鹽會讓循環系統流通速度變慢,與水相結合,水鈉一起留存在身體內,造成水腫型肥胖;口味重,味覺不靈敏,過分的攝入糖類食品,會讓身體內難以燃燒的糖類直接轉換成脂肪,形成脂肪型肥胖,糖還會讓人上癮,難以戒除,越吃越開心,越吃越多。
  • 身體發胖會有徵兆,如果這幾個跡象出現,說明身體在變胖!
    我們的身體發胖就說明體脂率在增加,體內脂肪增多,導致身體耗氧量提高,從而影響身體狀態,比如:降低健康指數,誘發各種肥胖疾病。一旦身體肥胖起來,你就不再像從前那樣充滿活力。沒運動幾下就氣喘了,特別不想動,也正是因為這樣,形成惡性循環,長期缺乏運動,導致身體肥胖的速度加快。
  • 當你身體中有這5個跡象,你免疫力又在下降
    一、免疫力下降的五大表現1噴嚏不斷,易感冒感冒是最容易體現一個人免疫能力強弱的跡象,感冒頻率高的人說明免疫能力低,天氣稍微出現變化就容易感冒,此外感冒時恢復的時間也比其他人要更長。5精神恍惚,易忘事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中老年朋友身上,一旦出現精神恍惚、愛忘事,很多人可能會說「自己老了」,其實這種跡象最能反應機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才會導致身體協調性和植物神經系統的紊亂。
  • 當你身體出現這7個跡象的時候,說明你吃的蛋白質過量了
    但是,根據您的訓練,您身體的個性化需求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您發現以下任何跡象,您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例會不平衡。一,脫水了當您增加蛋白質消耗時,身體會發生水合作用。脫水是一個跡象,表明你的水平是不正常。
  • 嗜睡,經常口渴,經常噩夢,這10種跡象表明你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專家們說,喜歡吃冰或吃鹹東西的欲望可能揭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或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跡象。 我們列了一個清單,你的身體可能會試圖告訴你的10大信號,希望能幫助你過上幸福長壽的生活! 1. 你的腿裡有一種昆蟲爬行的感覺
  • 消化內科醫生:3個跡象提醒你,注意身體裡長了不該長的肉!
    引言今天要和友們說的是息肉,它是身體裡長了不該長的肉。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消化道黏膜是平坦光滑的,其表面的上皮細胞每天有序不斷地更新脫落。但是消化道黏膜若受到了過度的理化或者生物因素損傷,加速修復的消化道黏膜可能就會出現過度增生,在消化腔道表面形成一個小的隆起或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