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藤說HB」,聊聊生活
莧菜,我愛那種綠色的,市場上出售的大多是紅莧菜,那味道無法與綠莧菜相比。
綠莧菜是種野菜,在菜園邊、地頭上,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有莧菜生長。可這個野菜實在像個家菜,農家女孩一般,俏生生、潑辣辣、純樸樸,隨手一掐,做湯做菜,一個夏天的美味都有了。
一根碧透的綠莧菜,長到半尺來高時,頂上的嫩葉子便會被人掐去,被掐掉尖兒的莧菜不氣不惱,反而氣場大開腋下生風,長成一棵莧菜樹,條條枝椏都頂著嫩尖兒。
這嫩葉的莧菜專菜專用,它是做「麵筋湯」的靈魂。徐州人愛喝麵筋湯,和一團面,醒一醒,在水裡慢慢洗,洗出一團麵筋來。莧菜有微微的澀味,下鍋之前,要焯水,焯了水的莧菜顏色深綠,飽含水氣,涼水衝一下,待用。
熱鍋涼油,炸蔥花薑末,西紅柿切塊同炒,然後倒清水燒開。打麵筋是個技術活,蜂窩狀的一團面,到了嫻熟的主婦手裡,成了一張來回晃蕩的網,這網在鍋裡蕩呀蕩呀,魚沒打著,網破了,絲絲縷縷漂漂蕩融進沸騰的湯水裡。
麵筋燙是粘稠的,和面時的澱粉水要全部加進去,清湯寡水的一鍋湯成了慢慢變成透明的糊狀。這時候,一把青綠的莧菜撒進去,再打一個雞蛋花,成活兒。
我喝過二十年的麵筋湯,有時候冬天饞這一口,可沒有莧菜,配什麼菜都不是那個味。即使雞湯、鱔魚、海米、海帶全放進去,沒有莧菜,就沒有麵筋湯的靈魂。
莧菜是什麼味道呢?書上說,味濃。對,它確實味濃,一小把莧菜,一大鍋湯都香了,這香味,讓葷湯不膩,素湯有味,它能夠神奇地調和各種食材間的滋味,那是天才的本領。
莧菜嚼起來,口感不錯,有一點點澀,這澀又帶來一點韌,讓你不忍一下子把它咽下去,要在口腔裡回味,舌尖上打滾,要讓你的五臟六腑都折服,它才放心地、意猶未盡地進入你的腸胃。
夏天,迷人的夏天,怎能沒有莧菜!我們老家,千家萬戶的午餐就是這一鍋麵筋湯。
去菜地裡掐莧菜,是孩子們的任務,就像讓孩子去打醬油。掐多少,大人就往湯裡放多少,我發現了這個規律後,每次掐莧菜都往多裡掐。
頂著暴曬的日頭掐莧菜,我想的只是即將到口的美味,因為貪多,我的手都被緊攥的莧菜撐爆。因為我的能幹,姥姥每次都誇獎:「掐這麼多!夠吃兩頓了!晚上給你炒了吃。」
炒莧菜,涼拌莧菜,蒜瓣是它的伴侶。張愛玲曾經寫過莧菜:「莧菜上市的季節,我總是捧著一碗烏油油的紫紅夾墨綠絲的莧菜,裡面一顆顆肥白的蒜瓣染成淺粉紅……」
無疑,這是紅莧菜,綠莧菜沒有這樣的顏色,它和蒜瓣就是青青白白,葉底藏花,可味道,讓人吃一口忘不掉。
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們如此愛莧菜,一定有它物競天擇的道理。莧菜補氣、清熱、明目,含鐵含鈣,夏天消耗多,吃了莧菜,就會氣血充足,能量滿滿。
「六月莧,賽雞蛋,七月莧,金不換」,哎呀呀,別說莧菜,什麼樣的美味,都是金不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