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一篇語文課文畫思維導圖?
有沒有什麼模式可依據?
近期有很多朋友私信我這個問題。今天我將以三年級下冊的《鹿角和鹿腿》為例,一步一步的把思維導圖的繪製過程及對課文的梳理過程展示出來。
首先我們先畫一個中心主題。
既然課文的題目是《鹿角和鹿腿》,那我們就畫一個鹿的形象吧。我畫了一隻七彩鹿,並把它美麗的鹿角畫得稍微誇張了一點。
如果你有一定的繪畫功底那就更棒了,再加上一些合適的元素,可以讓你的中心主題更加的突出;如果很遺憾你和我一樣是個畫畫「天才」,那我們就將就一下,能畫出一個完整的中心主題就不錯了,畢竟我們的思維導圖不是拿來炫技的,而是幫我們梳理思維來解決一定問題的。
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事實也確實如此,思維導圖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接下來我們需要繪製它的各個分支了。
因為我給這篇課文定製的思維導圖的方向是知識梳理。所以每一個一級分支上的關鍵詞就是你們在其他課文上可以依據的模式了。
1.作者或者課文的出處
因為是三年級了,所以需要對課文的作者有一定的了解。或者是對課文的出處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我們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把知識點概括完整。
2.生字
關於生字,我們可以把這節課中的學習目標分為三部分:一類是要求會讀;一類是要求會寫;一類是多音字。這樣我們的二級分支就清晰地展示出來了。
把對應的讀音及組詞寫上。再合理的安排分支的走向。這樣再多的知識點也不會顯得太亂哦。
3.詞語
詞語部分我們又可以分為近義詞和反義詞兩個二級分支。
4.課文
可以按照課文的結構劃分來發散分支。
也可以按照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分析來發散分支。
這樣通過寫寫畫畫,一篇課文的基礎知識和結構分析就出來了。這張思維導圖可以用來預習課文,也可以用來複習知識點。
整個的模式是不是很簡單呢?
像這樣的思維導圖難度係數兩顆星,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夠輕鬆地整理出來。
如果你的手勤快一點,給每篇課文都畫上一張這樣的知識梳理的思維導圖,相信你的學習節奏會越來越快,尤其是在複習的時候,更是事半功倍。這樣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你不打算試一試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下節課我會繼續用思維導圖解讀《鹿角和鹿腿》,但是方向不同哦!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