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2021-01-07 人文茶館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首先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字從"象形文字"開始,一直都在發生演變和增減,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字之後,文字就在自我創造、更新,新文字出來,舊文字消失。最顯然的例子就是現在我們一般人都讀不懂甲骨文了,比如金文和銘文我們也都讀不懂,為什麼?因為那種文字被淘汰了。

很顯然,繁體字和簡體字也有這種明顯的對比。首先筆者要說,在傳播文化和普及知識的層面來看,簡體字絕對符合歷史潮流和我們民族老百姓的利益,縱觀中國曆朝歷代,只有清朝為了防止漢人識字,刻意將文字變得更加複雜難懂,其他的朝代,都在演變簡化漢字。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普及文化,增加百姓的識字率!

而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後,果斷全面推廣簡體字和普通話,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普及百姓的識字率,一個很簡單的事實,識字的農民和不識字的農民,相同條件下,生產效率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簡體字絕對符合我們普通百姓的利益,至於有的人說沒了繁體字是數典忘祖,丟掉傳統的愚蠢行為,這又是另一個說法了。

因為在小編看來,我們國家現在並沒有廢除捨棄繁體字,國內很多大學的語言專業,比如古漢語專業,寫作業那是要用手寫繁字體字的。所以那些覺得繁字體好的朋友,你們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繁字體,這並無不妥。

但這裡有一個現象很值得注意,我國的臺灣和港澳地區仍在使用繁字體,顯現出來的弊端是什麼呢?我是臺灣和香港、澳門的學生在進行語文考試的時候"苦不堪言",同是一篇作文,使用簡體字書寫45分鐘可以完成,如果寫繁體字就要多花一半的時間!另外現在我們國力增強了不少,很多外國人前來求學,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很明顯簡體字是優於繁字體的選擇,因為你使用簡體字,根本不會造成你中國文化的不理解,照樣能學習中華歷史,這樣的好事,何樂不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這是為什麼呢?這第一個原因就是漢字的書寫習慣,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待事物都有個特點,那就是往往會忽略細節,只看事物的表面來定下結論,而人們在看文字也是如此,比如面對一大段的文字,很少有人願意去一個字一個字的去仔細分析,當在看一個字的時候,眼神也會看到除這個字以外其他的漢字,而在面對繁體字時,大腦中就會自動找看得懂的字來匹配,而對於那些看不懂的字也會找合適的字來替補,這樣一來,繁體字就沒有那麼難認了。
  • 知識爭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哪個優點更多?
    我經常會發表一些關於漢字方面的文章,也會收到一些朋友們的私信:到底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真是一句話無法給大家準確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咱們聊一聊。哪個才更好呢?漢字到底有多少個?有些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到底它是如何的偉大?我只舉一個例子: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種文字,您知道有哪些嗎?他們分別是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文化辯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是進步還是倒退?
    我經常會發表一些關於漢字方面的文章,也會收到一些朋友們的私信:到底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真是一句話無法給大家準確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咱們聊一聊。
  • 繁體字比簡體字高貴……嗎?
    一句常見的話,繁體字愛好者拿來吐槽簡體字的:親不見,愛無心,體無骨,龜無腳。意思:繁體字好。簡體字不好。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我國自古(從有漢字起)就使用繁體字,包括數字。數字一直都是這麼寫的: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寫了幾千年。
  • 繁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看過王羲之創造的簡體字你就明白了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歷經了很多朝代,其中也有過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時期,但是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傳承,而且從來沒有中斷過。說到底,這都是漢字的功勞。現在各位平時所閱讀的所看到的,就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都是用我們現在通用的簡體字書寫的。爆炸君曾經聽過很多這樣的抱怨,說什麼不該簡化繁體字,一簡化了就感覺沒意思了。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我雖然不會寫繁體字但是你寫的我都能看懂也沒有閱讀障礙簡體書寫更為方便。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已經爭論了一百多年了。這些年來,又有人開始鼓吹繁體字,早在2008年,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後來導演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香港演員黃秋生更是宣稱「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
  • 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原標題: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不論是作為文明載體,還是作為表達工具,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演變,只是載體和工具狀貌的變化,並不會構成對文明內涵的損害與削減。  香港知名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發聲:「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
  • 恢復繁體字?將漢字筆畫減少到十畫以內的目標是否切合實際?
    漢字改革,是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大問題,有人覺得現在的漢字很好啊,用著還不錯啊,覺得不用改了,維持現狀就挺好。還有人覺得要是漢字能再簡單一些,筆畫再少一些,就更好了,寫起來就更省勁了。可有人卻不這麼想,有人覺得簡化字不好,應該廢除,應該恢復使用繁體字。
  • 外媒:中國恢復繁體字就能彰顯字體的意義?
    文章摘編如下:在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小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建議只選擇50個或更多繁體字,增加到小學課本裡,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這個提議讓一些人心有戚戚焉,認為繁體字承載著中華文化精髓,這樣做有助復興傳統文化。中國推行簡體字已接近60年,即使相關部門接納馮小剛的提案,不要說有沒有必要,要恢復哪幾個繁體字,恐怕還要有一番爭議。
  • 繁體字更能體現中華文化,為何卻提倡使用簡體字?到底哪一種更好
    但是近些時間,會發現不論國內外,在工作或是學習中,使用繁體字的人卻越來越多,一些宣傳設計上用的都是繁體字,走到國外有華人的地方,也到處可見他們用的字體都是繁體的。這麼說來繁體字其實很受歡迎,人們寫著也不怕麻煩,並且它能更好的體現中華文化,既然這樣,現在為何卻更加提倡簡體字?這二者相比,到底哪一種更好?
  • 為什麼大陸通用簡體字,香港臺灣卻鍾愛繁體字?終於明白了!
    其實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也是經歷過很多次的改變和修正,從最開始的甲骨文到後來的各種字體,而繁體字在歷史上已經延續使用了兩千年,而簡體字是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始推行的,當時經歷過一場漢字簡化運動以後,我們中國所使用的漢字已經普遍變成了簡體漢字,簡體漢字無論是在識別還是書寫方面都十分的方便,也方便了人們的學習,讓讀書也不再是那麼的困難,簡體漢字也成為了我們中國官方所認定使用的書寫字體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01且不論倉頡造字的真實性,先秦時期出現的甲骨文、金文等,與現代漢字有相當大的差異,除非專業的研究者,很少有人能夠說出所以然。不過自秦朝以來,漢字的變化大多只在字形上有所變化。漢字的演變經過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幾個階段,已經與近代的繁體字所差不多。眾所周知,秦朝統一六國之後,「車同軌、書同文」,給六國遺民制定了官方的書寫規範。
  • 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哪個才是正統漢字?
    而諸多的學者卻因為當今漢字的兩大派別「簡體字」與「繁體字」,誰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而爭論不休,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哪個才是正統漢字?這引發了許多民眾的思考。 在經過多年的變遷,流傳下來的漢字書體依然還是具有一定的複雜度的,許多的字詞都保留著古時候的書寫風格,被人們稱之為「繁體字」。繁體字讓現代的人們在辨認上產生了難度,導致文字的利用率十分低下。
  • 為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直使用簡體字,而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
    就比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受到漢語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並且和大陸一樣,使用的都是簡體字,但是為什麼反而同個國家的港澳臺卻一直堅持使用繁體字呢?這其實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疑問。
  • 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繁簡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有人力挺繁體字,理由無外乎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繁體字不僅具有文化意義,還具有藝術的價值等等。有人則認為簡體字書寫便捷,辨識容易,符合現代語言文字的發展方向,應當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大力推廣,甚至應該繼續簡化下去。
  • 繁體字與簡體字互換需謹慎
    本文歸納整理了一些可用作姓氏的字在繁體簡體互換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供大家參考指正:1、範和範:範姓的繁體也是「範」,與簡體字同形,而「範」從來就不是姓。2、嶽和嶽:山嶽可做山嶽。「嶽」姓的繁體也是「嶽」,不能翻成嶽。3、周和週:◎ 「周」作姓、朝代時,繁體也為「周」,與簡體同形。◎ 圈子、周圍、周到、星期的「周」繁體為「週」。
  • 繁體字和簡體字到底哪種更好?簡體字有一個優點繁體字永遠比不過
    經常在瀏覽一些外國遊戲網站時,會發現大部分網站都有繁體字選項,還有在電視中經常也能看到,外國的一些華人社區的標牌使用的都是繁體字。那麼,可能有些網友就很納悶了,現在不是在推廣簡體字嗎?為何在國外人們一般使用的卻是繁體字呢?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