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國之主稱為皇上那皇上的妻子呢?被稱為「娘娘」。皇上大家都知道出自秦始皇,本意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起個名字都這麼的霸氣不愧我嬴政哥。那麼為什麼皇帝的妻子稱為娘娘呢?
想要知道為什麼那就得知道何人才能尊稱為娘娘呢?
以清朝為例後宮的陣容基本可分為:
1、皇后
2、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
3、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4、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5、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而其中只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這幾個等級稱為娘娘。別看後宮佳麗三千而真正能稱為娘娘的也沒有多少人,因此能稱為娘娘的那在後宮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啊。
我們再來看看娘娘的稱呼有什麼意思呢。多種意思,主要是表達一種敬意。例如:古代後宮的尊稱,對女神的尊稱,方言中對嬸娘的稱呼等。
首先有母親的意思;宋代洪皓《使金上母書》一詩中提到:「皓遠違膝下......日夜憂愁娘娘年高。」
其次有祖母的意思;宋代 蔡絛曾在《鐵圍山叢談》卷一中寫到:「[上]一日被金甲詣慈壽宮,見太皇太后曰:『娘娘,臣著此好否?』」亦寫作「娘娘」。
再者有女神的意思;在東南沿海一帶,民間信奉女神,這些女神就稱為娘娘,如陳氏娘娘,花粉娘娘等,歌頌女神的鼓詞稱為娘娘詞。
而不論哪種解釋都包含了人們的敬意,古代百善孝為先一個娘為母;更何況兩個呢。古代皇后講究母儀天下百姓對其尊重仰慕也是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