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現在進藏摩旅路上,大排量摩託車是越來越多了,十幾年前,摩旅路上最多的排量還是150級別的,現在比較常見的是250及以上排量的摩託車。
很多摩旅過來人給新手的建議,多是建議至少250排量。雖然排量對騎行的體驗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排量對旅行的影響,沒有對騎行的影響那麼大。
摩旅,就包括了騎行和旅行,它是兩件事情的結合,因此不能單一的以對騎行的影響,來論摩旅的合適排量。
偏重旅行小排量也可以
既然有人騎自行車都可以去旅行,那麼速度更快的摩託車,肯定也是適合帶你去旅行的。再小的排量也比自行車快,還省力不累。
現在的摩旅,做的人多了,目的也就多了起來。有人就是愛騎行,而有人還是最愛旅行。喜歡旅行中風景的人,不管多大排量,都可以帶他到好玩的風景處,從容賞心悅目,因此125排量對他來說,都是合適的。
不過現在150和125排量的摩託車,價格差比較小,藏區民用摩託車基本也是以150為主的。
摩旅也分長途和短途,如果是短途的多,那麼小排量車完全合適。
其實小排量車,並不僅僅是動力變小,它帶給摩旅人的感受,跟大排量是完全不同的,小排量使得騎士想著急也著急不了,索性隨著它慢慢走,認真看,輕鬆騎。
偏重騎行大排量更適合
有人整個摩旅行程下來,看風景時候不多,但是騎行的時間特別長。
騎行對於一些人來說,也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而大排量那種心隨我動的澎拜動力,在路上可以快速疾馳,在超車的時候,比較輕鬆愜意,在高速巡航中,也不會體驗到動力受限感。
動力可能跟男人的荷爾蒙也有關係,所以大排量摩託車,更容易帶來爆發力的快感,如果人們不受制於經濟的制約,很多人都願意選擇大排量車。
如果同樣是日行千裡,150可能要騎行近20個小時,但是大排量車只要騎行13小時即可,所以大排量,能夠更快速地到達。
摩旅是否排量越大越好?
大排量雖然有其好處,但是也有其壞處,而對摩旅來說,大排量可能會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大排量車比較貴,每個人的經濟條件都是特定的,沒有誰不受到經濟的制約。現在進口大排量車動輒十幾萬以上的價格,不適合人數最多的底層老百姓,所以大排量的車型,在路上並不是主流車型。
大排量車油耗高,續航短。很多人在進行摩旅也是要打經濟算盤的,如果摩託車的油耗超過汽車,那麼有人更願意選擇汽車,別光說什麼摩託車情懷,不談經濟只談情懷那不是正常人。
大排量車的油耗確實比較高,國產500級別的油耗都能夠在4.5L每百公裡左右,650cc排量雙缸車型有些能過超過5L,達到與一些小型合資汽車一個油耗水平,所以很多大排量車一箱油跑了兩百多多路,就需要去加油了。
車的價格和油耗與經濟直接相關,但是大排量車的重量,就算是不在乎金錢的人,也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特別是對摩旅而言。
摩旅走過積雪的山路,走過泥濘的泥路,走過碎石的林蔭小道,那麼就會發現大排量車的大重量,其實也會帶來很大的控車壓力。
摩旅如果喜歡去非鋪裝路面,那麼大排量車還不如中等排量車有優勢,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希望越野車越輕越好。
如果很享受旅途的過程和風景,那麼多小的排量摩託車,都是可以摩旅的,只要質量穩定就可以遠行。但是很在乎騎行動力感受的話,在當下的摩旅環境中,確實還是250以上排量比較合適,最好的排量在400到500之間。
就像攝影界存在誤區一樣,很多人已經不研究照片了,而研究相機設備;很多人摩旅已經不研究風景路線了,而愛研究機車本身
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交流,為新手摩旅分享經驗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