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做的事,沒有比吃的次數更多。一天三餐,總要按時吃。尤其對於吃貨們來講,吃遍世界美食總會是夢想。今天給大家充充電,換個文章類型,下面這些世界頂級餐廳,這輩子不去一次總會是遺憾。
西班牙赫羅納 El Celler de Can Roca
主廚是三兄弟,一是做主廚,一個負責甜品,另一個則是負責葡萄酒,簡直是「神聖的三合一」。三兄弟的廚藝可以讓客人感覺到他們的熱情和好客的,有些餐點還帶著好玩的創意,像在小橄欖樹的盆栽上面,吊著焦糖橄欖,充分在菜單上展現加泰隆尼亞地區當地的食材特色。
海鮮類的貝類拼盤,蜆配蘋果、扇貝搭杏仁、蛤蜊裹月桂葉加上牡蠣加柚子,還有一道明蝦、明蝦粉和炸明蝦頭。另外,綠湯沙拉和橄欖冰沙配Chartreuse沙特勒茲甜酒,白蘆筍西班牙火腿清湯和Blanquette西班牙烤乳豬搭配Riesling白葡萄酒,以及芒果肉醬配上甜菜根、黑蒜和洋蔥,再來一杯濃縮柑橘汁,好吃爽口絕不油膩,不但讓人佩服每道菜的複雜和用心,而且令客人由衷的感謝,因為每道菜也都非常地好吃!
「我們並非藝術家,我們只是工匠。我們天生充滿好奇,好奇驅動我們創造。創造的過程,是修行、是療愈、是和解,且並非只與烹調有關。有一種創造,是種態度,是種視野,是種生活的方式,這是創造的純粹。我們的創造之路將是一段長久的旅程,每一天都回到原點,重新啟程。我們明白完美的不存在,但我們要找到那還缺少的一道菜。於是,我們繼續著我們的夢」
——胡安•羅卡, 約瑟夫•羅卡,喬迪•羅卡
義大利摩德納 Osteria Francescana
Osteria Francescana餐廳位於義大利有「美食天堂」之稱的小城摩德納,是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波杜拉的Osteria Francescana餐廳僅有11張桌子,一次只能容納27位客人用餐,但從空間的設計就能展現出波杜拉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近乎黑色的木頭天花板和黑色地板,黑色與白色分明的餐桌椅,全白色的牆面上還掛著現代風格的極簡畫作,有一面的用餐區牆上,甚至還掛著歐洲餐廳中很少見到的中國書法。主廚Massimo Bottura有「義大利廚神」之稱,是一個可以將頂級鵝肝幻化為冰激凌口感的魔術家。餐廳主廚Massimo Bottura是一個美食藝術家,他擅長將不同的食材、形狀、色澤與質感進行裝飾,盤子就像是一張畫布。
丹麥哥本哈根 Noma
以極簡、原生態和創意為風格。 在Noma餐廳中,你會感到傳統與現代因素的強烈碰撞,靜謐的氛圍又使得兩者能和諧融合併相互襯託。走進這裡,就好像進入一座藝術殿堂,簡潔、乾淨的線條,使得整個餐廳呈現出北歐的獨特氣質。木地板、高高的木樑木柱,以及牆面上抽閒的幾何圖案,簡單之中更有一種最原始的純粹,更加突出強烈的現代感。
海斯頓-布魯曼索餐廳,英國倫敦
令進餐者感到自豪的是,由布魯曼索和主廚Ashley Palmer-Watts對遠在14世紀歷史性英國食譜的再加工。食物散發出了巨大的香味與極佳的美感,食客盡情享受超滑的奶油雞肝凍奶糊,以及鬆軟的由蘇特恩白葡萄甜酒浸泡過的糕點。這些將會在你品味記憶中保持靠前很多年。
Mugaritz,西班牙聖塞瓦斯提安
神奇的Mugaritz餐廳,能讓你改變之前對食物的所有偏見。這裡的餐點就像故事一樣引人入勝,喚起食客。唇舌間的味覺,讓用餐成為一件不可思議的美妙逸事。主廚安多尼·路易斯·安杜利茲和他的頂級大廚們絕對不允許他們的菜品有絲毫的華而不實,而無論從菜品還是餐廳上的包裝製作都是如此的精緻獨特,使Mugaritz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頂級餐廳之一。
日本東京 Narisawa
由日本名廚成澤由浩(Yoshihiro Narisawa)掌舵、位於東京的Narisawa餐廳環境優美雅致,裝修走極簡抽象的風格,穿著筆挺西裝的服務生獻上巧奪天工、以大自然為主題的菜餚;選用日本豐碩的當季食材是成澤主廚堅持的理念。成澤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他的料理洋溢著一股「生之律動」的氣質與繽紛盛景,使得他的餐廳快速在食壇崛起並享受盛譽。成澤主廚酷愛大自然和生物的循環,把傳統法式料理技巧結合花藝擺盤,藉由美食表現其袓國的自然美和物產的豐盛。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中國上海
這家非常前衛的餐廳,是由滬上法國名廚Paul Pairet於2012年夏季在貿御企業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創辦,之前他們已成功攜手經營上海的另一家法國餐廳Mr & Mrs Bund。它有一個神秘的名字: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簡稱UV,直譯是「紫外光」),號稱「全世界第一個感官餐廳」。
Per se,美國紐約
位於紐約的Per Se,是推動美國近二十年高級餐飲的頭號人物Thomas Keller在美國東岸的旗艦店。雖然作為米其林餐廳,料理同樣注重細節,但Per Se整體而言多了幾許紐約奢華氣氛。Per Se在正式的用餐區域外設有沙龍,而在沙龍供應單點菜單其實是Per Se為了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而誕生的變通措施。當時景氣大受打擊,Per Se也未倖免於難,為了提供顧客更有彈性的用餐選擇、招攬更多生意,才出此策。在這之前,Per Se僅供應包含九道料理主廚品嘗套餐或素食品嘗套餐,這兩份套餐目前每人要價295美元,雖已包括服務費,但不含酒類或其他飲料,若要配上酒飲,價錢很可能直上500美元。如今金融海嘯已退潮,雖然世界仍是滿目瘡痍,但願意擲千金於飲食的逸樂之徒早已復歸,使Per Se得以俯瞰中央公園的華美廳堂天天滿座。於是,沙龍單點菜單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的意義便是:讓不得其門而入之人得以一窺Per Se的精湛廚藝。Per Se的菜式基本上都十分「迷你」,但並不妨礙客人享受其中的精緻美味,比如第一道正式料理是「夏威夷蜜桃棕櫚心」 (Hawaiian Hearts of Peach Palm) 可得知其精細的功力:小黃瓜有三種處理方式,其一是挖球,其二是切片,其三是刻上鋸齒。李子薄片也薄可透光,其它的精緻佳餚編編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只能最後申明Per Se的確是可以讓你一邊哀悼自己的錢包,一邊又覺得花的完全值得的米其林餐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機會前去品嘗的話,一定要很早之前就要預訂哦,聽說這家餐廳已經火到網絡預訂和電話預訂基本都位置全滿的狀態。
Alinea,美國芝加哥
Alinea餐廳的設計極富創意,主要顧客是一些上流社會的富人。據bundle.com網站對美國餐廳年前消費的分析得知,Alinea餐廳的人均消費高達736美元(合人民幣4686元)。來到餐廳的顧客,就餐的欲望佔到三分之一,更多的是前來體驗Alinea餐廳非凡的藝術氛圍。擺放餐桌中央的冰雕對顧客來說,可謂是在品嘗美味時的另外一種享受。隨後上桌的是四道以浮木和海藻搭配的的菜餚,根據網站gastronomyblog.com的服務預測性評價可得出:「這樣的配菜絕對夠範,類似科幻小數裡的情節」。Alinea餐廳的招牌菜是燒烤土豆、涼拌土豆羹和黑松餛飩,均美味可口,香氣宜人。廚師Grant Achat很有個性,烹飪時喜歡靠在香味靠墊上,同時佐料裡面夾雜薰衣草和檸檬的香氣。
Alinea是入選榜單的唯一一家芝加哥餐廳。在最佳50名的排行榜裡,美國餐廳數量最多,這同樣證明了在美國本土,並不是只有熱狗和漢堡。
您還可以回復以下【序號】搜索美食
1.南郊 2.東郊 3.北郊 4.私房菜 5.胡辣湯 6.面 7.西餐 8.甜品 9.泡饃 10.小吃 11.米線 12.咖啡 13.燒烤 14.川菜 15.私房火鍋 16.羊肉 17.湯品 18.烤魚 19.蛋糕 20.早餐 21.日本料理 22.粵菜 23.火鍋 24.下午茶 25.茶餐廳 26.擼串 27.西郊 28.生煎 29.大盤雞 30.高新 31.金地廣場 32.回民街 33.臘牛肉 34.賽格 35.小寨 36.牛肉麵 37.鹹陽 38.龍首村 39.漢神廣場 40.粉巷 41.永興坊 42.驢肉 43.乾鍋 44.茶館 45.煲仔飯 46.交大 47.王府井百貨 48.榴槤酥 49.杭幫菜 50.韓國料理 51.涼皮 52.中貿廣場 53.周邊遊 54.烤肉 55.海鮮 56.小龍蝦 57.米粉 58.鐘樓 59.回民街 60.重慶小面 61.廟后街
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發需經作者授權並註明「本文來自公眾帳號『lisa陪你逛吃逛吃』」,否則視為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