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性降水明顯——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近期南方強降雨特點和成因

2020-12-13 中國氣象局

5月20日以來,我國江南華南等地迎來新一輪較強降水過程。廣西廣東貴州湖南等地出現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加上前期南方多地密集的降雨「車輪戰」,部分地區出現了降水疊加效應,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氣象風險較高。此次降水過程主要影響了哪些地區?未來是否還會有降雨疊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和張玲,詳細解讀此輪降雨過程特點及成因。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馬學款 張玲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娟 新華網記者郝多

記者:南方此次強降雨過程主要影響哪些地區?預計還會持續多久?

馬學款:此次強降雨過程從20日開始展開,主要強降水落區在我國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南部、華南地區,受影響的主要省份有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及重慶、貴州等地,多地雨勢較強。預計今天江南等地降雨減弱,但華南的強降雨還將持續。中央氣象臺5持續發布暴雨預警。

22日,雨帶將繼續南壓,較強降雨將推進至華南沿海、臺灣島及近海海面。預計此次過程將於23日趨於結束。

記者:此次強降雨過程呈現出哪些特點?原因是什麼?

馬學款:近期西南低渦東移發展形成較強的輻合抬升作用,同時南海夏季風爆發,導致江南華南地區的水汽條件較為充沛,北方弱冷空氣南下,在冷暖交匯的情況下,極易出現強降水天氣。

此次強降雨有著影響範圍廣、局地雨強大、對流性降水為主等特點。目前來看,此次強降水過程至少波及10餘個省份;廣東上川島最大24小時降水量達390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此次降水過程主要以對流性降水為主,伴隨局地雷暴大風、冰雹等多種類型的強對流天氣,公眾需注意防範其影響。

記者:孟加拉灣特強氣旋風暴「安攀」對我國影響如何?

張玲:孟加拉灣特強氣旋風暴「安攀」已於20日18時30分前後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14級,為強颱風級,之後強度逐漸減弱,21日下午,「安攀」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境內減弱為深低壓(相當於我國的熱帶低壓)。預計21日晚,「安攀」將先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東部和孟加拉國交界附近地區迴旋,22日凌晨以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逐漸減弱消散。

受「安攀」外圍水汽輸送與冷空氣的共同影響,20日,西藏東南部出現大到暴雨。預計21日至22日,西藏東部、青海南部仍將有小到中雨或雨夾雪,高海拔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西藏東南部有大到暴雨。青海、西藏等地需防範雨雪天氣對交通、農業和畜牧業等不利影響。

此次「安攀」能達到強颱風的級別,主要由於低層印度季風的水汽輸入非常充足,高空出流輻散比較順暢,颱風整體的動力條件較好,所以強度較強。

FY-4A靜止氣象衛星紅外增強雲圖2020年5月21日14:00

記者:近期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強對流天氣都比較明顯,天氣背景是怎樣的?

馬學款:近期,北方多地出現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未來三天,華北、東北等地仍多雷陣雨天氣,局地有風雹。北方近期強對流天氣是由於弱冷空氣的「頻繁叨擾」和近地面氣溫較高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對流發展條件。不過由於北方水汽條件略差,主要表現為雷電和局地的風雹,雨量分布不均,局地雨強較大。

由於近期夏季風的爆發,給江南、華南輸送的水汽非常充沛,加上不穩定能量高,非常有利於對流發展的形成,因此,南方強對流天氣將主要以短時強降水為主。

記者:5月下旬全國的天氣形勢如何?南方降雨是否會出現疊加效應?

馬學款:5月下旬,長江中下遊沿江、華南等地降雨將較常年同期偏多。預計25日至26日,華南、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等地將有較強降雨,局地將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21日至25日,華北、東北和山東等地多陣雨或雷陣雨,局地伴有風雹等強對流天氣。

記者:未來一段時間會有颱風影響我國嗎?

張玲:颱風的生成需要有較強的上升氣流和充足的水汽條件,預計未來半個月西太平洋和南海的副熱帶高壓仍較為強勢,控制著西太平洋低緯和南海區域,上述區域盛行下沉氣流,不利於颱風胚胎的發展,同時南海季風的強度也不夠強,未來半個月颱風生成的概率很小。

相關焦點

  • 強降雨持續時間長 累積降雨量大 落區重疊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南方...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6月2日以來,降雨主要影響江南中南部、廣西北部、廣東、貴州等地,廣西、廣東、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部分地區累積降雨量100~250毫米;特別是廣西北部、廣東中部等地有300~600毫米,廣西桂林來福、廣東惠州龍門等局地達到617~676毫米。這輪降雨基本覆蓋江南中南部、華南、貴州一帶地區,局地累積雨量比較大。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四川雲南等地強降水成因
    8月16日,我國四川盆地中西部及川南、甘肅東南部、山西中部、雲南東部、廣西中南部等地出現暴雨,其中,四川成都和德陽局地特大暴雨。中央氣象臺8月17日6時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17日至18日降水仍將持續。
  • 中央氣象臺工程師們這麼說
    張夕迪,中央氣象臺定量降水預報領班,工程師。主要從事定量降水預報、災害性天氣預報以及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業務和研究工作。中央氣象臺專家沈曉琳、張夕迪做客問吧,解答2020年汛期相關問題。▲各地降雨情況?而大冰雹屬於強對流天氣的產物,強對流天氣的特點就是生命史短、可預報性低,因此現在沒有辦法準確的預報到底會不會下大冰雹,只有在臨近階段才能給出較準確的判斷。只能說在合適的天氣形勢下,對流系統強烈發展,就有出現大冰雹的可能。@澎湃網友Yzuei2:張工你好,長江流域與三峽上遊降雨量與往期比如何?
  • 北京市氣象臺最新解讀強降雨:總的來看今天的雨準時準點
    「七下八上」時段,只要有副熱帶高壓北上配合暖溼氣流,就會有非常明顯降水過程。對於「大雨是不是下不來了」的問題,趙瑋解釋稱,在之前的會商中,預報員都認為這次降水過程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偏南暖溼氣流出現的暖區降雨,特點是暖區降水中的小對流具體會在哪裡發起「第一槍」,這是目前的預報難點。今天下午,第一波降水就體現了這個特點,存在不確定性。
  • 未來一周江漢、黃淮、江淮等地兩輪強降雨疊加 累積降水量將較常年...
    江淮、黃淮等地強降雨連連央廣網發 中央氣象臺供圖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27日,四川東北部、重慶、湖北中西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或大暴雨,湖北荊門、宜昌、恩施和重慶彭水等局地特大暴雨(250~346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雨量
  • 持續時間長 累計雨量較大 落區重疊 江南華南強降雨持續 專家解讀...
    記者:此次降雨過程有什麼特點?影響的重點區域、持續時間、強降雨重疊地區是怎樣的?陳濤:總體來看,未來一周南方降雨影響範圍大、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較大、部分地區強降雨落區重疊。中央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6月2日,貴州東部和南部、重慶中東部、湖北南部、湖南西部和中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廣西中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3日至4日,浙江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南部、廣西北部、貴州南部等地強降雨持續。
  • 中央氣象臺發布國慶中秋假期天氣預報
    來源:中央氣象臺中央氣象臺發布國慶中秋假期全國天氣預報:預計10月1日至8日,全國大部地區天氣總體適宜,極端災害性天氣出現可能性不大,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1日至2日、4日至5日先後受兩股冷空氣影響,華北、東北、黃淮東部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6℃,局地8℃,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多陣性降雨;1日和3日內蒙古中部局地有沙塵;4日至6日,最低氣溫東北地區大部和華北中部降至0~5℃,內蒙古、河北北部降至-6~-1℃。江漢江淮和江南北部等地有明顯降雨過程。
  • 華北強對流正在逐漸向東南發展!北方多地高溫明顯縮減
    ↓↓↓△日變溫實況(中央氣象臺/發)民聲天下7月8日北京快訊 近一時期以來,南北方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捱過了多雨一周的南方,本周(6日-12日)暴雨依然是不眠不休,甚是兇猛。在專家看來,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有餘的暴雨預警,還在持續之中;一直到本周后期,南方致命的強降雨還會有,由於持續時間長、致災風險高,需要像年初防疫一樣來重視防汛。在北方特別是華北、東北一帶,強對流天氣也是隨機出沒。專家表示, 監測數據表明,今天(8日)下午,華北上空已經呈現「天女散花」的形態。從氣象雷達上的動態變化來看,對流在不斷發展,大多向東南推進。
  • 華南等地有較強降水 華北等地有強對流天氣
    昨日,貴州東部和南部、湖南中部和南部、江西中部、福建中部和東部、廣東中部、廣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或大暴雨,湖南永州、廣西柳州和河池、廣東東莞等地局地達200~242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雨量50~90毫米;內蒙古東南部、河北東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中西部等地出現中到大雨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過程特點
    12月12日至14日,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11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藍色預警。本次冷空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1號洪水。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受災情況怎麼樣?汛情與1998年相比有何特點?7月1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等有關部委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颱風「鸚鵡」明日登陸廣東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已於昨晚生成,預計將於明天(14日)中午前後登陸廣東,並帶來較強風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的中心今天中午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約51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預計「鸚鵡」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將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強降雨持續 搶險救災有力開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
    譚雲俸攝(影像中國)核心閱讀連日來,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一帶遭遇強降雨。7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國家防總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未來一段時間氣象條件如何?雨帶還會停留在長江中下遊一帶嗎?7月4日以來,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一帶再度遭遇強降雨過程。
  • 山東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全省大部地區將出現強對流天氣
    山東省氣象臺於2020年6月1日8時45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受高空槽影響,預計今天下午到夜間,全省大部地區將出現強對流天氣,其中德州、聊城、濱州、東營、濟南、泰安、淄博、濰坊、臨沂北部、煙臺、威海、青島和日照13市有明顯雷雨伴有較強雷電和8~10級雷雨大風,部分地區有冰雹和短時強降水。
  • 新一輪強降雨殺到江西,一直持續到…
    >新一輪降水即將抵達今晚起我省中北部雨水增多局地還有強對流17號左右到達南部由於下雨氣溫將會短暫小幅下降體感由悶熱逐漸向涼爽轉變贛南降水較少氣溫仍然偏高>以下是未來兩天降水落區趨勢(具體以臨近預報為準)▼▼▼具體預報今天下午到晚上九江、景德鎮、南昌、萍鄉、新餘、宜春六市和吉安市西部晴到多雲,部分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和強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全省其他地區晴天間多雲。
  • 降水不會「拖泥帶水」
    ↓↓↓△各大城市氣溫預報一覽(中央氣象臺/發)民聲天下12月21日北京快訊 轉眼間,已進入傳統二十四節氣的「冬至」。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段,也將就此開啟。隨著先期冷空氣的發力,多地迎來一波降溫高潮;進而令大部地區的民眾提前感受到了常年「三九」「四九」般的寒冷。在專家看來,近期回暖腳步已經開啟。本周(21日-27日)天氣大多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