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上)

2020-12-15 澎湃新聞

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上)

2020-10-28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開卷&無料書鋪 北京開卷

「FOCUS」,是北京開卷聯合無料書鋪推出的全新欄目品牌,解釋為「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事」;我們每期將聚焦一個話題,或抓蝦摸魚,或談人生談理想;也歡迎你為我們出謀劃策。

一期一聚焦

一聚一故事

本期話題

#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

有人說,你走進什麼樣的書店,就會讓你變成什麼樣的人。

要知道每一家書店所存在的不僅僅是書本身,書店和店主都有著自己的個性。

走進一家書店,如同進入一個盛放的「江湖桃花源」,這桃花源便是那店主親手搭建,令人心之嚮往。

讓我們一起走進書店創始人的生活,看看他們都長什麼樣子?他們所經營的書店又是什麼樣子?

你所熟知的那些書店

|何所有書店|

|玖伍文化城|

|松社書店|

|一個書店|

|阿克梅書店|

|小眾書坊|

|文軒BOOKS九方店|

|武漢境自在書店|

|何所有書店|

|玖伍文化城|

|松社書店|

|一個書店|

|阿克梅書店|

|小眾書坊|

|武漢境自在書店|

|文軒BOOKS九方店|

你不熟知的書店創始人

|何所有書店|

|玖伍文化城|

|松社書店|

|一個書店|

(本期#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我們主要關注以上四家書店)

書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個場所,多多少少,我們都有逛過書店,每次在書店徘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暗暗的從心底裡面發問:究竟是什麼樣的老闆開了這麼一家書店呢?

或許有時候,我們不該只把目光聚焦到一家店,背後運營的人才是一個空間的核心因素——

書店老闆的自畫像,在普通讀者的心裡,始終帶著一些神秘感,大家總是在思考是何人在堅持著做書店這個事情?又是什麼樣子的人將書店開成這般模樣?

猜猜我是誰?

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1.1.上面這張圖片所對應的選項是?

A. 雍和書庭

回答錯誤 ✕

B. 松社書店

回答錯誤 ✕

C. 何所有書店

回答正確 √

D. 文軒BOOKS九方店

回答錯誤 ✕

猜猜我是誰?

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1.1.上面這張圖片所對應的選項是?

A. 玖伍文化城

回答正確√

B. 松社書店

回答錯誤 ✕

C. 一個書店

回答錯誤✕

D. 文軒BOOKS九方店

回答錯誤✕

猜猜我是誰?

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1.1.上面這張圖片所對應的選項是?

A. 玖伍文化城

回答錯誤✕

B. 松社書店

回答正確√

C. 一個書店

回答錯誤✕

D. 何所有書店

回答錯誤✕

猜猜我是誰?

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1.1.上面這張圖片所對應的選項是?

A. 雍和書庭

回答錯誤✕

B. 阿克梅書店

回答錯誤 ✕

C. 一個書店

回答正確√

D. 文軒BOOKS九方店

回答錯誤✕

以上問題,你都答對了嗎?在你看來,書店的老闆,與之所開的書店是否在氣質上完全一致呢?

或許你很難想像,「一個書店」的創始人文海,2017年從百度辭職,以前的他從沒有接觸過書店行業,但他夢想讓書店周邊的居民能享受豐富的文化資源,雖然開書店這件事與他之前從事的工作毫無關係,但在熱愛面前,所有的經驗都顯得微不足道。

(一個書店創始人-文海)

「何所有書店」的主理人於冰,從圖書編輯到書店人,10年時間她一直在家鄉,和書籍在一起。北方以北的哈爾濱,需要書店的存在,也需要書店人留下來。有語言天賦的東北人「冰姐」,同樣也是短視頻平臺的讀書號播主,從撰寫文案到拍攝錄製製作一氣呵成,書店人的自畫像,在短視頻平臺同樣適用。

(何所有書店主理人-於冰)

「松社書店」的創始人劉磊,38歲辭掉公務員的職位,賣了房子開書店。他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談到,「這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上天給我的使命就是開一家書店。從經濟上來講,開書店是不划算的,但精神上卻很享受,我很驕傲能夠為閱讀推廣盡一點綿薄之力。」

(松社書店創始人-劉磊)

「玖伍文化城」董事長朱曉冬,今年41歲,是一枚斜槓青年,喜歡嘗試和挑戰各種新鮮事物,甚至在疫情期間直接上陣開始首次直播賣書。對於經營書店,他也滿腔熱血,正因早早開始了關於新零售的思考,並且在組織分工上做了調整,才能在今年疫情發生時從容不迫的應對。

(玖伍文化城董事長-朱曉冬)

一個書店創始人,他的自畫像大概就是以上漫畫家筆下的模樣,如果你也熱愛閱讀並且擁有一個開書店的夢想,那麼也為自己畫一張自畫像吧,找一找,什麼樣的書店與你的氣質最搭。

本期「FOCUS」,我們聚焦於#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此篇為#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上)篇#,我們相信,有溫度有思想的人,必然是愛書之人,也必將是愛書店之人。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FOCUS | 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藝術的魅力之「真假」梵谷自畫像——上
    「假」梵谷不得不說梵谷最近真的挺忙的,先是他的《春日花園》在3月30日凌晨被盜,再到近日,網傳奧賽美術館的一位安保人員6歲的女兒對梵谷的《自畫像》進行了「再創作」,引起了網絡上一陣騷動和「哀悼」,並表示這要是愚人節的惡作劇該有多好。
  • 著名漫畫家的自畫像
    每個漫畫家的創作風格不同,畫出來的作品也就不一樣,最直觀的感受應該就是畫風,有的精美細膩,有的豪放粗礦,一般漫畫家都有自己風格的自畫像。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那些知名漫畫家的自畫像,看看你最喜歡誰的。他有兩個自畫像這個偏寫實的是他早期比較愛使用的後期這個機器人形象的比較常出現。個人更喜歡後面這個,比較符合他的漫畫風格。尾田榮一郎,作為《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是集英社現役依賴的最強作者,在著名漫畫雜誌《少年JUMP》上長期順位排在第一名的漫畫家。
  • 自畫像:藝術家的生命獨白
    徐悲鴻《木檜下自畫像》《石魯自畫像》 無論古今中外,自畫像都是藝術家從事創作時幾乎不可避免的一個特殊題材。藝術家們把自己的人性魅力和精神靈魂存放於自畫像中,試圖延續為不朽。而從近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來看,收藏投資名家的自畫像作品,也不失為尋覓精品的一條捷徑。
  • 畫過1000張自畫像,他是無極黑創始人,最先鋒的CG藝術家
    提到安德魯·瓊斯(Andrew Jones),大家熟知他是遊戲公司無極黑和 CG 藝術家論壇 Conceptart.org 的創始人。
  • 「自畫像是我表達諷刺的方式」
    本文編譯自長島與光圈創始人之一Lesley A. Martin的對話,就自我肖像作為一名激進女權主義者的姿態展開討論,還討論了攝影的審美標準和它不斷變化的本質。©Yurie Nagashima「我1992年抵達日本,對六個月前剃光頭的事感到非常焦慮。我完全沒有準備去應對複雜的文化和性別多樣性。
  • 56位藝術大家的自畫像
    自畫像是藝術家為自己所繪的肖像作品。雕塑家類似的創作則稱為自塑像。西方繪畫傳統中的自畫像,於文藝復興時代為人矚目,當時自畫像被稱為「鏡中肖像」,一開始的自畫像並不表現藝術家工作的情形。從16世紀中起,藝術家們開始選擇表現他們自己與畫架為伍,手持調色板和畫筆,支著腕杖等情景。
  • 畢卡索一生的12幅自畫像,你看懂了幾幅?
    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最有代表的西班牙現代派大師,他一生當中給自己畫過許多自畫像。可是,當把他人生第一張自畫像(15歲)和最後一張自畫像(91歲)放在一起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差距好多啊。
  • 一份來自貓空創始人的十年書店文創操盤心得
    另外,很多人會把文具歸類在文創裡面,我覺得絕大部分文具不屬於文創,因為絕大部分文具都是功能性的,但由於文具和書店是緊密關聯的一個類別,所以如果你在書店要增加文創產品,也可以先上文具,再考慮上文創,有個先後次序。
  • 倫勃朗:自畫像
    1627年21歲時已經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回到萊頓自己開畫室招徒作畫,期間畫了許多自畫像。1628年受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而創作的群體肖像畫 《杜普教授的解剖課》廣受讚譽。倫勃朗於1631年離開萊頓去阿姆斯特丹發展。
  • 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廖美立
    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的廖美立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既柔軟又堅毅的女性。  她身上有很多標籤,「誠品書店曾經的二號人物」「方所的總顧問」「系列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的製片人」……當很多身份與標籤賦予一個人身上時,能夠堅守從容以及內心那份信仰更顯得彌足珍貴。
  • 自畫像:潛意識的真善美
    在各種繪畫題材中,自畫像無疑是最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類別。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一片樹葉,同樣是斑點狗但它們身上的斑點卻大不相同,作為一個主體,自己與他人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就外貌特徵上就出現了許多差異,有的大眼睛、有的小眼睛,有的圓臉、有的方臉……  最近,「芳鄰共建」暑期公益課堂開設的創意美術班專門開了一節自畫像的課程,讓孩子們了解人物五官和臉形的不同,會用繪畫的形式將它表現出來,同時能大膽作畫,能畫出自己的主要特點,最重要的則是體驗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 藝術大師的自畫像,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但無論是通過繪畫還是攝影,「自畫像」或「自拍」;都迫使實踐者們將自己對外、對世界的眼光轉回內在,轉向更深處。 同時「自畫像」也把觀者的目光轉向了藝術家本人,這些作品中對「自我」的展示,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描繪,更是對人類某種共同境遇的表述。
  • 讀書店創始人寫的書,疫情期間也能雲遊書店
    上周講了幾位書店創始人的書,他們的書店已經結業了。最近聽編輯說,《北京晚報》正在進行「翼見書店」的雲遊書店活動,藉此分享三位書店創始人。他們的店還開著,按照我去書店的時間順序做分享吧。如果說女賊是在我記錄書店初期就認識了,那麼接下來,就說說最近三年內逛的書店以及它的創始人寫的書。2017年冬天,我在廣州1200bookshop見到了它的創始人劉二囍。沒見他之前,我早就在網絡上知道了他。用今天流行的話說,他和他的書店都是網紅,還是那種很有自己想法的網紅。他長得很帥,穿衣也很酷,我們聊了一些書店內的動態。
  • 畫好自己的自畫像
    總能記起,剛上高中時的茫然無措。陌生的學校,當然有不同的環境。這份陌生卻總能激起青春期我們內心的好奇。學科的難度加深,老師的水平又怎樣?今天的題,我還不會,怎樣才好呀?或者,這個女孩好漂亮呀,她會喜歡我嗎?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總會層出不窮,即使放到現在是非常幼稚的一些問題。所以,我想分享的怎樣畫好獨屬於自己的自畫像,就是很重要的一種反思的手段。
  • 畢卡索一生中的14幅自畫像,畫到最後反而讓人看不懂
    他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極少數在活著的時候就看見自己的畫作入住羅浮宮的畫家。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其中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 幅。畢卡索作為現代派大師的代表,他雖有那麼多畫作,但他一生當中給自己畫過的自畫像只有 14 幅。
  • 藝術大師自畫像作品全集,震撼出爐
    你最喜歡誰的自畫像?畢卡索在藍色時期自畫像 畢卡索自畫像 迭戈裡維拉自畫像 弗裡達•卡羅自畫像
  • 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廖美立:書店不只有文學世界,我們的世界是...
    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廖美立,打造的書店作品,幾乎沒有失敗案例。她認為,好的書店一定要有自信和信仰,做書店要紮根下去,往深處做,才能跟讀者建立長期和信賴的關係。除了書籍外其他的衍生業務,咖啡館、藝術商品,也要投入地、專注地去做。同時還需要很強的活動策展能力、社群能力,藉由書店延伸出其他的活動。
  • 畢卡索自畫像的抽象進化史
    來看看畢卡索的自畫像吧,看過他第一張自畫像後,直接去看最後一張,你會發現它們截然不同。
  • 《與藝術沾邊·585》雙子自畫像
    與此同時,美洲大陸上的藝術家們也不甘落後,他們巧妙地展示著自己大膽的個性;特別是女性畫家,她們紛紛為新時代的藝術奉獻出各種充滿前瞻性的表現形式,不僅挑戰著舊時代,也向男權藝術發起了挑戰。其中,有一位女畫家以自畫像著稱,她就是拉丁美洲超現實主義大師、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1907-1954)。
  • 自畫像說明了一切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30幅自畫像,按時間順序排列後,就成了視覺自傳。但並非只有他通過自畫像來追求真理,他也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做的藝術家。有時,在職業生涯的最後階段創作的自畫像正是藝術家最真實的寫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大師們面對死亡的自畫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