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金秋砂糖橘建園及幼樹管理技術初報

2020-12-15 吉山花瑤

成都平原金秋砂糖橘建園及幼樹管理技術初報

曾勇凡等

「中柑所 5 號」(商品名金秋砂糖橘)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雜交培育的柑橘新品種,父本為沙糖橘,母本為愛媛 30 號。 2013 年以來,金秋砂糖橘在四川、廣西、雲南、重慶、江西等 20 多個區試點試種或進行高接換種試驗,均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豐產性。 因其早熟、豐產和優質特性,近年來在成都簡陽、金堂等多地陸續引進栽培。 但在栽培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如幼樹開花影響樹冠擴大、延遲投產;成熟期雨水多影響果實品質等。 結合已有研究報導和成都地區金秋砂糖橘栽培情況,對其建園及幼樹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生產提供參考。

1 栽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幼樹極易成花,開花影響生長量金秋砂糖橘幼樹極易成花,新栽苗和定植一二年的幼樹,春梢抽發時會帶有花蕾,且春梢較短甚至只開花不抽梢。 由於春梢少、葉片也少,缺乏光合產物供養根系,導致根系弱。 還會影響到夏梢的生長,致使夏梢生長也很短。 多數幼樹在秋季抽梢較正常,但秋季氣溫較低影響秋梢的生長,秋梢也不長。因此,很多金秋砂糖橘幼樹第 1 年生長量很小,遠沒有其它品種生長量大。 如在花芽分化時,不加以抑制,將又會影響明年的生長,導致惡性循環。

1.2 枝梢長度較短

金秋砂糖橘和成都其它常見的柑橘品種不一樣。 大量給肥後,春見、臍橙、沃柑等品種夏秋梢抽發較長,甚至長度有超過 1m 的超長梢,而在金秋砂糖橘很難看到這樣的情況。 即使大量給肥後,金秋砂糖橘的枝梢節間長度依舊變化不大,倒是葉片會增大,大小甚至超過普通手機。

1.3 不耐真菌性病害

據報導,金秋砂糖橘在廣西、廣東等地對潰瘍病表現出中高抗性,但對褐斑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敏感。 在成都金堂、簡陽、崇州等地,金秋砂糖橘秋梢葉片有時會出現黃點狀的病斑,嚴重時可致葉片畸形,難以老熟。 隨著病斑的發展,可以連成線狀,病部潰爛,常規藥物防治效果不佳。 冬季低溫,容易掉葉;立春前,上年的秋梢或晚秋梢,常成光杆枝。

1.4 果實成熟期積水品質變差

在成都地區,金秋砂糖橘果實9 月開始轉色,10月中下旬成熟。 但成都地區 9 ~10 月正是連綿陰雨季,光照減少引起光合作用的減弱,不利於果實轉色和糖分的積累。 一旦土壤積水,根系的呼吸作用減弱,就會影響養分吸收和運輸,進一步使品質變差。果實可溶性固形物低難以達到 10%,變得只有甜味而無適口的風味和香氣。

1.5 果皮較薄不耐貯運

據李有芳報導,在 4 種砧木上金秋砂糖橘果皮厚度平均在 1.44mm 左右,果皮較薄。 在採摘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擠壓,導致果框中下部的果實壓傷,表現出不耐貯運。

2 建園規劃

2.1 果園選址

金秋砂糖橘果園宜選在交通便利、水源充沛、電能充足、通風向陽的地區。 選擇平地或坡度小於15°的坡地,不宜選在大於 15°的山地。 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為宜、PH值在5.5 ~7.5 之間,砂壤土或壤土,質地良好、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3.0%,土層厚度要求在 1m 深以上,地下水位 1m 以下。

2.2 果園規劃

規劃的內容包括:栽培小區、道路、排灌系統水源、防護林等。

2.2.1 栽培小區 大型的柑橘園應劃分小區,每個小區為2 ~3.3hm2 ,以園間道路為分界線,與防護林相適應。

2.2.2 道路 入園主幹道寬 5 ~6m,水泥硬化,與社會道路相連。 果園幹道寬 4 ~5m,最好硬化,連接果園各小區,山地橘園要呈「S」形環山而上,坡度不超過10°,可以通行機動車。 車道終點可設回車場,最小轉彎處半徑不少於10m。 機耕道:寬 3 ~4m,與幹道相連,可以通行農用小汽車。 人行道:寬 1 ~2m,宜與幹道、機耕道和每臺梯地相連接。

2.2.3 排灌系統 與道路同時規劃。 灌溉水源可以是天然水源和人工打井,設計好提水裝置,規划進水管道和蓄水池,同時規劃好灌溉水道和漚肥池、打藥水池等。 排水設施:要規劃好洩洪溝、圍溝和畦溝等,一般沿道路設計排水溝。 如有條件,提倡埋設暗渠或排水管,不挖明溝,利於機械化管理。

2.2.4 防護林 柑橘園地在風口地帶應規劃種植防風林;山地建園,山頂應留有水源涵養林。 適宜的防護林樹種有杉樹、松樹、樟樹等。

2.3 平整土地

橘園選在平地及6°以下的緩坡建園時,栽植行向根據地形而定,垂直或斜交於道路。 對於≤6°的緩坡地、平壩地和田地的不規則地塊及特殊地貌,適當調形和改建為順排水方向的平整斜坡地或平地,便於排水。

橘園選在 6°~15°山坡地和丘陵地需坡改梯,依據等高線整成梯田,以等高線為栽植行向。 修梯田時,依次從上到下,逐層修築。 開挖時,通常是內挖外填。 梯面外高內低,比降不超過 1%,梯田內側開挖深、寬均為 30cm 左右的背溝,每梯的背溝與道路兩邊的排水溝相連。 在梯田與山頂涵養林之間開挖攔山堰,又叫阻水溝,溝深、寬均為 1m 左右。 已經形成臺地或梯田的耕地,或坡降 10%以下的坡地。

在平整土地時,深翻或調形應將表土層堆放在一邊,深翻或調形完畢後將表土層復原。 之後,再進行改良土壤和聚土起壟。

2.4 土壤改良

目前,生產上提倡一次性全園改土。 整地完後,全園撒施有機肥並與表土層混勻後,再起壟改造,不再單獨挖穴或溝改良。 相較與逐年改土,一次性改土的成本更低。

具體操作方法: 每 667m2撒施腐熟有機肥2000 ~5000kg、過磷酸鈣 200 ~500kg,有條件的果園可用旋耕機把有機肥和表土旋耕混合。 如酸性土壤,建園時需撒施 100 ~150kg/667m2生石灰;鹼性土壤,撒施 50 ~100kg/667m2硫磺,調整土壤酸鹼度。 如使用生糞、秸稈等未腐熟的有機質,需深埋於地表 30cm 以下,自然發酵半年以上才能定植苗木,否則存在燒傷根系的風險。

2.5 機械聚土起壟

金秋砂糖橘果實成熟期,最忌土壤積水影響果實品質。 所以,採用起壟栽培模式,將表層沃土聚集成壟,可增厚土層、方便排水、提高根系活性,促進幼樹快速生長,提早結果、增加產量並能提升果實品質。

根據地形確定行向,在與行向垂直方向用石灰粉劃根直線,再垂直所劃直線按行距依次划行向線。目前主推寬行窄株定植方式,行距通常為 4 ~5m。

畫好線之後,採用挖掘機進行聚土起壟。 挖掘機將其中一根履帶先與行線齊平,並在起壟位置(定植帶 2m 寬幅範圍內)進行深鬆土,深度 30 ~50cm,使撒在定植帶上的基肥與土混合;再將行間3m 範圍內表層沃土(15 ~20cm)堆到定植帶上,直到壟高 40 ~50cm、壟面寬度 2m,形成長條形的「瓦背形」的壟廂。 平地、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塊廂溝深度需達到 60cm,行間還可挖排水溝;地勢較高的乾旱地塊廂溝深度 40cm 左右。 壟間可以推平,便于田間管理操作和今後生草。

3 定植

3.1 定植密度

通常根據土壤肥力、地勢而定。 一般土壤淺薄的坡地比肥沃深厚的平地密。 柑橘幼齡期適當密植,這樣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早期單產,以儘快收回生產投資成本。 但隨著樹齡的增長,樹冠的擴大,數量應隨之變化,使之成為有計劃的合理密植。 在生產上,一般採用株距2 ~3m。

3.2 定植時期

金秋砂糖橘提倡定植營養杯苗或帶土移栽,在不傷根或傷根少的情況下,春、夏、秋季都可進行。裸根苗一般在 9 ~10 月秋梢老熟後或 2 ~3 月春梢萌芽前栽植,此期地溫較高苗木根系損傷後易癒合,成活率較高,提倡秋植苗。 冬季不宜栽樹,地溫低於12.5℃就不利於根系生長。

3.3 苗木選擇

成都市柑橘主產區的土壤多偏鹼性,如金堂、簡陽。 宜選擇抗鹼、抗寒、耐貧瘠、嫁接親和性好、豐產性好的蒲江香橙作為砧木。 嫁接口高度 5 ~10cm,1 年生苗高 50cm 以上,嫁接口以上 2cm 處主幹粗度≥0.6cm,根系完整,主幹直立(傾斜度≤15°)。 苗木檢疫合格,且無嚴重病蟲害。

3.4 定植方法

壟起好後,先在與壟垂直方向拉根固定直線,用事前準備好的與株距等長的竹杆從直線與壟交叉點開始,向壟兩端逐個確定出定植穴位置,並釘上木樁或撒上石灰。 以點為中心,再挖 1 個寬 30cm 深40cm 左右的定植穴。 在定植穴內施入腐熟有機肥10kg、過磷酸鈣 1kg,與表土混勻後回填 20cm,再填5kg無肥表土。

清除苗木嫁接膜、適度修剪苗木的根系和枝葉,剪去過長主根、傷根和幼嫩的晚秋梢,營養杯苗如大根彎曲需剪至直立部位,以重新發出新根。 將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細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 定植不能太深,以苗木原入土深為準,且必須露出嫁接口,灌足定根水。 待水滲下後,對澆水時衝出的根系重新覆土,輕輕踏實。 保持覆土與地面相平,並將苗木的周圍做成樹盤。

3.5 樹盤覆蓋

樹盤做好後整壟覆膜,以保墒增溫、提高苗木成活率,以 3s 厚的黑膜或地布效果較好。 對於無側枝的單幹苗木,可以直接在膜中央剪個小洞,使苗穿過後,再將其覆於樹盤;對於有側枝的苗木,以苗木為中心位置,將膜覆於樹盤兩側。 在根莖處用土壓實,膜與根莖保留3cm 左右距離,避免黑膜接觸根莖和敞口長草及防治熱氣灼傷嫩葉嫩枝。 然後,將黑膜四周用泥土壓實,避免風吹開膜,達不到覆土防草的作用。

4 幼樹管理

4.1 土壤管理

金秋砂糖橘園提倡生草栽培,保持樹盤內基本無活草。 行間提倡種植綠肥,如白三葉、大豆、蠶豆、光葉子紫花苕、花生等,但不能在株間種。 梯田注意養護好梯壁的草,以防水土流失。 行間的雜草,需定期刈割或翻入土中。 伏旱前(7 月中旬)殺草覆蓋,減少耗水;冬季將地面死草和活草連同有機肥,挖穴填埋。

4.2 肥水管理

定植後第1 ~3 年的金秋砂糖橘幼樹,施肥原則是「少量多次」「氮鉀為主」「多施有機肥」,氮、磷、鉀比例為 1∶(0.3 ~0.5)∶(0.5 ~0.7),一年生金秋砂糖橘每株年施純氮為 70 ~100g(尿素 150 ~220g),之後逐年遞增。

定植當年,春梢長度在 5cm 以上、新根萌發後開始追肥。 做到每批新梢 2 次以上肥水,每株每次50g 尿素,或25g 尿素加 25g 硫酸鉀,交替施用。 第2 年追肥次數可以減少,在每次新稍萌發前 10 ~15d和即將停止生長時,各施 1 次速效氮肥或鉀肥,但施肥量是第 1 年的2 倍。 第 3 年根據樹體的具體情況調整施肥,樹勢弱的繼續以氮肥為主,樹勢強的要減少氮肥的施用量。 追肥的次數也接近成年樹,用量是第 1 年的3 倍以上。 施肥與灌水一起進行效果更好,幼樹不耐旱,應及時灌溉。

建園時有機肥使用量較少的果園,每年秋季9 ~10 月都應施基肥,可改良土壤同時促進根系生長。可在每行果樹兩側近樹冠滴水線處挖條溝施基肥,每株施用腐熟有機肥 10.0kg,酸性土施鈣鎂磷肥1.0 ~1.5kg,鹼性土施過磷酸鈣 1.0 ~1.5kg,與肥混勻後回填,並澆一次透水有利於有機肥分解和根系吸收養分。

進行病蟲害防治噴藥液時,每次均在農藥溶液中加入磷酸二氫鉀(濃度為 0.2%)葉面追肥。 果樹葉片出現缺鎂、缺鋅、缺鐵等缺素症狀時,配製硫酸鎂、硫酸鋅、硫酸亞鐵等溶液,連續進行葉面追肥2 ~3 次,補充功能葉所需的微量元素。

4.3 整形修剪

4.3.1 樹形構造 金秋砂糖橘樹形以 3 主枝開心形為宜,是當前成都市柑橘栽培常見的樹形,具有骨架牢固、易於培養、光照條件好、豐產穩產的特點。成林後該樹形定植密度較小,在幼齡階段可加倍定植株數,早日實現投產並提高單產。 但成林後應隔株間伐,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性。

該樹形的株高一般在2.5 ~3.0m,主幹高 30 ~40cm,有 3 個勢力均衡的主枝,呈波浪曲線延伸。主枝基部角度為 50 ~55°左右。 在生產上,儘量少培養側枝,提倡直接在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和結果枝。 目的是減少枝條的分枝級數,簡化樹形結構,降低修剪難度,減少無效的養分消耗,更有利於將營養用於生產更多的果實。

4.3.2 整形要點 定植第 1 年,在距離地面 35 ~45cm 左右定幹。 當萌發的春梢長至5cm 時,在主幹30 ~40cm 之間,選留3 個均勻分布的健壯春梢做主枝,保持主枝和主幹之間的角度 50 ~55°,抹除其餘枝條。 待春梢長度有25cm 以上,摘心留 20cm;第 2次梢萌發後,在每個主枝延長頭上選留3 個壯芽,其餘抹掉。 用 2 ~3 次梢,在每個主枝上培養出 1 ~2個側枝,形成基本的骨幹枝。 在距主枝基部 20cm處培養第 1 側枝,第2 側枝在距第 1 側枝 40 ~60cm處培養,方向與第1 枝組相反。

第2 年繼續延長主枝,並在骨幹枝上培養數個枝組和若干結果枝。 每個主枝上的枝組是基部和中部以大、中型枝組為主,頂部以中、小型為主,結果枝組形狀圓錐形為好。

每年冬季修剪時,對主枝和側枝延長頭重短切,並保證 30cm 的光杆枝,以促進樹勢旺盛。 第 1、2年生樹,可疏掉樹上短小枝、弱枝及下垂枝,對中長枝進行中度短切,以減少結果母枝量、達到減少來年花量的目的。 如第3 年預備掛果,可多保留短小枝、弱枝,對中長枝適量輕短切或不短切,多保留結果母枝,提高來年產量。

4.4 抑制花芽分化

如來年不預備掛果,除通過修剪減少結果母枝外,還可以在花芽分化旺盛期的 9 ~11 月,每月噴一次濃度為 0.01%赤黴素(GA)和 0.3%尿素混合溶液,與體內內源激素的脫落酸(ABA)和乙烯(ETH)拮抗並降低 C/N 比,以達到抑制花芽分化的目的。同時,保證越冬期間樹盤溼潤,也起到抑制效果。 春季在開花前進行復剪,疏掉全部的花枝即可。 通過此方法,基本上春季花量很少,不會影響當年的生長量,能快速擴大樹冠。

4.5 病蟲害防治

成都地區種植金秋砂糖橘目前發現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瘡痂病、煤煙病;害蟲主要有紅蜘蛛、鏽壁蝨、潛葉蛾、蚜蟲、蚧殼蟲等。 幼樹園在 2 月下旬清潔園地,清掃和收集落葉和剪下的枝條,集中後燒毀;對全園地面和果樹噴石硫合劑 45%結晶粉 150倍溶液或礦物油 300 倍,預防紅蜘蛛、蚧殼蟲、炭疽病等越冬病蟲;每次萌發新梢 0.5cm 時,新葉展葉時及轉綠時各防治 1 次病蟲害。 防治病蟲害使用的農藥,每種農藥每年使用次數最好不超過 3 次,減少病蟲產生抗藥性。 如防治紅蜘蛛、鏽壁蝨可交替選用阿維菌素、螺蟎酯、乙蟎唑;防治潛葉蛾可交替選用啶蟲脒、吡蟲啉、滅幼脲等;防治炭疽病、瘡痂病可交替選用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等。

相關焦點

  • 沙糖桔的管理方法,難以種出優質的金秋砂糖桔!
    關於金秋砂糖桔行情2018~2019年,金秋砂糖桔好果地頭價5元左右一斤,成了早熟品種的一匹黑馬。2020年,有些果園已經開始訂購了,訂購價也不錯。關於金秋砂糖桔糖度問題網上經常看到評論,說金秋砂糖桔口感淡,沒什麼味,糖度低,這是品種的特性嗎?·不是,管理技術和氣候問題!優質的金秋沙糖桔是較甜,糖度在14~18度。
  • 金秋砂糖桔五塊多?金秋砂糖橘2020年表現如何?是否值得一種?
    ~~~~~~~看來今年金秋砂糖桔的開局不錯!但是其他種植金秋果園的是不是也這麼幸運?我趕緊求助朋友圈···好傢夥,成都蒙陽批發市場已經上貨,早採的批發7.5元/斤,雲南貨。為了準確,我還去頭條看了看~~~~乖乖,撥雲見日!金秋的價格穩穩給市場一劑強心針啊!!目前看,金秋砂糖桔整體走勢向好。
  • 沃柑、砂糖橘11月管理要點
    又是月底了,又該寫下個月的管理要點了。但是11月的管理比較難寫,因為不同品種生長時期不同(有些已經收果了,有些還在膨果)管理要點也就不一致。
  • 蘋果樹栽培技術|蘋果幼樹應加強土肥水剪管理
    一、蘋果幼樹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及時深翻擴穴,合理間作,經常中耕除草,疏鬆樹盤。水分管理。新栽幼樹栽後及時灌透水。缺水地區也應想法給栽植穴灌水並及時覆蓋地膜或覆草保墒。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幼樹每年萌芽前和生長初期要抓緊灌溉,以促進生長,以後根據墒情及時補水。秋梢生長後期停止灌溉,促使新梢及時停長和發育充實,以利越冬。在封凍前灌透水。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要加強保墒措施。冬春積雪,早春及時鬆土,秋季及早深翻施基肥,蓄水保墒,並進行樹盤的膜覆蓋。施肥。
  • 江蘇梅花幼樹根景造型技術
    江蘇梅花幼樹根景造型技術李燕等梅花(Prunus mume),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屬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是我國知名花種。梅花主要分為果梅和花梅兩類。2 梅花幼樹根景造型技術梅花幼樹根景造型技術主要是從梅花幼樹開始,根據梅樹根系特點,對梅樹根系進行 1~3 次選擇、設計、造型,經多年栽培,將根部塑造成姿態獨特、新穎別致、蘊意豐富、藝術觀賞價值高的造型。對梅花幼樹根部塑型的同時,也對梅花地上部分原有的莖幹、枝條等部位進行造型。
  • 金秋、金葵華麗登場,開啟早熟砂糖橘味蕾體驗
    據最初引進該品種的負責人潘展忠介紹,金葵沙糖桔果皮緊實,口感好耐運等特點而且早上市,避開了砂糖橘集中上市的高峰期。通過這幾年在廣西推廣種植面積大概已經有近10萬畝,今年的掛果面積約3000多畝,大量銷往廣東、山東、江浙、東北、北京等地。
  • 沒有大象的成都平原,出土了世界上最多的象牙,是從哪裡來的?
    新世紀之初,當考古學家挖開金沙遺址的一個祭祀坑時,看到了神奇的一幕:這裡堆滿了象牙,有八層之多。更令人驚訝的是,祭祀區還有很多,有整根的象牙,還有切割過的各種象牙飾品。今天並不產大象的成都平原上,為何會擁有如此之多的象牙呢?經鑑定,這些象牙全部來自亞洲象。於是有學者認為,金沙的象牙是「進口貨」,是隨著商貿交易從南亞東南亞一帶運過來的。但在那個交通極其落後的年代,要多大財力和物力,才能把數以噸計的象牙,陸續從遙遠的地方運到四川呢?
  • 成都平原大動作,鐵路開始公交化?
    之所以腦海裡有這個畫面,是基於目前連接成都、德陽、樂山(峨眉山)、綿陽等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鐵路,是已經投用的西成高鐵和成貴高鐵(原來的成綿樂客專,從成都東一分為二),均設計時速250公裡。此前的9月9日,成都、綿陽、德陽、樂山、雅安、眉山六市共同出資購置動車11組採購合同在成都籤署。這次成都平原城市群城際動車組採購,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加密成綿樂城際動車頻次,提升線路公交化服務水平。
  • 成都平原上也曾三國並立,演繹了一出小「三國演義」
    蠶叢 大約在夏末商初之時,蠶叢氏從岷山一路南下,遷入成都平原,在茂縣進入成都平原的路途中,有蠶崖關、蠶崖石、蠶崖市等古地名,便與蠶叢從此處遷入成都平原有關。
  • 四川成都枳殼沃柑苗出售
    四川成都枳殼沃柑苗出售栽培特性:脆蜜金桔適應性廣,全國柑桔產區均可種植,在不防寒的情況下,能耐短期-4℃低溫,38℃高溫條件下果實仍正常生長;適合在紅黃壤土、沙土、沙壤土等種植並生長良好。脆蜜金桔樹形稍小,適於密植,一般平地或水田每畝種植176-330株,山坡地每畝種植110-176株,種植與一般柑桔類果樹基本相同。
  • 淄博首次為古樹做「根系移植」手術 300年古流蘇「幼樹靠接」長了...
    記者從市城管服務中心獲悉,今年,由該中心組織實施的古樹修補復壯項目,首次採用了「幼樹靠接」技術,為一株古流蘇移植新根,讓古流蘇煥發生機。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株流蘇樹位於淄川區崑崙鎮磁村片區小範村幸福院內,樹齡達到300年以上,由於前些年院內改造,地面抬高,導致古流蘇根系埋土太深,根部透氣情況差,吸收根受損嚴重,樹體水分和營養物質傳輸受到影響,樹體長勢明顯衰弱。
  • 砂糖桔一年四季栽培管理技術都在這!(珍藏版)
    12-1月栽培管理技術一、分批採果:結果樹要及時分批採果,採果要做到先熟先摘,後熟後摘,儘量使用果剪,輕拿輕放。避免果實長時間留在樹上,消耗養分,更重要的是,避免遭遇凍害,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七年以上桔樹,宜在八月初放出,4-6年生植株宜在八月中旬放出,初掛果的植株宜在八月下旬初放出。靠近粵北地區的,可適當提前5天左右。為使秋梢能如期放出及健壯生長,建議在放梢前約15天對植株進行修剪、施肥,如將無掛果的營養枝在0.5-1.0釐米粗度處枝樁短截,剪除無果的蔭蔽枝、幹擾枝,短截豐產植株樹冠中生長過多、過密的部分2-3年生大枝,以及樹冠內部纖弱枝,以改善內膛光照及通風條件。
  • 如何讓柑橘幼樹長得快?柑橘樹種植方法
    做好幼樹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管理可以讓讓柑橘幼樹長得快、長得好,不論是時間、溫度、肥料、土質達到最佳狀態可以讓柑橘樹長的快,早結豐主,下面來看看柑橘樹種植方法吧。
  • 丹霞紅梨苗的全年管理技術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丹霞紅梨苗的全年管理技術,丹霞紅梨幼樹生長旺,為減緩生長勢,促進花芽分化,夏季修剪十分重要。6月上旬左右進行摘心,可有效地促使幼樹枝梢2次發梢,達到迅速擴大樹冠,提早結果的目的;及時疏除徒長枝、背上直立枝等,打開光路增加果樹光合作用;6月下旬對幼樹輔養枝進行環剝處理,環剝寬度應掌握在枝粗的1/10左右。感謝大家的觀看,文章末尾希望大家積極評論,對於梨樹種植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隨時可以諮詢我。
  • 藍莓夏秋季管理技術要點
    5~11月藍莓的夏秋季管理技術要點。  一 、疏枝  1、幼樹疏枝  當年定杆栽培的幼樹,在夏季對萌發的新梢進行疏枝,每株藍莓選留3~5個健壯新枝,培養形成結果主枝,疏除弱枝、重疊枝。  1、幼樹修剪  種植1~2年的幼樹,生長勢旺的植株,將下部弱枝剪掉即可;生長勢弱的植株,在剪除下部弱枝後,同時剪除生長勢較好的枝條前端的花芽,減少第二年結果的營養消耗,培育形成良好的樹勢。
  • 11月柑橘管理應該忙些什麼?
    該月的管理工作繼續促花芽分化、處理冬梢、促果實著色、砂糖橘蓋膜等,前面幾項雖然在十月管理都作了介紹,還是簡單提一下。幼樹和成年掛果樹在管理上還是有很大區別,依舊按老套路分開來講。幼樹冬梢開始萌發,注意冬梢的管理,相對於掛果樹來說工作少了很多,栽培管理重點注意三個方面:管理重點一:避免開花。
  • 陽江無花果樹苗價格技術管理歡迎您【峻毅苗木】
    會給消費者造成心理陰影和對無花果口感、品質的誤解,從而影響果品銷售。那麼,該怎樣有效的防治並消滅果蠅呢?果園選址。專業從事藍莓育種和優良品種引進、繁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近年來通過國家陸續從世界各國引進北方系列的北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南方系列的南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累計品種數量達168個位於全國之,在遼寧大連、山東日照、安徽黃山、雲南昆明和四川成都建立大型藍莓種質資源圃4處和苗木繁育基地5處,年繁育苗木800萬株,包括目前世界上新推出的各類優良品種。
  • 強化幹支協作 深化成雅合作 共同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本網訊  10月16日,雅安市黨政代表團赴成都市學習考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與成都市籤署合作協議,強化幹支協作,深化成雅合作,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加快成勢。
  • 「天府之肺 熊貓故鄉」雅安 亮相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春晚!
    成都平原經濟區「1+7」八座城市,一起過年了。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德陽、綿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雅安八家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春節電視聯歡晚會」於2020年1月17日(小年夜)晚19:00在成都市廣播電視臺1號演播廳熱烈上演。
  • 沃柑、春見、大雅、清見、不知火等晚熟柑橘早結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二、幼樹撫育(定植後第1~3年) 柑橘定植後的幼樹苗木撫育技術要從2個方面進行。 初結果後的管理主—是在維持樹體長勢健壯的基礎上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 1、土壤管理 柑橘幼樹果園—求具有通氣性、保水性、排水性、弱酸性,理想土壤的成分配比為土壤孔隙(空氣佔20%~30%、水分佔 20%~30%)佔比50%,土壤固體(礦物質佔45%、有機質佔5%)佔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