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大師的紫砂世界

2021-03-04 當納利傳媒

程輝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宜興方井紫砂藝術總監

  紫砂藝術大師程輝自幼酷愛紫砂,15歲就跟隨「一代宗師」吳雲根學徒,練就了紮實的制壺功底,年青時期在紫砂界就出類拔萃,在宜興紫砂工藝廠這所「紫砂黃浦軍校」被逐級提升為技術骨幹,並任紫砂研究所所長、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廠技術科長等職,現為中國宜興紫砂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並以國家標準《紫砂陶器》主要制定人的身份於1990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科技進步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殊榮。他從不間斷對紫砂藝術的探索和追求,五十年如一日,創作了上百件套紫砂作品,如:與李鐵映首長合作了《老莊壺》、《虹途壺》,與張守智教授合作《智輝壺》,在顧景舟泰鬥的精心指點下創作了《福得壺》,同時創作了《菱波壺》、《和而同樂組壺》、《艨艟壺》、《天碗壺》等經典之作。特別是行政退休後,他將全部精力用於紫砂的研究與創作,年年有新作、月月出精品,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金、銀大獎,深受海內外收藏家追崇,真可謂一壺難求。


創新之樹常綠——紫砂藝術大師程輝印象

  坐落在太湖之濱南麓的宜興紫砂工藝廠,它是紫砂愛好者心中的聖地。它集合了紫砂藝術界中的眾多頂級大師派系。那些藝術大師在宜興紫砂工藝廠培養的許多優秀的傳人,成為今天紫砂藝術的頂梁柱。

  這裡,紫砂藝人數萬,但真正忠貞不渝於祖上恩賜的這個泥飯碗的並不多。因為早先紫砂並不被市場看中,整天與冰冷的泥巴打交道很辛苦,而能夠與泥巴廝守一輩子的更少之又少了。程輝就是一個堅守者,從1958年十四歲那年起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他一直與紫砂藝術結緣,至今53年,一天也沒有離開。更重要的是,他的從藝歷程,始終走在紫砂藝術的前沿。


師出名門

  1958年,十四歲的程輝有幸進了宜興紫砂工藝廠,宜興紫砂工藝廠是中國紫砂的搖籃,當時為了拯救中國紫砂這個瑰麗的寶貝,政府把朱可心、吳雲根、顧景舟等當地最著名的藝人全部集中在廠內,並招收了一批青年,直接由這些老藝人帶教。程輝有幸被安排在吳雲根門下,與呂堯臣、吳震同為師兄弟。

  程輝生長在陶藝世家,自小就與紫砂相熟,那千姿百態的造型,各具特色的神韻讓程輝逐漸著迷。在師傅吳雲根的悉心帶教下,同時又得到了壺藝泰鬥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人的點撥與傳授,都令他受益匪淺,讓他在學藝道路上起點高,一路平坦,始終處在一個「高屋建瓴」的狀態。

  由於程輝對紫砂藝術的潛心研究,矢志不渝,再加上他的藝術悟性極高,因此讓他在眾多的同輩中脫穎而出,程輝很快被廠裡委以重任。1983年,程輝被廠裡送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班培訓,專門學習美術設計創作。畢業回到廠裡,1984年起程輝先後擔任了廠生產技術科科長、總工藝師辦公室主任、廠紫砂研究所所長、技術中心主任等職,直接負責企業技術管理和產品開發。


制定紫砂陶國標

  對於紫砂,人們對它 「羨慕嫉妒恨」。被譽為真正的紫砂是產於宜興當地的黃龍山,是一種礦石,它的神奇在於浸泡水中礦石會分化,而且石頭中含有沙粒狀,做成紫砂壺透氣,這種性能很稀有。程輝說,1987年他接到上級部門任命,與李昌鴻、蔣敖生一起擔綱負責編寫 《紫砂陶國家標準》,他們花了兩年多時間,對全國有關紫砂生產的企業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檢測, 對全國各地的紫砂原料及工藝進行論證。他們三人共同起草制定了首部 《紫砂陶國家標準》,從原料生產、製作工藝、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出臺了操作規範,使紫砂行業走上了有法可依之路,這部標準一直沿用至2009年,這部 《紫砂陶國家標準》還被輕工部、江蘇省先後評為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2010年,程輝負責起草 《宜興紫砂泥料》的企業標準,被有關部門認可並下達文件實施,打消了社會各界對紫砂原料真偽的懷疑,對紫砂藝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程輝還主編了《紫砂泥料研究》一書,讓收藏愛好者能更深入了解紫砂泥料的特徵。

創作奇才

  五十多年來,程輝從最初的學徒做起,學習和磨練各種制壺技藝,不斷鑽研和探討與紫砂陶藝相關的各種技藝,為自己的創作進行積累。他是紫砂界少有的全能型人才,對於程輝來說,歲月帶來的是人生的閱歷,是內心的積澱。退休以後,他依舊保持著健碩的體態,精力旺盛,思維敏捷,依然創新不斷,佳作迭出。例如《含苞待放壺》,長球形的壺身,飽滿圓潤,上下都用花瓣貼飾一圈。壺鈕如嫩葉,正極力向上生長,生機盎然。這淡雅清秀的紫砂壺,被選人第六屆國際美術大會的陶藝美術特展。為迎接建國60周年,他創製了《和而同樂組壺》,來體現未來是美好和諧的意境。這組作品在2009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博覽會金獎的殊榮。

  可以說,程輝的一生,都是和紫砂相伴著走過。紫砂藝術,他的生活,他的事業,更是他一直追逐的藝術夢想。他淡泊名利,默默地為紫砂藝術和事業無私奉獻。他的熱情和執著只表現在對紫砂藝術的追求上。壺品如人品,淳樸低調的他,作品簡約大方中蘊含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立意新穎,神韻悠遠。藝海無涯,學無止境,他孜孜不倦地弘揚紫砂藝術的魅力,為它的傳承和發展傾盡全力。

  藝術創新之樹常綠,我們期待程輝有更多的新品見面。原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時順華這樣評價程輝:程輝在從藝50多年中,先後創作100餘件套紫砂新品,他技藝全面,無論方器、圓器、茶具、花瓶、花盆無一不精,特別是在壺藝上能牢牢把握紫砂主流文化的根脈,堅持壺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他的作品在全國各種大賽和展會上屢屢獲獎。《海元平口線花盆》被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虹途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帷幄壺》,程輝在設計和創作中借鑑了古代戰時的軍帳。四方的壺身,塊面挺括,氣勢恢宏。轉角平緩圓潤,顯得內斂典雅。口蓋處的線條裝飾,凸顯了大氣,增強了跳躍的氣氛。壺蓋微微凸起,頂上小巧的壺鈕造型與壺身相似,兩兩相對。方圓並濟的流把,渾厚古樸。整個紫砂壺,表現了紫砂方器剛強厚重的特點,曲直相間的線條,連接自然,富有神韻。古色古香的壺體,肅穆穩重,端莊樸雅,仿佛是一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將軍。運籌帷幄,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決策。他將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融合現代的紫砂創作,以表達他對傳統文化的尊敬。新穎的造型,內斂的意蘊,讓這把壺在第三節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中國紫砂藝術大展「太湖杯」評比中獲得了金獎。「斷澗迎風撒碎玉,霧雨當空飛彩虹」,那雨後的彩虹,飄渺絢麗,如夢似幻的景象給了程輝創作的靈感,《虹途壺》就此油然而生的。拱橋一般的壺身,兩側的雙飛弧線如放射狀的展開,如同彩虹暈開的七色,飄逸輕靈。這外展的造型增加了壺的容量,更適於泡茶,使其具有更好的實用性。壺上流把鈕的設計,風格和壺身保持一致,曲線流動,造型優美,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這把壺表現的是細膩、勻稱的中國式的審美,和諧溫婉的氣韻具有典型的東方特色。此作品一經問世就備受矚目,在1990年被評為江蘇省創新作品二等獎;2006年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使用絞泥裝飾製作的 《雨花石提梁》,粒粒靈石色彩斑斕,石上紋理清晰自然,如行雲流水,惟妙惟肖。紫砂花器《五頭上松段茶具》,顏色和造型都栩栩如生,雕刻精緻細膩。滄桑遒勁的松段上零星地點綴著幾根碧綠的松針,垂老與新生相接,帶著勃勃的生機,給人無限的希望。

福得

國璽龍壺

和而同樂

虹途

菱波

天碗

逍遙遊

新漢君壺

之石

智輝壺



相關焦點

  • 紫砂大師程輝:壺心我心 泥性心性
    有位國大師曾經說過,當年和他一起學做紫砂有近百人,數十年後,最後只剩下他一人。足見做壺不易,需要毅力與恆心的支持。紫砂大師程輝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程輝就有著這樣的毅力,春夏秋冬,暑去冬來,無論季節怎麼更迭,他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從未想過要放棄紫砂這份事業!
  • 程輝,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1944年生於江蘇宜興陶瓷世家,自1958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一代宗師吳雲根先生學習紫砂成型藝術,練就紮實的制壺功底,年輕時期在紫砂界就出類拔萃,在宜興紫砂一廠這所「紫砂黃浦軍校」逐級提升為技術骨幹,期間曾接受過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蔣蓉等老藝人的技術指導,加之平時能虛心學習,刻苦鑽研技術,幾十年來,曾有百件新品問世,深受海內外藝術界、收藏家喜愛。
  • 紫砂摶砂四佑|強強聯手 流光溢彩
    張國良張國良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技師優秀青年陶藝家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程輝弟子1971年生。1992年進"琪志陶瓷廠",以韋琪為師開始從事紫砂雕塑的設計與製作。一直懷揣做壺的夢想,2008年學習制壺,2011年拜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程輝為師,在師父的精心指導下,壺藝創作有了質的飛躍,作品繼承傳統、勇於創新、施藝嚴謹,尤獨注重精選黃龍山原礦紫砂泥。2015年帶徒,親授紫砂傳統技藝。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致力於紫砂藝術的傳承和發揚而樂此不疲!
  • 收藏級文革紫砂花盆
    有人說過「紫砂是個神奇的東西」今天先和大家聊聊文革時期的紫砂花盆它是一種微型紫砂花盆,不但有實用價值,更有陳設賞玩收藏的功效,這批盆主要生產時間約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參與製作的人一般都已成為當代的紫砂工藝美術大師和工藝美術師,其中就有徐漢榮,顧紹培,何道洪,劉建平,陳國良,施小馬等第二、三代的紫砂藝人中的領軍人物。
  • 走進紫砂藝人 | 」紫砂泰鬥顧景舟「 愛徒之一,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張紅華
    張紅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還是照著幾個老藝人的執著吧,對紫砂作品,對紫砂事業的執著,自覺地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下一代,任何一個人來徵求,需要技術,要指導,我肯定會無私的教他們!張紅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張紅華老師1944年生於宜興陶業世家,現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 紫砂大師之周桂珍
    周桂珍簡介周桂珍,1943年生於宜興丁蜀鎮,為現代紫砂壺製作名家,1997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她製作的紫砂壺,造型典雅、色澤甜美。師從著名老藝人王寅春、顧景舟門下學藝,後即長期從事紫砂壺藝的創作設計。  周桂珍天生具有藝術天份和女性纖巧的心思。
  • 京東X事業部副總裁程輝:參加ICRA是想讓世界認識京東|ICRA 2017
    雷鋒網採訪到京東X事業部副總裁程輝,對方表示此次是京東尤其是X事業部第一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參加ICRA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世界知道京東,知道京東有在做那麼多東西,同時讓做這方面的技術人員能夠加入京東將他們做的研究更快地落地到產品裡
  • 「燃」 紫韻天成·紫砂新薪——作品合輯
    2016 年由其伯父-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國良先生帶入紫砂領域,耳濡目染,一步一個腳印,鑽研學藝。在臨摹大伯及名家名作之後,堅持全手工製作原創作品。器一:八荒2013年開始從藝制壺,啟蒙於外公程輝(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從小耳濡目染,對紫砂藝術頗有天賦。師從呂俊傑(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因名師指導,故風格逐古博今,全手工制壺技藝日臻完善,其作品為眾多資深玩家所欣賞與收藏。器一:闐瓜
  • 陶都宜興紫砂藝術展在滬舉辦 近百位大師183件精品力作亮相
    近日,2020「中國陶都 陶醉中國」宜興紫砂藝術展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宜興市委書記沈建介紹說,宜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教授之鄉」「書畫之鄉」,更是享譽中外的「中國陶都」「世界制壺中心」,紫砂藝術是宜興厚重文化的象徵。7000多年的制陶史源遠流長,紫砂、均陶、彩陶、精陶、青瓷「五朵金花」交相輝映,尤其是紫砂最為璀璨奪目,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紫砂鑲金大師胡洪明之傳承,名門之後—胡迪峰
    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山,閒則能交益友……」詩中作者對閒的理解,與今日要為各位介紹的這位年輕紫砂匠人對紫砂的心態,正是一份不囂張生事的契合,隱隱中透出著中國式儒雅的性情。說到今日這位年輕實力派藝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親,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胡洪明大師,這位匠人有著自己的理想,在父親這樣的光環之下,既沒有成就自己的急切感,也沒有坐享其成的傲氣,而立之年的他,比其他的人多了份沉穩和淡定。他就是中青年實力派助工—胡迪峰!
  • 搞臭宜興紫砂「傍名人」「冒用大師名義賣壺」意欲何為?
    當然,還有「傍名人」「冒用大師名義買壺」等行為,搞臭了宜興紫砂,意欲何為?摘要:宜興市法院與宜興市檢察院聯合走訪宜興部分紫砂工藝大師,聽取大師們對紫砂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心聲,近距離了解該行業存在的法律困惑。
  • 紫砂江湖
    藝術的高度,是作者內心世界有關真善美的情感表達,以及技法熟練運用所展現出的感染力度。玩紫砂,請保有你真誠的熱愛、和一顆真善美的心靈。話說買紫砂茶具的人,大體都經歷了、正經歷或將經歷瞎買、盲買、濫買、專買、精買到儘量少買的過程。購買紫砂壺的6個層面瞎買者:對紫砂一竅不通,走進壺店後,開價100還80,象買其他日用品一樣購物也。
  • 跟著大師漲「姿勢」京東拍賣12.12紫砂大師直播「破圈」
    最近,一重磅消息引爆了壺圈:吳君蘭、顧定榮、盧寧剛,三位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將於12月12 日晚7點,與主持人李然齊聚京東大師拍賣直播間,為壺圈粉們來一場紫砂壺盛宴。聽說直播現場不僅有三位大師的佳作,還有關於紫砂壺的知識乾貨以及1元起拍、互動有禮等福利,讓「壺圈」的粉絲們心動不已。
  • 紫砂大師帶遊宜興:文化地兒要嗨的有文化
    正所謂是,班可以不上,壺也可以不做,但給客人普及紫砂知識、茶文化,普及 宜興 各種各樣的好,就是 宜興 人代代相傳下來的責任,這讓他們有著很強烈的使命感。觀摩紫砂大師純手工做壺通過朋友介紹跟紫砂壺製作大師許士群相識。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曹安祥捐贈「紫砂八卦如意祭器」儀式在伏羲廟舉行
    中國甘肅網6月20日訊6月20日,在2020(庚子)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前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曹安祥先生捐贈天水伏羲廟「紫砂八卦如意祭器」儀式在天水伏羲廟先天殿月臺舉行。省政協副主席、天水市委書記王銳,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曉強,市政協主席趙衛東等出席捐贈儀式並為為「紫砂八卦如意祭器」揭彩。王國先、雷鳴、郝覺民、張建傑、賈義翔、王燕等市四大班子在家領導出席捐贈儀式,副市長汪小娟主持捐贈儀式。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他的名字會總是會被和紫砂壺聯繫在一起甚至還能夠把「天價紫砂壺」聯繫在一起他是公認的紫砂大師!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有本事的藝術家他都樂於為友,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晚年顧景舟與亞明合作《矮井欄壺》,壺身一面刻亞明書:「青松本無華」,壺體另一面裝飾有亞明的山水畫,底部刻款為亞明所書:「壺先秦有之,紫砂始於明正德,至今已經五百年,高手不過十餘人。
  • 張紅華|壺蘊千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張紅華師徒紫砂作品展【北京】
    張紅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名譽理事1944年出生於江蘇宜興丁蜀陶業世家;1958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學藝,師承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1961年起得當代壺藝泰鬥顧景舟大師長期悉心指導。
  • 搜壺記 | 張紅華紫砂作品
    喜歡我們,請點擊上方藍色字樣「耘品紫砂」,進行關注。聯繫我們:15861537957    張紅華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1944年生於江蘇宜興陶業世家,1958年進入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從事紫砂工藝工作至今已59年,前後從師王寅春、顧景舟兩位老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