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筋、分布筋、架立筋、箍筋等筋筋詳解,工程人必備!

2020-12-13 騰訊網

同樣的鋼筋,為什麼有這麼多名字?這就是鋼筋的區分,根據鋼筋的使用用途分為受力筋、分布筋、造構筋、箍筋、架立筋、貫通筋、負筋、拉結筋、腰筋。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

怎麼樣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以板的開間、進深跨度區分:如果是單項板,那麼平行於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平行於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如果是雙向板,那麼長跨、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鋼筋直徑上來區分:鋼筋的直徑大的為受力筋,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

(3)以布置上來區分: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圖中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是口字形的,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鋼筋,只起一個結構作用,沒實質意義,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不能缺少。(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外邊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

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

架立筋貫通筋有什麼區別?

在鋼筋布置上,架立鋼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說,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鋼筋.通長鋼筋是全長布置,

架立筋從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須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已足夠,無須配筋,那在做鋼筋骨架的時候,梁的上部就沒有縱向筋,箍筋的上角點就無法固定,因此一般用兩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兩角,這就是架立筋,從計算上沒有受什麼力,但實際上也受壓。用於定位的後來可以不用,無須計算,而結構架立筋則須計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壓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載力。

這是兩個互相交叉的概念。

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紮。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範中規定在梁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梁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

負筋:就是負彎矩鋼筋,彎矩的定義是下部受拉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層鋼筋在支座位置根據受力一般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負彎矩,所以叫負彎矩鋼筋。(支座有負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應該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一般結構構件受力彎矩分正彎矩和負彎矩,抵抗負彎矩所配備的鋼筋稱為負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梁或板的麵筋就是負筋)

拉結筋:在無法同時施工的兩個或多個構件之間預留的起拉結作用的鋼筋就是拉結筋 。是加強框架填充牆與柱連結的受力鋼筋,提高了填充牆穩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應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所以數量上就不會少於2根。腰筋的直徑最小的直徑為10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百分之0.3,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一般民用建築的腰筋直徑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圓8。

圖中懸臂梁,在其上部的鋼筋為受力筋

相關焦點

  • 「架立筋」和「小直徑通長筋」是一回事嗎?
    3、架立筋與小直徑通長筋的區別當然,前面講的還少了架立筋。架立筋:指輔助箍筋架立的縱向構造鋼筋,其主要作用是把受力鋼筋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並與受力鋼筋連成鋼筋骨架,從而充分發揮各自的力學性能。架立筋是不受力的。因為架立筋不受力,所以架立筋的直徑也會比受力筋小很多。梁的上部受力筋可能直逕到達20mm,25mm,而架立筋直徑通常只有12mm。注意在圖上帶()的就是架立筋。
  • 板受力筋和板負筋有哪些區別
    板受力筋和板負筋區別一、二者作用不同:板受力筋主要是為了讓構件承載力可滿足結構需求,板負筋主要是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作用是用於抵抗負彎矩。二、二者定義不同:板受力筋也稱主筋,用於混凝土結構中,主要用來承受由建築結構荷載引發的拉應力或壓應力的鋼筋。板負筋是用來承擔負彎矩的鋼筋,一般用於柱子的上部或梁的上部。
  • 連梁超筋的處理方法——交叉斜筋
    剪壓比的限制是連梁作為耗能構件存在的先決條件,為預防連梁發生斜壓破壞(腹板破壞)和控制裂縫寬度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也為箍筋的充分工作提供了試驗依據。集中對角斜筋或交叉暗撐等。本文著重介紹在連梁中設置交叉斜筋、集中對角斜筋或交叉暗撐的相關要求和理論依據。混凝土規範11.7.10條規定對於一、二級抗震等級的連梁跨高比不大於2.5時,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置斜 向交叉鋼筋,並對其截面限制條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做出了規定,詳見下圖。
  • 家傳手法:撥筋正筋、正筋理筋
    前兩天專講全身筋傷,第三天專講正骨,三天時間筋出槽和骨錯縫都可以學習。(一)筋出槽離位理論概述、筋出槽離位後的變性形式、望診和觸診摸法練習(二)學習正筋五法——尋龍定穴法,十字鎖筋法,點線面三位歸一法,深壓痛通淤阻法,十字正骨法的臨床練習學習正筋五術——正筋理推軟筋術,正筋瞬彈歸槽術,正筋環頂化結術,正筋特色消腫術,十字正骨術
  • 十二經筋
    其分布有一定的規律,與十二經絡相聯繫。全身筋肉按十二經脈分布劃分為十二組肌肉群,以手足三陰三陽名之為十二經筋。概述十二經筋(twelve muscle regions),是十二經脈所聯繫的筋肉系統,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外周連屬部分。「筋」,是肌肉的總稱,《說文解字》解釋作「肉之力也」,「力」是「筋也」,段玉裁注說:「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
  • 16G101最新三維平法教程全套匯總,造價小白識圖必備法寶,超高清
    內容最全,講解清晰,工程人必備寶典。內容最全,講解清晰,工程人必備寶典。梁截面視圖演示架立筋與受力筋搭接方式,上下部通長縱筋與架立筋搭接方式動態演示!內容最全,講解清晰,工程人必備寶典。內容最全,講解清晰,工程人必備寶典。獨立基礎平法施工圖平面注寫示例了解圖紙注寫方式有助於看懂施工圖紙,是工程人的必備技能。
  • 身有千千筋結筋長益壽
    中醫把這種現象稱作「筋縮」。筋縮就是伸縮範圍減小了,原來能拉一米的筋現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縮的「筋」從病理上看,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有老百姓所說的「筋疙瘩」形成。這種「筋疙瘩」中醫稱作筋結。「身有千千結」,這千千結就是我們身上的筋結。中醫所講的筋,範圍比較廣,主要是指聯繫帶動骨關節運動的組織,如肌筋膜、肌腱、韌帶和關節囊。
  • 經筋與皮部
    因其運行於體表筋肉,故稱經筋。經筋也分手足三陰三陽,其數目與經脈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與經脈相接。十二經筋的走向及分布,基本上和十二經脈的循行相一致。但是,十二經脈有順逆之不同,而經筋走向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在踝、胭、膝、臀、腕、肘、腋、髀、頸結聚,終結於頭面等處,沿行於體表,不人內臟,而與他經相結。
  • 足少陽膽經經筋分布示意圖解 連載
    主幹從髖關節處上行,經過腹側、胸側,上行至腋前方,分布於胸的乳部,再上行結於缺盆(所屬肌肉主要有腹外斜肌、前鋸肌、胸大肌等)。在腋前方有一分支,自腋前上至缺盆,與前支會合。從缺盆上行,沿足太陽經筋前方,經耳後繞至額角,左右交會於頭頂(所屬肌肉主要有斜方肌前部、胸鎖乳突肌鎖骨頭、耳後肌、耳上肌、顳肌等)。
  • 足陽明胃經經筋分布示意圖解 連載
    前支從下頜起,沿口角外側上行會於鼻側,結於鼻部,並分布於下眼瞼,上方合於太陽經筋(所屬肌肉主要有頰肌、三角肌、口輪匝肌、上唇方肌、鼻肌及眼輪匝肌下部等)後支從下頜起,在頰部斜行向上結於耳前(所屬肌肉主要有頸闊肌後部、莖骨舌骨肌、二腹肌後部等)。
  • 高筋,中筋,低筋,無筋麵粉是區別!
    特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為13.5%以上;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約12.5~13.5%;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為9.5~12.0%;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在9.5%以下高筋麵粉顏色較深,本身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團狀。高筋麵粉,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以及部分酥皮類起酥點心,比如丹麥酥。在西餅中多用於在鬆餅(千層酥)和奶油空心餅(泡芙)中。在蛋糕方面僅限於高成分的水果蛋糕中使用。中筋麵粉,百度百科註解,中筋麵粉,指普通麵粉,其蛋白質的含量在11%左右,中筋麵粉適合製作中式面點,如麵條、饅頭、餃子等。
  • 填充牆拉結筋要不要設彎鉤?彎鉤設幾度?
    小編按:最近看到一個話題,填充牆拉結筋要不完設彎鉤?彎鉤設幾度?小編覺得有點意思,特發上來,給大家一個參考。【說法一:彎鉤角度有兩種】有網友說:直徑為6的牆體拉結筋彎鉤的彎折角度有90°或者135°兩種。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
  • 天筋開於目,地筋始於足,天地二筋柔,百病不得入
    師云:天筋開於目,地筋始於足,天地二筋柔,百病不得入。
  • 【經絡大全】十二經筋【圖文版】
    十二經筋為經絡分類名。簡稱經筋。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於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繫。以其分布部位及病候多在「筋肉」,故稱「經筋」。
  • 洗髓功開筋點穴,開筋點穴方法,開筋點穴之開陰竅,開筋點穴好學嗎,洗髓功開筋方法,開筋點穴怎麼開,洗髓功開筋點穴開陰竅
    縱觀目前市面上所教學的內容,它們的要求與細節各不相同,所以你要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練法,還得擦亮眼睛。
  • 十二經筋——手太陰經筋
    手太陰經筋為十二經筋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黃帝內經靈樞·經筋》:「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裡,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
  • 十二經筋——手太陽經筋
    手太陽經筋手太陽經筋為十二經筋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