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鄭成功」:光復大明江山給日本長臉,手底下全是日本武士!

2020-12-14 歷史的韻尾

日版"鄭成功":光復大明江山給日本長臉,手底下全是日本武士!

眾多周知,明末清初在我國歷史上也是一段比較悲壯的歷史。天下大亂,風雲四起。忠臣被害,奸佞橫行。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最終被滿清覆滅。但當時,在不少人心目中,明朝才是中華正統,滿清不過是韃靼入侵者而已。

所以,在明朝覆滅過後,他們的殘餘勢力卻一直在四周抵抗,騷擾清廷。而在眾多的反清勢力中,鄭成功則是最出名的。

鄭成功是國人皆知的抗清英雄,也是後人公認的民族英雄。他不僅在抗戰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而且還率領手下的士兵從荷蘭人手裡收復了寶島臺灣,所以一直受到世人的尊敬!不僅是明朝後人尊重他,即使是當時的滿清,也對鄭成功佩服不已,甚至鄭成功死後,康熙大帝還為他寫了輓聯致敬!能夠得到敵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莫高的榮譽了。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日本人心目中,鄭成功卻是一個不一樣的英雄。其實,從血統上來說,鄭成功不能完全算一個中國人。雖然他的父親是中國人,但是母親卻是日本人。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本是明末東南海岸的一代海盜,頗有名氣。

鄭芝龍雖然是海盜,但卻很少回去攻擊平民百姓,基本上他都是和西方海盜對戰的。同時,鄭芝龍長年混跡在東南亞,還會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並且也和日本交好。

鄭芝龍在日本做生意的時候,住在一個日本華僑同胞家中,在他家中,鄭芝龍邂逅了一位美麗的日本女人,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然後,鄭芝龍生下了鄭成功。鄭成功雖然是在日本出生的,但在日本只待到了7歲,就跟隨著父親一起回中國了。

後來,清兵入侵中原,鄭芝龍被南明朝廷看中,予以重任。之後鄭成功就一直和父親在福建抗清。

但是由於實力相差懸殊,鄭芝龍並沒有將清軍打敗,反而還主動向清軍投降了。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清軍不但沒有厚待鄭芝龍,還將他給處死了!這一下就惹怒了鄭成功,他便發誓與清軍勢不兩立!

但是,由於實力相差懸殊,鄭成功的地盤被清軍逐漸啃食了,越來越少。於是,鄭成功就有了尋找一片新根據地的想法。

於是,他就瞄準了荷蘭人佔領的寶島臺灣。鄭成功率領著南明軍隊,經過一段時間的浴血奮戰,終於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寶島臺灣!鄭成功一戰成名,成為了萬人膜拜的對象。

而日本方面也開始神話他,在日本的文化中,就有關於YY鄭成功的一部戲,叫做《國姓爺合戰》。這部戲在日本很火,而該劇中的主角原型,正是鄭成功!只不過在這部戲中,鄭成功有一個日本名字,叫做"和藤內"。

在這部戲中,鄭芝龍本是南明忠臣,被奸人陷害流亡到日本,然後在日本娶妻生子,生下了和藤內。和藤內天生神力,帶有主角光環,曾在竹林中一拳打死老虎。和藤內的一些經典臺詞,常常可以聽到他說:"我們日本人……"一類的。

在本劇中,和藤內不斷地強調自己是個日本人的身份。在反清復明的戰鬥中,和藤內還能天神下凡,有神仙助陣,殺得清軍人仰馬翻。而和藤內手下的那些士兵也個個勢不可擋,但全都是穿著日本武士服裝的日本武士。

在這部戲中,和藤內帶領著大批的日本武士,從臺灣一路殺到了南京,最終打下了南京城,反清復明得以成功!

但是,整部劇中,和藤內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日本武士,和鄭成功沒有半點相似!這部劇中,和藤內從沒說過他是中國人這件事,一口一個"我們日本人"的喊著。

雖然這部劇只是日本人的腦洞和YY想法,但是在當時卻很火,當時的日本人都信以為真,認為鄭成功真是日本人,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以至於現在日本還有很多廟會在供奉鄭成功為神。可見和藤內這個角色已經在日本深入人心了。

不過,在這個日版"鄭成功"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日本人的野心。雖然他們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去和滿清對戰的。但是,實際上在日本人心目中,明朝只不過是個幌子,他們最想做的還是侵略中國!

正所謂一個國家的文化反應了一個國家的思想,當年《國姓爺合戰》那麼火,可能也刺激了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決心吧!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打敗滿清給日本長臉,手下軍隊全是日式武士
    這些文藝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寫的《國姓爺合戰》,此人被稱為"日本的莎士比亞",寫下的戲劇在日本評價很高。《國姓爺合戰》中的主角"和藤內",就是以鄭成功為原型的流浪英雄。 在這部戲中,鄭芝龍是大明的忠臣,被貪官陷害而流放到了日本。
  • 日本人心中的鄭成功,光復大明江山給日本長臉,手下全是日本武士
    當時的鄭成功不管是在明朝還是在清朝的時候,他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就連他在死後還會有康熙皇帝給他寫輓聯。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歷史,但是不知道的卻是鄭成功其實出生於日本,早年的時候,他的祖輩就帶著族人一起移居日本,所以當他出名後,日本人非常的喜歡他,還專門為他建立了寺廟,還寫了戲本去傳揚他的豐功偉績,那麼為什麼他在日本如此受歡迎?
  • 日本武士很猛?不,36000人打不過中國9000人,大明鐵騎教其做人
    因為這座離朝鮮漢城以北僅十五公裡的小驛站,即將迎來「援朝抗倭」歷史上一場令日本武士膽寒的大戰,在這次戰爭中人數較少的大明遼東鐵騎狠狠的教訓了日本人……碧蹄館之戰自此載入史冊。大明鐵騎(劇照)日本武士一支職業部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日本武士往往是一群殺人不見血、鐵石心腸、只知戰鬥到底的職業部隊。奉行「武士道」精神,以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著稱。
  • 700人聚集臺南紀念臺灣光復75年 現場五星紅旗飄揚
    據臺灣中時報導,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10月18日上午,約700多位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在臺灣人民共產黨總理林德旺的號召下,群聚於臺南市新營區太南裡舊廍遊行,提前慶祝臺灣光復節。與會民眾感念中國的先烈先賢浴血抗戰,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收復臺灣,讓臺灣人民過上「自由、民主、均富」的生活。為了成立臺灣人民共產黨,林德旺建的廟被以「違建」的名義拆除,他辦慶祝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現場有警察往來監控。因為曾是「佃農之子」,他體會到光復讓農民翻身做主人翁,因為是臺商,他眼見兩岸此消彼長,心痛臺灣人民被騙而不自知。
  • 歷史上鄭成功為什麼將母親開膛破肚?原因揭秘
    鄭成功是中日混血。 他的父親鄭志龍來自福建泉州。早年,他跟隨叔叔黃成從事海上貿易。1623年,鄭之龍向日本出售白糖和麝香。在日本,鄭志龍在九州島遇到了中國海外領導人兼海盜商人李丹。由於其日益壯大的實力,日本政要當時前來拉攏鄭之龍。為了留住鄭之龍,裕仁天皇松浦不僅給他一棟豪宅,還特意挑選了一名日本女子給他。 這個日本女人叫田川氏。 在她與鄭之龍結婚的第二年,田川·宋生了一個兒子,後來成為鄭成功(當時叫鄭森)。 鄭成功和他的母親田川·宋住在日本裕仁縣,直到他六歲。田川氏是一個勇敢而聰明的女人,性情異常堅強。
  • 大明日落,鄭成功生命的最後時刻,收復臺灣之後的四個月
    鄭成功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然而,大家對於鄭成功的所有了解也僅限於此,似乎鄭成功的生命,就停留在他收復臺灣的那一刻。鄭成功也在收復臺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收復臺灣之後這四個月的鄭成功,生命最後時刻的鄭成功是怎麼樣的?大家不了解,也不關心。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因此鄭成功就成為了我們的民族英雄,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除了我們中國外,其實日本也是非常崇拜鄭成功的,也是視其為英雄。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鄭成功明明是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為我國做貢獻,並沒有為日本做過什麼貢獻,為何還會受到日本的崇拜呢?
  • 細解萬曆朝鮮戰爭:大明出兵,局勢逆轉,光復北部朝鮮
    朝鮮海戰可是朝鮮海軍的勝利無法改變朝鮮陸軍的慘敗,就在李舜臣反覆摩擦日本海軍的同時,朝鮮陸軍卻持續性地潰敗,李昖在臨津江之戰後又放棄了平壤,在靠近大明的義州,李昖開始正式向宗主國大明求援大明的反對派主要提出的難題就是軍隊的糧餉無法供給,因為朝鮮處於戰亂,日軍暴虐搶掠,無法就地籌糧,另外也對於日本的野心沒有充分的認識。
  • 日本版騎士?日本的特殊階級 武士階層的崛起
    日本古代軍事戰略 武家崛起 導言:日本地理常識及武士階層的崛起 主講人: 八幡太郎源洪銘 整理人:八幡太郎源洪銘 一 日本地理常識
  • 《三國志14威力加強版》特典武將!鄭成功 高長恭介紹
    今日(12月20日)光榮特庫摩公開了旗下戰略模擬遊戲《三國志14威力加強版》中的特典武將介紹,分別為國姓爺鄭成功以及蘭陵王高長恭。國姓爺鄭成功(只要稱霸戰記「赤壁之戰」破關,便能入手)被尊為國姓爺的鄭成功於明末清初時高舉反清復明大旗,並直到死前仍與清帝國對抗。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 翔   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曾當面對荷蘭使者說明:「該島一向是屬於中國的。在中國人不需要時,可以允許荷蘭人暫時借居;現在中國人需要這塊土地,來自遠方的荷蘭客人,自應把它歸還原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鄭成功《復臺》詩有云:「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他把收復臺灣的事業認同於恢復先輩的基業,因而敢於對荷蘭殖民者莊嚴宣示中國在臺灣的領土主權。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日本武士其實沒有那麼的神秘,他們的起源很普通,地位也沒有那麼高。在歷史的發展當中恰逢日本混亂,政治割據興起。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武士的發展,日本武士的切腹自盡又是什麼情況?一、日本武士的起源1.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的起源日本武士起源於日本的平安時代,大概是在公元九世紀中期的時候。
  • 鄭芝龍比鄭成功實力大?控制東南亞海域,海上馬車夫荷蘭也得低頭
    從實力上來說,鄭芝龍當然要比鄭成功更加出色,這哥們最強盛的時期,擁有3000條戰船,和20萬帶甲之兵,與日本和南亞諸國都有往來,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海盜,就連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船隊路過東南亞的時候,都需要給鄭芝龍交保護費。
  • 古代日本最強的陸戰軍隊是哪支?都說不是日本武士,與中國有關
    提到日本,大家首先會想到富士山和櫻花,這些日本的象徵。如今,日本的動漫產業蜚聲海外,在中國擁有不俗的影響力,在這些糖衣炮彈的「引導」下,有很多小青年漸漸走上了崇洋媚外的道路,並且自詡為「日本通」,但如果小編拋出「古日本最強陸戰單位」這個問題,估計他們十有八九會答錯。
  • 吃米的武士如何推動明治維新大變革,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原因
    1872年2月18日,一群日本僧人強行闖入日本皇宮,想要脅迫天皇收回之前頒布的肉食解禁令之前,天皇帶頭號召吃肉的做法,在舊勢力中簡直就是倫理喪盡、天塌地陷的行為,強闖皇居的日本武僧結局當然很慘烈,部分直接被擊斃,其餘的也負重傷並被判刑,但是這也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在吃肉問題上的糾結心理,在先前的日本大米被認為是最盛減的食物,吃大米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日本第一家咖啡館竟是鄭成功家族的產業!
    鄭成功的侄孫「鄭永慶」在1888年(明治21年)於東京開第一間咖啡館,名為「可否茶館」。後來他的咖啡館因時機不佳倒閉,但到了大正浪漫時期,咖啡逐漸在日本風行。鄭成功與日本第一家咖啡館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們家族和日本關係密切,他有位姪兒叫鄭永寧在幕府裡擔任通譯,育有三子:鄭永邦、鄭永昌和鄭永慶,這鄭永慶在1888年(明治21年)在東京開了一家咖啡館,名喚「可否茶館」,可否發音かひ(kahi)。
  • 【最帥武士】日本歷史上最帥的十個武士
    幸運的是,日本網站Bakumatsu Gaido可以將我們(原作者)帶到幕末時期(德川幕府統治末期),即江戶時代最後幾年(1853—1867),我們可以輕鬆的心態欣賞欣賞那些臉部輪廓分明、著裝品位犀利、pose令人敬畏的武士圖。接下來介紹一下日本歷史上10位最英俊帥氣的武士。1853—1867年間,最有魅力的10大武士(人名是請學日語的同學幫忙翻譯的,可能有誤)。
  • 日本武士頭盔欣賞
    日本武士是出現於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國內的一個社會階級。作為日本武士的盔甲,其設計與日本武士的工作、社會地位具有密切的關係。日本武士盔甲設計的如此威嚴(恐怖)主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日本武士崇尚武力,且戰鬥的情況較多,在戰鬥過程中威嚴(恐怖)的盔甲可以震懾敵人。在日本的古代武士地位較高。
  • 「花屬櫻花,人惟武士」,古代日本櫻花憑何與武士同行?
    日本近代思想家新渡戶稻造就在《武士道》一書中明確指出——櫻花是武士道的象徵。日本本土也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花屬櫻花,人惟武士」,意為——櫻花為花中最美,武士為人中之最。日本大和民族便將櫻花與武士作為最崇高的精神寄託,發現了一系列「櫻花與武士」並存的內在聯繫,並在諸多領域中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