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丨中餐出海前,先透過這42家海外餐飲品牌知己知彼(上)

2021-01-15 億歐網

奈雪的茶、喜茶、海底撈、外婆家……中餐出海的名單又在不斷更新,隨著中餐品牌化程度的提高,中餐迎來了新一波的出海浪潮。

美國和日本的餐飲市場相較於中國更為成熟,行業連鎖化和集中化程度都更高;新加坡華人眾多,與中國的飲食習慣接近,被不少品牌選作「出海」的第一站;歐洲發達國家集中,也是一個具有研究意義的市場。

為了讓國內餐飲從業者對海外餐飲市場有更多的了解,億歐餐飲對美國、日本、歐洲、新加坡的知名餐飲品牌進行盤點(不完全統計),以饗讀者。本篇為上篇,主要盤點美國及日本知名餐飲品牌。

美國

麥當勞

麥當勞是源自美國南加州的跨國連鎖快餐品牌,最初由理察和莫裡斯·麥當勞兄弟創辦。成立78年以來,麥當勞已在全球開出超過37000家門店;自1990年進入中國內地後,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也已超過2800家。據麥當勞財報顯示,其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為53.7億美元。

Chick-fil-A 

Chick-fil-A 是由基督徒創辦的餐飲品牌,受到創始人的信仰影響,福樂雞每周日和感恩節、聖誕節都會關門歇業。福樂雞以健康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曾連續三次被選為美國顧客滿意度最高的餐飲品牌,其2017年全年營收超過90億美元。福樂雞經營成功的關鍵就是其對顧客服務、食品質量、代理關係的高度重視和管理。

In-N-Out

In-N-Out漢堡是美國西海岸一家地方性的連鎖快餐品牌,以美味聞名。據了解,在美國這個漢堡國度素有「東有Shake Shack,西有In-N-Out。」的說法。In-N-Out在全美有300餘家門店,店面多開在加州,其他地區店鋪比較分散。值得注意的是,In-N-Out菜單一直以來變化很小,也讓不過癮的食客們更願意自己DIY。

Dunkin' Donuts

Dunkin' Donuts(唐恩都樂)是世界上知名的提供現磨咖啡和烘焙產品的快餐連鎖品牌,公司創始時主要售賣甜甜圈與其他烘培食品,現今大部分生意集中於咖啡銷售,是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店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2018年第三季度報顯示,唐恩都樂淨利潤達6607萬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1.25 萬家門店。唐恩都樂在近期表示,計劃到2020年要在全美新開1000家門店。

百勝集團

百勝公司的前身泰康全球餐飲公司之前是美國百事集團公司的一個業務部,1997年於集團分離,成為獨立公司,並被授權使用肯德基、必勝客等多個品牌。目前,百勝餐飲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餐飲集團,截至2017年底,全球總門店數超過45000家。

以下為百勝集團旗下部分品牌介紹:

必勝客

必勝客在1958年由法蘭克·卡尼和丹·卡尼創立,是全球知名披薩公司。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必勝客已在超過100個國家開出16000餘家門店。

肯德基

肯德基起初是專賣炸雞的快餐連鎖店,由哈蘭德·桑德斯創辦,如今產品還包括漢堡、薯條等。肯德基廣為人熟悉的是以桑德斯為形象的「桑德斯上校」品牌logo。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肯德基已在超過125個國家開出2萬餘家門店。

漢堡王

漢堡王是美國的跨國快餐連鎖品牌,成立於1952年,並在1957年推出經典產品「大皇堡「。在美國,漢堡王與麥當勞有著長期競爭關係。截至2018年上半年,漢堡王在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經營著超過16000家餐廳,每天接待全世界超過1000萬位顧客。

達美樂披薩

達美樂披薩於1960年成立,以外送服務聞名,也是數位化餐飲的代表企業。據報導,從建立呼叫中心提供點餐服務、建立網路訂餐服務、推廣移動端訂餐服務,達美樂始終快人一步。在達美樂美國總部,除一線餐廳人員外,人數最多的就是IT部門。2017年,必勝客全年銷售額122億美元,正式超越了必勝客的120.3億美元。

賽百味

賽百味一家美國的跨國快餐連鎖品牌,主要販售三明治和沙拉,因保證提供新鮮健康美味的食品,一度成為全球健康快餐的代名詞。

賽百味的加盟連鎖系統十分發達,近幾年皆被美國《企業家》雜誌評選為第一名。2011年3月7日,賽百味超越百勝及麥當勞成為全球店面數最多的快餐店,達33749家,2015年這一數字達到44000家。賽百味官網顯示,品牌門店數每天都在增加。不過,賽百味近年來在美國市場遇到了競爭加劇、部分門店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為此賽百味在三年內關掉超過1600家門店,以期加強市場份額。

Wendy's

Wendy's(溫蒂漢堡)由美國人戴夫·湯瑪斯在1969年於美國俄亥俄州創辦。品牌吉祥物為「溫蒂姐姐」,是美國第三大漢堡快餐連鎖品牌,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6500家門店。

溫蒂漢堡目前沒有進入中國內地,上世紀80年代它曾進入過中國臺灣,但於1999年退出臺灣市場;同一時期,溫蒂漢堡也曾經進入過香港,但也於2000年退出。

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除咖啡之外,也提供茶飲、三明治、蛋糕等點心類食品。截至2018財年末,星巴克全球門店數超過29000家。2018財年全年,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2%。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經超過3300家。值得一提的是,曾試水外賣業務失敗的星巴克,在2018年8月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並在9月19日開始與餓了麼合作開展外賣服務「專星送」。

棒!約翰

棒!約翰是全球第三大披薩連鎖店,僅次於達美樂和必勝客。截至2017年底,棒!約翰已在北美擁有3400家門店,同時在海外擁有1600家門店。棒!約翰近期數據不算好看,最新的財報顯示,它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的營收為4.0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6.2%;淨利潤1179.1萬美元,暴跌49.9%,原因或在於管理層鬥爭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

Five Guys

Five Guys是美國連鎖餐廳,主要售賣漢堡、熱狗、薯條。因為得到過歐巴馬的青睞,也被稱為「總統漢堡」。

Five Guys的特色在於採用精選新鮮碎牛肉,僅用花生油烹調等。為了強調食材的新鮮程度,店內無冷庫,只冷藏。為強調食材產地直送,櫃檯旁會貼出當天所用的食材是來自哪一州的哪個農場,還會將成袋的土豆堆在店裡,以求讓客人感知到食材的新鮮。

P.F. Chang's 

P.F. Chang's(華館)是連鎖中餐品牌,由Philip Chiang和Paul Fleming創立,定位為比快餐精緻、比正餐放鬆的「bistro(小餐館/休閒餐廳)」。二十多年來,憑藉與各國文化創新融合的「美式中餐」定位、現代中式的裝修風格以及美式經營理念,P.F. Chang's在美國當地獲得了很高的人氣。2018年初,P.F. Chang's在中國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開出首店。

Noodles & Co.

Noodles & Co. 成立於1995年,來自美國中部的丹佛,品牌定位在「全球風味,本地製作」,將麵食按照風味被簡單地分為了三個大類:亞洲、美洲、地中海,包括了世界各地口味。

Noodles & Co. 的門店主要集中於美國中部地區,近年來新開門店也經常選擇高校附近。其在美國35個州中有超過500家分店,2017年年收入高達4億美元。

Shake Shack  

Shake Shack是一家起源於紐約的連鎖快速慢食品牌。,起初於2001年在麥迪遜廣場擺攤販售熱狗,在2004年改為使用食品車。隨著知名度的提高,Shake Shack最後搬到了麥迪遜廣場公園的一個攤位,菜單也從熱狗擴展到了漢堡、薯條、奶昔等。

截至2018年6月,Shake Shack在全球共開出門店177家,大多數在美國本土,僅紐約一地就集中了28家門店。

據了解,Shake Shack準備把內地首店開在上海新天地,其為中文名為「昔客堡」。

梳理下來,億歐餐飲發現,美國餐飲業呈現四個特點:

1、成立時間早,品牌積澱深

不少知名餐飲品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成立,有的甚至更早。經過品牌經營迭代和時間沉澱,這些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還擁有不少忠實粉絲。例如,2018年麥當勞巨無霸還過了50歲生日;每當Chick-fil-A有新店開業,就會有忠實粉絲連夜排隊;漢堡王和麥當勞幾十年的「互懟」也已經成了一段趣事……

2、品類較為集中

通過對以上品牌的盤點,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知名餐飲企業主要是快餐企業,產品集中在漢堡、披薩、炸雞等。

3、品牌具有年輕感

不少美國品牌在年齡上不小於中國的「老字號 」,但給人的感覺卻並不老氣橫秋。一方面,美國餐飲品牌在「代言人」的形象上具備年輕氣息,例如溫蒂漢堡的「溫蒂姐姐」,麥當勞的「麥當勞叔叔」、星巴克的「美人魚」、肯德基的「上校爺爺」等……另一方面,這些品牌為了保持品牌活力,迎合新的消費喜好,也在不斷進行產品創新。

4、門店集中度高

2017年數據顯示,美國餐飲連鎖門店集中度為30.8%,餐飲連鎖市場規模集中度為13.7%,而在中國這兩個數字分別為6.2%和0.7%。行業發展時間較早、擁有超級連鎖餐飲巨頭、餐品可複製性強且標準化程度,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這一現象。

日本

吉野家

吉野家(よしのや)是源自日本的跨國日式快餐品牌,以製售丼物為主力,分店遍及日本、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國加州等地。吉野家早年在日本成功連鎖化,當時在日本的電視廣告中強調「快速!便宜!好吃!」的牛肉飯,成功吸引了消費者。截至2017年,吉野家在日本開出超過300家門店。

一蘭拉麵

一蘭拉麵1960年創業於福岡縣福岡市百道,是日本知名拉麵餐廳,24小時營業,因為味道好成為遊客到日本旅行的熱門打卡地,2017全球營業額突破220億日元。

一蘭拉麵的特色之一在於它的座位設計,餐廳自1993年起採用獨立的座位空間設計,用隔板將客人分隔開。一蘭拉麵希望食客可以享受屬於個人的空間,用餐過程毋須面對其他人。

元氣壽司

元氣壽司廣為人知的原因在於它是迴轉壽司的開創者——1968年12月,23歲的壽司師傅齊藤文男於日本宇都宮市的江野町開設了轉轉元祿壽司店,使用一種名為「迴轉」(將壽司放在傳送帶上,由顧客自行取用)的新發明。隨後,迴轉壽司在日本開始大量出現,原本昂貴的壽司由於使用現代化的機器,價錢也變得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薩莉亞

薩莉亞最初是一家西式餐館,在經營不善的時候被正垣泰彥接手。在正垣泰彥採取低價策略後,薩莉亞快速在周圍打出名氣,因低價親民引來排隊。後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義大利菜在日本漸趨流行,正垣泰彥又考慮將薩莉亞由西式餐館轉為專註銷售意式菜餚,卻發現顧客減少。他繼續堅持「低價策略」,最終因此讓薩莉亞以平價意餐定位聞名,在大眾消費中佔據一席之地。

Nakau

Nakau是以親子蓋澆飯(雞肉雞蛋蓋澆飯)以及烏龍麵為主要產品的快餐店,在2006年被Zenaho收購後,成為了Zensho旗下主要品牌之一。

截至2018年7月末,Nakau在日本國內共約470家店鋪,分布在各大城市。

Doutor Coffee

Doutor Coffee(羅多倫咖啡)主營咖啡業務,創辦人為鳥羽博道,主要業務為咖啡豆的進口、烘焙與批發販售,並經營餐廳與加盟連鎖,經營方針是「透過一杯美味的咖啡提供人們安樂與活力」,主要特色在於價位低、服務好,一杯咖啡僅需150日元(約人民幣9元)。

羅多倫咖啡被稱為「日本第一咖啡品牌」,截至2018年7月已在日本開有1349家門店。

coco壹番屋

CoCo壹番屋的成立可以回溯至創始人宗次德二於1974年時開設的咖啡店,他因在店裡所銷售的咖喱飯受到食客一致讚賞,而於1978年創立「CoCo壹番屋咖喱」。

自創業起,CoCo壹番屋在日本曾一直以舉辦「大胃王挑戰」比賽聞名——挑戰者如果成功在20分鐘內把一碟飯量1300克的咖喱飯完全吃完可不用付費。但由於食物減廢法的實施,這項比賽於2003年8月31日終止。2013年1月17日,CoCo壹番屋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球最大咖喱連鎖店,截至2018年10月,CoCo壹番屋的海外門店數達到了165家。

食其家

食其家(すき家/すきや)是日本跨國日式快餐連鎖店品牌,主打產品為丼物及日式咖喱飯。食其家在日本名列「牛丼御三家」、即3家最大連鎖丼物餐廳之一,另外兩家為吉野家與松屋食品。其中,食其家的日本全國展店總數在牛丼御三家中居冠。

截至2017年12月13日,食其家在日本擁有約2000家店鋪,在中國大陸擁有195家門店,在中國臺灣則有30家門店,另外也在泰國、馬來西亞等都設有分店。

一風堂

一風堂由河原成美於1985年10月創立,最初為一家只設十個座位店面。1995至1998年間,河原成美參加了東京電視製作的TV Champion – 拉麵職業選手錦標賽,連續獲得三屆冠軍,並於2005年榮獲「拉麵大王」。豬骨湯是一風堂的一大特色。目前,一風堂全球分店超過了120間,除日本本土以外,還覆蓋紐約、雪梨、新加坡、吉隆坡、首爾、臺北、香港等地區。

丸龜制面

丸龜制面(丸亀製麵)是日本大型跨國烏龍麵連鎖品牌。首店2000年11月在兵庫縣加古川市開業。2017年,丸龜制面收購了香港譚仔雲南米線。目前它在30多個國家開出超過1000家門店,主要產品為日本贊岐烏冬、雲南米線。

梳理下來,億歐餐飲發現,日本餐飲業呈現三個特點:

1、行業進入成熟期:低增長、低死亡

日本餐飲業已進入成熟期,表現為低增長、低死亡。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餐飲服務業銷售額為220327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同比增長0.7%。另外據日本餐飲專家宮內海曾介紹,日本60萬家餐廳倒閉率只有10%。

2、奉行產品主義,將單品做到極致

牛肉飯、拉麵、天婦羅、壽司,這些單品佔據了日本餐飲業的半壁江山,並且還誕生了諸如「壽司之神」、「天婦羅之神」這樣的匠人,在產品的打磨上,日本餐飲人花了不少心思。

3、大品牌、小業態

日本有62個上市餐飲品牌,品牌化程度深,但小業態居多。從單店來看都是小而美,方便快捷。

參考資料:品牌官方網站、wikipedia/百度百科、中烹協《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信息如有更新請聯繫作者

關聯閱讀:

盤點丨中餐出海前,先透過這42家海外餐飲品牌知己知彼(下)

相關焦點

  • 盤點國內知名服飾品牌「出海」路:存在哪些不確定性?
    其實,從去年到今年,包括海瀾之家、森馬、MJstyle、波司登等國內服飾品牌紛紛發力海外市場,出海開店。同時,太平鳥也把出海提上了日程。 為此,《聯商網》特盤點部分知名服飾運動品牌的「出海」之路,了解他們的海外擴張情況,對於已經開出海外門店的品牌,我們也來回顧一下,它們各自的門店都長什麼樣?
  • 歐美餐飲品牌清單曝光:57家即將在華首次開業
    中商數據諮詢中心從中商品牌庫中為您遴選出200個有望成為全國或本區域首店的海外餐飲品牌。其中包括剛剛進駐中國不久的個海外餐飲首店品牌,已宣布計劃進入中國有望成為首店的潛在海外餐飲首店品牌,以及種種跡象表明或有可能進駐大陸市場的海外餐飲首店品牌。另有雖已進入中國市場多年,但迄今在祖國大陸三四個城市開設了少量門店的海外餐飲品牌。
  • 出海排名前10品牌5個上市,天貓海外的國貨美妝迎來上市潮
    今年10月,來自雲南的本土敏感肌護膚品牌薇諾娜母公司也宣布即將創業板上市,福建的老字號品牌「片仔癀」將化妝品業務擬單獨上市。這些排隊上市的國貨美妝,不僅在國內成為美妝界的新寵,在海外市場也同樣受追捧。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國貨美妝成為出海最火的品類。據天貓海外數據顯示,雙11期間,國貨美妝成交額增長超10倍,在所有出口品類中排名第一。
  • 出海排名前10品牌5個上市,天貓海外的國貨美妝迎來上市潮
    今年10月,來自雲南的本土敏感肌護膚品牌薇諾娜母公司也宣布即將創業板上市,福建的老字號品牌「片仔癀」將化妝品業務擬單獨上市。這些排隊上市的國貨美妝,不僅在國內成為美妝界的新寵,在海外市場也同樣受追捧。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國貨美妝成為出海最火的品類。
  • 盤點北京38家出海遊戲公司
    不過北京出海遊戲公司明顯不在這個默認的認知裡,有許多表現非常優秀的廠商,哪怕是業內資深人士也未必聽說過。 照常規先給大家列一張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遊戲公司排名不分先後),列表中的公司均為近期在海外表現突出的北京遊戲公司。 我們可以大致把 38 家出海遊戲公司分成 4 類:
  • 新茶飲出海:頭部們跟不上,加盟商需思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鋅刻度,作者丨星晚,編輯丨許偉9月1日,喜茶傳出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籤訂未來三年產業扶貧計劃的消息。另一新茶飲巨頭奈雪的茶在不久前也與BOTTLOOP跨界聯名,用塑料瓶回收再生雨衣。當時,快樂檸檬選擇與當地日本企業合作開出第一家店,同時作為補充,還在售賣奶茶之餘,擺上了滷豆乾等小吃產品。不過最終快樂檸檬在海外的確拿到了不錯的成績,後來從日本東京到美國紐約、波士頓,再到加拿大多倫多、韓國首爾等城市均有門店。但要說起海外突圍的奶茶品牌,其實不得不提及一個在國內鮮少提及的名字:春水堂。
  • 日本6大餐飲集團66個品牌大盤點
    越來越多的日本餐飲企業開始進軍中國,掀起了中國淘金潮。本文為各位重點盤點一下日本前六大餐飲集團旗下品牌發展情況,期待有更多的日本餐飲品牌被引入中國消費市場。《中國餐飲報告》中有一組驚人的數據:中國餐廳的年複合倒閉率已經高達80%,這不是一個突發現象,而是一個常態存在。美團此前給出的2016年數據是平均月倒閉率10%,全年下來超過120%的倒閉率。
  • 1700家餐飲、休閒娛樂品牌拓展人聯繫方式
    永和大王計劃2015年達到700家門店規模,2017年達到1000家門店規模。隨後,永和大王也計劃走向世界,在美國等海外市場開店。呷哺呷哺2014 年呷哺呷哺還剩42家的計劃未完成。DQ在全球21個國家擁有6200多家門店,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冰淇 淋連鎖品牌。而對於中國市場,DQ品牌的擁有者、全球頭號冰淇淋銷售商美國IDQ公司在不久前曾表示,未來五年將在美國以外開設2600家門店,其中中國 門店數至少會達到1000家。德克士德 克士為致力於西式快餐的有志之士鋪平了一條走向成功的創業之路。
  • 日本最強6大餐飲集團66個品牌大盤點!
    一群在年倒閉率10%的市場上活下來的餐飲品牌,假如要進軍年倒閉率120%的餐飲市場,結果會是如何?本文為各位重點盤點一下日本前六大餐飲集團旗下品牌發展情況,期待有更多的日本餐飲品牌被引入中國消費市場。《2017中國餐飲報告》中有一組驚人的數據:中國餐廳的年複合倒閉率已經高達80%,這不是一個突發現象,而是一個常態存在。美團此前給出的2016年數據是平均月倒閉率10%,全年下來超過120%的倒閉率。
  • 英國高級中餐:仿若穿著西裝的華人小夥|中餐出海記·肆
    歡迎來到「中餐出海記」第四彈(戳全套)。 當中餐流浪到英國,會跟之前的美國有區別麼?英國本土貴族階級的飲食習慣,會怎樣影響到中餐在這片土地上的自我展示? 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駐紮在英國的作者來聊聊中餐在英國的正名與落地。 「要不要去吃皇朝會?點心超靚!」
  • 2020上半年全國首店品牌超100家 零售、餐飲業態是主角
    8家為國外品牌,多家輕奢潮牌入駐。   廣州11家全國首店,以中國本土品牌為主,且餐飲品牌佔多數。完子心選首家線下店、娃哈哈首家茶飲店、碧桂園Foodom機器人中餐廳等全國首店落地廣州。   深圳僅6家全國首店,4家餐飲品牌,2家服裝品牌,國內、外品牌各一半。
  • 全球最大中餐品牌「熊貓快餐」入華,目前第一家店客人寥寥無幾
    按理來說,現在國內最大的菜系應該是中餐,畢竟我們從老祖宗開始對中餐的研究已經爐火純青了。 可你們知道嗎?全球最大的中式快餐連鎖品牌並不在國內,而是在美國,那就是「熊貓快餐」。目前熊貓快餐在雲龍昆明低調的開了進一家店,這意味著,被美國消費者接受的中餐將要在我國開始普及,那麼它是否會被國內饕餮們接受呢?
  • 森馬出售海外虧損子公司 國產服裝品牌出海有多難?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企業的線下擴張面臨天花板,另一方面線上線下雙布局在業內也已非常普遍,而且線上流量越來越難爭取。在此背景下,國際化成為了企業擴張的又一選擇,李寧、安踏、太平鳥、361度等紛紛將觸角伸向國外市場。森馬早在2015年便開始出海步伐。根據森馬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森馬旗下兩大品牌已在沙特、蒙古、印尼等國開設30家門店及專櫃。
  • 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除此之外,聚焦做韓式炸雞的線上品牌三個先森韓式炸雞,在江蘇常州發家,全國門店數量921家,算得上江浙區域外賣炸雞中的佼佼者。另一個主打韓式的炸雞品牌--蜜哆哆炸雞,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全國門店超500家,以極具性價比的價格,早已在上海織出密集的門店網絡。
  • 2020,國產品牌出海還有機會嗎?
    時光進入2020年,在供應鏈建立了充分優勢的中國品牌,已經到了可以走高端市場,去海外收割的時候了嗎? 我先講講我自己的判斷。 臺灣茶飲品牌春水堂2013年進入日本市場,每天可以賣出1000杯飲料,排隊成為常態。還有日出茶太、巡茶這類一開始就盯著海外市場的純出海選手。 藉助先發優勢和海外社交網絡的營銷,這些品牌死死地把「網紅」的標籤貼在了自己身上,在海外得到了如同喜茶和茶顏悅色一樣的地位。
  • 中餐連鎖餐廳那個品牌好
    其實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人們每天在重慶是無法選擇任何租金作為餐飲銷售條件的,這也正是本報記者在一次餐飲節,幾千輛全國上千家生源商場的綜合經驗。對重慶中餐連鎖餐廳來說,品牌、體驗、技術、人才等都是否再創新應有的特色,需要考量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判斷。餐飲連鎖品牌成功,一是流量效益,二是連鎖服務質量。 餐飲連鎖餐廳的營銷和創新,主要在於簡化人流、集中商圈及一體化運營關係、調整業態規模。
  • 2020年中國餐飲十大品牌 中國餐飲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在成都舉行。「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兩大獎項揭曉,160個餐飲品牌獲此殊榮。
  • 盤點:外婆家、綠茶、57°湘等餐飲品牌的派系與江湖
    下面就為你梳理盤點杭州餐飲江湖裡的各門派吧!  ,外婆家已在杭城開出20餘家,江浙滬區域60餘家,掀起排隊吃飯的「杭兒風」16年之久!  無論你是北方人、南方人,都能在這找到家鄉的滋味。     【大師兄】青菁漁市     這家是青菁酒家的升級版,設計風格很年輕化,光裝修就耗資1200萬元,店內布了景,有實木的漁船、直升飛機等等,想要打造漁夫開著漁船出海捕魚後,載著滿滿的海鮮到漁市上開賣的場景,客人能夠直接挑選最新鮮的海貨。
  • 一次學習行,終生僑聯情——第十期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開班了!
    11月24日上午,由浙江省僑聯、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浙商院)主辦,浙江省餐飲行業協會協辦的浙江省第十期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在浙商院舉行開班儀式。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近百名海外中餐業者們共聚杭州,以食會友,提升廚藝,助推浙菜走出國門。
  • 東方既白變身包子鋪,百勝中國「下注」中餐市場
    對此,百勝中國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回應了該消息,稱東方既白作為百勝中國旗下的中餐品牌,正在探索中。實際上,百勝中國一直在發力中餐市場,包括此前收購黃記煌,前不久推出的螺螄粉等預包裝新品。無論是從門店轉型還是加碼零售業務,不難看出百勝中國想要在中餐市場立足的野心,而東方既白這個百勝中國手中的中式快餐品牌,或將成為百勝中國發力布局中餐市場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