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柑橘生產成為了該地區的特色農業產業,來勢強勁。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該地區大力發展優質高產的柑橘生產又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態勢。為了進一步了解地膜覆蓋栽培對柑橘幼樹生長的影響,努力推廣節本增效綠色生產新技術,加速新生柑橘園的早產豐產,2016年在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大埠橋辦事處宋家村進行了地膜覆蓋栽培對柑橘幼樹生長量的影響試驗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的情況
試驗地位於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大埠橋辦事處宋家村,海拔v200m,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梯田。橘園地勢平坦,採取起壟栽培方式,東西朝向,起壟高50cm、寬300cm、壟間距100cm。柑橘品種為國慶柑。2016年春季栽培,株距2m,行距3m,每壟種植9株。種植前進行機耕深翻,配合施肥,全面除草。
1.2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1個對照(即銀黑膜覆蓋、透明膜覆蓋和未覆蓋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複。每個重複即為1行(9株)。2016年6月21日開始對處理進行覆蓋栽培對比試驗。6月21日第一次測量周幹、株高、有效梢,8月21日進行第二次測量。
1.3試驗方法
用軟尺測量每棵幼樹5cm高處的樹幹周長,每個處理區取1個平均值;在每棵橘樹嫁接口上用軟尺測量其株止農作物病蟲接近,黑色的面向下,可擋住陽光以抑制雜草產生;保持土壤溼度及鬆軟透氣;肥料不會被暴雨衝失掉;因以上原因可使根系強壯;可節省農藥及肥料成本,減少除草、施藥、施肥等人工成本。該試驗著重研究柑橘幼樹生產量變化大小情況。表1覆蓋地膜前柑橘幼樹的生長量:
2結果與分析
2.1株高、幹周和有效梢的數量比較
幹周長、株高和有效梢的數量能很好地反映植株的生長量。對比表1、表2的數據可知,覆蓋銀黑膜和透明膜後的橘樹生長量明顯大於未蓋膜的對照區。蓋銀黑膜的又略大於蓋透明膜。從表3可得出,覆蓋銀黑膜的株幹平均周長的增加值分別是蓋透明膜的1.097倍,是未蓋膜的3.778倍,覆蓋銀黑膜的株高增加值分別是蓋透明膜的1.318倍,是未蓋膜的2.655倍,覆蓋銀黑膜的有效梢增加值是蓋透明膜的1倍,而未蓋膜的有效梢基本沒有增加,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均達到了顯著水平。由此分析,覆蓋地膜因可以改良土壤條件,保肥保溼,改善地溫,從而可以促進植株生長,增加植株的生長量。表2覆蓋地膜後柑橘幼樹的生長量:
3結語
銀黑膜具有很好的柔軟性和遮光性。據報導,銀黑膜和透明膜不僅有很好的防草效果,而且能改善土壤溫溼度,為橘樹根系提供一個更加適應的環境。特別是在高溫乾燥季節,蓋膜對橘樹園的降溫保水效果更加明顯。試驗中觀察到,覆蓋銀黑膜和透明膜的處理,幾乎沒長雜草,而對照處理區是雜草叢生,高達10~30cm,覆蓋栽培的處理就明顯減少了土壤肥力的損失。表3覆蓋地膜栽培對柑橘幼樹生長量影響:
該試驗結果顯示,在幼樹園裡覆蓋銀黑膜具有很好的實用有效性,優於透明膜,覆蓋銀黑膜可以保持橘樹幼樹有較快生長速度,可快速培植健康樹勢,為幼樹早結豐產打基礎,在新植柑橘園區可以推廣應用覆蓋栽培技術。本試驗是個初步研究,以後還將加大試驗規模,以進一步研究覆蓋銀黑膜的效果,同時研究減肥減藥節本最優模式,為進一步推動綠色高效生態生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