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收3000紅包,卻要回親戚6000」,過年紅包,怎麼回才不虧?

2020-12-14 盧霄霄日記

每次過年最開心的,肯定就是家裡的小孩了,不僅可以盡情的玩耍,還能夠收到長輩們的紅包。但是對於家長來說,新年除了可以放假以外,最頭疼的也是紅包,畢竟他們沒得收,只能發。收入高的無所謂,但是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過年發紅包可是筆不小的開支,別人包多少,自己就要回多少。

每年發紅包,小劉都非常頭疼,因為親戚家都是兩個孩子,而自己只有一個孩子。別人發一份,自己卻是發兩份,完全就是在虧錢。小劉去年光是發紅包就發了6000多,但只收回3000左右,對於收入不高的他來說,確實是虧了不少。

而最讓小劉頭痛的是,今年他的四個親戚給他的孩子包了600的紅包,這讓他感覺喘不過氣。這四個親戚每家都是兩個孩子,這就意味著他要一次發4800出去,但是最後才能收回來2400。後來他的母親給他出了一招:讓他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包紅包,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可以適當回少一些。於是他就給每個孩子回了400的紅包,也不算太丟面子。

小劉還說,平時朋友們辦酒席還也都要包紅包,第一胎也就算了,有的二胎還要辦酒席,這就讓人很費解了。很多人為了把包出去的紅包收回來,甚至專門生二胎,免得紅包給出去收不回來。所以現在小劉最怕就是收到紅包了,收得越多虧得越多!

那麼,發紅包的時候,怎樣能讓孩子和家長都有好處?

第一,更看重紅包的意義。

紅包也叫做壓歲錢,最初發紅包可以說是對孩子的祝願,驅趕鬼怪。因為在過去有一個傳說,有一個小妖專門在過年的時候出門搗亂,而給孩子壓歲錢能夠驅趕這些小妖,為的就是保孩子平安。所以發紅包更重要的是一種美好祝願,而不是金額的大小。現在的紅包金額越來越大,導致孩子們在一起也會開始攀比收到紅包的金額多少。這種情況就失去了紅包本身的意義,讓孩子開始攀比,家長的壓力也非常大,所以發紅包還請回歸本質。

第二,紅包的數量要量力而行。

每到過年,人們的開支都會增多,買年貨,購物,吃飯等等,基本上都不會省了。尤其是給孩子買東西,家長都是圖個開心,孩子想過要什麼就買什麼。不僅這樣,過年支出最大的一項就是發紅包了。給的少了,會被別人說閒話。給的多了,自己可能又周轉不開了,本來過年是為了放鬆的,結果卻被卡在了紅包上。其實,我們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發紅包,合適就行,如果有親戚不滿意,大不了以後就不互相交換紅包了,樂得輕鬆。

不管金額大小,收紅包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我們平常在手機上搶紅包,搶到幾塊錢都會非常開心。如果總是考慮紅包的金額,不僅讓孩子變得攀比,家長們可能也會以此來比財力,那麼整個新年的畫風都變了。所以,收紅包的時候金額少了反而還開心,因為回的金額也可以少一點,減少些壓力。包紅包主要還是為了讓孩子開心,給孩子美好的祝願,千萬不要把這個意義給忽略了。

我是盧霄霄,一位新手家長。

希望我明天分享的育兒知識對你有所幫助!

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議,也不妨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哦!

相關焦點

  •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給了500紅包!他家兩個娃,怎麼回才不得罪人
    逢年過節少不了走親訪友,而且我國的新年傳統還有發紅包。雖然說發紅包是個帶有美好寓意的事,可因為家家戶戶生育小孩的多或少,在紅包回禮時也容易得罪人。一、「你條件比哥嫂好,吃點虧沒事」前些天,閨蜜和丈夫商量回誰的老家過年,兩人各抒己見誰也不願意謙讓。
  •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家兩個孩子,過年紅包怎麼給?網友:量力而行
    尤其是現如今二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都追生了二胎,這對於那些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過年發出去的紅包自然就會多出一倍。如果父母收入高,自然不會在意這些,但對於低收入的父母來說,這自然是很大的經濟壓力。自己一個孩子,親戚家兩個孩子,過年紅包怎麼給?
  • 二胎親戚「好算計」,元旦先發制人給兒子3000,一胎的我該咋回?
    在成年人的眼中,過年就等於花錢,有多少成年人一年存下的錢都要在過年期間花的一分不剩,除了買年貨,走親訪友買東西,還要給小朋友發壓歲錢。 元旦上午剛過,下午小劉就接到同事微信,吐槽她二胎親戚「好算計」,居然在元旦期間先發制人給兒子3000紅包,問小劉一胎的我該咋回?
  • 過年給紅包,一個孩子的給500,家裡兩個孩子的到底該給多少?
    就像是王軍和老婆,一到過年就頭疼,王軍的工資每個月只有4000左右,王軍的老婆劉穎每個月收入只有2000多點,可是兩個人去掉要還房貸3000多,剩下的3000塊錢,三口人還要吃飯,除掉必要的開支,也還是要準備一些紅包,因為別人給自己的孩子紅包,總是要回禮。
  • 自己一個孩子,春節親戚給了600紅包,寶媽:他家倆娃,該怎麼回
    自己一個孩子,春節親戚給了600紅包,寶媽:他家倆娃,該怎麼回何慧是一個寶媽,就一個5歲大的孩子。眼看就要過年了,她心裡的焦慮反而更甚。原來,問題出在紅包身上。今年過年的時候,親戚過來拜年,都給何慧的孩子600元的紅包,她自然也是要回一個600元紅包的。可是,多數親戚都是有兩個孩子,自己一來一回之間,反而虧了數千塊錢。眼看著親戚都要準備走了,何慧心中還在犯難:「自己一個娃親戚給了600紅包,他家倆娃該怎麼回?」給少了過意不去,給多了又吃虧,實在是兩難。
  • 「她生了倆,我虧啊!」寶媽只有一個孩子,過年紅包怎麼給才划算
    可是這兩年,王女士卻覺得心靈有些不舒坦起來,因為某個親戚家生了二胎,從此以後每次過年去串門,王女士的女兒只能收到一個紅包,但是自己要給親戚家的兩個小孩發紅包。而且王女士並沒有生二胎的打算,這樣一來,王女士就覺得每年都要給出多一個紅包似乎有些吃虧了。
  • 壓歲錢的那些事:過年給孩子多少紅包適合?這回有二胎的家庭贏了
    這就是紅包的最初由來,演變到現在,過年收紅包,變成了長輩們對晚輩的祝福,象徵著好運。但是,現在許多農村地區過年,除了比工作、比收入、比車比房,還要比壓歲錢,看誰包的壓歲錢多,這壓歲錢也開始「變味」了,變成了互相攀比的籌碼。壓歲錢本是一種祝福,卻水漲船高。
  • 親戚家兩個娃,一人500塊紅包,親戚只回女兒500塊,這虧該吃嗎?
    今年的親戚雖然不像往常的來回走,但自從有了微信以後,即使在疫情特別嚴重的年裡,我們依然可以「雲走親戚」。而走親戚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給壓歲錢,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子女要給父母紅包,這都是多年形成的習俗。這一來一往的壓歲錢,意義本來就是圖個喜慶,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的。
  •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給600紅包,寶媽:他家兩個孩子,咋回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過年都有一個很普遍的習俗,就是要給孩子發紅包。然後說一些積極的話,寓意新的一年能夠順風順水。對於孩子來說,過年就是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可以收到來自很多親戚的紅包,但是對於家長來說,過年也意味著自己要包很多紅包出去。
  • 只有一個孩子,親戚給了500元紅包,他家卻有三個娃,該怎麼回?
    因此,孩子們每年都在期待過年收紅包的環節,可很多大人卻在這個時候十分發愁,因為現在有些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有的家庭卻生了兩三個,這樣一來發紅包就出現了數額上的問題。楊先生和妻子的收入都不高,兩人婚後就生了一個孩子。眼看著準備要過年了,孩子在前天收到了一個親戚給的紅包,裡面赫然放著500元。
  • 親戚給龍鳳胎每人200元紅包,寶媽禮尚往來回400元,卻遭人嫌棄
    很多國人都非常在意數字、文字的諧音,有些人還會因為數字聽著不吉利而心生不喜,儘管那是蘊含著祝福和喜慶的紅包。一到春節,大人們總會給孩子們包壓歲錢,拿到紅包的孩子們都高興得不得了。寶媽小沐有一對4歲的龍鳳胎,平時特別討人喜歡,過年回老家也是拿紅包拿到手軟。
  • 親戚家倆孩子,我家就一個孩子,過年這紅包該咋發,才不得罪人?
    每當這個時候,紅包總是免不了的,這既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對於孩子的祝福。親戚家倆孩子,我家就一個孩子,過年這紅包該咋發馬上就要過新年了,要跟丈夫回老家過年的欣怡(化名)犯了難。因為丈夫的親戚那邊大都是兩個孩子,而自己家只有一個孩子,過年這紅包該咋發,才能不得罪人?
  •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給600紅包,寶媽:他家兩個孩子,該怎麼回禮
    自己一個孩子,親戚給600紅包,寶媽:他家兩個孩子,該怎麼回禮參與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員工,他的收入也並不高,但是因為過年給親戚朋友的小孩發紅包的時候,他總感覺自己非常的吃虧,因為她家只有一個孩子,而當親戚給600元紅包的時候,親戚家有兩個孩子,所以每次都會多給600塊錢,所以陳宇覺得這樣下去的話,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在過年包紅包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虧,後來陳宇就把紅包的金額減到
  • 我稀罕多收一個紅包?二胎媽媽霸懟親戚,揭開過年給紅包的遮羞布
    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少不了,親戚之間給孩子紅包,也成了維繫感情的重要方式,但這裡就有一個尷尬的問題,A家裡有兩個孩子,B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紅包到底怎麼給?好像怎麼權衡,都是A沾光B吃虧,兩個孩子就是雙份的紅包,一年兩年還好,年年如此,難免心理不平衡了。
  • 過年要給父母紅包嗎?給多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除夕了,你到家了嗎?
  • 【新年】親戚給你孩子發200元紅包,對方有兩個孩子,你咋發?句句戳中心坎!
    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你可以這樣給回紅包,按照實際情況來。這樣既不傷面子,又能給親戚孩子回紅包,一舉兩得如果你經濟情況好,可以給對方兩個孩子一人包200紅包,這樣呢,還顯得你大方,二來對方還覺得他給你的孩子紅包少了。如果你經濟情況不好,就給對方兩個孩子一人包100,既不傷面子,還把紅包給了孩子,讓對方想著他也沒吃虧。
  • 「親戚家倆孩子,我家就一個孩子」,這紅包該咋發,才不得罪人?
    身心全不在生活上,一心只想等放假,在家攤它個自由自由輕輕鬆鬆。這美好的假期誰能不嚮往,誰能不期待呢?但是春節帶來的不僅僅是快樂,還給部分人帶來了煩惱。要知道中國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個熱鬧二字。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走親訪友到處串門,那親戚之間的串門就少不了給家中小輩包紅包的事情。
  • 過年難題:我家1個寶寶,別人家3個寶寶,壓歲紅包該怎麼給?
    更快樂的事是,過年可以收到好多壓歲紅包。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家庭間互給紅包的風俗大概相似,每個地方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大小各異,但無論多少,都代表著對後輩的祝福和期許。那你一定見過或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兩方家庭孩子數量不一樣,那紅包該怎麼給呢?今天的文章為大家分享幾個我身邊的案例,供大家討論參考!
  • 過年究竟要不要給父母紅包?給多少?她這個操作666……
    這份紅包雖然不多,但也是自己的一份孝心,也間接告訴父母,「你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能力養活自己並照顧他們了。」問題又來了,那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人2017年父母各給2017元那麼2018年……小夏說,平時在廣州工作,雖然家在比較近的珠三角城市,但平時工作忙也比較少回家,給父母家用父母也不願意要,就趁著過年,一次性獻心意。白領林先生說,給自己父母和妻子父母的紅包都由他負責,為了公平,兩邊的紅包一樣大。
  • 和親戚孩子不一樣多,親戚給600紅包,自己回多少不丟面子不吃虧
    導讀:和親戚孩子不一樣多,親戚給600紅包,自己回多少不丟面子不吃虧?最近朋友遇到一個難題:大哥家兩個孩子,自家一個孩子,大哥給了孩子600元紅包,怎麼比較合適?不同朋友的做法不同,有的說給大哥家兩個孩子一人300元,湊夠600元返給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