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首先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字從"象形文字"開始,一直都在發生演變和增減,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字之後,文字就在自我創造、更新,新文字出來,舊文字消失。最顯然的例子就是現在我們一般人都讀不懂甲骨文了,比如金文和銘文我們也都讀不懂,為什麼?因為那種文字被淘汰了。
很顯然,繁體字和簡體字也有這種明顯的對比。首先筆者要說,在傳播文化和普及知識的層面來看,簡體字絕對符合歷史潮流和我們民族老百姓的利益,縱觀中國曆朝歷代,只有清朝為了防止漢人識字,刻意將文字變得更加複雜難懂,其他的朝代,都在演變簡化漢字。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普及文化,增加百姓的識字率!
而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後,果斷全面推廣簡體字和普通話,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普及百姓的識字率,一個很簡單的事實,識字的農民和不識字的農民,相同條件下,生產效率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簡體字絕對符合我們普通百姓的利益,至於有的人說沒了繁體字是數典忘祖,丟掉傳統的愚蠢行為,這又是另一個說法了。
因為在小編看來,我們國家現在並沒有廢除捨棄繁體字,國內很多大學的語言專業,比如古漢語專業,寫作業那是要用手寫繁字體字的。所以那些覺得繁字體好的朋友,你們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繁字體,這並無不妥。
但這裡有一個現象很值得注意,我國的臺灣和港澳地區仍在使用繁字體,顯現出來的弊端是什麼呢?我是臺灣和香港、澳門的學生在進行語文考試的時候"苦不堪言",同是一篇作文,使用簡體字書寫45分鐘可以完成,如果寫繁體字就要多花一半的時間!另外現在我們國力增強了不少,很多外國人前來求學,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很明顯簡體字是優於繁字體的選擇,因為你使用簡體字,根本不會造成你中國文化的不理解,照樣能學習中華歷史,這樣的好事,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