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醬加工方法

2021-02-13 對等網

要問什麼調味料最刺激,大概沒有多少調料能比得過芥末了。無論是蘸了芥末的食物,還是各種芥末味的小零食,只要入口一嚼,在無形之中便冒出一股辛辣氣息直衝鼻腔。芥末醬由芥末粉或山葵、辣根經過發制、調配而成的一種常見調味品,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和清爽的味覺感受。 

中國黃芥末醬

中國黃芥末醬是由芥末粉發制後再加入植物油、白糖、味精、精鹽等調配而成的。

芥末醬,也稱芥末、芥辣或芥辣醬,芥末醬為一種黃褐色稠狀物,具有強烈鮮明的味道,由芥菜類蔬菜的籽研磨摻水,醋或酒類調製而成,亦會添加香料或是其它添加劑藉以增香或是增色,如添加薑黃(增色及增香)。芥菜類蔬菜的三個種類的籽,包括白或黃芥末籽、褐色芥末籽或稱印度芥末、黑芥末籽都可以用於製作芥末。濃烈的芥末醬多會引起口腔以及呼吸道流暢不適,具一定之刺激性。

在中國芥末歷史悠久,從周代起就已開始在宮廷食用。

日式青芥末醬

青芥末醬是日本料理常見的調味料,它是以山葵為原料製造而成。因為山葵的栽種對山林生態保育的傷害很大,所以有很多保育團體都反對山葵的栽種。現在大部分的芥末都不是天然山葵製成,可能和種植山葵破壞環境甚巨有關。芥末因為一次的用量不大,所以通常都用軟管包裝,需要的時候,擠壓一點出來即可,以利保存。如果不是軟管包裝,可以加一點米酒稍微拌溼,避免幹掉,會比較容易保存。芥末的使用範圍其實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廣。除了沾「生魚片」、拌涼麵、配關東燒以外,包括沙拉醬在內的一些醬料,其實也都可以加一些芥末進去。這是很多廚師都喜歡的一種調味料。

法式芥末醬(MUSTARD)

法式芥末醬的口味因其添加的香料如蜂蜜、葡萄酒、水果等而有所不同,有細滑膏狀與帶籽粗末狀2種,適合搭配芥末醬沙拉、牛排、豬腳、烤肉、香腸,及調製美乃滋等。不同於日本芥末的「嗆」,法式芥末醬帶點微酸的滋味,有辣與不辣帶酸味2大類,在法國就有一百多種。法國的沙拉醬汁一定會加入芥末調味,最常用法是直接當作蘸醬,佐食油炸食物非常適合。

美式芥末(Prepared Mustard)

在美國最容易買到的芥末醬種類,一般有芥末子、水、鹽、匈牙利辣椒粉、薑黃粉、大蒜粉、醋等等。美國代表速食之一熱狗多搭配此類芥末醬。

芥末醬與芥末油相比,不但能提取芥末中的辛辣素——異硫氰酸烯丙酯,而且能使芥末中的全部營養物保留,如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芥末醬味辛性溫,具有良好的益氣化痰、溫中開胃、發汗散寒、通絡止痛等功效。其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清爽的味覺感受,能引起人們的食慾,是夏季涼拌菜最適宜的調料;同時,也可用其代替果醬塗抹麵包,並在烹調時還可作調料使用。

生產工藝

芥末醬的法制和水解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此期間芥子苷在介子酶的作用下,水解出異硫氰酸烯丙酯等辛辣物質,這是評價芥末醬質量優劣的關鍵。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法制條件,防治辛辣味揮發。

1.主要設備

粉碎機、80目篩網、夾層鍋、調配罐、包裝機或罐裝機、膠體磨等。

2.配方

芥末籽12.5kg、白醋4kg、白酒lkg、鹽1.5kg、砂糖1.5kg、葡萄糖lkg、植物油2kg、檸檬酸0.2kg、維生素C 0.1kg、胡椒0.6kg、耐酸羧甲基纖維素(cMC)0.4kg、多聚磷酸鈉0.2kg、水25kg。

3.生產流程

4.操作要點

芥末醬發制、水解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此期間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出異硫氰酸烯丙酯等辛辣物質,這是評價芥末醬質量優劣的關鍵。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發制條件,防止辛辣味揮發。

(1)原料選擇。國產芥末籽有黑、黃和白三種,以黃色芥末籽水解後生成異硫氰酸烯丙酯的量最高。黃色芥末籽由於產地不同,又分淺黃色、大粒和深黃色、小粒兩種。以選用淺黃色、大粒的芥末籽為好。

(2)水洗。原料經組合式篩選機篩選後,按照逆流原理用水衝洗。

(3)活化。將芥末籽在37℃的水中浸泡30小時,其目的是為了使分布在芥末籽細胞原體中的葡萄糖苷酶(芥子酶)激活,使種皮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在水解時充分水解,生成異硫氰酸烯丙酯——辛辣風味物。

(4)粉碎。用磨碎初將芥末籽磨碎,同時加入冰屑,使粉碎溫度控制在10℃左右,以防止酶失活;粉碎粒度控制在60~80目。

(5)水解。將芥末糊用白蠟將pH值調製到5~6,放人夾層鍋中,蓋上蓋密封,開啟蒸汽,使鍋內糊狀物升溫至80℃左右,在此溫度下保溫2~3小時。

(6)調配。首先將增稠劑CMC預選溶開,浸泡數小時備用;將其餘原料混合均勻後,再與水解好的芥末糊混合,再加入增稠劑,攪拌均勻。

(7)均質。將混合均勻的芥末糊過膠體磨,使其均勻微細化。

(8)裝瓶殺菌。調配均質好的芥末醬裝入清洗乾淨的玻璃瓶內,經70℃~80℃、30分鐘滅菌消毒,冷卻後即為成品。

5.質量標準

成品芥末醬呈黃色,體態均勻、黏稠,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辛辣味,無其他異味。

相關焦點

  • 芥末醬:生產工藝,分類,水分含量及測定方法
    一、一種芥末醬的生產工藝流程芥末粉→水洗→活化→磨碎→發制→調配→均質→裝袋→封口→成品二、芥末醬的分類1.中式黃芥末醬是由芥末籽磨成粉發制後再加入植物油、白糖、味精、精鹽等調配而成的。2.日式青芥辣醬是用山葵的根現磨成細泥狀的山葵醬(山葵只有根部有辣味)3.法式芥末醬又稱第戎芥末醬.4.美式芥末醬一般有芥末粉(辣根粉)、芥末精油、水、鹽、辣椒粉、薑黃粉、大蒜粉、醋等等。
  • 自製第戎芥末醬
    和日式以嗆味見長的芥末醬不同,第戎芥末醬辣味和香味較強,因其獨特性在料理界佔有一席之地,辣味較強,以特殊的香味在調理上佔有一席之地,和羊肉、牛肉
  • 芥末醬有哪些種?如何在家自製?附白蘆筍蜂蜜芥末醬佐水波蛋食譜
    芥末醬的主要成份是芥末籽,而芥末籽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類型,也就是黃芥末籽、褐芥末籽與黑芥末籽,這些芥末籽都是芥菜的籽,不同顏色的芥末籽味道也會有些不同,基本上芥末籽顏色越深的話,做出來的芥末醬味道也就越重、越辛辣。
  • 食譜 楓糖芥末醬烤胡蘿
    ▲楓糖芥末醬烤胡蘿| 楓糖芥末醬烤胡蘿|Maple dijon roast carrots這次的食譜我們加了兩種法國第戎芥末,楓糖漿,傳統的醬油和大蒜。法國第戎芥末醬不同於日式芥末的嗆味,也沒有美式芥末那麼辛辣,以芥末籽,當地葡萄酒和未成熟的葡萄等發酵而成,口感順滑,辛香中帶點白葡萄酒般的酸性。搭配甜蜜的楓糖漿,醬香濃鬱的醬油和少許辛辣的蒜碎,原本普通的家常菜烤胡蘿蔔便有了層次豐富的口感。
  • 黃色芥末醬都有哪些?每一種芥末都是一樣的嗎
    芥末醬絕對是減脂健身階段的烹飪好幫手,黃芥末醬卡路裡含量極低,還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你可以看到健身的人常用雞胸肉蘸芥末吃。與綠色的芥末不同,黃色芥末醬是真正芥菜磨成的醬,口感柔和、幾乎是人見人愛的調味料之一。
  • 芥末雞做法(附芥末蘸醬調製方法)
    芥末雞做法(附芥末蘸醬調製方法)主料:當年散養小公雞一隻。香料:紅花椒30克、白芷15克。
  • 第戎芥末醬的各種料理用法,燉肉、烤魚都很美味!
    以芥末籽、白酒和鹽當作主要材料的第戎芥末醬,源自於法國東部的第戎這個地區,這種芥末醬除了用來搭配熱狗,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料理應用法,今天就一起學起來吧!製作色拉醬、醃醬、沾醬、淋醬製作色拉醬時除了油、醋,第戎芥末醬也是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其濃厚的質地可以讓油和醋在攪拌過程中更容易融合,做好的色拉醬味道也會更香。製作醃醬時也可以加入第戎芥末醬,例如以蒜泥、新鮮香草、紅酒和第戎芥末醬所製成的醃醬,就很適合用來醃漬肉品。
  • 【食知識】你吃的芥末真的是「芥末」嗎?
    或者醬的:▲山葵的辣味很獨特綠芥末的辣味成分,是叫做AITC的有機分子。令人驚訝的是,在加工之前山葵自身其實是不含AITC的。 只有在山葵細胞被破壞的情況下,才會產生這種有機分子。▲加工好的辣根醬中國芥末(Mustard),又叫黃芥末、芥辣粉,是芥菜種子碾磨成的。芥菜為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學名 Brassica juncea是山葵的近親。芥末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代起宮廷裡就開始食用這種芥末醬了。
  • 醬肘子(醬豬頭肉)配方及加工製作方法
    醬肘子(醬豬頭肉)配方及加工製作方法主料:肘子或者豬頭肉約10斤內。香料:黃梔子15克、八角10克、肉蔻10克、草果10克、花椒8克、白芷5克、陳皮5克、桂皮5克、白蔻1克、香葉1克、丁香1克。加工製作步驟:1、將豬肘用噴槍或者燃氣灶將豬毛烤掉,烤制豬皮焦糊狀,放入冷水中浸泡,用鋼絲球刷洗乾淨。這一步的目的是去除豬毛同時也可以去除腥味和下一步煮製時容易上色。做完這一步後,將肘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淹沒放入少許薑片,蔥段和黃酒或者料酒,大火燒開,小火焯水5分鐘撈出,清洗乾淨備用。
  • 芥末、山葵、辣根
    ▲芥末(Eutrema wasabi)想當初,吃第一口的時候,你的表情一定是醬的:▲山葵的辣味很獨特綠芥末的辣味成分,是叫做AITC的有機分子。令人驚訝的是,在加工之前山葵自身其實是不含AITC的。 只有在山葵細胞被破壞的情況下,才會產生這種有機分子。
  • 只有黃芥末才是真芥末!網友:那平時吃的綠芥末是啥東東
    說起芥末,大家對它的概念就是一股直衝鼻腔的濃烈味道,好在這東西並不是日常調味料理的必需品,所有有沒有它,貌似存在感並沒有那麼強,偶爾朋友請去吃日本料理的時候,才會盛情難卻地接過那碗綠芥末。對它的了解並不多,很多資料也是網上搜到的,原來在日本料理店裡見到的綠芥末還是「寒門子弟」,人家黃芥末才是「名門正統」。聊這個話題,很多喜歡吃芥末的人可能就不願意了。其實這芥末是一種農作物加工來的,顏色不一,黃色、綠色還有並不多見的白色。常見的綠芥末則是有白色染成綠色的,喬裝打扮進了日料店,就成了「達官顯貴」,你說氣人不氣人?
  • 不好意思,你吃的「芥末」,都是假的
    很多人在做涼拌菜的時候喜歡加一些「芥末」,用它刺激嗆人的味道來喚醒味蕾。其實「芥末」這個名字我們都叫錯了!準確的講,我們口中的「芥末」大都是辣根,還有一小部分是山葵。芥末通常,真正的芥末是由成熟芥菜的種子研磨成的粉末狀(芥末的末)調料,顏色一般是黃色的,加入其它成分可製成芥末醬。芥末是起源於我們中國的,在周朝就開始作為調料品使用。
  • 辣蓬蓬的芥末 | 孔明珠
    蘸食用的芥末醬是一種乳化型辛辣調味品。它是以芥子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具有辛辣解膩、使菜餚味濃爽口等作用。它的配方是:芥末30%,水45%,精鹽3.1%,白醋7.8%,白酒1.5%,植物油3.5%,葡萄糖3.0%其它調味品7%。又看到資料上說:「山葵又名綠芥末、青芥辣,取名綠芥末正是有意要與中國傳統的黃芥末區別開。
  • 大家應該都知道芥末,但所謂的芥末,可未必就是「芥末」啊
    但是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過這樣的事情,那就是這些芥末無論是味道還是衝腦門子的程度,都有著些許的不同。至於這各種方面的不同,其實也是有著很有說服力的原因——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畢竟雖然都是統稱為芥末,但實際上日本壽司店裡的、商店裡賣的以及熱狗上面的黃色醬汁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那麼問題來了,這三種東西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嗨哥今天就來給大家念叨念叨。
  • 狸貓換太子:90%的人吃的芥末並不是芥末,你被騙了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芥末!說起芥末,大家對它的印象應該都是從日料店而來。當年第一次吃日料,看著那一坨綠油油的小可愛,夾起生魚片就往上懟,沒想到。芥末一發威,小白兩行淚。慢慢的,我倒是喜歡上芥末的味道。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芥末,我才知道平時我們吃的芥末,根本不是芥末本芥。
  • 芥末是怎麼來的?芥末做成醬料有哪些?芥末怎麼吃怎麼存放技巧
    其成熟的種子經碾磨是一種辣味調料,稱為芥末,又稱芥子末、芥辣粉。山葵、青芥辣、西洋山萮菜。有人把它與中國的芥末醬,混為一談,是因為不了解。日本人食用的是西洋山萮菜的根,在鯊魚皮做砂皮上磨出來的醬;中國人食用的是芥末的種子,經過研磨而成的醬。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褐芥末原產於中國,歷史悠久。
  • 『牛肉』芥末炸牛柳佐牛油果松子仁醬
    牛柳 一份第戎黃芥末 1tbsp美式黃芥末 2tbsp洋蔥碎 3tbsp鹽 1g白葡萄酒 1tbsp麵粉 一把麵包糠 適量雞蛋 兩個蘸醬牛油果 半個日式芥末醬 5g檸檬汁 5g鹽 少許橄欖油 5g松子仁 10多顆
  • 6 款青芥末醬配方詳解,1 張圖讓你快速掌握
    芥末味型是打造開胃菜餚的理想選擇,我們以黃芥末醬汁和青芥末醬汁,分為 2 期內容探索芥末入菜的廚藝技巧。不只用於日料,青芥末醬有更多特色複合風味。芥末風味的自製醬汁,辛辣清香,滋味複合,色澤明亮,即可醃製食材又能入菜提味增香,快速打開味蕾,還有一定的抗菌功效,非常適合夏季使用。
  • 你吃的芥末其實不是芥末
    傳說早在周朝,芥末就是中國人廣泛使用的調味品之一,在秦漢時期的禮記中都有芥末相關的記載:「芥醬魚膾」,「膾,春用蔥,秋用芥」。可見此時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黃芥末來搭配生魚片食用了。在世界範圍內,則要數法國的第戎芥末醬尤其出名。它是由高級的芥末子加上當地葡萄酒與未成熟葡萄發酵而成的。
  • 雞絲拌白菜, 加點芥末糊, 酸辣醇厚, 香氣十足! 一滴芥末, 給盛夏餐桌增添一抹清涼!
    自發芥末醬初加工:豬肘子骨洗淨汆水,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蔥、姜、鹽、味精白煮至熟,撈出放涼後剔肉備用。此菜是山東濰坊的一道經典涼菜,拌雞的輔料為經霜的大白菜,調味是「霸道」的香醋+土芥末,突出酸辣的特點。燙芥末:蒸燜皆可製作芥末糊有蒸、燜兩種方法。