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來,空調怎麼用更安全?口罩如何戴才正確?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和《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28日,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主任醫師林馨和傳染病防控科副主任醫師鄭霄雁分別就兩個指引進行了詳細解讀。
夏季空調這樣使用與管理
空調修訂版指引適用於夏季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和住宅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包括全空氣空調系統、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無新風的風機盤管系統、多聯機系統)和分體式空調。
夏季空調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林馨介紹,家用空調一般屬於分體式空調或多聯機空調。使用空調前,應對空調進行清洗與消毒,將空調的濾網取下來,用清水清洗後再行消毒,待涼幹後再裝回去。
因為分體式空調沒有新風系統,開空調前,應先打開門窗通風20分鐘-30分鐘再開啟空調,建議調至最大風量運行5分鐘-10分鐘才能關閉門窗。對於長時間使用分體空調且在人員密集區域,空調每運行2小時-3小時需通風換氣20分鐘-30分鐘,關機後,要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室內溫度建議設定不低於26℃,並且如果溫度能滿足需求,建議空調運行時外窗不要完全閉合,可留5釐米左右的縫隙。」林馨說。
林馨介紹,公共場所使用的多為集中式空調通風系統,這類空調在使用前,最好請專業機構對空調的主機、冷卻塔、冷凝水盤、通風管道等進行清洗消毒,還可以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衛生學檢測,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在空調的使用上,對於全空氣空調系統,由於迴風系統會導致各個空間的空氣混合,所以建議關閉迴風系統和空調通風系統的加溼功能。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不會受到這方面影響。集中式空調的新風系統非常重要,它是保證公共場所新鮮空氣的主要來源,所以要保證新風採氣口及周圍環境清潔,還要保證新風直接取自室外,禁止從機房、樓道和天棚吊頂內取風。新風系統宜全天運行。
對於商場、寫字樓、地下車庫等人員流動較大場所,應加強通風換氣頻次,最好能保證空調每運行2小時-3小時通風換氣20分鐘-30分鐘。每天營業結束後,空調系統新風與排風系統應繼續運行1小時。
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員要注意加強對集中式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管理,定期對運行的空調系統的冷卻塔、空氣處理機組、送風口、冷凝水盤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加強對下水管道、空氣處理裝置水封、衛生間地漏等的U型管檢查,及時補水,防止不同樓層空氣摻混。
科學戴口罩、摘口罩
口罩修訂版指引適用於低風險地區,以降低人群感染風險為目標,對近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中公眾如何戴口罩進行了重點細化分類,特別是對公眾不同場景下的戴口罩與否進行指導,調整或增加了出入境口岸、工廠企業、學校等重點場所和人群的口罩使用內容,提出了現階段口罩防護措施。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
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焦點。鄭霄雁表示,戴口罩時不建議開展劇烈運動。「相比於不戴口罩,戴口罩會引起攝氧量、通氣量下降,同時加快心率,若運動劇烈會增加猝死的風險。若運動場所通風換氣較好,並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可以不戴口罩運動。」鄭霄雁建議,公眾在戴口罩運動時,要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和適度運動量。
針對兒童戴成人口罩的現象,鄭霄雁表示,兒童口罩不是成人口罩的縮小版,兒童臉形小,與成人口罩的邊緣無法充分密合。同時,兒童心肺功能尚在發育,對口罩透氣性能要求更高,成人口罩材質的通氣阻力大,尤其是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通氣阻力大約在300帕左右。兒童長時間佩戴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不利於透氣,容易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建議12歲以上的孩子可使用成人一次性醫用口罩,但沒必要買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低齡兒童應選擇大小適合的兒童口罩。」鄭霄雁說。
鄭霄雁特別強調,對於託幼兒童,因幼兒特殊生理特徵,不建議戴口罩;託幼機構的教職工在護理託幼兒童時,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兒童佩戴口罩時要注意衛生問題,建議四小時更換一次。口罩變形、弄溼或弄髒時也要及時更換,建議家長每天給孩子準備至少兩個口罩。
如何做到不讓口罩成為「二次傳染源」?鄭霄雁表示,正確分類處理是關鍵。如果是普通廢棄口罩,用垃圾袋紮好後按其他垃圾處理。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把用過的口罩用酒精噴霧消毒,用垃圾袋紮好後按有害垃圾處理。如果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可將口罩投入醫療垃圾箱中,按照醫療垃圾處理。處理完口罩後,記得洗手,避免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