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下,我國化妝品類零售總額持續提高,而面膜作為一種高效的護膚品,也越來越受到愛美人士的青睞。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面膜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已達到51%。
隨著面膜市場的擴張,面膜廠商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想要打造出迎合市場需求的爆款就先要了解消費者的人群畫像,知道消費者是誰,想要什麼,為什麼想要,競品是誰,如何打造產品差異化優勢,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於獲客引流,更好地吸引潛在客戶,最大化留住現有客戶。
為了深入探究當下面膜市場的總體消費趨勢,了解消費者所思所想,我們在某電商平臺採集了近兩年來消費者關於四個主流面膜品牌(下文用A、B、C、D指代)的公開評論數據,利用Stratifyd增強智能平臺,從評分趨勢、用戶等級、話題分布、影響因素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幫助企業構築完整用戶畫像。
點擊連結獲取面膜電商消費洞察報告完整版:http://stratifyd.mikecrm.com/hg0NGVI
用戶等級&評分
為便於消費者快速發表對所購買產品的總體感受,該電商平臺設立評分機制(1~5分)。
從評分分布上看,消費者對四個面膜品牌的平均評分整體呈上升趨勢,19年A、B、D品牌的評分相對A品牌處於劣勢,不過經過策略調整,截止2020年4月四個品牌的平均評分已經基本持平。
通過對人群畫像進行分析我們發現超半數以上的評論來自於等級最高的PLUS會員,PLUS會員評論的被贊點數也最高。
一條評論的點讚量可以直觀反映其反饋質量,點讚量越高代表其他用戶認為其更有幫助,帳號的權重自然提升。顯然,PLUS會員在品牌口碑導向中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品牌方想要短期內提升口碑需要從PLUS會員進行突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會員就不重要了,從長遠發展來看,各個等級的會員權益都要權衡。
知道消費者是誰只是我們了解消費者的第一步,要真正走進消費者的心需要先讀懂他的心,知道消費者在想什麼,說什麼,真正想要什麼。
市場流行話題
我們利用Stratifyd非監督自然語言理解(NLU)模型對消費者反饋的文本數據進行焦點話題聚類,提煉出消費者的熱議重點和流行話語。
從詞雲圖分布上來看,排行Top 3的討論話題有「補水效果」(27.1%)、「產品質感」(23.9%)和「在用牌子」(20.2%)。
(下圖藍色文字代表正面反饋,灰色文字代表中立反饋,紅色文字代表負面反饋)
雖然整體上看大部分消費者給出了正面反饋,但是從四個品牌各自的話題分布詞雲上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A、C品牌,都遭遇了「客服」、「物流」、「價格」、「產品質量」方面的差評。
定向問題歸因
為了深入理解消費者對不同話題的態度、意圖和看法,我們通過Stratifyd定向監控模型對每個評論文本打上標籤,從「產品優點、產品問題、復購、材質、購買原因、購買目的」6大維度分門別類地梳理消費者互動文本信息的各種線索,進一步深鑽問題背後形成的原因。
由於篇幅有限,這裡我們重點分析消費者討論最多的產品話題,其他細分維度的分析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完整版報告查看。
消費者好評分析
不少消費者選購面膜的時候會考慮它是否補水又保溼,從消費者的好評分析裡我們也發現補水保溼效果好的面膜最受消費者喜愛(好評佔比31%)。
另外,「質感好」(17%)、「敷起來貼服」(13%)、「適合膚質不過敏」(10%)、精華多(7%)的面膜的也是消費者選擇面膜的幾大考慮要素。
四個面膜品牌在不同細分領域也存在差異化優勢:
對比來看,「補水保溼效果」做的最好的是C品牌(好評率39.94%);「質感」和」適合膚質「方面表現更佳的是A品牌(20.28%);B品牌在面膜「貼合度」上好評率最高(14.13%);D品牌因「精華多」得到最多好評(8.08%)。
消費者差評分析
結合差評分析,我們看到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的最大因素是面膜「不服帖」(差評率19%),此外,消費者關於面膜「質感不好」(15%)、「精華少」(11%)、「假貨」(11%)、「不適合膚質」(8%)方面的差評率也很高。
四個面膜品牌對比來看,被吐槽「不服帖」最多的是A品牌(30.77%);C品牌在「質感不好」(17.81%)、「不適合膚質」(12.33%)方面的差評率最高;B品牌因「精華少」導致的差評明顯高於其他品牌;被吐槽是「假貨」(12.47%)最多的是D品牌。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不同的面膜廠商也是各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對於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到合適的產品;對於品牌方而言,要繼續發揚自身優勢,彌補短板,最重要的是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和消費者心理,了解消費者的觀點、態度和意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致勝優勢。
備註:以上結論均使用 Stratifyd增強智能平臺分析完成 ,數據源均由公開口碑評論數據或脫敏數據構成。參與分析的算法模型包括:自動主題預測模型(中文)、神經網絡情感預測模型以及定向監控模型(中文)。
*我們僅對分析結果負責,特此聲明本分析結果不涉及任何廠商的利益關聯,也不會進行商業化用途。
END
關於Stratifyd
Stratifyd是AI驅動的增強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數據分析平臺。平臺兼具實時交互、圖像可視化、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能力,識別差異化標籤數據,客觀聚類海量文本中的重要內容,幫助各種規模的企業快速、科學、精準地預測和判斷消費者的情感意圖,洞察數據背後的商業價值。
從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到監測聆聽,Stratifyd提供「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一站式消費洞察體系,用數據驅動業務決策,實現業務的高效增長。
Stratifyd增強智能平臺已開放試用,訪問官網立即試用體驗(www.stratifyd.cn)。
Stratifyd數據專家團隊
Stratifyd數據分析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海內外知名院校,分別參與建設了多個綜合性大數據行業標杆項目,積累了消費品、電商、零售、醫療、汽車、金融、政府等多行業的豐富項目經驗,幫助聯想集團、貝塔斯曼、梅賽德斯奔馳、萬事達卡、惠普、微軟、禮來製藥、花旗銀行等眾多財富500強企業在消費者洞察、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建模、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多個場景成功落地並取得增長。
加群交流
為了方便用戶及時獲取Stratifyd培訓信息、行業洞察報告/白皮書等乾貨資料,與數據同行交流經驗、互通有無,Stratifyd開通官方粉絲交流群!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Stratifyd)並在後臺回復「粉絲群」即可加入!快來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