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6+1」聯動監督 助推礦山治理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20-12-12 河北新聞網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是礦產資源大縣,現有採礦權礦山109個,礦業經濟在全縣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優於礦亦憂於礦。儘管資源稟賦優越,但多年來,青龍礦業卻在「喜」「憂」參半中艱難前行,歷史欠帳尤其是環境、生產、社會安全的心病和包袱,一路拖起了後腿。

近年來,青龍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縣、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特別是「6+1」聯動監督工作開展以來,青龍堅決落實省市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礦山綜合治理。

青龍層層壓實責任,組建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相關縣級領導為副組長,有關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方位加強對礦山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細化明確資源規劃、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責任,強力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加強聯合執法力度,確保形成強大合力。明確各礦山企業作為責任主體,必須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全力落實好礦山綜合治理工作的各項具體措施。

青龍加強頂層設計,深刻剖析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困境,確定「減量化、集約化、規模化、綠色發展」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固體礦山分類處置措施,初步擬訂了《關閉退出礦山名單》《整治達標礦山名單》《擬設置建材類礦山集中開採區名單》《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綜合治理任務清單》《擬露天轉地下開採礦山名單》。

青龍開展分類施治,按照關閉取締一批、整合重組一批、修復治理一批、規範管控一批「四個一批」的思路,紮實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對與各類自然保護地保護要求相衝突,達不到環保要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存在越界開採,拒不履行礦山環境修復治理義務的,嚴肅追究法律責任,並依法實施關閉退出。青龍認真貫徹省市礦山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要求,2020年計劃關閉3家露天礦山,其中2家已發布採礦權註銷公告,正在履行註銷程序。同時,推進已設礦山整合重組。按照「扶優培強、關小壓劣」的思路,引導重點企業搶抓當前礦山企業開工率較低、整合成本下降的有利時機,通過靠大聯強、聯營重組等方式,強力推進48個區域性資源整合,目前完成主體確認35個,申報資源整合點2個。青龍按照「自然恢復為主、注重資源化利用」原則,持續推進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綜合治理。目前累計完成治理22處、1250畝,其中,修復治理1處、16畝,轉型利用2處、117畝,自然恢復19處、1117畝。青龍嚴格規範礦產開發活動,15家純露天礦山,關閉取締3家,變更地下開採1家,其餘11家全部處於停產狀態;31家露天、地下礦山,變更地下開採10家,其餘21家全部停止露天開採。

青龍執法監管,嚴守生態安全紅線,制定整改基本標準和提標標準中,重點突出「安全」和「環保」兩條紅線,對不符合安全環保標準要求的企業,一律不允許復電整改,一律不能驗收合格。加強持證礦山生產管理,按照「資源利用集約化、生產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範化」的要求嚴格企業生產監管和復產審查,不斷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查重處違法違規行為,倒逼企業依法規範生產經營。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始終保持打擊非法採礦高壓態勢,先後實施「打非治違」、打擊非法採礦「百日攻堅」、打擊違法採礦三年整治、違法違規採礦採砂專項整治等系列行動。累計查處違法採礦案件23件,封堵硐口7個,拆除設備36臺套,公安機關立案查處2件。

青龍滿族自治縣在多措並舉推進礦山治理的同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探索礦山轉型發展新路子,推動礦山治理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功實現礦山向農業、礦山向旅遊產業「兩個轉型」。興馬礦業利用礦山廢棄地建設種植園886畝,包括種植黑果花楸30萬株、面積500畝,種植棉槐、火炬、爬山虎等18萬餘株、面積386畝,其中黑果花楸是「眼衛士」系列產品的主要原料,經濟效益突顯。安勝礦業利用閉庫尾礦庫用地建設菌類種植基地,已建設大棚10座,年產菌棒40萬棒。廟溝鐵礦和聚隆鐵礦利用礦山廢棄地開發整理土地900餘畝,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未來總量還將進一步增加。青龍結合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工作,有效利用七道河鄉四道河村廢棄礦山資源,謀劃建設了沙河旅遊驛站項目,既消除了安全隱患、改善了生態環境,又發揮了旅遊效益、提升了鄉村品位,打造了「礦業+旅遊」示範景點,成為全市旅發大會亮點之一。(記者孫雪梅)

來源:秦皇島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臥龍區蒲山鎮: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
    臥龍區蒲山鎮: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 2020-08-04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龍山經驗」代表聯絡站升級版 全力助推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全市9千餘名五級人大代表全員進站編組參加活動,在圍繞助推中心發展、回應民生關切、促進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陳玲玲強調,一年多來,在全市各級人大和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下,「四好」代表聯絡站建設「提檔升級」實現預期目標,「示範創建」活動成效明顯,「代表聯絡站+」創新亮點突出,取得了紮實成效。
  • 宜興:蘇浙皖「毗鄰黨建」助推「跨界治理」
    原標題:宜興:蘇浙皖「毗鄰黨建」助推「跨界治理」   為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12月10日,浙江長興、安徽廣德、江蘇宜興三地菸草舉行「毗鄰黨建聯盟」啟動儀式,
  • 常州市天寧區「九合一」高標準建成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
    網格化工作是政府社會治理的有效延伸,是服務社區群眾的「最後一米」。在12月17日舉行的天寧區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常州市天寧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凱奇表示,天寧已打通數據和部門壁壘,「九合一」高標準建成全區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下一步將著力打造區域「大數據」中心,一體建設「區域智慧腦」,全力打造平安、陽光、活力、幸福、和諧新天寧。
  • 於秀明: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為宜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於秀明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強調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為宜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積蓄強大動能許南吉饒利萍等出席12月22日,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於秀明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 我局承擔的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廢棄礦山治理2020年度任務已完成
    發布日期:2020-12-10 15:36瀏覽次數:10根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方案》和廢棄礦山治理情況通報。截止目前,我局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2020年度整改任務已超額完成,2013年以來露天礦山總體治理銷號率超過50%。依照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任務安排,我市共涉及的15處「2013以來廢棄露天礦山」、22處「三區兩線」可視範圍內歷史遺留礦山治理任務和1處礦山復綠工作,共計38處治理銷號任務。
  • 樂業安居 江華縣如意社區一二三產業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產業扶貧,最重要的是讓貧困群眾穩定受益,我們已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互為支撐的鏈條。」湖南省委宣傳部駐江華縣水口鎮如意社區工作隊隊長寧林波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村裡貫徹落實很快。
  • 「市域社會治理」鋼城街道:激活多元治理 強化區域聯動
    自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鋼城街道緊緊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平安建設」這一主線,把市域社會治理作為帶動社會轉型、保障經濟發展、促進平安建設的重要契機和抓手,不斷增強轄區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湖南】「滿懷大地深情」,助推高質量發展
    「滿懷大地深情」,助推高質量發展 ——湖南「十三五」自然資源工作亮點綜述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周昌琪 「十三五」即將收官,我省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情況如何?
  • 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印發《陝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技術要求...
    陝西省自然資源廳2019年12月30日陝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技術要求與驗收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促進綠色發展,保護礦山生態,規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與驗收工作,保障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質量,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 入選山東省5G試點示範項目 慧拓無人礦山助推新基建落地
    原標題:入選山東省5G試點示範項目 慧拓無人礦山助推新基建落地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山東省5G試點示範項目(第二批)名單,青島高新區企業青島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的
  • 成德眉資交界地帶融合發展③|推動成眉「親密接觸」,這四個區域...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文/圖推動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打造成德眉資同城化的支撐點——5月19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三場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四市比鄰區域的融合發展方案。第三場發布會聚焦成眉兩地,對外公布了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新津—彭山的融合發展方案。
  • 「德治+自治」助推鄉村治理 雲南晉寧推出村規民約「紅黑榜」
    這是晉寧區首創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紅黑榜」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總結提煉出若干條「紅榜」正面清單和「黑榜」負面清單,並同步建立「評分體系」跟蹤問效機制,以「德治+自治」助推鄉村治理。目前,晉寧已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寶峰樣本」。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1  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形勢1.1 保護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是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只是一個經濟目標,更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協調發展的目標。
  • 西峽縣西坪鎮 高效監督助推高質量脫貧
    央廣網南陽1月7日消息(記者王勇生 通訊員郭克楠)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近日,西峽縣西坪鎮全面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強化監督檢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找準問題靶向,提高監督質量。
  • 印發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的通知
    鼓勵自治區礦山企業爭創綠色礦山。納入國家或自治區名錄庫的礦山企業,可按照規定享受相關政策優惠。1.礦產資源支持政策。對實行總量調控礦種的開採指標、礦業權投放,符合產業政策和礦山發展規劃的,優先向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安排。2.綠色礦山建設用地支持政策。
  • 生態修復治理 讓廢棄礦山披綠「重生」 破損山體變回綠地花園...
    在山東大學興隆校區東北側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現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山坡上新覆蓋上了鬆軟的種植土,剛栽的松、柏等樹苗迎風搖曳。施工人員忙碌著平整土地、栽樹澆水……曾經的廢棄礦山正在實現「美麗蝶變」。這是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規模開展礦山生態整治修復的一個縮影。
  • 綠色礦山建設都有哪些做法?請看
    現場的觀摩學習、交流展示,記者感到,我國綠色礦山建設、礦業綠色發展水平近年來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政府:有效治理推動綠色發展政府如何在推動綠色礦山建設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現場交流會上,一些省市交流了他們的做法。安徽省是礦產資源大省,傳統的粗放型開採方式使他們認識到不能沿著老路走下去了。
  • 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有哪些?
    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從82.6提高到83.5,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從87.5%上升到91.1%。二是質量安全有效維護。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完善監管鏈條,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消費品安全、國門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和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改善,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事件。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累計查處質量違法案件51.1萬起、貨值239.2億元。
  • 礦山恢復方案_2020年礦山恢復方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近日,山西省已批覆272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方案全部實施後,山西省將治理地表沉陷面積570餘平方公裡分析顯示,方案實施有望獲得政府逾350億元的資金扶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涉及的主要工程有:地表沉陷治理、煤矸石治理、水資源保護、土地復墾、水土保持、礦區造林綠化、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山西省從2007年開始向煤礦企業徵收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每噸原煤收取10元。資金由政府監管,將全部用於本企業礦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地質災害防治、汙染治理和環境恢復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