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玩宋瓷,必須大肉莊,歡迎收看肉莊私房話,我是元一。
最近啊,我的朋友圈被香港春拍給刷屏了,人人都在討論這一次蘇富比佳士得香港拍賣的情況,大家討論的話題呢始終都在圍繞著幾個字「貴」、「漲價」。
因為本以為會受疫情影響的蘇佳大拍那些個重點宋瓷拍品,竟然出人意料得拍出了相當理想的價格。難道是疫情過後藝術品要開始飛漲了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次香港春拍溢價比較高的幾件器物的真實情況。
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首先就是蘇富比這個龍泉的爐子,這隻爐子要上拍的消息呢其實很早就已經放出來了,拍前就有很多人在討論,說一隻克拉克舊藏的爐子要上拍了。
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估價:600萬-800萬港幣
成交價:677.5萬港幣
來源:
艾弗瑞.克拉克伉儷收藏
倫敦蘇富比1975年3月25日,編號58
Robert Barron 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5年3月30日,編號321
展覽:
《Celadon Wares》,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47年,編號13,圖版9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Exhibition of Ju and Kuan Wares: Imperial Wares of the Sung Dynasty, Related Wares and Derivatives of Later Date》,倫敦,1952年,編號94
《Art of China and Japan》,亨茨維爾美術館,亨茨維爾,1977年,頁26,編號46
《Ceramics: The Chinese Legacy》,The Dixon Gallery and Gardens,曼非斯,1984年,頁15,編號10
《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 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紐奧良藝術博物館,紐奧良,2000年,編號57
我們先來看看這隻龍泉爐子的來源著錄。一大堆來源著錄的信息裡面,比較重要和核心的其實是兩個:一個是艾弗瑞.克拉克伉儷收藏,一個就是Robert Barron收藏。
克拉克,如果早年接觸點音樂的人應該都知道HMV唱片公司,這個克拉克先生實際上就是HMV的英國總裁,他是早年東方陶瓷學會的重要成員,非常熱衷於收藏宋瓷。
近幾年逐漸沒落的HMV店鋪
但是他在1950年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把大批宋瓷留給了他的太太克拉克夫人。歷史上曾經有很多知名的重器都是他們經手過的,相信或多或少大家都有聽說過。比如前宋瓷成交記錄保持者,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成交價兩億港幣,當然這個記錄現在已經被樂從堂曹興誠先生舊藏的那隻汝窯洗打破了。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
克拉克伉儷舊藏
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拍品
成交價:2.0786億港幣
再比如,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好幾件汝窯,這隻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原來和前面那只是一對的,這個汝窯長頸瓶,是汝窯裡面罕見的立件,這些都是克拉克舊藏。
大英博物館藏汝窯
克拉克伉儷舊藏
再比如,目前的定窯成交世界紀錄保持者,這隻北宋定窯刻花花口缽,也是克拉克的舊藏。
北宋定窯刻花花口缽式碗
克拉克伉儷舊藏
坂本五郎舊藏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拍品
成交價:1.4684億港幣
除了這些個世界紀錄,拍場上還有很多明星器物都是克拉克夫婦舊藏的,比如說那隻著名的鷓鴣斑折腰盤子,南宋官窯的貫耳瓶等等。
所以克拉克收藏,這個來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極大的吸引力的。由於克拉克夫婦的收藏,這個龍泉爐子還曾經參與過東方陶瓷學會的展覽,爐底帶有當時展覽的重要標籤。
除了克拉克的來源,這個爐子還曾經被一個叫羅伯特.巴隆的美國人收藏過,巴隆和克拉克夫婦並非一個時代的人,所以他的收藏體系呢跟克拉克夫婦相比,在頂級器物的數量上面,並沒有可比性。但是這個巴隆,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玩家,他的這個體系非常甜美,藏品的結構也比較合理。
在2000年的時候他在紐奧良做了一個比較轟動的展覽,當時還是哈佛大學博物館館長毛瑞教授為展覽圖錄寫了文章。這本圖錄充分體現了巴隆對宋瓷的理解,書的名字呢取得相當有詩意啊,叫做《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
這個標題其實挺難翻譯的,大概就是天地之間、宇宙洪荒的意思,但是我覺得跟他想要表達的意境還有點差距,大家還有沒有更好的翻譯方式呢?老外做展覽的切入點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書裡邊收錄的器物呢也是相當乾淨清爽,封面是一隻繞頸鴛鴦的越窯粉盒。這件龍泉爐子當時就是在這個展覽裡面。
克拉克夫婦+巴隆這兩大藏家的加持,這件龍泉鬲式爐的傳承已經躋身第一梯隊了。
那麼,這個爐子本身的質量如何呢?從造型上來看,比較規整的,規規矩矩,在龍泉的各大鬲爐裡面屬於比較好的狀態了,釉色也很好,屬於粉青的類型,玉質感很強,是龍泉窯的厚釉器物所想表達的那種理想狀態。
在器型上呢,鬲爐的類型也很多,這件也屬於標準類型的,和繭山龍泉堂發家的那件龍泉爐子的造型比較接近,屬於比較敦實類的。
有一些龍泉爐子的造型會更加犀利一點,出筋力度大一點,肚子扁一點,有各種不同的類型。這件器物唯一的缺憾就是品相是存在問題的,他的一個爐腿是斷修的。
因為這個拍前很多人有猜測過流拍的可能性,最後這件能夠拍到600多萬的價格,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南宋龍泉窯青釉鬥笠盞
蘇記另一件龍泉鬥笠盞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南宋龍泉窯青釉鬥笠盞
估價:60萬-80萬港幣
成交價:118.75萬港幣
來源
Herschel V. Johnson(1894-1966年)
倫敦蘇富比1967年2月21日,編號21
R.J.H. Carson 上校伉儷收藏
倫敦蘇富比1994年6月7日,編號308
Robert Barron 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5年3月30日,編號317
展覽
《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 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紐奧良藝術博物館,紐奧良,2000年,編號56
龍泉的鬥笠器型是在盤碗類臥件裡面比較突出的,因為他的線條非常鋒利,是一種充分體現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那種精氣神的,就是你可以殺了我,但是你不能侮辱我的這種堅定的氣質。那麼鑑賞龍泉的鬥笠盞需要哪些標準呢?我覺得有幾點:
第一釉色,龍泉窯的釉色其實是比較難把控的,因為龍泉窯的窯爐是龍窯,搭建在山坡上的,大致是這樣的形態,所以底部窯爐和頂部窯爐的溫度氛圍差異是很大的,所以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龍泉窯的器物,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許串煙的現象,那麼一件釉色勻稱的器物相對來說就比較難得了。
第二線條,龍泉的鬥笠的線條是比較重要的,這個線條呢要從側面看,看側壁的走勢是否順暢,如果是比較鋒利的線條,那就有鬥笠盞的精髓了。
第三圈足,龍泉鬥笠的製作在圈足也能有一定的體現,修足的精細也能加分不少。
綜上所述呢,這次拍賣的這隻龍泉鬥笠呢整體水準還是不錯的,顏色比較勻稱,器型也很鋒利,修胎的狀態比較突出,屬於比較好的龍泉鬥笠類型了。只不過在品相上也有點小瑕疵,估價60萬-80萬,最後成交100多萬,也算是有較高的溢價了。
整體來看呢,這次拍場的兩隻龍泉的成交價格都是比較理想的。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瓜稜執壺
佳士得的影青執壺的成交價倒是挺讓人意外的。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瓜稜執壺
估價:40萬-60萬港幣
成交價:212.5萬港幣
本執壺於1941年在日本註冊為重要美術品,並於2019年7月23日撤銷註冊。
來源
穗積重威(1893 - 1959)珍藏。穗積氏為一名日本律師,活躍於二十世紀初
後藤眞趣堂珍藏
展覽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宋元美術展目錄》,東京,1961年,圖錄圖版235號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注器》,和泉市,1986年,圖錄圖版83號
這把執壺的亮點在什麼地方呢?無疑就是他的來源傳承了,這把壺曾經被註冊為日本的重要美術品,這個重要美術品是啥概念,這是日本官方認定藝術品的一種定級,重要美術品是僅次於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的定級的,臨宇山人的吉州瓶子,7800萬的建窯油滴盞,都曾經被定為重要美術品。
曾經被定級為重要美術品的器物
因為被認定為重要美術品的器物是不可以出國上拍的,所以我們看這件器物是在2019年的7月23號註銷了重要美術品的認定。除了重要美術品,這件器物還曾經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參與過重要的展覽,可以說是日本體系裡面比較優秀的著錄了。
那麼這件器物本身的情況如何呢?從造型上看,是經典的影青瓜稜壺類型啊,在很多博物館都有收藏,我們隨便舉個例子啊,在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中,安宅英一的收藏系列中就有這種類型的。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安宅英一舊藏
但是從胎釉質感來看,這把壺略為發白髮黃,饒玉的質感沒有很好得表現出現來,屬於北宋影青裡面較為常規的狀態,這個價格相當不錯了。
金懷仁窯黑釉油滴盞
金懷仁窯黑釉油滴盞
估價:350萬—450萬港幣
成交價:350萬港幣
來源
創辦白鶴酒造株式會社之嘉納家族收藏(木蓋題識「白鶴山荘清賞」)
懷仁油滴的表現也相當強勁,雖然油滴盞在蘇富比拍出幾百萬的價格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拍過幾隻百萬級的油滴,但是現在普遍市場的價位還沒有拔升到這個程度。這隻油滴盞的狀態還算不錯,口徑小巧,在鈞窯裡面,這種盞型被叫做泡泡碗,因為形狀很像一個泡泡而得名。此類油滴的做法與建窯油滴有所區別,成型難度相對來說容易一點,當時的產量比較穩定,底部施加護胎釉,可以保證和釉色的一致性。
這類器物近期較為熱門,蘇富比將油滴盞和很多當代藝術組合呈現,備受追捧,未來應該還會有一定的漲幅。
北宋定窯刻蓮紋蓋盒
北宋定窯刻蓮紋蓋盒
估價:150萬-250萬港幣
成交價:300萬港幣
來源
子爵松平家族珍藏,入藏於1910年
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6日,拍品2924號
刻蓮花紋的盒子拍這個價格我倒是不太意外,畢竟刻萱草、蓮花的盤碗都已經是百萬級了,這麼大的盒子,在這個價格,按照市場來看的話,也在情理之中。
五代越窯青釉針刻花卉紋執壺
五代越窯青釉針刻花卉紋執壺
估價:120萬-180萬港幣
成交價:324.5萬港幣
來源
徐氏藝術館,香港
倚嵐堂珍藏
徐展堂舊藏的越窯執壺顏色不錯,器型也是比較精彩,同類的這種有刻鸚鵡、仙鶴、人物故事等等類型的,這把花卉紋的估價120萬-180萬,最後300多萬成交,溢價很高。
金-元鈞窯三足爐
金-元鈞窯三足爐
估價:100萬-150萬港幣
成交價:425萬港幣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88年12月13日,編號113
徐氏藝術基金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6年9月19日,編號212
展覽:
《文物粹珍:徐氏藝術基金藏陶瓷青銅器選》,文物館,新加坡,1992年,編號43
鈞窯爐子依然穩定輸出,輕鬆達到400多萬的價位,這件器物從胎釉質感看屬於官鈞類型的,和那些官鈞的鼓釘盆狀態類似,挺特殊的。
綜合來看呢,這次蘇佳的大拍,形勢是一片大好。整體的器物水準呢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很多器物都得到了充分的溢價,這完全印證今年年初時我們對於疫情後藝術品市場的預判。
那麼這次拍賣的高溢價會是個例嗎?器物水準下降會不會是因為拍賣會為了規避疫情風險而故意沒有放特別頂級的東西出來呢?
我個人覺得不太會,從拍賣的節奏上來看,這批貨應該是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徵集好了的,貨源的吃緊和價格的上漲應該會是一個長期現象。在疫情期間沒有辦法大肆宣傳,很多人沒辦法去拍賣現場,這種惡劣條件下都能拍出這樣的高溢價,我相信等疫情放開後的秋拍可能會是更加驚人的成交價。
那麼如果宋瓷持續漲價,對買家和賣家而言,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請聽我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