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繁體字答卷沒什麼不可

2021-01-07 網易教育

2012-05-21 22:44:12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舉報

網易教育訊 據中國科學報報導,教育部日前出臺《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與舊版考務規定相比,新規明確要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這意味著繁體字、甲骨文等非規範的漢字將不能出現在考試卷上。(5月18日《揚子晚報》)

此舉一出臺立即引發了熱議。從議論聲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對此持反對態度,認為如此一刀切的舉動會磨滅掉大部分人才。

筆者認為,一篇作文能否得高分,不是依據是否用繁體字寫的,而是依據其內容。使用繁體字不過是一個幌子,並不能代表自己擁有真才實學。

陝西省曾經有一位未能進入復旦大學的「國學天才」,讓人無比惋惜的同時也讓人狠批高考弊端。但結果卻是,「國學天才」的文字不是依葫蘆畫瓢就是剽竊。四川省還曾有過一位甲骨文考生,憑藉甲骨文上的優勢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破格錄取,並且還是憑藉甲骨文,實現了從三本到一本的跨越,並且享受到了一對一的教學。但最後老師卻不願意教這個學生了,辭職時留下一句話: 「我們找一個中學生,培養他一兩個月,他基本上就可以認識上千個甲骨文了。這個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國學天賦、甲骨文作文,這些傳說中的「特長」正逐步露出其幌子的本質。對古文字、繁體字的網開一面只會讓這種幌子有了更大的招搖撞騙的空間。如此的是非不明黑白顛倒,只能讓我們在教育改革摸索的道路上變得更加迷茫。而用規範的漢語言文字答卷,則能在荊棘叢生的混亂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釐清基本的是與非,找準改革的方向。

用規範的漢語言文字答卷,並非是堵住了一些文言文考生的作文滿分道路或者進入大學的通道。文言文也好,繁體字也罷,它們都不是作文能得高分的籌碼,用繁體字能寫出的好文章,換成簡體字去寫也一樣能拿高分。

簡體字、繁體字、甲骨文等等文字雖都是記錄信息的工具,但信息的交流和傳遞需要統一的符號。作為一名公民,作為一名中學生,有義務也有責任在重要場合使用規範的語言文字。因此,沒有任何必要對用規範的漢語言文字答卷指指點點。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南方日報:不必對高考禁用網絡語上綱上線
    原標題:不必對高考禁用網絡語上綱上線 高考臨近,省考試院負責人5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再度提醒,根據教育部考務要求,用漢語文授課、學習的考生在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考生切勿使用網絡語言、繁體字、古文字等。
  • 高考禁用網絡語 不必上綱上線重點強調
    高考臨近,根據教育部考務要求,用漢語文授課、學習的考生在高考時,除外語(課程)科外,筆試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考生切勿使用網絡語言、繁體字、古文字等。細究「考試規則」,並非如一些批評者想像的那樣只針對網絡語言,但禁用網絡語言之所以比禁用繁體字、古文字更惹眼,最直接原因大概是前者在現實生活中更常見。所以,批評者才會覺得教育部門沒有與時俱進。的確,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催生了大量網絡用語,比如近年流行的「親」「圖樣」「嚇死寶寶了」等,有時確實能拉近距離、緩和氣氛,以應對非面對面交流帶來的一些不便。
  • 繁體字
    一款非常好用且漂亮的繁體字軟體,此繁體字軟體有以下功能模塊 1.繁體字學習模塊,收集了大概2700個繁體字供軟體使用者學習,學習中感覺要重點學習,可以添加關注 2,繁體字轉換模塊
  • 【真實的香港】香港為什麼全是繁體字,不認識繁體字怎麼辦?
    當然,這種低智商扛精的留言,肯定換來一片罵聲。本身這個動感號高鐵是香港政府招標後量身定做的,用繁體字的確無可非議,不僅僅菜單繁體字,熱水,指示牌都有繁字體。這個招牌若不仔細看也沒什麼,本地人外地人一看都知道是豆腐乾炒肉套餐。然而,細心留意,這個幹寫成繁體字的幹,那就錯了。幹這個字在繁體字有三種寫法:幹,乾,幹。
  • 書法一定要寫繁體字嗎?繁體字還適應今天的文字教育嗎?
    我認為書法作品的內容,是既可以選擇寫繁體字的,也是可以選擇寫簡體字的,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在作品中所寫的字全部都是繁體字,那麼你就要把所有的字都變為繁體字,不能有一點模稜兩可的地方。實際上,我們現在所用的字是繁體字的一種變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是從當年古代繁體字中進簡化和省略的一種字體。建國之初,為了普及文化,我們將以往的繁體字進行了減少,推廣了簡體字,作為我們使用和書寫的工具,那麼這種工作的意義就是使得我們學習漢字的成本和難度大大的下降,有利於我們文化的普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 成都: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將禁用
    【成都: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將禁用】都知道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 繁體字小常識
    比如下面這個圖,這幅書法作品的作者以為「後」的繁體字就應該是「後」,卻忘記了在繁體字裡「後」和「後」在過去是兩個字,皇后的後,就應該是「後」,「後」表示的前後的後。繁體字與簡體字,二者相比,繁體字內涵小,外延大,因古時實際應用方便之故而成。簡體字外延小,內涵大,因合併多字為一字之義簡化而成。下面我們就舉幾個例子,讓大家了解下繁體字與簡體字不一一對應的地方。
  • 澳八大期末考出現多份中文答卷!校方稱技術故障,講師怒斥​
    但是假期過後部分學生可能要面臨新的問題,因為學校在期末答卷中,發現了中文答題的考卷。雪梨大學期末考試,出現多份中文答卷據媒體報導,雪梨大學信息系統系的一名講師稱,在最近的年期末試中,他收到了用中文寫的答案。
  • 今年底瀋陽部分場所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原標題:今年底沈城部分場所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沈城商場、超市等場所已更多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牛皮紙袋、無紡布袋等將被廣泛使用。有序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北京實施限塑令 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吸管
    近日,北京發布實施了「限塑10條」,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吸管。 餐飲業,年底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外賣平臺,鼓勵在點單環節設置「無需餐具」選項;批發零售,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快遞業,兩年後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住宿業,賓館不得主動提供六類一次性用品;會展業,鼓勵重複使用布袋、紙袋。
  • 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5年底陝西電商企業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2025年底陝西電商企業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省電商平臺企業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根據《通知》要求,各市(區)商場、超市、集貿市場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重點領域,逐步限制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 繁體字將走向何方?專家提倡恢復繁體字,網友:不行,但可以理解
    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不少專家發出了恢復繁體字的呼籲。面對著這種呼籲,有的朋友認為,恢復繁體字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復古主義,是倒退的體現,不可取;但也有朋友指出,繁體字裡面承載著許多古人的智慧,恢復繁體字有助於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繼承中華精神。
  • 廣州明年起禁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原標題:廣州明年起禁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近日,廣州市發改委官網公布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 明確了,將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現在明確了,年底禁用!小夥伴們,你這麼多年喝奶茶、飲料方式要發生大變化啦據央視財經7月12日消息,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已經爭論了一百多年了。這些年來,又有人開始鼓吹繁體字,早在2008年,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後來導演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香港演員黃秋生更是宣稱「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我雖然不會寫繁體字但是你寫的我都能看懂也沒有閱讀障礙簡體書寫更為方便。
  • 網友:臺灣香港用的都是繁體字
    近日,一則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