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酸鹼質子理論」判斷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方法研究

2020-12-12 活化能

摘 要: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學生運用水解的知識解決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緩衝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方面有所困難。本文從酸鹼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概念的分析對比入手,分析質子理論在討論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判斷方法,輔例以質子理論解決鹽類水解的幾個典型問題,從而揭示酸鹼反應的本質。

關鍵詞:鹽類水解;質子理論;溶液的酸鹼性

在酸鹼的概念描述中,人教版化學教材必修1中,從電離出的陰、陽離子的角度定義了酸和鹼。該定義維度下的酸和鹼,其實就是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中的酸和鹼。這種理論應用廣泛且易於初學者接受,加之pH概念的引入,酸鹼的強度得以量化。但是,這種理論只能在酸鹼的水溶液中使用,對那些不溶於水卻能表現出酸鹼性的物質,阿倫尼烏斯理論不能對其進行分析。

例如,氣態的NH3在這種理論中就不是鹼了,因為它不能直接電離出OH-。布朗斯特和勞裡提出的質子酸鹼理論,彌補了一些阿倫尼烏斯理論中的不足。質子酸鹼理論認為,能接受質子(H+)的物質是鹼,能提供質子的物質是酸。酸提供質子後成為它的共軛鹼;鹼接受質子後成為它的共軛酸。酸鹼質子理論使得酸鹼概念及酸鹼反應的範圍擴大化,同時擺脫了酸鹼反應必須發生在水中的局限性,解決了非水溶液或氣體間的酸鹼反應,並把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弱電解質的電離(解離)、酸鹼中和反應、鹽類水解等反應概況為一類反應,即質子傳遞式的酸鹼反應。本文從質子傳遞的角度入手,對比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有關問題的分析;選取鹽類水解問題中用電離理論分析遇到的困惑點,架構質子理論來解決鹽類水解的有關問題,並對教學和習題進行反思。

一、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比分析鹽類的水解

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把鹽與水發生的作用叫做鹽類的水解,即強酸弱鹼鹽和強鹼弱酸鹽溶於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陰離子可分別與水電離產生的 OH-或 H+生成弱電解質——弱酸或弱鹼。根據此概念,下表對比了NH4Cl溶液和Na2CO3溶液在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角度下水解過程。

根據電離理論NH4Cl完全電離,電離出的NH4+結合水分子電離出的OH-,從而促進了水的電離,溶液中 H+濃度大於OH-濃度,使溶液呈酸性。根據質子理論,NH4+就是酸,能電離出質子即 H+,與H2O為H3O+,如此看水解反應,就是酸鹼反應的一種類型。因為酸鹼反應的實質就是質子在酸和鹼之間的傳遞,NH4Cl的水解反應即是作為酸的NH4+和作為鹼的H2O之間發生的質子傳遞過程。Na2CO3的水解用電力理論和質子理論解釋區別不大。

以上對比分析說明,酸鹼質子理論中的強鹼弱酸鹽的水解與電離理論類似。但是,強酸弱鹼鹽的水解則不同。在電離理論中強酸弱鹼鹽溶液的酸性來自於H2O電離出的H+,而酸鹼質子理論中強酸弱鹼鹽溶液的H2O起著結合質子的作用,溶液的酸性則來自於溶質中的陽離子水解給出的質子。

二、利用質子理論分析鹽類水解的幾個典型問題

1.分析正鹽溶液的酸鹼性

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第一部分的科學探究中,從學生比較熟悉的鹽類物質入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並運用歸納法分析鹽類的組成與鹽溶液酸鹼性的對應關係,然後用電離理論解釋酸鹼性的成因,環環相扣,由表及裡,課堂組織十分方便。若藉助酸鹼質子理論分析酸鹼性,也能夠十分快速直觀的得出結論,甚至對鹽溶液呈現出不同酸鹼性會有更加本質的理解。如教材「科學探究」部分關於溶液的酸鹼性,可設置如下的對比分析。

NaCl、Na2SO4是既不能給出質子又不能接受質子的物質為非酸非鹼物質,溶液呈中性;Na2CO3、NaHCO3、CH3COONa中,陰離子都能接受質子,屬於鹼,溶液呈鹼性;NH4Cl、(NH4)2SO4中,陽離子能給出質子,屬於酸,溶液呈酸性。酸鹼質子理論更深層次地揭示了酸鹼的本質,更加直觀的說明本節內容引言部分「Na2CO3俗稱純鹼,明明是鹽,卻要稱作鹼」的原因,有利於學生形成從物質間的內在聯繫層面上理解酸鹼。

2.分析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

關於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在日常學習中往往只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通過測定鹽溶液的酸鹼性來歸納和判斷,是一種基於事實性知識的教學,學生往往陷入孤立的死記硬背當中去。質子理論可以運用共軛酸鹼的電離平衡常數大小的定量關係,引領學生形成酸式鹽(兩性物質)溶液的酸鹼性判斷的一般方法,從而形成聯繫的知識體系,是一種觀念上、方法上的教學。

例:已知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計算kb(HCO3-),並判斷NaHCO3溶液的酸鹼性(其中ka1ka2表示碳酸的第一級,第二級酸式電離,kb表示HCO3-的鹼式電離)。

解:根據酸式電離的定義,求出鹼式電離常數如下:

由於kb(HCO3-)>ka2,故NaHCO3的鹼式電離強於酸式電離,溶液呈鹼性。在酸鹼質子理論中酸和鹼具有同一性,互為存在條件,在一定條件下又朝著與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這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在共軛酸鹼對中,酸的強度越大,其共軛鹼的強度越小;鹼的強度越大,其共軛酸的強度越小。

3.分析不同弱酸鹽溶液的鹼性強弱

例:已知HClO,CH3COOH,HNO2都是弱酸,其電離常數ka分別為3.0×10^-8,1.8×10^-5,4.6×10^-4。請計算其共軛鹼ClO-,CH3COO-,NO2-的電離常數kb,分析並驗證0.1mol·L-1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的大小順序。

即0.1mol·L-1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的pH大小順序為:NaClO>CH3COONa>NaNO2。

4.分析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共軛酸、共軛鹼混合液的酸鹼性

例: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混合,分析並驗證混合後溶液的酸鹼性。若是將等量的HCN和NaCN混合呢?(已知ka(CH3COOH)=1.8×10^-5,ka(HCN)=5.0×10^-10)。

解:上述分析可知,ka(CH3COOH)=1.8×10^-5,kb(CH3COO-)=5.56×10^-10;ka>kb,即等物質的量的溶液混合,以共軛酸的電離為主,溶液呈酸性;若換成將等量的HCN和NaCN混合,ka(HCN)=5.0×10^-10,kb(HCN)=2.0×10^-5,即等物質的量的溶液混合,以共軛鹼的電離為主,溶液呈鹼性。

在中學化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涉及緩衝溶液的酸鹼性,以及緩衝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的大小判斷,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分析判斷出溶液的酸鹼性。酸鹼電離理論中對於相關問題解決辦法述是「相比中和反應,水解的趨勢是微弱的」,會讓人誤認為等物質的量的弱酸與對應的鹽(如CH3COOH和CH3COONa)相混合以後其溶液一定呈酸性,而等物質的量的弱鹼與對應的鹽(如NH3·H2O和NH4Cl)混合則會呈鹼性。以上的判斷對上述2個具體的例子是正確的,但是並不代表可將上述結論推廣為一般規律,如我們在本例中,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呈鹼性。酸鹼質子理論可以非常迅速的通過比較kakb的相對大小判斷緩衝溶液的酸鹼性,這是電力理論不可比擬的地方。當然,溶液的酸鹼性不僅與酸鹼的電離常數有關,還與酸鹼的濃度有關,如,將CH3COOH和CH3COONa的按照不同的物質的量濃度混合,混合溶液可以呈酸性、鹼性,也可以呈中性。

三、對教學和試題的反思

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學生運用水解的知識解決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緩衝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方面有所困難。酸鹼質子理論作為酸鹼電離理論的延伸,不僅定義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而且其共軛酸鹼對間的關係更是揭示了酸鹼反應的實質。學生利用共軛酸鹼對電離平衡常數的定量關係,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以酸鹼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進行教學,具有實際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駱無忌,馬洪明.鹽類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6):77.

[2] 王春芳.「酸鹼質子理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6):21.

[3] 方高飛.教材做加法 學業做減法[J]化學教育,2016(3):30.

[4] 楊帆,陳璐,姚建萍. 以鹽類水解為例談大學與中學化學教學的銜接[J]化學教育,2013(5):44.

[5] 化學原理補正.有關鹽類簡單水解反應的討論[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ae5b6b0102v5ac.html,2014-10-01.

作者:鄭洪開單位: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湖南長沙,410006

相關焦點

  • 探究鹽溶液的酸鹼性-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了解鹽類水解的利用。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並運用歸納法分析鹽類水解的基本規律。2.以電離平衡為基礎,認真分析鹽類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弱酸或弱鹼的趨勢,明確不同類型的鹽類水解的本質和規律,從微觀世界看鹽類水解的本質。3.討論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認識鹽類水解的應用,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3.2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教學流程〗通過上節課鹽類水解過程的分析總結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通過練習區別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 → 科學探究2和思考與交流2得出影響鹽類水解平衡的因素 → 教學評價。
  • 鹽類水解中的三大守恆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化學》學科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鹽類水解是常考知識。其中,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問題是其重難點內容。對於這一類問題,明確溶液中離子濃度關係是解題關鍵。一、電荷守恆原理:溶液顯電中性,由此推知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一定等於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的總數(或者說溶液中正電荷的濃度與負電荷的濃度相等)。書寫技巧:①明確溶液中發生的電離、水解過程(注意水的電離);②寫出溶液中所有陰陽離子;③注意離子所帶電荷數。
  • 有機酸鹼理論
    布朗斯特(J.N.Bronsted)和勞裡(Lowry)於1923年提出了酸鹼質子理論(Bronsted酸鹼理論),對應的酸鹼定義是:「凡是能夠給出質子(H+)的物質都是酸;凡是能夠接受質子的物質都是鹼。」
  • 名師精講|第19講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
    2.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溫馨提示:溶液中的c(H+)和水電離出來的c(H+)是不同的:①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1×10-7mol/L,若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1×10-7mol/L,則可判斷出該溶液中加入酸或鹼抑制了水的電離;若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1×10-7mol/L,則可判斷出該溶液中加入可以水解的鹽或活潑金屬促進了水的電離
  • 2020高考化學高頻考點:鹽類的水解,題型複雜,教你找到突破口!
    最近有很多同學向我反映,高考化學複習的過程中,鹽類的水解部分知識點繁多,考試錯誤率高,找不到解題思路。那麼今天我就在這篇文章中著重歸納鹽類的水解有哪些易混易錯點,解題思路有哪幾方面?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正文。
  • ◆ 如何判斷酸鹼性食物?(附酸鹼食品一覽表)
    ♥血液酸鹼(pH)值由血液中含有的礦物質及氫離子數目決定。血液一旦呈現酸性或鹼性時,腎臟會將過剩的酸性或鹼性物質變成尿液排出,以保持血液維持弱鹼性狀態。人體的血液與體液的酸鹼值只要有一點點改變,就會造成新陳代謝的失調與混亂。
  • 名師精講|第20講 鹽類的水解
    4.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1)內因:鹽本身的性質,組成鹽的弱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或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鹼越弱),水解程度越大。(2)外因:受溫度、濃度及外加酸鹼的影響。③溶液的酸鹼度:鹽溶液加酸(H+)可抑制陽離子的水解,促進陰離子水解;鹽溶液加鹼(OH-)可抑制陰離子的水解,促進陽離子水解。例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5.
  • 【教研園地】重溫科學家的探索之旅——植物酸鹼指示劑製取研究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選取了幾種易於提取溶液的植物——葡萄,玫瑰花瓣和紫色高麗菜作為實驗的材料。在把葡萄皮,玫瑰花瓣和紫色高麗菜葉製成溶液之後,小組成員再選取了醋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肥皂水等典型的酸鹼溶液作為檢驗以上植物溶液能否作為酸鹼指示劑的樣本。
  • 溶液的酸鹼性與PH計算
    點擊藍字,輕鬆關注溶液的酸鹼性是物質的一種重要化學性質,高中化學中關於溶液酸鹼性是用溶液pH值來衡量的,溶液的酸鹼性與
  • 水培養植物測量酸鹼性的三種廉價方法,避免葉黃爛根是講究技巧的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營養液的酸鹼性。在室內養護水培植物的時候,保持良好的水質對植物的生長是最關鍵的,在給水培植物補充營養液的時候,也要維持合適的pH值。不同的植物對水質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室內觀葉植物或開花植物,大部分都是喜歡微酸性的土壤,而水培養護植物後,也要避免水質偏鹼。
  • 酸鹼體質創始人入獄並被罰1億美金!「酸鹼體質論」完全是偽科學!
    如果關注飲食健康你可能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酸鹼體質理論」它大體是說人體的一切疾病根源都是酸性體質為了治病防病就得喝弱鹼性水和吃鹼性食物甚至還有人說如果想要生男孩也得吃鹼性食物鹼性食物真的更健康嗎?>一直都在強調該說法並不成立酸鹼性理論最早由「羅伯特·歐·陽」 (Robert O.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   1.酸鹼度:用來表示溶液的酸性或鹼性的強弱程度。   2.pH試紙用來定量的測定溶液的酸鹼度。
  • 院士專家校園行 | 專家教你如何在家裡用紫甘藍自製酸鹼指示劑
    什麼是酸鹼指示劑?酸鹼指示劑,是指可以用於酸鹼滴定實驗中的指示劑,它們在不同的酸鹼環境(pH值)中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用來判斷溶液的酸鹼性。什麼是pH值?記錄加入紫甘藍溶液後各個杯子的顏色結論:可以利用紫甘藍溶液作為酸鹼指示劑,來判斷溶液是酸性溶液還是鹼性溶液。
  • 院士專家校園行|專家教你如何在家裡用紫甘藍自製酸鹼指示劑
    什麼是酸鹼指示劑?酸鹼指示劑,是指可以用於酸鹼滴定實驗中的指示劑,它們在不同的酸鹼環境(pH值)中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用來判斷溶液的酸鹼性。什麼是pH值?pH值通常用來反映溶液的酸鹼度;pH值通常為1~14,當pH值=7,為中性;當pH值 當pH值>7,為鹼性。紫甘藍自製酸鹼指示劑實驗所需材料有哪些?
  • 易錯02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
    易錯02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知識清單】判斷一定量的物質中所含某種粒子數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命題者青睞將阿伏加德羅常數與氣體摩爾體積(涉及外界條件、物質狀態等)、物質結構(涉及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化學鍵數等)、電離與水解(涉及弱電解質的電離特點及鹽類的水解特點、溶液中離子濃度)、氧化還原反應(涉及電子轉移數目)、可逆反應等結合。阿伏加德羅常數類試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複習備考中除了需要注意相關的解題技巧外,還需要對相關知識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將知識準確、合理的應用。
  • 溶液酸鹼度太難了怎麼辦?學會他的竅門都在這裡啦!
    大家好我是老張專注分享初中理科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溶液的酸鹼度,它和酸鹼指示劑有著很大的關聯但卻並不是相同的知識,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溶液的酸鹼度是酸鹼指示劑的一個延伸。一、溶液的酸鹼度(pH值)1、定義:溶液的酸鹼度是指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程度。2、酸鹼性與酸鹼度的定對比注意:1)酸溶液一定呈酸性,鹼溶液一定呈鹼性。2)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經歷酸和鹼反應的實驗探究過程,發現中和反應的實質,提升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加深對中和反應的理解,同時體會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人體健康的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