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蘇軾和才女朱淑真深夜睡不著,各寫了一首詩詞,誰高誰低?

2021-01-18 湯哥說文史

古代文人大多數都喜歡月亮,如果晚上有月亮,他們一般都睡得比較晚,有的乾脆睡不著。他們睡不著會幹些什麼呢?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喝酒吟詩,二是夜遊散步。

上面說的是男性文人,但歷史上還有很多才女也喜歡月亮,特別是宋朝,比較有名的才女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等,這些才女對月亮比較敏感,一到月夜她們就輾轉反側,很久難以入眠。

這些才女的感情生活一般都比較坎坷,她們大多數都是一個人獨守空房度過漫漫長夜,就像才女朱淑真,她很多詩詞裡表現出來的都是深夜孤單寂寞冷,而她明明是個有丈夫的女人,她為什麼還那麼寂寞呢?在深夜裡她的丈夫為什麼總是不在她身邊呢?

李白喜歡在月下喝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蘇軾除了喜歡在月下喝酒外,還喜歡一個人半夜起來散步夜遊。他的多首詩詞裡都會寫到月亮,仿佛只要晚上一有月亮,蘇軾就睡不著,一睡不著,他就會起床喝酒吟詩或者散步。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寫的是中秋滿月,當時月亮很大,蘇軾喝完酒後抑鬱寂寞中在月下起舞,自我排遣心中的悲觀和苦悶,滿月時蘇軾可以在月下喝酒跳舞,那麼殘月時蘇軾會做些什麼呢?

殘月時蘇軾雖然不會喝酒跳舞,但他喜歡起床到外面散步,而不管是滿月還是殘月,只要有月亮,蘇軾仿佛就會觸景生情,在有月亮的夜晚,他總是顯得那麼寂寞和憂傷。蘇軾的憂傷可以從下面這首詞看出來: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一彎殘月掛在光禿禿的梧桐樹頂上,漏已斷,人已睡。「缺月」和「疏桐」兩詞勾畫出一個寒冷寂寞的夜晚,「掛」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與地的景色連接起來,顯示出無限幽渺的夜空,奠定了本詞悲涼孤獨的感情基調。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這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有誰知道我一個人在外面,仿佛像一個鬼影一樣獨來獨往,我一直在尋找,又不知到底在尋找什麼?就如同孤鴻之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孤獨的大雁剛一棲身,又遭驚擾,猛地回過頭來,眼裡滿是怨恨,可是它到底在怨恨什麼呢?孤鴻心懷幽怨和不滿在光禿禿的樹枝上飛來飛去,就是不肯棲息,最後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這兩句詞以孤雁來形容自己人生的際遇不如意,表明了自己像孤鴻一樣令願孤獨寂寞,也不願隨俗同汙。

這首詩是寫於1082年,蘇軾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暫居定慧院。蘇軾晚年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問汝一生功業,黃州、惠州、詹州。

這首詩概括了蘇軾飽經坎坷、顛沛流離的一生。蘇軾雖然是曠世文豪,但他像李白一樣,一生仕途不如意,他多次為官,屢屢被貶,而黃州是他被貶時重要的一站。蘇軾的月下傷懷大多數都是抒發自己人生際遇的不如意。

而南宋才女朱淑真也喜歡月夜,一到月夜她也同樣睡不著,一睡不著就會想起憂傷往事,朱淑真畢竟是一個女人,她睡不著不會喝酒,也不能半夜三更一個人出門散步閒逛。她只能坐在窗前對月傷懷,用詩詞來排解心中的苦悶。

《秋夜》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夜已經很深了,寒氣正濃,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怎麼也不能入睡,此時燭光正倒影在窗臺上,已經是深夜三更了。月光從窗外照進來灑在床上,床上冷冰冰的,再看窗外,月亮正掛在梧桐樹枝的空缺處,詩人的心像月光一樣冰涼如水。「涼」字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一個「涼」字,不僅渲染了天氣之涼,更烘託出詩人心境的孤寂與悽涼。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朱淑真一個人躺在床上,孤枕難眠。此時她的丈夫哪裡去了呢?可能在官府辦差沒回家,也可能她和丈夫感情不好二人已分居,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感到孤獨寂寞,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月色微涼的深秋之夜,詩人孤獨的感更加強烈。她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需要一個愛她懂她的人,可是她沒有,所以她只能借月抒懷。

據史料記載,才女朱淑真的丈夫是官府裡的一名辦事小吏,為人比較粗俗。如果朱淑真是一名普通的女人,嫁給一個官府的小吏,吃穿不愁,一家人過普普通通的日子,那他們可能生活得比較幸福。

可她偏偏是一位才女,才女喜歡浪漫比較注重精神生活,才女需要一個懂她能和她一起吟風弄月的人,可是她的丈夫做不到,朱淑真的詩詞在她丈夫眼裡就是無病呻吟,她的詩稿在她丈夫眼裡就是一堆沒有的廢紙,所以她感到孤獨寂寞。由於感情生活不如意,她在45歲就抑鬱而死,她的詩稿也被她父親付之一炬,現留存的詩詞是後人整理而成的。

朱淑真《秋夜》這首詩同樣是寫心中的苦悶,詩中同樣出現了「深夜、月亮、梧桐」,《秋夜》這首詩的詩眼在於一個「涼」字,而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詞眼在於一個「冷」字。朱淑真的苦悶是關於感情方面的,而蘇軾的苦悶是感嘆自己人生際遇的不如意。一個是男性文豪,一個是和李清照齊名的才女,這兩首作品同寫深夜孤獨憂傷,你認為哪首比較好呢?

相關焦點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其實這兩個人在詩詞造詣上各有千秋,無論是哪一個,單拿出來,都吊打我們好幾條街,所以我也不能妄加評論,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對兩個人進行分析對比。巔峰對決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但也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兩人的心境也就不同,所以寫出的作品自然有不一樣的感悟。
  • 晚年的蘇軾,有天晚上失眠,在村裡散步,寫了一首傷感的小詩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篇詞作,是著名的文學大家,蘇軾蘇東坡在失眠時所作的絕佳詞句。蘇軾一向性格豪爽,許多事情並不放在心上,是什麼事讓他失眠,又是寫了怎樣的詩詞呢?不妨隨小編看一看。於是在深夜無眠時寫了這一首《倦夜》,寄託自己的思緒。「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一首小詩僅僅有20個字,開篇就點題寫到「倦」,其實詩人自己已經很累了,很想睡去,但是偏偏是徹夜難眠。
  • 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古代文人寫詩詞也是要守規矩的,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這一點,在才女詩詞上得到了體現。千年文壇中的才女詩詞,基本上都是抒寫愛情,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婚後寫給丈夫的;一種是婚前寫給戀人的。
  • 嫁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南宋才女朱淑真這樣做,結局出人意料
    」有人說是她所作,也有人說是歐陽修所寫,直到如今,也沒有確鑿的說法。 幼年 與其他才女大抵相同,朱淑真也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從小就飽讀詩書,有一種不可多得的清雅之氣,詩詞歌賦精通,琴棋書畫也有涉獵,如此優秀的她
  • 蘇軾很「痴情」的一首詩,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關於描寫海棠花的詩詞,大家都不陌生。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鄭谷的「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等,都是在描寫海棠花的美。
  • 成親之夜,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肉麻」程度不分高下
    北宋文壇,男有一哥蘇軾,女有一姐李清照。他們一個是清俊才子,一個是性情才女,他們都對生活保持著熱情,他們都是擁有生活情趣的人。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二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
  • 李清照最有膽魄的一首詩,僅28字卻令人讚嘆不已,才女不愧是才女
    宋朝是一個不一樣的朝代,風花雪月的故事、人才輩出的江湖、吃酒品茶的時代,這些事情在宋朝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今天我們來看看宋朝那些出了名的大文豪。宋朝的大文豪有很多,蘇軾、辛棄疾、陸遊、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等,但是,宋朝文壇出了個千年不遇的女文豪——李清照。
  • 古才女探秘|朱淑真,斷腸文集,幽棲為號,紅顏薄命的往事
    縱然才華絕世,卻最終無法左右自己的婚姻,讓不幸的婚姻寫盡了紅顏薄命的含義……提起宋朝知名的大才女,自然非易安居士李清照莫屬。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蘇軾創立了豪放詞,辛棄疾繼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著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宋詞詩人是怎麼進行高手對決的。
  • 宋代著名女詞人朱淑真的身世為啥撲朔迷離?原來與某些男人有關
    (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 百度上是這樣介紹的,朱淑真號幽棲居士。籍貫一般認為是錢塘(今浙江杭州),《四庫全書》卻認為是浙中海寧,祖籍安徽歙州(今安徽歙縣)。 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 鬱鬱寡歡的朱淑真寫下一首悽美之作,無一字不傷感,無一字不憂愁
    宋朝的才女中李清照名氣最大,千百年來她已經成為了才女的代名詞,那麼除了李清照之後,稍稍能夠與之相比的只有朱淑真,而且她也是才華橫溢,同樣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流傳於世;其中以詩歌數量最豐富,也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富的女詩人,有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譬如《落花》、《初夏》、《黃花
  • 盤點歷史上的十大紅顏才女:誰說女子不如男
    才華是比較廣義的,習慣上文學上有成就的人更容易被稱為才女。現在不僅僅指文學方面,只要在行業中有突出表現都可以稱之為才女。她們才華橫溢、德才兼備,令多少後人無比嚮往、敬仰!這些紅顏,真正揭示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 1 謝道韞
  • 溫庭筠的一首詞,蘇軾和李清照都化用過,誰的水平更高一些?
    蘇軾《木蘭花令》《木蘭花令》一詞作於宋哲宗元年,當時蘇軾已經57歲了。雖然蘇軾一生的仕途道路總是忽上忽下,他的性格,也早已在屢屢被貶黜中,變得豁達開朗,可這一次被貶往英州,依然讓他產生了不少愁緒。去往英州路途遙遠,到鬱孤臺時秋季已來臨,蘇軾夜宿造口,半夜被雨水驚醒,想起昔日與弟弟蘇轍的友誼,寫了下這首詞。詞的上闋,寫夢被驚醒時的場景。「梧桐葉上三更雨」就是對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一詞的化用,「夜涼枕簟已知秋」和「夜長衾枕寒」也表達的意思也很相似。
  • 蘇軾用詩詞記錄生活,是才情,更是一種胸懷
    那時候的蘇軾,薪水銳減(受處分的官員,薪水自然是飛流直下的)。就是在那座破廟裡,面對寂靜的夜晚,深夜不能夠安睡。輾轉難眠到深夜,他起身來到廟外,昂頭仰望,殘月高掛,疏桐靜默,想起自己的仕途經歷,五味雜陳,他寫下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所謂「和韻」,就是指依據所和詩詞原作的原韻來寫作詩詞。關於「和韻」的作品,其實最先出現於詩體中,後來經過詞人們的移花接木,才進入到詞的創作當中的。依調填詞本身也是一種「和」的行為。眾所周知,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階層間的宴會、雅集活動是非常多的,而且宋代士大夫階層在宴會、雅集的時候都有歌聲作伴。人文士大夫在宴會、雅集的時候吟風弄月,各逞風流,以詩詞歌賦為宴會、雅集助興就是非常流行的事情了。你做一首詞作,我來唱和一首,在宴會上,一首首和詞就產生了。
  • 蘇軾的一首詞,看似寫花,其實是寫女子,短短幾句盡顯優美
    因為花的種類有很多種,每一種都能夠代表一種個性,能夠讓人一讀就有這種感覺,就能夠讀出這裡寫的花到底代表著什麼代表著誰。很多大文學界,如白居易、李白、蘇東坡等,都以描寫不同種類的花見長。因為花是一種看起來十分高雅的植物,所以非常受文人雅士的歡迎。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
  • 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
    例如,梅花象徵不屈和高潔,鴻雁象徵相思和信使,梧桐象徵悽涼和悲傷,菊花象徵清高和堅強,等等。如果懂得意象的象徵意義,就有助於理解詩歌。下面介紹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才女的作品雖然題材豐富,但由於家庭和社會的原因,傳世的詩詞並不太多。朱淑真雖然生活上錦衣玉食,但情感經歷卻一波三折,晚年更顯孤寂。這首詩營造的正是景與情會、心與物融,塑造了主人公悽涼孤獨、愁怨難眠的形象。時值深秋,夜寒露冷,女主人公獨守空閨,倍感寂寞。首句點明季節和時間,也傳出了閨婦的心緒。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
  • 《生查子·元夕》到底是誰寫的
    主要是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所作;一說是南宋女詞人朱淑真的作品。當然另外還有說是秦觀、李清照所作的,不過都沒有什麼過硬的證據。說這首詞是歐陽修寫的,主要是清代編輯《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他說:「此本(指朱淑真的《斷腸集》)由掇拾而成,其元夜《生查子》一首,本歐陽修作,在《廬陵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編錄者妄行採入。世遂以淑真為泆女,誤莫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