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手藝圈粉回頭客無數,年輕「棉花匠」堅持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

2020-12-21 大眾網

  長江網12月16日訊 從江岸區花橋街聚才路往裡走,順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左拐繞進聚才南苑路,在幾間糧油、小吃店之間,是一間毫不起眼的彈棉花店,泛黃的玻璃門上貼著幾個大字「新疆棉出售15元/斤」。

  16日,長江網記者走進小店,約20平方米的空間,幾乎被機器、棉絮填滿,36歲的楊積麒和妻子一人站一邊,勾線、鋪線,雪白的棉絮上,迅速鋪上了一張整齊的紅網,紅白相襯,煞是好看。

  楊積麒和妻子何豔桂把棉絮壓實。記者陳俞 攝

  前幾天,趕在寒潮來臨前,楊積麒又特地提前打好5床新棉被。考慮疫情常態化防控,他託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轉送給轄區的孤寡老人。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

  「父母常說,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都不要空著手」

  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

  楊積麒個頭不高,不善言語。戴著一頂紅色的舊帽子,棉衣外面套一件不太相襯的粉紅色薄外套。楊積麒幹起活來,勾線、鋪線手腳飛快。

  楊積麒老家在湖南,20歲出頭時,他跟著老鄉學習彈棉花的手藝。2007年,他來到聚才社區租下這間門面,一幹就是十多年。

  楊積麒在鋪絮。記者陳俞 攝

  聚才南苑路周圍都是老舊小區,在這裡居住的老人偏多。小店對面就住著一位老人,以前每天買早餐都會從門前經過,有時會到店裡坐坐。楊積麒和老人聊天時得知,老人雖有子女,但平時都是一個人居住,他就給老人打了一床新棉被。老人年紀大了出門不便,他還經常跑腿幫老人買早餐。這樣堅持了好些年,一直到去年老人去世。

  有一位家住蔡家田的老人,走路有點不方便。老人第一次來打棉被時,楊積麒幫老人把被子送回家。他看到老人家裡條件簡陋,而且是獨自一人居住,當老人第二次來要翻新舊被子時,楊積麒對老人說:「這個翻新了也不暖和。」他免費給老人打了一床六斤的新棉被,送到了老人家中。

  把剛打好的棉絮鋪好。記者陳俞 攝

  「只要遇見了無兒無女的,條件不好的,都送。希望他們像我們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開店第二年,楊積麒就免費給孤寡老人送去了8床新棉被。

  十多年過去,這一習慣楊積麒堅持了下來。「父母常說,遇到有困難的,都不要空著手,能幫助的就幫助一下。」而對於曾經幫助過的人,他也從不問對方姓名。

  「價格不能隨便漲,我們主要靠手藝賺錢」

  六年來,加工費價格表沒變過

  小店門前貼有一張加工費價格表。按照不同長寬度,加工費設有不同的價格區間,「我們6年來都是這個價格。」楊積麒告訴記者。

  夫妻倆準備為顧客翻新舊棉被。記者陳俞 攝

  記者在店裡先後遇到三波老顧客。家住附近的雷阿姨和楊積麒是老鄉,也是他的「忠實粉絲」。每逢家裡搬新房、兒女結婚,她就要過來彈幾床新棉被。「去年這個棉花18元錢一斤,今年還降價了。」雷阿姨在店裡稱了4斤棉花,共60元,加上加工費,一共花了100元。

  家住楊汊湖的劉女士也趕來店裡,她媽媽不久前在店裡打了一床棉被。在媽媽的推薦下,她特地把家裡用了20年的三床舊棉被,拿過來重新翻新,改成兩床新被子。

  像這樣的回頭客還有很多,有些還是從武昌、漢陽,甚至是沌口特地過來的。花橋街道聚才社區黨委書記蔡曉詩介紹,周邊共有4家彈棉花的店,楊積麒是開店時間最長的,價格也低。

  「進貨價格低,我們就賣得低。都是老顧客,價格不能隨便漲,正是因為信任才推薦別人過來,我們主要靠手藝賺錢,只要做得好,回頭客就多。」楊積麒自信滿滿。

  「他有顆善良的心,什麼都願意去做」

  生活雖艱苦,他們依然樂觀

  在楊積麒的小店裡,戴著口罩的妻子何豔桂話也不多,口罩上方露出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每次顧客剛下單,她就默默走到操作間把棉絮加工好。

  何豔桂。記者陳俞 攝

  何豔桂和楊積麒是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面,何豔桂就被楊積麒的淳樸善良打動。這些年她已經成為丈夫的好助手,在她眼裡,丈夫「有顆善良的心,什麼都願意去做」。

  她記得,有次一個老鄉的媽媽病重,沒錢看病,楊積麒毫不猶豫借給對方一萬塊錢。後來老人情況危急,救護車來了,但樓梯間狹窄,擔架抬不上去,他二話不說將老人從7樓背了下來。談起這些,何豔桂眼眶有點泛紅。

  蔡曉詩對夫妻倆的印象很深,「每次社區有什麼需要幫忙,他們從不缺席。」在社區的動員下,楊積麒連續8年義務獻血,還帶動了周圍一批人參與義務獻血。

  雖在漢打拼了十多年,但因為工價低,加上彈棉被只在秋冬季才有需求,店面每年一半以上的時間處於歇業狀態,夫妻倆至今還住在租來的房子裡。

  夫妻倆現在有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孩子上學壓力大,每逢店面不開張的日子,楊積麒就會在工地上找些零工做,何豔桂進些蔬菜水果在菜市場賣。

  「有沒有覺得生活很苦?」記者問何豔桂,她想都沒想,搖了搖頭。(記者陳俞 通訊員劉培 蔡曉詩)

相關焦點

  • 六年堅持不漲價,用手藝圈粉無數回頭客,年輕「棉花匠」13年免費給...
    前幾天寒潮來臨前,楊積麒又特地提前打好5床新棉被,託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轉送給轄區的孤寡老人。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楊積麒老家在湖南,2007年,他來到聚才社區租下這間門面,一幹就是十多年。
  • 年輕「棉花匠」13年免費給孤老送棉被
    前幾天寒潮來臨前,楊積麒又特地提前打好5床新棉被,託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轉送給轄區的孤寡老人。這已經是他夫妻倆連續13年免費給孤寡老人送棉被了。剛開店,他就給孤寡老人送了8床新棉被楊積麒老家在湖南,2007年,他來到聚才社區租下這間門面,一幹就是十多年。聚才南苑路周圍都是老舊小區,在這裡居住的老人偏多。小店對面住著一位老人,有時會到店裡坐坐。
  • 漳州夫妻開的鴨肉店,憑藉祖傳的鹽水鴨手藝,已經圈粉無數回頭客
    不是網紅小吃店,也不是幾十年老店,憑藉祖傳的鹽水鴨手藝,這家漳州夫妻的鴨肉店,開店才5年,已經圈粉無數回頭客。漳州開來的鴨肉店,靠祖傳手藝紮根江頭 漳州夫妻的鴨肉小吃店,默默在江頭紮根了五年多了,祖傳的鹽水鴨手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老家有一個二十幾年的鴨肉店,吳大哥從小就跟著叔叔學了做鹽水鴨的手藝。
  • 27年「零投訴」背後的生意經——「小經營」做出「大誠信」
    這塊牌匾之所以「沉甸甸」,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桂林市唯一」,它也是蔡文娟27年如一日,堅持「以誠為本,立信為生」經營理念而換來的「金字招牌」。作為改革開放後桂林較有代表性的個體工商戶中的一員,從上世紀90年代涉足小商品經營至今,蔡文娟一直專注於自己的小商品經營,雖然做的都是零售小本生意,但她的「回頭客」特別多,且27年來幾乎沒有遇到過顧客的投訴。
  • 【福利】認領G4慈善利是封,給孤寡老人送溫暖
    85歲的彭婆婆一身病痛,連腰都直不起來她穿8件薄衣衫禦寒她的鞋子很大,不合腳,是別人送的她還每年堅持手植花草
  • 在南寧,這家粉店,據說堂食加外帶每天賣上千個豬腳,都是回頭客
    ,據說堂食加外帶每天賣上千個豬腳,都是回頭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家粉店,這些年吃過無數次,而且在之前也有粉絲推薦過的一家小店,每天的生意都很火爆,而且很多人都是慕名前來,基本都是堂食加外帶的,這家店鋪就是一其英豬腳粉。店鋪位于衡陽北湖路口往東100米左右的位置,煙廠北門的斜對面。
  • 他們用同一種堅守,講出動人誠信故事
    他是浙西南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舊址(遂昌泉湖寺)管理員,也是本次「最美誠信浙江人」評選中年紀最長的一位。從2003年至今,無論颳風下雨,他堅持一個人升降國旗整整18年,6000多天。  這份堅守,為的是一句承諾。  1927年,浙西南第一個中共組織——中共遂昌支部在泉湖寺成立,後因年久失修,幾近荒廢。
  • 14年送出超萬份「A套餐」,臨沂這家店被愛包圍
    14年送出去萬餘份免費早餐,幫助過無數有困難的人飯店剛開始營業時,來了七八個客人,說是沒給開工錢,但一天沒吃東西了,問可以免費吃嗎。他直接告訴這些人,「你們隨便吃,但一定要吃飽。」「看到這些人背井離鄉來打工,一分錢工錢沒有拿到,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真是於心不忍。」王慶倫說,誰還沒有個難處,一頓簡單的早餐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這些人來說意義重大。
  • 這個只接受預訂的日式咖喱鍋 來的85%都是回頭客
    新朋友關注飯醉行動,即可領取免費咖啡一杯。老飯醉同夥兒後臺回復「咕咚咖啡」,也能領取。最牛掰的是,因為這裡不太好找,而摸著門兒來的食客都是真愛這口認真做的鍋,幾乎都成了回頭客。老闆告訴我,他家店把來的顧客都做成了朋友,85%的食客都是回頭客。要我說這裡是挺適合情侶或者閨蜜來吃飯的,他家儘管也有不錯的川辣味紅鍋,但讓食客們回頭的都是一些很小眾的濃湯火鍋,除了咖喱鍋之外,他家還有黑胡椒、冬陰功和太椒口味的。
  • 誠信會客廳丨陳睿:誠信對待用戶、誠信對待社會的企業才能長期發展
    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做了題為《以誠信為本,堅持長期健康發展》的主旨演講。  12月7日上午,「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正式開幕。來自政府、社會組織、網際網路領軍企業、研究機構和新聞媒體等500位嘉賓共同參與大會,共謀網絡誠信之道。  在開幕式暨主論壇上,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作了題為《以誠信為本,堅持長期健康發展》的主旨演講。陳睿介紹,根據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統計顯示,B站月活用戶數量是1.97億人,用戶中18-35歲佔了78%。
  • 「誠信點亮中國」|滬蘇龍湖冠寓護航長租公寓健康發展打造誠信名片
    紛紛擾擾的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新冠疫情加之當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租賃作為民生保障行業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同時也面臨極大的運營挑戰。
  • 這家在小西門開了13年的酸辣粉,是99%昆明90後童年記憶裡的味道!
    Ta是小西門毫不起眼的小吃店,13年來,租金翻了3倍多,但老闆娘王姨和丈夫王叔仍然選擇堅守在這裡,堅持美食的真本、真料、真功夫,守著那一份人情味。到10點便開始開門營業,等著或是來過無數次的回頭客、或是第一次踏足的食客,一直到晚上9點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 許戰海諮詢助力回頭客2年打造4個過億單品
    2020年11月,回頭客食品集團新定位理論實踐交流會在北京召開。回頭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福陽、新定位理論創建者、推動人許戰海老師及其團隊,部分企業家代表及30多家知名媒體的主編、記者蒞臨現場。
  • 這個酒吧名譽海外,竟是因為廁所裡的一張紙,吸引了無數的回頭客
    而在加拿大魁北克,也有一些知名的酒吧,他們沒有相關的熱門傳唱歌曲,卻也吸引著無數的回頭客,只因為他們在酒吧的女廁所裡貼著這樣一張告示:翻譯過來是這樣的:不管你是出於安全的考慮還是只是覺得有些不適,我麼都會在你的身邊。酒店貼心的考慮的各種情況,還聰明的想到通過酒和是否加冰來暗示無法說出口的請求。
  • 廈門市「誠信興商宣傳月」昨啟動 匠心老店現場分享「誠信經」
    臺海網12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誠信是「百行之源」,誠信是「興業之本」,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讓信用之光普照全社會,惠及你我他。昨天下午,廈門市商務局聯合市發改委等13個部門,在湖裡萬達廣場舉辦2020年「誠信興商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再一次掀起講好誠信故事、傳承守信力量的新高潮。
  • 殘疾小夥辛苦攢5萬元 給500孤寡老人送紅包(圖)
    殘疾小夥辛苦攢5萬元 給500孤寡老人送紅包(圖) 王廣增給社會福利中心的一位老人發紅包  閱讀提示|2011年5月,左腿殘疾的王廣增做出了一個讓家人吃驚的決定,把剛剛開辦投注站兩個月所掙的1萬多元錢
  • 回頭客會員管理系統手機版-回頭客會員管理收銀系統
    回頭客會員管理系統手機版適用於商超、美業、化妝、美甲、服裝、美食、教育培訓、母嬰用品、數碼用品、烘焙、寵物用品、文具店、鮮花店、生鮮水果、菸酒茶行、沐浴足療、推拿養生、咖啡館、健身館、遊樂場、DIY手工坊、汽車美容、紋身店、玩具店等等。
  • 七旬奶奶堅持健身13年,體態優雅,並不是年輕人才可以去健身房
    七旬歲奶奶堅持健身13年,體態優雅,並不是年輕人才可以去健身房導語:隨著社會的進步,喜歡健身的人也越來越多,健身房隨處可見,雖然健身的人數很多,但是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永遠都是年輕人大部分人都是在年輕的時候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和健康,這位奶奶曾經也是這樣,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時間的久坐得了很多的職業病,隨著年紀的增大,總是被病痛無情的折磨著。
  • 秦國棟:好鄰居10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
    個人簡介:秦國棟,男,1963年12月生,蒙城縣三義鎮曹廟村人。事跡簡介:秦國棟的鄰居秦秀朋是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人,老人無兒無女,生活過得很拮据。秦國棟十年來,幫助老人日常生活料理,使老人享受到了沒有親人、勝似親人般的照顧。
  • 醫愛誠信 惠澤百姓——羅平宜康醫院15年發展紀實
    從蹣跚起步到自信前行,羅平宜康醫院在競爭中砥礪前行15年,醫愛誠信,高質量服務贏得老百姓的信賴,滿載發展成就。醫院於2005年10月成立,是一所聚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非營利性二級綜合醫院。醫院始終秉承「誠信、求實、創新、奉獻」的精神和「大醫精誠、惠澤百姓」的服務思想,堅持公益性質,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全面打造「誠信醫院」品牌,惠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