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過年最開心的,肯定就是家裡的小孩了,不僅可以盡情的玩耍,還能夠收到長輩們的紅包。但是對於家長來說,新年除了可以放假以外,最頭疼的也是紅包,畢竟他們沒得收,只能發。收入高的無所謂,但是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過年發紅包可是筆不小的開支,別人包多少,自己就要回多少。
每年發紅包,小劉都非常頭疼,因為親戚家都是兩個孩子,而自己只有一個孩子。別人發一份,自己卻是發兩份,完全就是在虧錢。小劉去年光是發紅包就發了6000多,但只收回3000左右,對於收入不高的他來說,確實是虧了不少。
而最讓小劉頭痛的是,今年他的四個親戚給他的孩子包了600的紅包,這讓他感覺喘不過氣。這四個親戚每家都是兩個孩子,這就意味著他要一次發4800出去,但是最後才能收回來2400。後來他的母親給他出了一招:讓他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包紅包,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可以適當回少一些。於是他就給每個孩子回了400的紅包,也不算太丟面子。
小劉還說,平時朋友們辦酒席還也都要包紅包,第一胎也就算了,有的二胎還要辦酒席,這就讓人很費解了。很多人為了把包出去的紅包收回來,甚至專門生二胎,免得紅包給出去收不回來。所以現在小劉最怕就是收到紅包了,收得越多虧得越多!
那麼,發紅包的時候,怎樣能讓孩子和家長都有好處?
第一,更看重紅包的意義。
紅包也叫做壓歲錢,最初發紅包可以說是對孩子的祝願,驅趕鬼怪。因為在過去有一個傳說,有一個小妖專門在過年的時候出門搗亂,而給孩子壓歲錢能夠驅趕這些小妖,為的就是保孩子平安。所以發紅包更重要的是一種美好祝願,而不是金額的大小。現在的紅包金額越來越大,導致孩子們在一起也會開始攀比收到紅包的金額多少。這種情況就失去了紅包本身的意義,讓孩子開始攀比,家長的壓力也非常大,所以發紅包還請回歸本質。
第二,紅包的數量要量力而行。
每到過年,人們的開支都會增多,買年貨,購物,吃飯等等,基本上都不會省了。尤其是給孩子買東西,家長都是圖個開心,孩子想過要什麼就買什麼。不僅這樣,過年支出最大的一項就是發紅包了。給的少了,會被別人說閒話。給的多了,自己可能又周轉不開了,本來過年是為了放鬆的,結果卻被卡在了紅包上。其實,我們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發紅包,合適就行,如果有親戚不滿意,大不了以後就不互相交換紅包了,樂得輕鬆。
不管金額大小,收紅包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我們平常在手機上搶紅包,搶到幾塊錢都會非常開心。如果總是考慮紅包的金額,不僅讓孩子變得攀比,家長們可能也會以此來比財力,那麼整個新年的畫風都變了。所以,收紅包的時候金額少了反而還開心,因為回的金額也可以少一點,減少些壓力。包紅包主要還是為了讓孩子開心,給孩子美好的祝願,千萬不要把這個意義給忽略了。
我是盧霄霄,一位新手家長。
希望我明天分享的育兒知識對你有所幫助!
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議,也不妨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