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堅持不漲價,用手藝圈粉無數回頭客,年輕「棉花匠」13年免費給...

2020-12-21 荊楚網

楊積麒和愛人何豔桂把剛打好的棉絮鋪好。

從江岸區花橋街聚才路往裡走,順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左拐繞進聚才南苑路,在幾間糧油、小吃店之間,有一間毫不起眼的彈棉花店。16日,記者走進小店,約20平方米的空間幾乎被機器、棉絮填滿,36歲的楊積麒和愛人一人站一邊,勾線、鋪線,雪白的棉絮上,迅速鋪上了一張整齊的紅網,紅白相襯,煞是好看。

前幾天寒潮來臨前,楊積麒又特地提前打好5床新棉被,託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轉送給轄區的孤寡老人。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

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

楊積麒老家在湖南,2007年,他來到聚才社區租下這間門面,一幹就是十多年。

聚才南苑路周圍都是老舊小區,在這裡居住的老人偏多。小店對面住著一位老人,有時會到店裡坐坐。楊積麒和老人聊天時得知,老人雖有子女,但平時都是一個人居住,他就給老人打了一床新棉被。老人年紀大了出門不便,他還經常跑腿幫忙給老人買早餐。這樣堅持了好些年,一直到去年老人去世。

有一位家住蔡家田的老人,走路來有點不方便。第一次來打棉被時,楊積麒幫老人把被子送回家。他看到老人家裡條件簡陋,而且是獨自一人居住。當老人第二次再來,要翻新舊被子,楊積麒跟老人說:「這個翻新了也不暖和。」他免費給老人打了一床六斤的新棉被,送到了老人家中。

「只要遇見了無兒無女的,條件不好的,都送。希望他們像我們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開店第二年,楊積麒就免費給孤寡老人送去了8床新棉被。

十多年過去了,這一習慣被楊積麒堅持了下來。「父母常說,遇到有困難的,都不要空著手,能幫助的就幫助一下。」而對於他曾經幫助過的人,他也從不問對方姓名。

六年來,加工費價格表沒變過

小店門前貼有一張加工費價格表。按照不同長寬度,加工費設有不同的價格區間,「我們6年來都是這個價格。」楊積麒告訴記者。

記者在店裡先後遇到三波老顧客。家住附近的雷阿姨是他的「忠實粉絲」,每逢家裡搬新房、兒女結婚,她就要過來彈幾床新棉被。「去年這個棉花還是18元錢一斤,今年還降價了。」

像這樣的回頭客還有很多,還有不少是從武昌、漢陽,甚至是沌口特地過來的。花橋街道聚才社區黨委書記蔡曉詩介紹,周邊共有4家彈棉花的店,楊積麒是開店時間最長的,價格也低。

「進貨價格低,我們就賣得低。都是老顧客,價格不能隨便漲,正是因為信任才推薦別人過來,我們主要靠手藝賺錢,只要做的好,來的回頭客就多。」楊積麒自信滿滿。

生活雖艱苦,他們依然樂觀

在楊積麒的小店裡,戴著口罩的愛人何豔桂話也不多,口罩外露出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每次顧客剛下單,她就默默走到操作間把棉絮加工好。

何豔桂和楊積麒是通過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面,何豔桂就被楊積麒的淳樸善良打動。這些年她已經成為丈夫的好助手,在她眼裡,丈夫「有顆善良的心,什麼都願意去做」。

她還記得,有次一個老鄉的媽媽病重。沒錢看病,楊積麒毫不猶豫借給對方一萬塊錢。後來老人情況危急,救護車來了,但樓梯間狹窄,擔架抬不下去,他二話不說將老人從7樓背了下來。談起這些,何豔桂眼眶有點泛紅。

蔡曉詩對夫妻倆的印象很深,「每次社區有什麼需要幫忙,他們從沒有缺過一次席。」在社區的動員下,楊積麒連續8年義務獻血,還帶動了周圍一批人參與義務獻血。

雖在漢打拼了十多年,但因為價格低,加上彈棉被只在秋冬季才有需求,店面每年一半以上的時間處於歇業狀態,夫妻倆至今還住在租來的房子裡。

兩人現在有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每逢店面不開張的日子,楊積麒就會在工地上找些零工做,何豔桂進些蔬菜水果在菜市場賣。「有沒有覺得生活很苦?」記者問何豔桂,她想都沒想,搖了搖頭。

記者陳俞 通訊員劉培 蔡曉詩

相關焦點

  • 誠信+手藝圈粉回頭客無數,年輕「棉花匠」堅持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
    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  「父母常說,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都不要空著手」  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  楊積麒個頭不高,不善言語。戴著一頂紅色的舊帽子,棉衣外面套一件不太相襯的粉紅色薄外套。楊積麒幹起活來,勾線、鋪線手腳飛快。
  • 年輕「棉花匠」13年免費給孤老送棉被
    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楊積麒老家在湖南,2007年,他來到聚才社區租下這間門面,一幹就是十多年。聚才南苑路周圍都是老舊小區,在這裡居住的老人偏多。
  • 漳州夫妻開的鴨肉店,憑藉祖傳的鹽水鴨手藝,已經圈粉無數回頭客
    不是網紅小吃店,也不是幾十年老店,憑藉祖傳的鹽水鴨手藝,這家漳州夫妻的鴨肉店,開店才5年,已經圈粉無數回頭客。漳州開來的鴨肉店,靠祖傳手藝紮根江頭 漳州夫妻的鴨肉小吃店,默默在江頭紮根了五年多了,祖傳的鹽水鴨手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老家有一個二十幾年的鴨肉店,吳大哥從小就跟著叔叔學了做鹽水鴨的手藝。
  • 一堂開了六年的社區免費攝影課
    這堂免費公益攝影課在李家沱社區已經辦了六年。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成為李家沱街道的一張特色文化品牌。參加培訓課的有不少都是附近的社區離退休群眾,還吸引了不少重慶其他區縣的攝影愛好者前來聽課。從上個世紀80年底開始,甘紅兵出於興趣開始在工作之餘學習攝影,從使用膠捲相機到數位相機,再到無人機攝影,他的鏡頭記錄了重慶幾十年的變遷,其拍攝的作品多次在主流媒體上發表,獲得了圈內同行的認可。但甘紅兵希望讓更多的人分享攝影的快樂。從2009年開始,甘紅兵就在兩路口創辦了丫攝114免費攝影課,講學至今,聽課學員已經有十幾萬人次。學員在課堂上用手機拍攝課件。
  • 在南寧,這家粉店,據說堂食加外帶每天賣上千個豬腳,都是回頭客
    ,據說堂食加外帶每天賣上千個豬腳,都是回頭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家粉店,這些年吃過無數次,而且在之前也有粉絲推薦過的一家小店,每天的生意都很火爆,而且很多人都是慕名前來,基本都是堂食加外帶的,這家店鋪就是一其英豬腳粉。店鋪位于衡陽北湖路口往東100米左右的位置,煙廠北門的斜對面。
  • 堅決不漲價、免費送百萬份雞湯
    奶茶邁入了「30元時代」、火鍋土豆1.5元一片……近段時間,餐飲業漲價的事件讓準備「報復性消費」的吃貨們紛紛吐槽「報復不起了」。
  • 愛奇藝騰訊雙雙漲價,漲價潮來襲,我們免費看視頻要成歷史了嗎?
    一、集體漲價的視頻巨頭11月13日零點的鐘聲一響,愛奇藝會員就漲價了!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也做出了相應提升,漲價幅度在30%—50%。同一天時間,在騰訊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騰訊也透露出了想漲價的聲音。騰訊方表示「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
  • 江瀚:愛奇藝騰訊雙雙漲價 漲價潮來襲 我們免費看視頻要成歷史了嗎?
    01集體漲價的視頻巨頭11月13日零點的鐘聲一響,愛奇藝會員就漲價了!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也做出了相應提升,漲價幅度在30%—50%。同一天時間,在騰訊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騰訊也透露出了想漲價的聲音。
  • 日照大爺用舊輪胎做涼鞋成網紅:不會漲價!幹了50年從不多要錢
    人間丨日照大爺用舊輪胎做涼鞋成網紅:不會漲價!「你這鞋不好穿得來找我,哪裡出了問題就找我修補——這些都要跟顧客們說,這樣才能收穫回頭客。若是為了掙錢千方百計地問人家要錢,那就失去了信用。失去了威信,人們就不上門了,差評一片,那就完了。」說到這兒,解世全手起錘落,將釘子敲進鞋底裡。一座鞋砧子,一把錘子,一把剪刀,一盒釘子,這就是完成一雙涼鞋所需的全部工具。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佳佳真的廢了老大心機企圖深入淺出給各位老鐵講明白,現在還傻傻分不清嗎?無論這個「紅牛江湖」是否已經「血雨腥風」,這一點也不妨礙中國人愛喝紅牛。這裡說的紅牛可是最傳統的那個中國紅牛。相信馬拉松那種多人參與的運動應該是有用的。紅牛解困提神、抗疲勞、補充體力的特點,在20幾年裡已成功「洗腦」中國人。這幾年紅牛的廣告語也已經變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 ...總有人在溫暖你:免費加粉加雞蛋、免費飲水、免費小火鍋……
    免費加粉加雞蛋  愛心粉店很溫暖  在雲巖區普陀路156號附近,有一家辣雞面分店,店門口的牆上貼有「永久對軍人、人民警察、醫護人員等免費加粉、加雞蛋」的牌子。  10時許,店裡的食客們大快朵頤,店員在忙碌著。「我們是2020年8月22日開業那天將牌子貼上去的。」
  • 這個只接受預訂的日式咖喱鍋 來的85%都是回頭客
    最牛掰的是,因為這裡不太好找,而摸著門兒來的食客都是真愛這口認真做的鍋,幾乎都成了回頭客。老闆告訴我,他家店把來的顧客都做成了朋友,85%的食客都是回頭客。要我說這裡是挺適合情侶或者閨蜜來吃飯的,他家儘管也有不錯的川辣味紅鍋,但讓食客們回頭的都是一些很小眾的濃湯火鍋,除了咖喱鍋之外,他家還有黑胡椒、冬陰功和太椒口味的。
  • 護航健康 菏澤麥德信藥房免費送中藥粉
    張芳)近日,隨著相關病毒感染病歷的增加,菏澤各大藥店出現口罩銷售火爆的現象,而在菏澤麥德信專業藥店,他們對口罩、消毒液等防護性產品做到了不漲價、不斷貨,還依照權威部門發布的預防中藥方配置了預防中藥粉,免費發放給廣大市民。
  • 73歲老奶奶堅持健身13年,用實際行動詮釋,健身不只是年輕人專利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上了健身運動,而且在健身房中總是不缺乏揮汗如雨的年輕人,當然健身房也成為了不少人的鬥秀場,當然健身運動的人也是看上去格外年輕有活力,其實健身也並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73歲老奶奶堅持健身13年,用實際行動詮釋,健身不只是年輕人專利在健身房中有這樣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如今已是73歲的高齡,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老年人也可以加入到健身的隊伍當中,而且健身也並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
  • 10年不忘初心!三草兩木堅持自然科學,抗藍光養膚粉底液圈粉無數
    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女性從以前的隨便或者不用化妝品變為了現在的對化妝品有自己的需求,價格反而不再那麼重要,人們反而更注重其質量和與自己皮膚的適配度,這也就讓三草兩木彩妝這類品牌靠實力脫穎而出。
  • 七旬奶奶堅持健身13年,體態優雅,並不是年輕人才可以去健身房
    七旬歲奶奶堅持健身13年,體態優雅,並不是年輕人才可以去健身房導語:隨著社會的進步,喜歡健身的人也越來越多,健身房隨處可見,雖然健身的人數很多,但是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永遠都是年輕人大部分人都是在年輕的時候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和健康,這位奶奶曾經也是這樣,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時間的久坐得了很多的職業病,隨著年紀的增大,總是被病痛無情的折磨著。
  • 人間丨日照大爺用舊輪胎做涼鞋成網紅:不會漲價!幹了50年從不多要錢
    他告訴記者,這雙鞋已經穿了27年,越穿越舒服。解世全手中的涼鞋雖沒有塑料涼鞋好看,可比塑料涼鞋耐磨、透氣、不開裂,十分適合在農村泥濘的田間幹活穿。&nbsp&nbsp&nbsp&nbsp「你這鞋不好穿得來找我,哪裡出了問題就找我修補——這些都要跟顧客們說,這樣才能收穫回頭客。若是為了掙錢千方百計地問人家要錢,那就失去了信用。失去了威信,人們就不上門了,差評一片,那就完了。」
  •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4月10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道歉信,並在信中表示,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漲價而道歉的還有西貝莜麵村,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致歉信中表示:「這個時候漲價,不對。其實我們也挺難的。」
  • 學校門口3塊錢一碗的粉,明明不賺錢,他們為何不漲價?
    在很多學校門口,學生們總能用3塊錢就能賣一碗粉吃。這對於學生來說,是很合理的價格。但是在大人們看來,卻是非常便宜了。要知道,在絕大部分餐館裡面,就算是一碗小碗的素粉,也要賣到6塊錢一碗呢。這些在學校門口只賣3塊錢一碗的粉,明明只夠成本,甚至有些還會虧本,他們為何不漲價呢?
  • 10年不忘初心!三草兩木堅持自然科學,抗藍光養膚粉底液圈粉無數
    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女性從以前的隨便或者不用化妝品變為了現在的對化妝品有自己的需求,價格反而不再那麼重要,人們反而更注重其質量和與自己皮膚的適配度,這也就讓三草兩木彩妝這類品牌靠實力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