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蓮花/文
天氣真的很熱,連廊下的雀兒都閉了嘴,身子蜷縮在陰涼的角落裡。
我拖著汗答答的病體,幽怨地望著天邊悠悠的白雲朵。
多年不曾和父母長住,生病了,才有時間回到他們身邊,不記得故鄉竟會有如此燥熱的初夏。
夢中的故鄉,最心怡的就是初夏那段日子,屋後的綠柳吹著輕柔的風,園中的芍藥,半是盛開半是凋謝,花香緩緩襲來,極美。
所以,我在異鄉寒夜的夢境中,總愛千轉百回地夢回故鄉,撫摸著芍藥們柔軟迷人的花瓣。
那些芍藥花開花謝時的光景,不僅是和父母一起種花的溫馨日子,絲絲縷縷更是來自父母溫暖的呵護。
思念它們時,內心是寂寞的,卻又美好。
和芍藥初見時,我還是父母不解花語的無知小女兒。
只記得一場春雨剛過, 園中的果林中,突然冒出了十來株紫紅色的嫩芽。父親說,這些全是芍藥,過些天就會開出很漂亮的花。
看它們的嫩莖,和其他野草也沒啥兩樣,因此,並沒有吸引我更多的關注。
不想,那些紫紅色的嫩箭一天一個樣,很快就開枝散葉,一簇又一簇碩大的枝葉,佔據了小半個果園。
和煦的清風,緩緩吹過的某個清晨,我們姐弟正在果園玩鬧,不經意間發現,很多如碗口大的花朵,在尺多高的莖上,隨風搖曳,甜美的花香,直鑽人心肺。
芍藥花們渾身散出碩大的美好,很快揪住了我們的目光。我們蹲在花間細瞅,一朵朵芍藥俏立枝頭,鮮嫩欲滴的單花瓣兒,眾星捧月似地團簇在花蕊四周,贏得了姐弟們的一致讚嘆。
它們驚豔了我記憶中的那個清晨,成為我心中最美的遇見。
有些遇見,只要一瞬間,便在心裡生根抽芽,從此,成為一種永遠。
芍藥花開便是如此!
我一直覺得,父親像是從詩經裡走出來的,是那些唱著古調的勞作者中的一個。雖然是個農民,卻風雅的緊。
他除了忙農活,就是在侍弄著花花草草,把母親很寶貝的菜園子一點點擠佔成他的花園。
我並不愛花,相比於母親綠瘦紅肥的菜園子,我更愛跟著母親在她的菜園子忙活。用樹枝編了籬笆牆,然後靜待時光遠去,籬笆牆上爬滿串串豆角和葫蘆滕,園中一畦畦的辣椒、青菜、黃瓜和西紅柿等蔬菜,茁壯成長後,會成為我們姐弟的美餐。
自從見過芍藥開花後,我最喜歡的事,卻是幫父親到溪邊汲水,將那些溫涼的水澆灌進他的芍藥園。
母親剛開始,常常看著那些花咬牙切齒,恨不得把它們揪來做了下飯菜。漸漸地,父親的花園蠶食她的菜園時,也默然無語,她撫育那些花朵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我成天象個小尾巴一樣跟隨著父親,和他一起栽培那些到處尋來的各種芍藥花,累累的喜悅中,感覺有風快樂地歌唱。那裡,藏匿著我兒時最浪漫的情懷。
花開季節。清晨,柔和的陽光輕灑在芍藥園裡,朵朵綻放的芍藥,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象一個個迷人的小精靈。它們盡情地享受著溫馨的陽光,美麗的蝴蝶也醉倒在花叢中。
若是雨後,風吹動著晶瑩的露珠,一顆顆從花瓣上滑下來。陽光穿過花葉的間隙,淡淡的清香,從園中輕輕飄出,連過路人也有了微醺的感覺。
曾經很羨慕秦少遊描寫的《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那是多美的一個情景啊,以為只會出現在詩詞中。
不想,父親的花園裡,便是開放著這樣誘人的芍藥。
面對芍藥們天生麗質的花容,隨性灑脫的花姿,讓人內心生出滿滿的愉悅。
從此,我和父母無論走到何處,只要看到不同品種的芍藥,總要費勁周折,把它們捧回家。
有次旅行時,我匆匆經過一個小花園,隨便瞥了一眼,竟然看見了裡面有很多的芍藥,但和我見過的都不同。是大朵大朵滿層的花,紅的,紫的,粉的,白的,還有好幾種顏色成一朵的,真可謂花團錦簇。
我費了老大勁,才從主人手中討得幾株。
父親卻說,是牡丹。牡丹和芍藥都屬於芍藥科,牡丹是木本,而芍藥花是草本,二者的花瓣和葉子都有不同。
等牡丹花再開時,我才發現,牡丹屬於一枝獨秀,每一枝杈上只開一朵大花,而芍藥卻是有一朵,甚至也有幾朵的花蕾來,這樣也是能把它們區別開來的。
實話說,這兩種漂亮得不象話的花卉,在我心中,一個是國色天香,另一個也是國色天香,怪不得有「牡丹為王,芍藥為相」的說法呢。
不過,我還是最喜歡芍藥花,因為它們盛開在我們姐弟成長的光陰中,它們陪著我們,和父母一起,從最開始的幾株,慢慢培育成了一個芍藥園。等到我們外出求學時,象楊妃出浴、雪白紫玉、冰容、胭脂點玉和蓮香白等品種,都在父親的養護中,一日日繁盛在我們的芍藥園。
我時常佇立於盛開的一簇簇芍藥叢中,欣賞它們儀態萬千的風姿,想起父母說,我們姐弟,就象是他們精心培育的芍藥花。
兒時,父母這樣比喻,我們都很驕傲。現在覺得,我們壓根就是他們芍藥園中的那些蒲公英,早早隨風四散而去。帶走了父母心中眼中的熱鬧,小院漸漸沉寂,留給他們的只有無盡的寂寞和牽掛。
這些美麗的芍藥們,卻從中國幾千年的栽培史中走來,從最佳栽培地揚州跋山涉水,從南國的溫潤到北國的冰封,一路北上,在父親的花園中落戶。這麼多年,只有它們,花香依舊,陪著精心呵護著它們的父母。
而我們,只有在生病休養時,才會回到他們身邊暫時棲息。過後,又揚帆起航,常常忙得忘了來陪他們說說話,陪他們一起種種花。
所以,每次離開父母時,我總會滿心慚愧地踱到花園旁,注視著那些沉默的芍藥們,暗暗祈禱它們來年開出一園子的燦爛,許一園溫暖無限,讓日益年邁的父母,在靜默中安然。
作家簡介▼
朱蓮花,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百花園》雜誌社籤約作家,甘肅省作協會員。有作品發表《小小說選刊》《小說月刊》《百花園》《微型小說選刊》《金山》《天池小小說》《農民日報》《新課程報·七年級快樂閱讀》《初中生世界》《中國文學》《教師報》等全國多家報刊。有多篇作品入選各種選本,並獲得中國微型小說學會主辦的年度獎等各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