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與簡體字互換需謹慎

2021-02-14 一家譜

在家譜續修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改簡體為繁體或變繁體為簡體的情況。由於漢字的一字多義,同字不同義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在繁簡互換時會有很多變化。如果只是簡單生硬地互相轉換,很容易出現錯誤。

本文歸納整理了一些可用作姓氏的字在繁體簡體互換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供大家參考指正:

1、範和範:範姓的繁體也是「範」,與簡體字同形,而「範」從來就不是姓。

2、嶽和嶽:山嶽可做山嶽。「嶽」姓的繁體也是「嶽」,不能翻成嶽。

3、周和週:◎ 「周」作姓、朝代時,繁體也為「周」,與簡體同形。◎ 圈子、周圍、周到、星期的「周」繁體為「週」。◎ 周chou(賙),接濟。

4、於和於:◎于姓的繁體也是「於」,與簡體同形。◎於作介詞用時,繁體為「於」。◎於(yū)姓。如宋代有於清言。簡體和繁體都是「於」。

5、餘和餘(餘):◎⑴、餘姓;⑵、我,「餘將老」;⑶、陰曆中「四月」的別稱;這三處的「餘」繁體與簡體都是「餘」。 ◎剩餘的「餘」繁體為「餘」。

6、松和鬆:◎松作姓,松樹解時,繁體與簡體同為松。◎鬆散、放鬆、寬裕之「松」的繁體為「鬆」。

7、幹和幹(乾,乹,幹):

(gān),⑴、姓,晉代有個幹寶。⑵、犯,冒犯,如「幹涉」;⑶、牽連,如「又不幹我事」;這三種字義的「幹」繁體字也是「幹」,與簡體同形,。⑸⑹

(gān),⑴、沒有水分,與「溼」相對,如乾柴;⑵、竭盡,空,如乾杯;⑶、徒然,白白地,如干著急;⑷、名義上的,如乾親。這四種字義的幹,繁體為「乾,乹,幹」。

(gàn),⑴、動植物軀體的主要部分,如軀幹;⑵、做事,如能幹;幹部。這兩處的「幹」的繁體為「幹」。

8、姜和薑:◎姜,姓;繁體也是「姜」,與簡體字同形。◎草本植物,繁體為薑。

9、谷和榖:◎谷,⑴、姓。⑵、山谷。⑶、困難,如進退維谷。這三種字義的谷的繁體和簡體同形,都是谷。◎穀類作物,如五穀,繁體為榖。

10、沈和瀋:◎ 姓。繁體和簡體同形,也是沈,◎ 沈,⑴、汁:「為榆汁」。⑵、 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的簡稱。這兩種字義的沈繁體為瀋。

11、豐和豐:◎⑴、豐,姓(與「酆」姓同音不同姓)。⑵、豐富、豐盛、豐收。這兩種字義的豐繁體為豐。◎美好的容貌和姿態:丰采、丰姿、丰韻。繁體為「豐」,與簡體同形。

12、醜和醜:◎⑴、醜,姓。⑵、地支的低、二位。⑶、十二時辰之一,丑時。⑷、丑角。這四種字義的醜繁體字也是「醜」,不可以「醜」替代。◎醜陋之「醜」繁體字「醜」。

13、卜和蔔:◎卜(bǔ)姓的繁體也是「卜」。◎羅卜(bo)的「卜」繁體為「蔔」。

14、裡和裡(裡):◎⑴、裡,姓。⑵、裡程、裡弄、裡社、市裡、故裡、幾裡路之「裡」。讀音平聲,繁體也為「裡」,不能翻成「裡」。◎裡面,跟「外」相對;這裡,那裡之「裡」繁體為「裡(裡)」。

15、雲和雲:◎⑴、雲,姓。⑵、說,如「某某雲」。這兩種字義的「雲」無繁簡之別,不能翻成「雲」。◎雲彩,雲集之「雲」繁體字為「雲」。

16、鹹和鹹:◎⑴、鹹,姓。⑵、皆,普遍之「鹹」繁體與簡體同形,都為「鹹」。◎鹽味。繁體字為「鹹」。

17、仇和讎:◎仇(qiú),姓。繁體與簡體字同形,都是「仇」。◎仇(chóu)恨,仇敵之「仇」繁體為「讎」。

18、塗和塗:◎塗(凃),姓。繁體字與簡體字同為「塗」。◎塗抹、灘涂之「塗」繁體字為「塗」。

19、樸和樸:◎樸(piáo),姓。「樸」姓的繁體也是「樸」,與簡體同形。◎樸、(pǔ)樸素、樸實之「樸」的繁體為「樸」。

20、嶺和嶺:◎姓。嶺(音靈),繁體字與簡體字都是「嶺」。◎山嶺之「嶺」繁體字為「嶺」。

21、萬和萬:◎複姓「萬(mò)俟」之萬繁體字也是「萬」。◎姓萬,千萬,萬幸之「萬」繁體為「萬」。

22、才和才:◎⑴、姓。⑵、才能,這2種字義的「才」繁體與簡體同形,都是「才」。◎剛才,方才之「才」繁體字為「才」。

23、朱和硃:◎ ⑴、姓朱。⑵、紅色:朱紅。硃批。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這些字義的「朱」繁體也為「朱」,與簡體同形。 ◎ 礦物名:硃砂,朱墨之「朱」繁體為「硃」。

24、別和彆:◎⑴、姓。⑵、離別,區別,分別,特別,別多心,別針。這幾處的別繁體字也是「別」。◎別(biè)扭之「別」繁體字為「彆」。

25、衝和衝:

⑴、姓。⑵、衝茶;⑶幹勁沖天;⑷大盈若衝(空虛之意);⑸衝喜(相忌相剋之意);⑹衝齡(幼小之意)。這幾處的「衝」繁體字與簡體字同為「衝」。

,⑴要衝(交通要道);⑵衝擊;衝南(向著,朝著)之「衝」轉為繁體字即為「衝」。

26、向和曏(嚮):◎姓作姓時,繁體也為「向」,與簡體同形。◎方向;人心所向;從前往昔,如「向吾不為斯役等字義之」向「繁體為「曏(嚮)」。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旨在傳播家譜和百家姓文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部分內容整理自網絡,本文所載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專業領域的建議,我們強烈建議您獨自對內容的可信性進行評估,並諮詢相關專業人士。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研修一家宗譜    廣納百姓精華

相關焦點

  • 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原標題: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不論是作為文明載體,還是作為表達工具,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演變,只是載體和工具狀貌的變化,並不會構成對文明內涵的損害與削減。  香港知名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發聲:「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
  • 繁體字比簡體字高貴……嗎?
    一句常見的話,繁體字愛好者拿來吐槽簡體字的:親不見,愛無心,體無骨,龜無腳。意思:繁體字好。簡體字不好。
  • 繁體字和簡體字到底哪種更好?簡體字有一個優點繁體字永遠比不過
    經常在瀏覽一些外國遊戲網站時,會發現大部分網站都有繁體字選項,還有在電視中經常也能看到,外國的一些華人社區的標牌使用的都是繁體字。那麼,可能有些網友就很納悶了,現在不是在推廣簡體字嗎?為何在國外人們一般使用的卻是繁體字呢?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雖然,相比較現代所使用的簡體字,篆書等顯然更具有觀賞價值,不過也給使用者帶來了麻煩。過於藝術的字體並不方便在緊急情況下傳輸信息,漢字的誕生本就是服務於人們生活的,如此看來,字體的簡化本就是歷史選擇的趨勢了。02時至1935年,第一批簡體字終於問世,這是國民政府教育部收錄了民間使用最多的324個字所整理的。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已經爭論了一百多年了。這些年來,又有人開始鼓吹繁體字,早在2008年,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後來導演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香港演員黃秋生更是宣稱「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
  • 如何將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
    有跟港臺同胞郵件來往的童鞋都清楚,大片大片的繁體文章讓習慣看簡體字的我們感到頭疼,這跟一個不懂中文的老外看漢字是一樣的感覺,霧蒙蒙,那麼我們如何快速把一篇文章或郵件將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一起來了解下吧~!在ie瀏覽器輸入「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然後點擊搜索結果。
  •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 忠告:有些東西要謹慎交換!
    見寶玉寬衣換上,晴雯又哭:「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耽了虛名,索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晴雯臨死前與寶玉交換內衣,從感情上不只有對污衊者的憎恨,還充滿對寶玉的眷戀,這個我們無可厚非。但是從命理學和位理學角度來看,晴雯與寶玉死別,互換信物,終於導致賈寶玉運勢一落千丈。
  • 繁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看過王羲之創造的簡體字你就明白了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歷經了很多朝代,其中也有過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時期,但是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傳承,而且從來沒有中斷過。說到底,這都是漢字的功勞。現在各位平時所閱讀的所看到的,就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都是用我們現在通用的簡體字書寫的。爆炸君曾經聽過很多這樣的抱怨,說什麼不該簡化繁體字,一簡化了就感覺沒意思了。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我國自古(從有漢字起)就使用繁體字,包括數字。數字一直都是這麼寫的: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寫了幾千年。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繁簡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有人力挺繁體字,理由無外乎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繁體字不僅具有文化意義,還具有藝術的價值等等。有人則認為簡體字書寫便捷,辨識容易,符合現代語言文字的發展方向,應當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大力推廣,甚至應該繼續簡化下去。
  • 文化辯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是進步還是倒退?
    而漢字改革重中之重就是:簡化類推,繁體字變為簡體字。比如:雞的繁體字(鷄)、驢的繁體字(驢)、樂的繁體字(樂)等等。所以,我們現在用的大部分漢字都是原來繁體字簡化而成的。
  • 知識爭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哪個優點更多?
    我經常會發表一些關於漢字方面的文章,也會收到一些朋友們的私信:到底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真是一句話無法給大家準確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咱們聊一聊。而繁體字就是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後產生的中文書寫的一個體現。現在少說也由2000多年的歷史了。直到上個世紀為了簡化需求。漢字經歷了幾次簡化改革,於是目前成了我國的一個主要的官方漢字。近代漢字主要的改革:漢字的改革並不是近幾十年才有的,而是從漢字誕生之日就一直變化。咱們現在看到的漢字都是從遠古年代改革而來的。
  • 簡體字推行後,蘭山區這所小學的名稱依然用繁體字
    近日,走在大山路上,看到臨沂大嶺小學幾個字用的都是繁體字,下面的牌匾用的是簡體字。繁體字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後來我們國家推出了簡體字,並且一直在提倡推廣簡體字,不知道大嶺小學的這些小學生們有幾個人能認識這些繁體字的?
  • 繁體字更能體現中華文化,為何卻提倡使用簡體字?到底哪一種更好
    但是近些時間,會發現不論國內外,在工作或是學習中,使用繁體字的人卻越來越多,一些宣傳設計上用的都是繁體字,走到國外有華人的地方,也到處可見他們用的字體都是繁體的。這麼說來繁體字其實很受歡迎,人們寫著也不怕麻煩,並且它能更好的體現中華文化,既然這樣,現在為何卻更加提倡簡體字?這二者相比,到底哪一種更好?
  • 為什麼寫書法要用繁體字,難道簡體字就不能體現書法之美嗎?
    簡繁之爭已經很久了,在書法方面其實沒必要爭論這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簡體字只是為了社會的發展,便於使用而做的改變,很多字簡化之後都失去了原有的美感。書法創作多用繁體字甚至異體字(因為一幅作品要避免重字,掌握足夠多的異體字也是基本功),既有臨帖練習帶來的習慣,也有社會通行規範簡體字之後使用繁體字帶來的藝術感。在古代,繁體字是通用字,而簡體字是新中國建國之後才推廣的。
  • vivo手機字體變成繁體字,啥都不認識了,怎麼變回簡體字呢?
    不管是上學黨還是上班族,人們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明星愛豆,很多小夥伴都會喜歡臺灣或香港的明星,而在喜歡愛豆的同時,他們用繁體字發文,而我們日常用的是簡體字,看繁體字時少的還能看得懂,多了可能就看不懂了,加上自己也沒學習了解過,只覺得看繁體字就覺得有些難辨識。
  • 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哪個才是正統漢字?
    而諸多的學者卻因為當今漢字的兩大派別「簡體字」與「繁體字」,誰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而爭論不休,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哪個才是正統漢字?這引發了許多民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